股權怎麼玩
㈠ 股票怎麼玩
您需要先開通證券賬戶,交易日16點前開通的話,下一交易日可以交易股票。
如果您是年滿18周歲且持有有效期內的二代居民身份證的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互聯網自助開戶,您需要先准備好您本人的二代身份證以及同名銀行借記卡(存摺)。
通過券商官網或者手機應用商城下載開戶APP自助完成開戶手續,比如廣發證券的開戶APP為「廣發證券開戶」,您亦可直接下載交易APP「廣發證券易淘金」進行開戶與交易。
(1)股權怎麼玩擴展閱讀:
1、目前,市場上的借款方式有幾種:網上貸款、高利貸、保證金貸款、銀行貸款、朋友貸款等。
與養老和股票炒錢,成倍的增加和不還,但這是屬於非法的,雖然有很多公司,但只有少數公司,其中大部分是虛擬磁碟,一旦資金太大,將成為銀行家打賭,所以要小心,為了避免陷入虛擬的陷阱。
2、總之,股票新手不要急於進入市場,先學點東西,先了解基本的東西,千萬不要盲目操作,多學習股票市場的知識,缺乏專業技術和經驗是不好的。
㈡ 融資股權怎麼操作
創業公司融資會有很多問題,但很重要也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很多公司創始人沒有認真問過自己為什麼需要融資。但這其實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你首先需要確定,自己是否真需要外部資金,還是只是因為看見別人都在融資,所以覺得自己也要融資?
美國連環創業者 Elar Gil 有講過三個「非常愚蠢」的融資理由,包括:
1)「每個人都在這么干」。
有些創始人,融資只是為「炫耀」。但這肯定是錯的,因為放棄公司股份去融資,竟然不是為了公司發展,而只是別人都融到資了,那我也要。
2)想得到專家意見。
一般來說,VC 確實常常能夠給到創業公司好建議,但是也沒有必要因為這個出賣公司股份(比如讓出 25% 的股份)。因為如果是為這個理由,你完全可以換種方式,比如找少量高質量的顧問或者董事會成員,去得到專業意見,即便是每個人給到 1%-2% 的股份,對創始人來說也是省了不少。
3)想破釜沉舟。
有些創業者認為風險投資能讓他們在壓力下變成拚命三郎,但其實有時候,風險投資資金也會「套牢」你,讓你在可以獲得退出的機會時失去這種機會。
總之,如果你的商業模式可以帶來現金流,那麼你要好好想一想為什麼想融資,風投能給你帶來些什麼,是不是靠自己的努力會對公司和自己未來的發展都更好。
㈢ 私募股權投資是怎麼操作的
第一步,尋找和評估項目,搞投資,總得先知道投什麼,值不值得投。
第二步,盡調。這一步是通過專業能力去判斷項目是否有可操作性,是否理論上投資成功。即使第一步項目上門,告訴你多麼能賺錢,未來會成為BAT,但還是要通過三方或自己公司的有關部門,做更深入的調查和研究的,畢竟,PE不是玩的幾萬塊的生意。
第三步,決策。搞不搞?怎麼搞?依託前面調查分析,幾個人坐一塊,談談意願,合作、退出等這些事主要投資人要先商量清楚。
第四步,搞。跟項目談好投資內容,股權分配、收益分配、回購和退出機制等等。商量完了就該注資了。
第五步,投錢。這部分錢主要投資人或者機構公司要拿出大部分或者主要部分,以便讓企業 確定你有能力投資人家,畢竟如果人家 項目足夠好,那麼多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搶著投資的也是有地。投資人和機構沒有傻的,自己出一部分確認項目就行了,基金錢,最好還是從社會上募集,私募比較針對特定人群。比如我們找的項目,我們准備出30%,剩下的70從社會上募集就好了,沒必要全部佔用自己的資金。這一步在第四步前後不定。
第六步,注資。錢給企業 ,讓企業去發展。
第七步,退出。企業賺錢了,回購股權,或者企業倒閉了,清算 退出。或者其他各種情況,投資人退出。都算結束。
㈣ 投資股權怎麼操作的
首先是要端正投資態度。股權投資如同與他人合夥做生意,追求的是本金的安全和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不論投資的公司能否在證券市場上市,只要它能給投資人帶來可觀的投資回報,即為理想的投資對象。股權投資由於公司上市能夠帶來股權價格的大幅上升,一些投資者急功近利的心態使其過於關注"企業上市"概念,以至於忽略了對企業本身的了解,這樣就放大了投資風險,也給一些騙子帶來了可乘之機。事實證明,很多以"海外上市"、暴利等為名義的投資誘惑,往往以騙局告終。畢竟,能上市的公司總是少數,尋找優質公司才是投資的正道。
其次是要了解自己所投資的公司。要想投資成功,投資者一定要對自己的投資對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例如公司管理人的經營能力、品質以及能否為股東著想,公司的資產狀況、贏利水平、競爭優勢如何等信息。由於大部分投資人的信息搜集能力有限,因此,投資者最好投資本地的優質企業。投資者可以通過在該企業或在銀行、稅務、工商部門工作的親朋好友對其經營情況進行跟蹤觀察,也可通過一些渠道與企業高管進行溝通。另外據了解,當前在河南省股權登記託管中心股權掛牌的企業均為我省本地企業,託管中心每年組織各企業高管與投資者召開"股東見面會",並在股東大會期間組織"公司直通車",由企業負責接送投資人參加股東大會並組織其對企業進行參觀考察。
再次是要知道控制投資成本。即使是優質公司,假如買入股權價格過高,也還是會導致投資回收期過長、投資回報率下降,算不得是一筆好的投資。因此,投資股權時一定要計算好按公司正常贏利水平收回投資成本的時間。通常情況下,時間要控制在10年之內。但有的投資者在買入股權時,總是拿股權上市後的價格與買入成本比較,很少考慮如果公司不能上市,何時才能收回成本,這種追求暴利的心態往往會使投資風險驟然加大。以在河南省股權登記託管中心股權掛牌的企業為例,其股權價格一般圍繞公司凈資產水平波動,這就為投資者控制投資成本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其有可能發掘到經營穩定、凈資產收益率較高的投資對象,分享企業成長中的收益。
㈤ 新三板股權投資怎麼玩
只要在券商處開新三板賬戶即可參與新三板股權投資,個人新三板開戶條件;
(1)需要2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以投資者本人名下賬戶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發生首筆股票交易之日為投資經驗的起算時點),或者具有會計、金融、投資、財經等相關專業背景。
(2)投資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在500萬元人民幣以上。證券類資產包括客戶交易結算資金、股票、基金、債券、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等,信用證券賬戶資產除外。
不符合調節的可以找中介機構幫忙,新三板階段買入企業股權,一般最好的退出途徑是企業轉版二級市場拋售,這樣利益最大化,一般幾倍至十幾倍的利潤,轉版前的利潤來自於股息分紅高送轉,當然也有風險,關鍵要選擇好的企業
㈥ 股權出讓融資要如何操作需要注意什麼
股權轉讓融資是指企業轉讓部分股權,籌集企業所需資金。事實上,股權轉讓融資是一個吸引直接投資和引入新夥伴的過程。例如,它可以吸引大型企業的投資。大企業投資小企業的方式一般有收購、兼並、戰略聯盟和合資。並購的主要方式有完全收購公司股權、部分收購企業股權、增資擴股等。
企業大部分股權轉讓是指投資者購買中小企業大部分股權,企業家股東獲得大量現金,共同承擔老企業的債權債務,與新股東分享企業收益。此時,雖然企業總股本沒有發生變化,但收購結算和股東權利發生了重大變化。轉讓企業一小部分股權,是指投資者購買企業一小部分股權,企業家股東獲得少量現金,調整新老股東的結構和權利。企業的經營權可能不會發生重大變化。新股東只參與企業的管理。企業家可以繼續控制公司,領導企業的技術開發和運營管理。
㈦ 當老闆,怎麼玩轉股權投資
股權投資的本質,就是支持那些去發現新大陸的人。
股權投資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是初創階段,第二是成長階段,第三是屬於IPO的階段。
通常來講分為天使的初創期階段,成長期一般講VC,在IPO之前一般講Pre-IPO,然後到了後期是並購的階段。
每個階段的回報率也是不一樣的。2004年投資FaceBook的是一個叫Peter thiel的天使投資人,當時投了50萬美金,現在有2萬倍的回報。而到了2011年,俄羅斯的DST基金投了,只有2倍的回報。
但是收益與風險成正比,各個階段的成功概率也會不一樣。
在種子期機構的成功率大概在5-10%。個人投資者的成功率就是千分之幾了,天使階段機構投資者有10-20%的成功率,VC的成功率大概是在20-30%的成功率,PE能做到50-70%。
專業化、機構化是股權投資發展的必然趨勢。種子部分現在還是以個人階段為主。天使投資以前都是個人投的,現在已經機構化了。而VC投資,未來都會以專業的機構來操作。
VC股權投資有幾個誤區
1、很多人說看到好的產品、很多技術就投。這是很大的問題,因為一個項目要想成功的話,團隊也是非常重要的。
2、看到豪華團隊去投。去年基本上只要是BAT出來的團隊,有些人項目都不看直接就上去投,其實也出了很多問題。豪華團隊不能代表他做的事情就一定能成。
3、認為投資就是賭博。我撒10個項目出去總會有成的,其實這也是很危險的,因為你撒10個項目,你可能1個都不能成,如果你不去深入做調查的話。
4、控股方式的投資。這個在一些傳統產業的大集團去投的時候,老是喜歡這樣做,這樣做在目前的創業環境下其實有些特別依靠人才力量多的行業是不適合的。最典型的案例是百米打車,當時百米打車比滴滴要強多了,當時就是一個房地產公司投了6千萬,控股60%。後面投資者進去他不可以稀釋股份,他還要同比例增資,這樣的話後面百米打車出了問題。
5、投後介入管理。在股權投資裡面有些傳統的老闆要派財務總監、或其他高管人員進去,其實這個在股權投資行業也是不對的。
股權投資的四個階段
股權投資分為四個階段,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募集,投資,管理,退出。
一、基金的募集
基金的募集,通常採用有限合夥的架構。為什麼採用有限合夥企業,因為有限合夥的企業才征一次稅,就是在退出的時候個人投資者只交個人所得稅。如果你是用有限責任公司,會涉及到兩層稅制,有限公司他要交企業所得稅,在分紅的時候還要收個人所得稅,所以基本上都在用有限合夥的模式。有限合夥的模式同時要有一個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一般也會投一些資金到這個基金裡面,基金管理人再對這個基金進行管理。
目前基金主流募集的對象有:第一個是個人投資者,個人投資者一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富二代這些人。還有機構投資者,有些大機構大的集團、財團,像萬科、碧桂園、海爾都有去投一些股權類的基金。還有專業的母基金。
還有是政府引導基金,政府引導基金有兩個事情大家注意一下,第一個,政府引導基金要求會比較多。第二個,他要求在當地投到一定比例的項目,如果你在北京注冊拿了北京政府的錢,政府會要求你在北京投到一定的比例。如果在一些中西部地區,如果你要設一個互聯網的基金,在當地讓你投70%的話有時候是沒辦法投的,所以政府引導基金拿了有時候也是很麻煩的。
現在新的一個模式就是領頭+眾籌。領頭+眾籌的模式這是這兩年出來的一個新的玩法,第一個就是項目可以眾籌,項目眾籌有一個領頭人,機構大概投50%、60%,然後大家散戶來投。第二是基金的眾籌,京東上基金眾籌是這樣做的,我們有一個領頭人,然後大家眾籌,眾籌也要求每個人100萬。
關於資金的安全性,在基金備案合規的要求下,投資人的資金全部要放在第三方託管的賬戶。同時做有限合夥的基金每個投資人在工商局都能夠查得到的。為什麼要託管,目的是讓出去的每一筆錢都有監控。銀行要求你有合同或者其他文件,銀行要核實你的資金用途,這樣可以保證資金的安全。
每個基金都有管理公司,管理公司一般來講現在都要求每年2%的管理費,同時這個管理費不是固定的,有些收3%的也有、有些收1%的也有,有些甚至不收的也有。甚至有些家族基金他可以給你可以提40%的提成,但是不交管理費,這是根據各個基金去商議的。一般來講都是在2%左右的年度的管理費。
投資的收益分配,目前主流的是投資人拿80%的收益,管理公司拿20%。分配稅期,基金的出資人就是這個LP先要把這個本金收回以後才能分配,同時有一個保底收益,一般基金的出資人會拿到8%-10%的回報回去然後再進行分配。一般的基金都不能做二次投資,只能說我基金投出去以後回來的錢馬上要分配的。
資金的稅務目前是這樣的,在資金退出的時候分配的時候要交20%的個人所得稅,由基金直接代扣代繳。如果你是企業的投資人,一般回到你企業交所得稅就可以了,不用代扣代繳。
二、基金的投資
基金的投資,就是我剛才講的「百里挑一」。拿到100個項目,到立項階段就過濾80%,只有20%能立項。
立項以後20%又會過濾其中50%,剩下的50%能夠進入項目的盡職調查,調查以後進入到談判又會過濾50%,一般100個項目才能投到1個項目,基本上很多基金都是這樣篩項目的,只是各家基金的比例會不一樣。
【項目的判斷方法】:我們用了一個比較老中醫的方法就是「望聞問切」。
望:看一個項目的時候首先要望,你去到一個項目初步去看一下,到這個企業去觀察一下具體的情況,看一下他的團隊怎麼樣,看一下他的財產怎麼樣,他的經營現狀。你跑到任何一個企業基本上能夠看到一個初步的印象,如果你去到一個企業亂糟糟的,垃圾到處都是的話,這個時候你要去想一想,這個公司是不是管理有問題。要不然去到一個公司死氣沉沉,這種公司可能是老闆壓榨,大家心裡很不舒服,如果你去到一個公司很陽光、到處很乾凈,特別是生產企業機器都在開著、運轉的話,這個公司可能相對會運轉比較正常的。
聞:你要去拜訪客戶、拜訪同行,客戶的一些客觀評價,覺得這個企業到底怎麼樣。
問:我們經常講的訪談,對這個企業高管也好、員工也好進行訪談,對他公司的情況通過口述來得出一個實際的經營狀況。
切:結合上面的這些已經看到的,然後再根據公司提供的一些財務資料、銷售資料、生產資料,做出一個判斷。
【項目判斷的維度】:首先去到一個項目要找出的是他的價值,這個項目有沒有投資價值,這是首要的。如果項目首先的價值都沒有找到的話下面就不用往下看了。第二是看機會,這個項目有價值,看有沒有機會。第三是找風險,很多人看這個項目說這個項目怎麼怎麼好,但是他不去講風險。還有就是問題,這個企業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能不能解決,解決了以後能不能投。基本上要把這幾個問題解決清楚。
【項目的關鍵點】:首先是方向。我們做所有的事情就像「南轅北轍」的故事,做事情方向不要錯了,方向錯了很好的團隊都會失敗的。有了好的方向要有好的團隊,因為很多都是失敗在團隊上而不是失敗在方向上,很多都是這樣的。有了好的團隊要有好的產品,所有的不管你是商業模式類的項目還是產品類的項目,最終他落在產品跟服務一定是根本的。還有就是模式,有了好的產品一定要有好的模式銷出去。
A、方向的判斷:
第一,怎麼樣判斷好方向。
我們以前老是講「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個「工」是什麼,就是研究的「工」,你對一個行業不了解你怎麼找方向,所以一定要做好行業研究。行業研究這是一個基本功,做任何的投資,不管你做股票投資還是股權投資,還是地產基金,你都要研究這個項目做一些行業研究。
第二,好的方向標準是什麼。
a、要有市場容量。如果你一個行業,全國大概只有5個億、10個億的行業市場容量的話,你再怎麼做,你做到全國50%的市場也只有5個億的天花板,所以一個市場容量很重要。
b、產業鏈有沒有需求。這就是講的痛點,這個行業一定要有痛點。
c、競爭格局。如果你一個項目方向是好的,競爭格局你也要看清楚的。2014年有好幾個拼車的軟體,所以當時拼車大方向是好的,方向沒有問題,但是會面臨一個巨大的競爭就是潛在競爭,類似滴滴。滴滴這么大的用戶跟司機在手上,一定未來會有影響。結果今天去看,真的是跟想像一樣,所以大的競爭格局,不僅僅要看到自己的直接競爭對手,一定要看到我們自己的潛在競爭對手在哪裡。
d、外部的因素。因為一些政策的因素會影響整個行業,有可能讓一個行業突然見好,也有可能讓一個行業突然冷卻下來。類似今年在深圳眾籌炒房的一個公司,還有去年股票配製的一個公司,有些人投資這些公司是血本無歸的。因為去年股票配製的很多公司都是清盤的,因為這個政策一下就變了。另外眾籌炒房,國家對房地產還是很敏感的,所以他一下就叫停了,所以外部的因素也非常重要。
B、團隊的判斷:
好團隊的核心是優秀的創始人。創始人能力的要求第一個要有產業抱負,如果這個創始人只是為了賺一點錢,這種項目要特別小心。第二是帶隊能力也非常重要,因為很多項目他只有技術或者是市場能力強,但是他帶團隊不行的話,這種項目也是很容易失敗的,「人散財散」。第三是情商要高,因為經營任何一家公司的困難和痛苦,最終會集中到你創始人手上,最終都是要你創始人去扛的。還有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綜合去判斷這個創始人。
我們講在投資的時候特別避開以下幾個人群。
a、創始人的股權平均,「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情況非常多,比比皆是,這是一個公司在投資的時候非常重要的,創立的時候也是非常重要的,股權是非常關鍵的。
b、過於計較型的。如果在談判的時候非常計較,每一個條款都跟你談得非常辛苦的項目要特別小心,後面打交道可能會非常困難的。這種人可能跟外面打交道也是非常計較的,比如跟他商業合作夥伴、跟他客戶等等。
c、拋頭露面。越熱鬧的地方越要小心,這種天天創始人在外面拋頭露面也要小心。天天拋頭露面,除非他公司有人幫他做決策,他就是一個大PR這樣可以,否則的話這個人得特別小心,因為天天拋頭露面的話基本上就沒有時間去做經營、做決策。
d、漫天要價。如果你們做項目在融資的時候,千萬不要漫天要價,因為一旦漫天要價,很多的投資人馬上掉頭就走了。本來你是一個好項目,你開高了人家也不理你。
C、產品的判斷:
主要講一點,就是產品要有剛需。我們看到京東眾籌上這是2015年4月份的數據,大家發現眾籌比較多的達到上千萬級的都是一些剛需的產品。眾籌比較少的,會發現這些智能滑鼠、智能音樂燈、智能跳繩等等,大家去買的時候,買這些產品智能不智能其實是無所謂的,所以一定要去看產品有沒有剛需。
D、模式及價格:
現在都在講B2B,B2B看起來很熱鬧,其實很多B2B很難賺錢的。
好項目需要有好的價格。看到這個價格就知道,煤炭2010年1900多塊錢一噸,現在是600多塊錢一噸,如果你2010年投煤礦的話真是要了命,因為你買在高點上。買股票也是一樣的,投資也是一樣的。因為現在投資非常熱鬧,看起來很多項目估值上來是1個億、2個億,可能未來你會賠錢,因為你過三年四年的股票市場,二級市場可能又會下來,所以千萬別買在高點上,好的項目要有好的價格,再好的項目如果太貴的話,有時候你要考慮一下的。
投資有成長性的。有個項目2013年投資400萬估值是2000萬,2016年增發的價值都在20個億以上了,所以可以看出投資一定要有成長的公司,如果沒有成長的公司大家投資回報率會比較低的。
E、項目的判斷方法:
主要是要通過盡職調查,包括法律、人力資源、財務、行業分析、產品技術等綜合去判斷。
三、投資後管理
任何一個項目投資以後一定要去管理,不去管理的話也會有問題的。管理分為兩部分,第一個是投資的增值服務。增值服務分為:1、資源整合。首先你把你已經投的兄弟公司可以做資源整合。2、人才引進。可以接受一些好的人。3、商業模式的梳理。4、還有融資上市。
因為後面的融資也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
第二是融資的管控和管理。管理非常重要,有些項目付出了非常慘重的教訓,所以現在2015年後面投項目要求會比較嚴格,一是財務資料三表,二是銀行流水。第三是人力資源的材料。
為什麼要去看銀行流水。
因為銀行流水是反映公司一個非常真實的情況。有些只看財務報表的話,明明他把錢都已經轉出去了,但是財務報表顯示銀行存款還在,以現金的形式體現。所以要避免這個風險,避免這個基金的錢被轉走了,這個錢被轉走的案例比比皆是的。
為什麼要去看人力資源的情況。
第一人進出的情況。人進出的情況也是非常重要的,當一個項目你發現上個季度人進得太多的時候,你要跟創始人聊為什麼進人這么猛。因為很多的初步創業者他一看到錢拚命地擴張,後面他剎不住車,人員進太多你的制度跟不上、流程跟不上,進來人也是白進來的,進來以後去裁,這種案例比比皆是,所以投資人一定要提醒他。
第二離職人員。當一個項目出問題的話首先是人員開始變動,可能是總監級的、副總級的開始走了,所以要去看看人員變動。
第三是經營數據。我們每個月看他一些運營的狀況,不一定是合同也有一些互聯網的運營,有些互聯網很容易造假,如果你每個月看他的運營他的造假不容易了,這一定要去防範,不一定說是監督。你一定要去防範,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的風險。
四、投資後退出
並購的時代已經來臨了,並購是未來主要的退出方式。80%會通過並購退出,並購相對比上市會容易一點,難度也要小一點,並購的速度會比較快。成熟的市場比如美國,20%才能上市。所以幾百倍、幾千倍、幾萬倍的收益率,在並購的時代這個概率可能會越來越小了。
馬雲持股7.4%卻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卻能手握大權。股權是企業的命脈,是老闆的第一課,也是最要的一課!企業一開始就決定了結束!
不懂股權,企業對接資本無望,老闆孤軍奮戰,很難融資;
不懂股權,企業發展遇到瓶頸,同行競爭積累,藉助資本力量騰飛的企業家快速強占市場,企業缺乏競爭;
不懂股權,同行高薪挖角、人才流失、高管兵變陳橋。
那麼,企業究竟如何設計股權機構?如何擴大估值?到底如何股權融資?跨界+眾籌如何顛覆整個行業。
這三年都不好過,企業家只有與時俱進,願意改變思維,才能基業長青,21世紀是快魚吃鰻魚的時代!
要想生存唯有:學習!
㈧ 普通人怎麼玩轉股權投資
私募股權是一個比較隱秘的小圈子,一般准備上市的公司的高管和有貢獻的員工,還有就是私募基金才可以投到,普通人無法接觸,一般市場上能接觸到的股權,騙局比較多,那麼普通人想要投資真正的股權,也不是沒有機會,只要能接觸有影響力的私募基金機構,跟投就行
㈨ 股權是怎麼玩的,都有什麼方法!
股票開戶以後網上可以買賣
㈩ 期權是什麼和股權有什麼不同兩種形式是如何操作的
大家在平常工作的時候,肯定會聽到有關於期權和股權的一些內容的,很多人都好奇期權和股權究竟有什麼區別,它們又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首先這個就要了解到原始股指的是在公司上市之前就已經發行了的股票。股權指的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該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的權利,也就是說股權是股東基於他的股東資格而享有的權利,這可以從公司產生的經濟效益離獲得自己的利潤的,確實可以參與公司的經營和管理,也是可以參加公司董事的投票和決策的。
也就是說股東的股權是股東自己所有的股東自己可以決定是否轉讓或者是售出,但是期權是不能由自己選擇轉讓或者是售出的,這個只能是公司在某一個時間點找一個固定的人,或者是時間將這個期權買入。所以很多公司會讓員工用公司買公司的期權,這樣可以讓公司員工更有歸屬感,這樣工作的時候就會更加努力,畢竟有了公司的期權。最後公司的效益好的話,自己分到的收益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