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投資准備是什麼
Ⅰ 「股權投資准備」通俗的說是什麼
是為防止股權投資發生可預計的損失而計提的准備金吧
Ⅱ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怎麼做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是針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而言的,在期末時按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的原則來計量,對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而可收回金額是依據核算日前後的相關信息確定的。相對而言,長期股權投資減值這種估算是事後的,客觀一些,不同時間計提的減值准備金額具有不確定性。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准備。
二、本科目可按被投資單位進行明細核算。
三、資產負債表日,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五、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一經計提減值准備在以後期間不得轉回。
值得注意的是,現行准則在對該項目的會計處理上充分體現了謹慎性原則,企業今後無法再通過轉回資產減值准備來操縱利潤,至少在這方面使得利潤操縱空間變得越來越小,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財務報告更加真實。
Ⅲ 什麼是股權投資
股權投資(一般長期)是指通過投資擁有被投資單位的股權,投資企業成為被投資單位的股東,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權益並承擔責任。
狹義的股權投資又指私募股權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即Private Equity,簡稱PE,是指投資於非上市股權,或者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的一種投資方式。私募股權投資的資金來源,既可以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募集,也可以採取非公開發行方式,向有風險辨別和承受能力的機構或個人募集資金。
【長期股權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具有如下特點:
1、長期持有;
2、獲取經濟利益,並承擔相應的風險;
3、除股票投資外,長期股權投資通常不能隨時出售;
4、長期股權投資相對於長期債權投資而言,投資風險較大。
二、長期股權投資的類型
長期股權投資依據對被投資單位產生的影響,分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響和無控制、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四種類型。
三、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確定
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時的成本,是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支付的全部價款,或放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或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包括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確定,包括取得時投資成本的確定和持有期間投資成本的再確定。
1、取得時投資成本的確定
(1)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支付的全部價款作為投資成本,包括支付的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
(2)以放棄非現金資產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各種待攤銷的費用不能作為非現金資產作價投資。
以放棄非現金資產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在會計處理上主要解決如下三個問題:
①如何確定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②公允價值與投出的非現金資產賬面價值差額的處理;
③資本公積准備項目的處理。
2、取得投資後投資成本的再確定
在投資持有期間內,如發生下列變化,投資成本應作調整:
(1)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到被投資單位分派的屬於投資前累積盈餘的分配額,沖減投資成本的,其投資成本應按扣除收到的利潤或現金股利後的差額作為新的投資成本。
(2)取得股權投資後,由於增加或減少被投資單位股份,而使原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改為權益法核算,或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核算,則按原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投資成本。
(3)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差額即股權投資差額,作為投資成本的調整,投資成本按調整股權投資差額後的金額確定。
四、長期股權投資損益的確認
1、投資收益確認的兩種觀點
長期股權投資有兩種收益觀點,由此產生兩種損益確認方法:
(1)以收到利潤或現金股利時確認收益;
(2)按所持股權所代表的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動確認收益。
2、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
(1)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投資准則中規定,下列情況下應採用成本法核算:
①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無控制、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
②被投資單位在嚴格的限制條件下經營,其向投資企業轉移資金的能力受到限制。
(2)成本法的核算方法
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①初始投資或追加投資時,按照初始投資或追加投資時的投資成本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②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投資企業按應享有的部分,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3、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
(1)權益法的適用范圍
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時,長期股權投資應採用權益法核算。
(2)權益法的核算方法
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①初始投資或追加投資時,按照初始投資或追加投資時的投資成本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②投資後,隨著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變動而相應調整增加或減少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4、成本法與權益法的轉換
當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持股比例下降,或其他原因對被投資單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時,應終止採用權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反之,當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持股比例增加,或其他原因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時,應終止採用成本法,改按權益法。
5、股票股利的處理
由於股票股利不會使所有者權益總額發生變動,所以不能作為一種收益加以確認,而應在企業的備查賬簿中登記所增加的股數。
6、可轉換公司債券
企業購入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在轉換為股份之前,屬於債權性質,其會計處理與長期債權投資相同,並計提利息、攤銷溢價或折價。行使轉換權時,按賬面價值結轉。
7、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
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按所收到的處置收入與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投資損益,同時結轉已計提的減值准備。
Ⅳ 資本公積是什麼意思流動與非流動資產是什麼,怎麼區別
資本公積的內容主要包括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接受捐贈資產、股權投資准備、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和其他資本公積等。
資本公積的用途是轉贈資本。
資本公積從來源上看,不是由企業實現的利潤轉化而來,本質上屬於投入資本的范疇。資本公積主要用途是用來轉增資本,其明細科目有八個,其中不能直接轉增資本的有3個。
二、有限公司創立時,出資者認繳的出資往往與注冊資本一致,不會產生資本公積。在有新的投資者界入時,投入的等於按投資比例計算的出資額,計入實收資本,超過部分計入資本公積——資本溢價。這點與長期股權投資中的資本公積——股權投資准備區別開來。
三、企業接受投資者以非現金資產投入的資本,在辦理產權轉移手續後,按投資各方確認的資產價值作為實收資本,確認的資產價值超過其在注冊資本所佔份額的部分,應計入資本公積。
四、股份公司溢價發行股票時,要確認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發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續費或傭金等發行費用,減去發行期間凍結期間產生的利息收入後的余額,沒有溢價或溢價金額不足以支付發行費用的部分,直接計入財務費用,不作為長期待攤費用。
五、企業為減資等目的,回購本公司股票,屬於所有者權益變化,回購價格與所對應股本之間的差額不計入損益。依次沖減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等科目。如回購價格低於所對應的股本,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六、資本公積——撥款轉入:按形成資產並留存企業的計入資本公積,形成資產後上交的部分不計入資本公積。對未形成資產報經核銷後(費用化)不計入資本公積。
七、具體核算規定:1、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先全額轉入資本公積,計算應交所得稅時再另行調整。2、接受現金損贈時也是通過待轉資產價值進行核算,年底再進行所得稅的計算。3、企業改組時評估增值應調整資產賬面價值,同時在扣除未來應交所得稅後的金額計入資本公積。4、評估日與調賬日不一致時,是以調賬前的賬面金額為基礎,評估增值的用加法,評估減值用減法。如果這期間數量發生了變化,已減少的數量評估差額不再調整,需要調整的是在調賬日仍然保留在企業中的部分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實踐中是計算原材料增值率。5、會計核算上,未分配利潤是通過利潤分配科目進行的。收入與成本通過本年利潤歸集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然後進行分配。分配時採用利潤分配的其他明細科目。
八、資本公積——股權投資准備:是當企業對其被投資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資本公積變動影響其所有者權益變動,企業按持股比例計算增加的資本公積,以及投資時,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差額。
流動資產流動資產是指企業可以在一年或者越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運用的資產,是企業資產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流動資產在周轉過渡中,從貨幣形態開始,依次改變其形態,最後又回到貨幣形態,各種形態的資金與生產流通緊密相結合,周轉速度快,變觀能力強。加強對流動資產業務的審計,有利於確定流動資產業務的合法性、合規性,有利於檢查流動資產業務帳務處理的正確性,揭露其存在的弊端,提高流動資產的使用效益。 流動資產的內容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帳款和存貨等。由於各項目的特點不同,應根據各自不同的要求,分別進行審查。
在實物形態上,流動資產基本上體現為各部門以及居民的物資儲備。包括:
(1)處於生產和消費准備狀態的流動資產,是指生產單位儲備的生產資料和消費部門及居民儲備的消費品;
(2)處於代售狀態的流動資產。是指生產部門和流通部門庫存尚未出售的生產資料和消費品儲備以及國家儲藏的後備性物資;
(3)處於生產過程中的流動資產。是指生產單位的在製品、半成品儲備。
非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是指變現速度慢、價值分次或多次轉移的資產。具體是指除流動資產以外的所有資產,主要包括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及其他資產等。
Ⅳ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是什麼意思
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是指在資產負債表日,當可收回金額(公允價值)低於賬面價值時,將差額入賬為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科目,
同時計入損益。
長期股權投資是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企業對其他單位的股權投資,通常視為長期持有,以及通過股權投資達到控制被投資單位,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與被投資單位建立密切關系,以分散經營風險。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有兩種:一是成本法;二是權益法。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是針對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而言的,在期末時按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的原則來計量,對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所謂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就是對長期股權投資在期末時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公允價值)不同時採取的一種賬務處理方法。
例如: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為1000萬,期末該項投資公允價值(可收回金額)只有990萬,則具體分錄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
10萬
貸: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10萬
Ⅵ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是什麼科目借貸方怎麼記
你好!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准備。
二、本科目可按被投資單位進行明細核算。
三、資產負債表日,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
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打字不易,採納哦!
Ⅶ 股權投資准備的財務處理
股權投資准備是企業以非現金資產對外投資,投出資產公允價值大於其賬面價值的差額,在扣除未來應交所得稅後的余額。企業以非現金資產對外投資產生的股權投資准備,在「資本公積」科目中設置「股權投資准備」明細科目,其性質與資產評估增值准備相同。在該項准備未實現以前,即該項股權投資未處置前,不能作其他處理;待該項股權投資處置後,已實現的資產評估增值准備部分轉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入」科目。在按規定程序增加資本時,可將已轉入「其他資本公積轉入」的部分用於轉增資本(或股本)。
如:A企業以固定資產和擁有的專利權對B企業投資,A企業對B企業的投資佔B企業注冊資本的15%,A企業所得稅率為33%(下同)。A企業投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以及其他有關資料見下表。 項目 賬面原價 已提折舊 賬面價值 評估確認價值 設備A 60000 10000 50000 60000 設備B 85000 25000 60000 65000 設備C 50000 25000 25000 30000 專利權 ---- ---- 3000 5000 合計 195000 60000 138000 160000 根據上述資料,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對B企業投資 160 000
累計折舊 60 000
貸:固定資產 195 000
無形資產 3 000
資本公積──股權投資准備 14 740
遞延稅款 7 260
假如上述A企業對B企業的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二年後A企業將該項投資轉讓(二年內A企業未再追加投資),如果轉讓所得價款300 000元,其會計處理如下。
⑴投資轉讓收益=30萬-16萬=14萬(元)
借:銀行存款 3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對B企業投資 160 000
投資收益140 000
同時:借:資本公積──股權投資准備14 74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轉入14 740
⑵該項投資應交的所得稅=(300,000-138,000)×33%=53 460(元)
應計入損益的所得稅費用=140 000×33%=46 200(元)
借:所得稅 46 200
遞延稅款 7 26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53 460
如果企業該項出所包括的項目互不相關,企業還應當分別營業外收入的各項目和營業外支出的各項目設置明細賬戶,進行明細核算。本年度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的累積余額,在期末時轉入本年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