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老闆如何靠股權激勵欺騙你

老闆如何靠股權激勵欺騙你

發布時間: 2022-06-06 17:19:55

Ⅰ 如何通過股權激勵留住人才,解放老闆

使用股權激勵前

  • 一、目的:以工資+股權(和物質等形式)的結構,吸引、約束、留住人才,讓公司的人力資本最大化,推動企業和人才的持續高效發展。

  • 二、問題:在進行股權激勵時,創始人需要以出讓股權為代價,如若比例安排不當,控制權便會受到威脅。

  • 三、理想狀態:①合理、公平的給出股權,人才得到有效激勵;②創始人的控制權不會受到威脅

  • 四、實際操作:擬定規范的股權激勵計劃 → 授予激勵對象(比例/數量) → 股權管理(激勵對象是否符合行權條件、退出時該如何處理股權)

科技含量高、競爭激勵的行業,對人力資本依賴度更高,更有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需要,建立股權激勵計劃也就更加迫切。另外,企業要樹立全局觀,提前規劃好整體布局,從而保證更靈活的操作方式。

不同階段的公司該如何安排股權激勵?

  • 不同公司架構(內資、VIE架構)下的企業,股權激勵的模式也不盡相同,本文將分別對其進行闡述。

  • 內資架構

  • 一、初創及天使輪階段

    1、激勵對象:聯合創始人(創始人)、核心員工

    2、時機:

    ①初創期:企業初創時,人員不是特別穩定,同時企業的現金流也不是特別好,如果此時拿出一部分股權做激勵,對於前期初創團隊的搭建,將會起到更好的吸引和激勵人才的作用。

  • ②融資期:投資人會給企業一個估值,當企業在做股權激勵時會很好做宣傳,有利於更好地吸引和凝聚被激勵對象。

  • 3、比例:快法務律師建議拿出10%做股權激勵

  • 4、方式:股權代持

  • 股權代持又稱委託持股、隱名投資或假名出資,是指實際出資人與他人約定,以該他人名義代實際出資人履行股東權利義務的一種股權或股份處置方式。企業可以通過該方式將股權獎勵給特定員工。

二、A、B輪階段

  • 1、激勵對象:中層高管(VP、總監)、核心員工

  • 2、時機:

    ①融資期(具體內容如前文)

    ②改革調整期:改革調整期,員工最易發生變動,此時採用股權激勵,可以幫企業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助力企業發展。

  • 3、比例:快法務律師建議拿出0.1%—3%做股權激勵

  • 4、方式:有限合夥

三、C輪及以上

  • 1、激勵對象:高級管理層(VP、CXO)、核心員工

  • 2、時機:

    ①融資期(具體內容如前文)

    ②改革調整期(具體內容如前文)

    ③並購重組期

    一般並購重組的時候,大部分公司都是以股票和現金的方式來實現收購計劃,此時,企業就比較容易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因為被激勵對象拿到的就是現金回報,拿到的就是上市公司的股票,這對員工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 3、比例:快法務律師建議拿出0.5%—3%做股權激勵

  • 4、方式:有限合夥(具體內容如前文)、股權變更(將股權分給CXO)

Ⅱ 股權激勵,如何走出「激勵陷阱」

兄弟,我看到你發三遍了,我倒要看看你小號刷出來的答案是什麼?(奸笑)

Ⅲ 如何看待老闆老拿股權激勵員工,工資卻很少

分析老闆做股權激勵的目的是什麼,算計員工,還是真心想成就員工,讓企業基業長青。如果工資和同行差不多,又有股權激勵,就不要多想了

Ⅳ 股權激勵靠譜嗎聽說好多公司忽悠員工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股權激勵是一種好制度,就是大家齊心協力把事情做好,一起賺錢,例如,華為,就是員工持股,就是股權激勵的成功案例。但是很多人玩的不好,失敗的更多。希望採納。

Ⅳ 創業公司股權激勵,需要避開哪些坑

根據你的提問,經股網的專家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1、團隊中沒有大家都信服的老大
企業的股權架構設計,核心是老大的股權設計。老大不清晰,企業股權沒法分配。創業企業,要麼一開始就有清晰明確的老大,要麼磨合出一個老大。很多公司的股權戰爭,緣於老大不清晰。比如,真功夫。企業有清晰明確的老大,並不必然代表專制。蘋果、微軟、Google、BAT、小米……這些互聯網企業都有清晰明確的老大。老大不控股時,這些企業都通過AB股計劃、事業合夥人制等確保老大對公司的控制力。創業團隊的決策機制,可以民主協商,但意見分歧時必須集中決策,一錘定音。
在公司的股東會與董事會層面,老大隻有對公司有控制,公司才有主人,才不會淪為賭徒手裡不斷轉售的紙牌。老大在底層運營層面適度失控,公司才能走出老大的短板與局限性。有些聲稱試驗失控的創始人,也未必敢在公司股權層面冒險失控。
2. 只有員工,沒有合夥人
在過去,很多創始人是一人包打天下。在現在,新東方三駕馬車、騰訊五虎、阿里巴巴十八羅漢……我們已經進入了合夥創業的新時代。創始人單打獨斗心力難支,合夥人並肩兵團作戰共進退才能勝出。創始人需要尋找在產品、技術、運營或其它重要領域可以獨當一面的同盟軍。「初創企業合夥人的重要性勝過風口的商業模式」,並不為過。在實踐中,有很多創業者問如何做「員工」股權激勵,但很少有創業者問如何做「合夥人」股權設計。
3. 團隊完全按照出資比例分配股權
我們見到,很多創業企業的股權分配,都是「時間的錯位」:根據創業團隊當下的貢獻,去分配公司未來的利益。創業初期,不好評估各自貢獻,創業團隊的早期出資就成了評估團隊貢獻的核心指標。這導致有錢但缺乏創業能力與創業心態的合夥人成了公司大股東,有創業能力與創業心態、但資金不足的合夥人成了創業小夥伴。
我們建議,全職核心合夥人團隊的股權分為資金股與人力股,資金股佔小頭,人力股要佔大頭。人力股要和創業團隊四年全職的服務期限掛鉤,分期成熟。對於創業團隊出資合計不超過100萬的,我們建議,資金股合計不超過20%。
4. 沒有簽署合夥人股權分配協議
許多創業公司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是在創業早期大家一起埋頭一起拼,不會考慮各自佔多少股份和怎麼獲取這些股權,因為這個時候公司的股權就是一張空頭支票。
等到公司的錢景越來越清晰時,早期的創始成員會越來越關心自己能夠獲取到的股份比例,而如果在這個時候再去討論股權怎麼分,很容易導致分配方式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預期,導致團隊出現問題,影響公司的發展。所以,在創業早期就應該考慮好股權分配,簽署股權分配協議
5. 合夥人股權沒有退出機制
6. 外部投資人對公司控股
對股權缺乏基本常識的,不僅僅是創業者,也包括大量非專業機構的投資人。比如,我們看到,有投資人投70萬,創始人投30萬,股權一開始簡單、直接、高效、粗暴地做成70:30。外部投資人控股存在很多問題,不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
首先創始團隊沒有足夠的工作動力,感覺是在為別人打工,其次沒有預留足夠股權利益空間吸引優秀的合夥人加入,最後這類股權架構讓投資機構避而遠之,影響公司的下一步融資。
7. 給兼職人員發放大量的股權
我們看到,很多初創企業熱衷於找一些高大上的外部兼職人員撐門面,並發放大量股權。
但是,這些兼職人員既多少時間投入,也沒承擔創業風險。股權利益與其對創業項目的參與度、貢獻度嚴重不匹配,性價比不高。這也經常導致全職核心的合夥人團隊心理失衡。
對於外部兼職人員,我們建議以微期權的模式合作,而且對期權設定成熟機制(比如,顧問期限,顧問頻率,甚至顧問結果),而不是大量發放股權。經過磨合,如果弱關系的兼職人員成為強關系的全職創業團隊成員,公司可以給這些人員增發股權。
8. 給短期資源承諾者發過多股權
9. 沒有給未來員工預留股權
10. 配偶股權沒有退出機制
以上就是經股網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股網,助力企業成為行業寡頭。

Ⅵ 老闆想給員工做激勵股權,怎麼操作比較好

股權激勵的模式也並非是統一的,以下有十種常用的股權激勵模式:
1、股票期權: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使用特定的價格,購買公司股份的計劃。
特點:購買的權利,股票期權是使用最廣的股權激勵計劃。
2、績效股份計劃:一種根據事先確定的內部或者外部績效目標的達成情況而授予的股票授予計劃。必須在一定時期內(三至五年)達到這些目標,激勵計劃的接受者才有資格獲得這些股票。
特點:將績效目標和股票價格分紅有機結合。
3、限制性股票獎勵:限制性股票獎勵是僱主授予雇員的股票獎勵,但員工所持有股票的權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並且存在喪失的風險。
特點:一是有時間限制,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留住員工。限制包括服務期或者僱傭關系維持時間的限制,在限制消失之前,員工不能將股票進行抵押、出售或者轉移。然而,員工可以在受限期間獲得股息和投票權。
一旦限制消失,員工會獲得所有的非受限的股份,同時可以將其進行抵押、出售或者轉移。員工如果沒有遵守這些限制性要求,就會失去相應的股份。二是與限制性股票單位相比,屬於先給股票。
4、限制性股票單位:股票單位是在授予時發行潛在股票的協議,在員工達到授予計劃的要求時才可能會有實際上的股票授予。
特點:未來一定時間內可以購買的約定。未來三年再給你股票。
5、加速績效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與傳統基於時間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獎勵相伴而生的是基於績效授予的方式,通常被稱為「加速績效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在這種類型的計劃中,時間限制可以延伸到更長的10年而不是3年,以提升保留人才的功能。
特點:更長的時間,強化了提前確定的績效標准限制的激勵特徵。
6、股票增值權:股票增值權是一種長期激勵工具,通過股票增值權計劃,公司授予其高管一種獲得預期股份未來增值等額的獎勵的權利。
特點:不必購買或者增發股票,可以從公司股票增值中獲取利益。
7、影子股票:公司授予高管的一種基於公司股份登記價值、公允市場價值或者公式價值等增值安排。
特點:不實際擁有公司股票,一般也沒有投票權利,但是有資格接受分紅或者其他等價物。
8、績效單位計劃:指員工在獲得相應的績效單位之前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內(一般3-5年)達到事先確定的外部或者內部績效目標的一種激勵計劃。
特點:績效單位的價值和股票價格沒有什麼關聯,獎勵都是以現金的方式支付。
9、員工股票購買計劃:員工通過在特定的時間階段委託公司進行薪酬扣除以購買公司股份。員工股票購買計劃允許員工以折扣價購買公司股票,通常通過工資抵扣的方式購買。
特點:福利計劃,使員工能夠分享組織的績效成就。
10、員工股票所有權計劃:員工股票所有權計劃是一種限制性固定繳費計劃,該計劃能夠使參與者從組織退休或者離職時獲得累積的公司股份。在公司股票所有權計劃中,僱主每年都會繳納固定的費用,費用累積成為員工的福利,但是這種福利額度事先無法確定。
特點:在離職後繼續持有公司股份而不是將其出售。
當然,沒有通用的股權激勵方案,但我們可以根據以上十條股權激勵形式,結合不同公司的不同情況加以改善應用。

熱點內容
捷順科技股票沒主力 發布:2025-07-09 22:42:14 瀏覽:846
公募基金虧的錢都去哪裡呢 發布:2025-07-09 22:39:10 瀏覽:32
股票交易系統拉升動力指標 發布:2025-07-09 22:28:40 瀏覽:121
天弘基金弘錢包錢怎麼取出來 發布:2025-07-09 22:25:58 瀏覽:778
正川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7-09 22:15:23 瀏覽:2
日產金融和銀行貸款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22:10:06 瀏覽:452
在手機上如何開通社保卡金融服務 發布:2025-07-09 22:07:02 瀏覽:873
基金面試問題是什麼 發布:2025-07-09 21:50:32 瀏覽:444
股市中的穿頭破腳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9 21:49:51 瀏覽:488
基金變多怎麼回事 發布:2025-07-09 21:43:30 瀏覽: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