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最容易得到股權
⑴ 什麼是股權分配,股權分配有哪些原則
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把股權首先分成兩個類別:資金股權部分、經營管理股權部分,即經濟權和政治權。先把這兩個部分的股權分別確定清楚,不按人的角度,而按這兩個類別的角度分配。
股權分配的核心是要讓各個創始人在分配和討論的過程中,從心眼裡感覺到合理、公平,從而事後甚至是忘掉這個分配而集中精力做公司。
原則:創始合夥人的得權期、退出機制、回購權,這三點是對股權的完整管理,對於股權的得權、退出和回購都得提前約定好,避免日後不必要的糾紛。
(1)什麼人最容易得到股權擴展閱讀:
在創業過程中讓股東的股權隨著個人績效的變化有一定調整幅度的激勵制度。這個制度是中立的,因此經營股權的分配比例也是按照職責、崗位來分的,而不是按照人來分的。
對待股權分配最基本的就是沒有必要不好意思細談,股權不談好,在創業過程必然會發生各種問題。讓股權不按照人來分,而是按照客觀的資金、職責、崗位、創意等角度來分,能盡量避免隨意的拍腦袋分配方式帶來的問題。
⑵ 股票和股權什麼人都能買嗎
股票和股權什麼人都能買嗎?不是的,股票和股權不是什麼人都能買,有條件要求。購買股票的投資者,要年滿18周歲,持有有效的二代身份證,擁有穩定的收入,滿足了投資者適當性的規定,可以進行股票投資,由於股票的投資風險一般比較大,所以投資股票需要滿足投資者的適當性規定,對十六周歲以上但是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如果是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可以通過提供勞動收入證明和有效身份證明文件,取得證券賬戶後,可以購買股票,股權的購買通常是通過轉讓方式獲得,股權是上市公司分配給員工的,是一種激勵手段,是企業拿來激勵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或優秀員工的一種方法,一般情況下都是附帶條件的激勵,例如員工需在企業干滿多少年,或完成特定的目標才予以激勵,股權是可以轉讓的,但是也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取得股權的轉讓權從而成為上市公司的股東,所以股票和股權並不是什麼人都能買,都要滿足一定的要求才能購買。
新股申購需滿足一定的條件:
一、T-2日(含)前20個買賣日日均持有1萬元非限售A股市值才可申購新股,上海、深圳商場分隔獨自核算;
二、客戶同一個證券賬戶多處保管的,其市值兼並核算。客戶持有多個證券賬戶的,多個證券賬戶的市值兼並核算。融資融券客戶信譽證券賬戶的市值兼並核算。
三、上海每持有1萬元市值可申購1000股,深圳每持有5000元市值可申購500股;
四、深圳有市值的一般或信譽賬戶才可申購,上海只需有指定買賣的賬戶即可申購,客戶只需第一次下單有用(按發行價買入)且不能撤單;
五、申購時刻:上海9:30-11:30/13:00-15:00,深圳9:15-11:30/13:00-15:00;
六、客戶申購時無需繳付認購資金,T+2日承認中簽後需確保16:00有滿足資金用於新股申購的資金交收;
七、客戶中簽但未足額繳款視為拋棄申購,接連12個月內累計3次中簽但拋棄申購者,自最近一次拋棄申購次日起6個月(按180個天然日核算,含次日)內不得參加網上新股申購。
(2)什麼人最容易得到股權擴展閱讀:
新股申購需注意:
1、 明確取消預繳款機制。
投資者在進行申購時無需繳付申購資金,確認中簽後再繳款。
2、 「貨到付款」。
投資者申購新股搖號中簽後,確保T+2日16:00有足夠資金用於新股認購資金交收。
3、 連續12個月內累計3次中簽但放棄申購將納入「打新黑名單」。
4、申購新股的額度,每1萬元市值可以申購一個單位,不滿足一萬元的部分不計入申購額度。
⑶ 什麼樣的人適合投資股權投資,是否有門檻要求
肯定是有投資經驗、投資基礎、有經濟條件的成熟高凈值的投資人適合啦。門檻的話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但是各個投資 有各自的約定規定吧,畢竟風險較大,風險自擔,可以看看雲投匯 上面的說明。
⑷ 做股權投資賺上一億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什麼是PE/VC?這里有個形象的例子
有一個小女孩拿著三毛錢來到瓜園買瓜,瓜農說三毛錢只能買沒有未長大的小瓜。女孩興高采烈的把錢遞給瓜,瓜農很驚訝:「瓜還沒有熟,你怎麼吃?」小女孩說:「我可以等它長大再來拿。」可見,PE/VC對投資未來,是對未來眼光的把握,賺的是項目估值迅速擴張的錢。
為什麼?我們也辛苦買股票、做投資,但是一個股災滿盤皆輸,買個固收卻不再保本!這些這么會賺錢的「早知道」們,究竟是怎樣一群人?好的PE/VC人是怎麼煉成的?
理想的好的PE/VC人必須具備3個條件
第一個是在這個行業超過十年。為什麼?十年是一個經濟周期。你只有待十年才能經歷完一次經濟周期,才能知道經濟好時做什麼,經濟差時該做什麼。而且如果沒有這種經歷,可能一、兩年沒投好就崩潰了,沒有信心再投了。
第二個要交足夠的學費。VC投資是一門學問,它的學制十年,那學費多少呢?我認為至少一億美金。為什麼呢?因為VC平均下來每個項目投資金額是500萬美金,500萬美金意味著你一億美金投了20個項目,只有經歷至少20個項目,才能充分和不同風格的創業者打交道,才能總結出成功者有哪些共性、哪些個性對於創業者很重要,什麼時候該投資,什麼樣的創業者會聽你的建議。
第三個也很重要,如果沒有第三點你讀了很久的書也就只是個留級生,不停地待在原地。什麼才叫合格呢?就是你拿回來的現金要超過你投出的現金。
入的新人應該具備什麼特質
第一個是能被人家接受的人。就是你和別人意見不同,甚至於批評別人的時候,大家也能接受。VC這個事,很多是人與人的合作,如果這個人被人討厭,就很難拿到項目,這還與受到的教育和成長的環境相關。
第二個是有好奇心的人。在一個行業干很多年,但始終都能保持一種好奇心,不斷追求新的發展可能性。
第三保持比較好的學習能力。做VC這一行,每天會見到各種各樣的項目,其中有一些就是代表未來方向或者要引領某些行業的項目,因此對它們都要有大致了解,對於重點的項目就不但要知其一還要知其二。不過,要長期保持學習能力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由於股權投資,風險投資這個行業比較專業,需要有長期深入研究和學習。這些對普通投資者都是有點難的。在國外,通常個人投資者是沒有機會參與PE/VC這種長周期投資的,而在國內可以通過私募股權投資的方式,或者高凈值人士直接投資的方式都能參與。無論採用何種方式參與,投資者都需要有長遠和獨到的眼光。
⑸ 一般大公司股份都在哪些人手上一般什麼職位才有權入股
一、股份在什麼人手上
公司的股份一般是在創始人和聯合創始人手上;
大公司,如果用通過引入各輪次的投資人/機構,則會通過「股權融資」,將部分股份轉讓給投資人/機構,各輪的投資金額及股份額度是需要通過企業的估值進行核算,除非有「股權代持」的情況,正常情況下,可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出來。
⑹ 創業團隊如何分配股權
在一個初創公司團隊里,計算一個公平的股權分配總會有許多可變因素。這些關鍵因素不僅要考慮到公司里的每一位員工在公司內部的角色,還要考慮他們工作會得到的補償,以及公司的投資人和那些在公司幕後出謀劃策、有創業想法的人。
誰的想法?
按照筆者的觀點,應該給創意發起人股權。和其他所有的事情持平,如果一家初創公司有兩位聯合創始人,那麼就是50/50進行分配(如果超過兩位創始人也應當平等分配),或者採用66/33進行股權分配,可以基於公司最初的創意、啟動最初的開發工作、以及組織最初的創業團隊這三點。
誰為你的公司提供了資金?
如果有人為你的公司提供了資金支持,那麼他應該得到股權。因為歸根結底,兌現資金的企業創始人扮演的角色和種子輪投資人沒有任何區別。和其他所有的事情持平,這意味著一個50/50的股權分配可能需要有所調整。如果說一個公司創始人在原始資本中投入了10萬美元,這筆錢可能會佔到一家種子階段公司估值的 20%。那麼,一個公平的股權分配應該接近60/40,這樣對提供資金的公司創始人才會有利。不妨可以試著這樣計算:把最初50/50的股權分配稀釋 20%,這樣在財務上股權分配就是40/40,然後把這20%分配給最初提供資金的公司創始人。
這個人的角色重要性到什麼程度?
公司關鍵的高層管理人員應該比非關鍵的高層人員得到更多的股權股份。因此,舉個例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首席技術官,應該比一個辦公室經理或是一個圖形設計師得到的股份要多。在這里,筆者將會把公司的全部作為一個例子,然後按照員工級別進行區分。那麼股權分配應該按照這樣做,五個公司「首席」級別的高管每人得到10%的股權,十個副總裁級別的高管每人得到2.5%的股權,剩下來25個主管/經理級別的管理人員每人得到1%的股權。這樣加起來正好100%股權。你必須要了解,所有的這些不可能在一天完成讓渡,你應該按照員工群體的規模,適當地做股權緩沖,這樣從短期來看,每個人都會得到更高的股權股份。
這個人拿薪水嗎?
那些不拿薪水的人,也應該得到股權分配。對筆者而言,這和資金支持企業沒什麼不同。也就是說,如果這個人延遲領取每年10萬美元的薪水,就相當於是一家全新初創公司20%的股權了。和我們剛才用在現金投資人的例子一樣,要麼是一個50/50的股權分配,要麼就是接近60/40的股權分配。
要記住,可能還會有其他的考量,這些也都需要引起企業創始人的重視,比如那些起作用的專利,還有供應投資人,以及其他給初創公司帶來價值的人。那麼,當一個創始人把東西擺到檯面上來的時候,必須要確保有一個全盤的考量,這個考量必須要把公司全體人員都包括在內。還有需要提醒的是,把股權這份蛋糕分完以後,僅僅是完成了一半工作。你還要確保公司有一個股權受領機制,並且要把時間安排好,一般而言,這個時間表是四年,每年25%的比例。起始時間就是從某位創始人離開公司的第一年末算起。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一些創始人離開公司以後手上一直還有公司股權,不勞而獲。你應該建立起一個機制,把這種類型的股權重新拿回來。
⑺ 股權該如何分配,哪些人可以獲得股份
股權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即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即股權比例,股權比例的大小,直接影響股東對公司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也是股東分紅比例的依據。股權即股東的權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股權,泛指股東得以向公司主張的各種權利;狹義的股權,則僅指股東基於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綜合來講,股權就是指投資人由於向公民合夥和向企業法人投資而享有的權利。所以在哪些人可以獲得股權上,只要成為對企業進行投資成為股東就可獲得股權,或者由於公司股權激勵所獲得股權。
⑻ 股權激勵該給什麼人
您好!
股權激勵是企業拿出部分股權用來激勵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或優秀員工的一種方法。一般情況下都是附帶條件的激勵,如員工需在企業干滿多少年,或完成特定的目標才予以激勵,當被激勵的人員滿足激勵條件時,即可成為公司的股東,從而享有股東權利。
實施股權激勵的條件如下:
對於一般的上市公司,證券監管部門規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實行股權激勵計劃:
1.最近一個會計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注冊會計師出具否定意見或者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2.最近一年內因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被中國證監會予以行政處罰;
3.經認定的其他情形。
對於國有控股境內上市公司,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財政部門規定,實施股權激勵,還應具備下列條件:
1.公司治理結構規范,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組織健全,職責明確。外部董事(含獨立董事,下同)占董事會成員半數以上;
2.薪酬委員會由外部董事構成,且薪酬委員會制度健全,議事規則完善,運行規范;
3.內部控制制度和績效考核體系健全,基礎管理制度規范,建立了符合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勞動用工、薪酬福利制度及績效考核體系;
4.發展戰略明確,資產質量和財務狀況良好,經營業績穩健;近3年無財務違法違規行為和不良記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指政府或國有企業(單位)擁有50%以上股本,以及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50%,但擁有實際控制權或依其持有的股份已足以對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上市公司。
外部董事,是指由國有控股股東依法提名推薦、由任職公司或控股公司以外的人員(非本公司或控股公司員工的外部人員)擔任的董事。
對主體業務全部或大部分進入上市公司的企業,其外部董事應為任職公司或控股公司以外的人員;
對非主業部分進入上市公司或只有一部分主業進入上市公司的子公司,以及二級以下的上市公司,其外部董事應為任職公司以外的人員。
外部董事不在公司擔任除董事和董事會專門委員會有關職務外的其他職務,不負責執行層的事務,與其擔任董事的公司不存在可能影響其公正履行外部董事職務的關系。 外部董事含獨立董事。獨立董事是指與所受聘的公司及其主要股東沒有任何經濟上的利益關系且不在上市公司擔任除獨立董事外的其他任何職務。
對於國有控股境外上市公司,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財政部門規定,實現股權激勵,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公司治理結構規范,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董事會中有3名以上獨立董事並能有效履行職責;
2.公司發展戰略目標和實施計劃明確,持續發展能力良好;
3.公司業績考核體系健全、基礎管理制度規范,進行了勞動、用工、薪酬制度改革。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⑼ 什麼才是比較理想的股權分配方案,哪些人不適合直接
一、不適合直接持股的人或機構
1、 資源承諾者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初期需要藉助很多資源發展企業,這個時候最容易給資源承諾者許諾過多股權,把資源承諾者作為合夥人。創業公司的價值需要整個創業團隊長期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實現,因此對於只是承諾投入資源,但不全職參與創業的人,建議優先考慮項目提成,而不是考慮股權綁定。
2、兼職人員
對於技術大牛,但不全職參與創業的兼職人員,最好按照公司外部顧問標准發放少量股權。如果一個人不全職投入公司的工作就不能算是創始人。任何邊干著他們其它的全職工作邊幫公司幹活的人只能拿工資或者工資「欠條」,但是不要給股份。如果這個「創 始人」一直干著某份全職工作直到公司拿到風投,然後辭工全職過來公司幹活,他(們)和第一批員工相比好不了多少,畢竟他們並沒有冒其他創始人一樣的風險。
3、天使投資人
創業投資的邏輯是:1、投資人投大錢,佔小股,用真金白銀買股權;2、創業合夥人投小錢,佔大股,通過長期全職服務公司賺取股權。簡言之,投資人只出錢,不出力。創始人既出錢(少量錢),又出力。、
因此,天使投資人股票購股價格應當比合夥人高,不應當按照合夥人標准低價獲取股權。 這種狀況最容易出現在組建團隊開始創業時,創始團隊和投資人根據出資比例分配股權,投資人不全職參與創業或只投入部分資源,但卻占據團隊過多股權。
4、早期普通員工
給早期普通員工發放股權,一方面,公司股權激勵成本很高。另一方面,激勵效果很有限。在公司早期,給單個員工發5%的股權,對員工很可能都起不到激勵效果,甚至認為公司是在忽悠、畫大餅,起到負面激勵。 但是,如果公司在中後期(比如,B輪融資後)給員工發放激勵股權,很可能5%股權解決500人的激勵問題,且激勵效果特好。
二、比較理想股權分配方案
模型一
絕對控股:創始人持有公司67%的股權,合夥人18%(指的是聯合創始人),員工期權15%。
在公司章程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就是絕對的老大,開具玩笑話可以為所欲為了,因為公司法規定大多數公司的決策按照出資比例投票即少數服從多數,這里邊不包括公司章程有特別約定的,但是一些重大的事情是需要超過三分之二表決權的,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減少注冊資本,合並、分立及解散,67%剛好超過了三分二,所以持股67%是絕對的老大。
這種股權模式適合合夥人擁有核心技術,自己創業思路,掏了大多錢,自己的團隊自己的技術。
模型二
創始人51%,合夥人32%,期權17%的股權,就是公司大多數事都是可以拍板的,但唯獨上面的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減少注冊資本,合並、分立及解散,如果沒有其他小股東同意決策不了。所以這種模式可以將期權池的股權由創始人代持,釋放期權時只釋放分紅權而不釋放表決權。
模型三
創始人34% ,合夥人51% 期權15%。這種情況下創始人雖然不能拍板,但是有攪和權,只有重大事項的一票否決權,沒有決定權。適合:對於創始人來說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創始人比較缺錢,聯合創始人或者投資人比較強勢,所以創始人只能保留一票否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