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股權投資怎麼調整

股權投資怎麼調整

發布時間: 2022-06-09 16:32:08

① 長期股權投資的轉換方式有哪些

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轉換:
長期股權投資在持有期間,因各方面情況的變化,可能導致其核算需要由一種方法轉換為另外的方法。
(一)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時,應區別形成該轉換的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1、原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追加投資導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是實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時,應區分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及追加長期股權投資兩部分分別處理:
首先,原持有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與按照原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原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前者大於後者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前者小於後者的,根據其差額分別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和留存收益。其次,對於新取得的股權部分,應比較追加投資的成本與取得該部分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前者大於後者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前者小於後者的,根據其差額分別調增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和當期的營業外收入。進行上述調整時,應當綜合考慮與原持有投資和追加投資相關的商譽或計入損益的金額。
對於原取得投資後至追加投資的交易日之間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相對於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屬於在此期間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中應享有份額的,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對於原取得投資時至追加投資當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應調整留存收益,對於追加投資當期期初至追加投資交易日之間享有被投資單位的凈損益,應計入當期損益;屬於其他原因導致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中應享有的份額,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同時,應當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
2、因處置投資導致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能力由控制轉為具有重大影響或者與其他投資方一起實施共同控制的情況下,首先應按處置或收回投資的比例結轉應終止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在此基礎上,應當比較剩餘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與按照剩餘持股比例計算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屬於投資作價中體現的商譽部分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屬於投資成本小於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同時,應調整留存收益。對於原取得投資後至處置投資導致轉變為權益法核算之間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中應享有的份額,一方面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另一方面,對於原取得投資時至處置投資當期期初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扣除已發放及已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及利潤)中應享有的份額,調整留存收益,對於處置投資當期期初至處置投資之日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中享有的份額,調整當期損益;其他原因導致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變動中應享有的份額。
長期股權投資自成本法轉為權益法後,未來期間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計算確認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及所有者權益其他變動的份額。
(二)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
因追加投資原因導致原持有的對聯營企業或合營企業的投資轉變為對子公司投資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調整應當按照分步實現企業合並的原則處理。除此之外,因減少投資導致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由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應以轉換時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基礎。

② 長期股權投資的損益調整處理

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凈損益的變動
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時——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確認投資損益並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基本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公司(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持股比例)
在確認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凈利潤或凈虧損時,在被投資單位賬面凈利潤的基礎上,應考慮以下因素的影響並進行適當調整:
1)被投資單位採用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與投資企業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投資企業的會計政策及會計期間對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並據以確認投資收益。
2)以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提的折舊額或攤銷額,以及以投資企業取得投資時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計算確定的資產減值准備金額等對被投資單位凈利潤的影響。

③ 在合並報表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怎麼做

應為合並報表是利用個別報表簡單相加再利用調整分錄編制的,所以有的分錄你看不懂,把他一步步寫出來就很好理解了。
所謂對個別報表中處置部分收益歸屬期間進行調整,調整的其實是權益法與成本法核算造成的個別報表與合並報表結轉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不同。即,在個別報表中,控制情況下長期股權投資採取的是成本法進行核算,不根據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變動調整確認投資收益並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而合並報表中對長期股權投資則是採用權益法進行核算。於是在結轉出售長期股權投資部分賬面價值的時候勢必會出現差額。
以上題為例,在個別報表中,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核算,至出售時保持賬面價值為初始投資成本不變,為600萬,而在合並報表中,長期股權投資應該權益法進行核算,除初始投資成本600萬外,還有被投資單位實現的按購買日公允價值計算實現的凈利潤50萬元,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升值25萬元,在合並報表中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應該為600+50+25=675,所以,出售時個別報表只結轉了600*60%=360萬,而合並報表中應該結轉675*60%=405,個別報表少結轉了45萬,這部份差額體現在個別報表中的投資收益中,所以應該減少個別報表中投資收益的數字。
其實,這筆分錄可以分開來寫:
①首先將個別報表中成本法核算的結果調整為合並報表中權益法核算的結果,被投資單位實現利潤50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升值25萬。簡化處理,不考慮盈餘公積提取。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50
-其他權益變動
25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5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5
但是由於個別報表中已經對40%部分調整為權益法核算的結果,只需對60%部分調整為權益法核算結果: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30
-其他權益變動
15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3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5
②個別報表中長期股權投資只結轉了360萬,合並報表中應該結轉的是675*60%=405,把這部份少結轉的長期股權投資補上,這部份長期股權投資對應的賬面價值不正是上面對60%部分的調整分錄嘛?
借:投資收益
45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30
-其他權益變動
15
①②兩筆分錄合在一起,就是書中
「②對個別財務報表中的部分處置收益的歸屬期間進行調整」
借:投資收益
450
000
貸:未分配利潤
300
000(500
000×60%)
資本公積
150
000(250
000×60%)
③合並報表中出售部分股權對應的資本公積應予轉出,剩餘部分股權需要重新計量,資本公積也應轉出,所以有:
借:資本公積
250
000
貸:投資收益
250
000
至於你問的為什麼不是轉出25*60%,因為合並報表中對剩餘的40%股權部分需要重新計量,相當於把這40%也賣了,所以也需要轉出。
還有不懂的,歡迎追問,如果是才學長期股權投資的話,建議不要著急,把合並報表學完後再來看這部份內容會簡單很多。

④ 長期股權投資中存貨價值的調整

這個是內部交易中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抵消。

抵消的是未出售部分的存貨,出售了60%那麼未出售的就是40%,抵消的是這剩餘的部分。內部交易的抵消調整應和初始投資時點評估增值或減值的抵消調整區分開。評估增值或減值調整的是實現的部分,即出售或提了折舊的部分。內部交易的抵消調整的是未實現損益的部分,即沒有賣出去的部分。

證券營業部的損益是指在業務經營過程中,以各項財務收入抵補各項財務支出後形成的損益。在一定時期內,各項營業收入抵補各項營業支出後的差額,就是營業部經營的最終成果。收入超過支出,就是營業部的純益;反之則是純損。



相關信息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損益類科目余額,應當在期末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損益類科目期末余額為零。另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也屬於損益類科目,但是,由於其核算的是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而不是當年的損益。

因此,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該科目余額,在期末不能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而應當結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並相應調整盈餘公積。結轉後,該科目期末余額為零。

⑤ 長期股權投資差額怎麼處理

一:同一控制下合並差額: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現金、銀行存款等
資本公積(也可在借方)
盈餘公積(也可在借方)
利潤分配(也可在借方)
二:其他方式取得時按照支付的對價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三:採用權益法核算的:支付的對價大於應享有的份額,不用調整。支付的對價小於應享有的份額走營業外收入。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銀行存款等
營業外收入

⑥ 權益法下為什麼要調整初始投資成本,如何調整

摘要 一、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對初始投資成本調整確認收益的調整

⑦ 長期股權投資多沖了跨年怎麼調整

投資收益先扣除

即從投資開始到本年末的累計股利減去從投資開媽到上年末的累計利潤的差乘以持股比例再減去已沖減的部分,然後剩下的計入投資收益 如果是權益法,投資收益經過三步調整後,即會計期間會計政策的調整、公允值和賬面值的調整、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沖減損益調整後再沖減成本

⑧ 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借貸方向有什麼

投資單位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盈利或是發生虧損,直接反映為其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或者減少,此時,投資單位應當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的份額(法規或章程規定不屬於投資企業的凈損益除外),確認為投資收益並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或做相反分錄(虧損時)

注意事項

並不是說,如果被投資企業取得了100萬凈利潤,就按照100萬乘以投資份額去計算損益調整的金額,需要對這100萬做相應的調整。

為什麼要做調整,解釋一下。

因為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進行了投資,對它產生了影響,包括財務、經營等方面。權益法核算要求體現出這種影響,即投資企業在做賬務處理的時候,要把這種影響在賬務上做調整,體現了「以我為主」的原則。

調整的方麵包括:

會計政策的調整:

如果被投資企業使用的會計政策與投資企業不一致,那麼被投資企業的凈利潤要按照投資企業的會計政策重新計算調整,用調整後的凈利潤計算「損益調整

」。比如投資企業使用年限平均法計算折舊,而被投資企業使用加速折舊法,那麼投資企業需要將被投資企業的「加速折舊法」變成「年限平均法」,重新計算折舊額和凈利潤,用計算後的凈利潤做「損益調整」。

公允價值的調整:

在取得投資的時候,投資企業要對被投資企業進行評估,包括對資產和負債評估,會有一個評估後的價值,即公允價值。比如被投資企業賬上有個資產,財務賬上的價值是100萬,經過評估後,發現資產升值了,評估後的價值是150萬。那麼這個150萬就是公允價值,投資企業把150萬做為投資的成本。但是被投資企業賬上依然是按照100萬入賬,不會做調整。被投資企業計提折舊的時候也是按照100萬計提,比如5年折舊年限,每年計提20萬折舊。但是投資企業是按照公允價值150萬進行投資的,所以就會按照150萬,5年期折舊,計算新的折舊額30萬。這就會對凈利潤產生影響。比如按照原來折舊額計算出來的凈利潤是50萬,則按照新折舊額調整後的凈利潤就是40萬(新折舊比舊折舊多了10萬,利潤減少10萬)。最終按照40萬凈利潤做損益調整。

⑨ 長期股權投資調整

成 本 法 → 權 益 法
一、增資(追溯調整留存收益、資本公積,並調整未強調部分)
應區分原持有的 和 新增長期股權投資兩部分分別處理:
(一)、原持有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與按照原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原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之間的差額:
A原投資成本>原取得時公允價值份額,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B原投資成本<原取得時公允價值份額,要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帳面價值和留存收益。
即:多投不調,少投要調。
(二)、新取得的股權部分,應比較追加投資的成本與取得該部分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
A追加投資成本>追加時公允價值份額,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B追加投資成本<追加時公允價值份額,根據其差額分別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成本和當期的營業外收入。進行上述調整時,應當綜合考慮與原持有投資和追加投資相關商譽或計入損益金額。 即:多投不調,少投要調。
(三)、對於原取得投資後至追加投資的交易日之間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相對於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屬於在此期間被投資單位實現凈損益中應享有份額的:
(1)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同時:
A、對於原取得投資時至追加投資當期期初按照原持股比例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應調整留存收益;
B、對於追加投資當期期初至追加投資交易日之間應享有被投資單位的凈損益,應計入當期損益;
(2)屬於其他原因導致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中應享有的份額,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同時,應當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一)追加投資後,成本法轉為採用權益法。
追加投資時: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貸:銀行存款
(二)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帳面價值
1.調整初始投資成本:
(1)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時公允價值份額,不調整; 即:多投不調,少投要調
(2)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時公允價值份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帳面價值和留存收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貸:盈餘公積 貸:長期股權投資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追溯調整長期股權投資:
(1)實現凈損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調整後凈利潤×原持%)
貸:盈餘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其他原因導致的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分配現金股利:
借:盈餘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3.調整追加投資部分成本 (即:多投不調,少投要調,調當期)
(1)追加投資成本>追加投資時公允價值份額,不調整
(2)追加投資成本<追加投資時公允價值份額,要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和當期的營業外收入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貸:營業外收入
【總結】關鍵是找出兩個點之間引起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的事項。
【注意】1.兩個投資時點上的商譽問題:
A初始投資時產生正商譽>追加時產生負商譽,那麼綜合考慮後為正商譽,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B初始投資時產生正商譽<追加時產生負商譽,那麼應將兩者抵銷後的差額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2.若追加投資在年中時,如為2009年6月1日,那麼追加投資當年2009年年初至交易日之間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損益,投資方應直接調整當期投資收益,而不需要調整期初留存收益。

以上為網上借鑒+本人學習筆記

熱點內容
高陽科技股票走勢分析 發布:2025-05-17 16:20:05 瀏覽:353
吉峰科技股票行情分析 發布:2025-05-17 15:59:41 瀏覽:456
股市3300點怎麼選股 發布:2025-05-17 15:47:21 瀏覽:55
股票交易一碼通 發布:2025-05-17 15:45:06 瀏覽:153
與硬科技有關的股票 發布:2025-05-17 15:38:36 瀏覽:591
期貨害死了多少家庭 發布:2025-05-17 15:33:17 瀏覽:259
國內股票投資工作室 發布:2025-05-17 15:28:04 瀏覽:619
股票怎樣查看歷史幸虧 發布:2025-05-17 14:57:57 瀏覽:216
貨幣超發如何流通到市場上的 發布:2025-05-17 14:54:59 瀏覽:227
金信諾股票歷史股價 發布:2025-05-17 14:54:03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