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股權稀釋的錢怎麼處理

股權稀釋的錢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 2022-06-16 18:51:48

A. 股權稀釋應該如何進行

引入新的投資者,進行增資擴股的時候,原股東的股份會被稀釋,而且是同比例稀釋。

原股東持股的變化有兩種,第一種是股份轉讓,公司注冊資本不變,轉讓股權的股東股份會減少,其他股東股份不變,第二種是增資擴股,一般引入投資機構都是採用第二種進行入資,同時產生股權稀釋的情況。

在投資者增資後,注冊資本會發生變化,投資者的部分資金計入注冊資本金,另一部分計入公司資本公積金。

因為注冊資本發生變化,原股東的股份會被同比例稀釋。

最後簡單說,融資方以錢買公司產品或技術以及整個團隊。而股東卻是產品技術或銷售模式的創新及發起人…

而股東們為了產品的銷售擴大及搶占市場份額,吸納外部資金以壯大實力就必須割捨將來的市場遠景紅利來進行交換……

隨著產品在市場的佔有率逐步增大及飽和,以前的融資方(合夥人)漸漸實行退出機制,做到見好就收的目的。上市的目的就時就把融資人交給市場進行身份轉換,此時的股份持有人就大眾股民。

B. 標的公司怎資擴股,老股東股權稀釋,怎樣賬務處理

增資擴股上,
需要先設定好要增資多少,增資的資金最好是企業價值的30%左右,因為考慮到後期可能還會擴股,或者增加股東人數,股份制有限公司,需要保證決策者手中的資金在51%(相對控股權)或67%(絕對控股權)
老股東的股權稀釋,可以通過引進股東的方式,進行同比例稀釋。

C. 新股東入股稀釋股份投資款分掉怎麼記賬

1.因其他投資方增資導致本投資方的持股比例下降,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核算

(1)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原子公司因增資擴股而增加的凈資產份額,與應結轉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對應的長期股權投資原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投資收益

(2)按權益法追溯調整。

2.因其他投資方增資導致本投資方的持股比例下降,原投資方採用權益法,稀釋後仍採用權益法核算

投資方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增資後的所有者權益×被稀釋後持股比例,與投資方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增資前的所有者權益×被稀釋前持股比例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或反分錄)    

D. 風投的錢進來了,創始人的股權被稀釋了,那麼風投的這些錢是全部給公司,還是要給一部分給創始人

風險投資的錢進入到創始人所創辦的企業有兩種方式,其中一種方式是風險投資人購買公司所持有的股份,第二種方式就是直接對創始人的投資。

所以說風險投資者希望自己的投資全部用來發展公司,但很大程度上,他們都會選擇妥協,來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改善創始人的生活。畢竟剛剛創業的創始人,生活條件並不會太好。

E. 股權稀釋怎麼算

A股東稀釋後股權=【A股東原股權比例*注冊資本+A股東本次注資(若沒有,則為零)】/新的注冊資本
當公司具有復雜的股權結構,即除了普通股和不可轉換的優先股以外,還有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的時候,由於可轉換債券持有者可以通過轉換使自己成為普通股股東。
認股權證持有者可以按預定的價格購買普通股,其行為的選擇有可能造成公司普通股增加,使得每股收益變小。通常稱這種情況為股權稀釋,即由於普通股股份的增加,使得每股收益有所減少的現象稱為股權的稀釋。
由於我國目前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屬於簡單股權結構,中國證監會目前還未對復雜結構下的每股收益的具體計算方法做出規定,原則上規定發行普通股以外的其他種類股票的公司應該按照國際慣例計算該行指標,並說明計算方法和參考依據。
【拓展資料】
今天朋友問了這樣一個法律問題。公司的注冊資本金是50萬元,A股東出資20.5萬元,持股41%;B股東出資19.5萬元,持股39%;C股東出資10萬元,持股20%。目前,公司經營不善資金短缺,為了公司的發展,三股東擬對公司進行增資擴股,追加20萬元投資。A股東按照實繳出資比例追加8.2萬元,B股東按照實繳出資比例追加7.8萬元,C股東不願意再追加投資,但接受股權被稀釋。那麼增資擴股之後,C股東的股權如何稀釋?也就是說股權被稀釋後,C股東持有的股權比例是多少?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增資擴股時涉及的四個核心指標,出讓股權比例、融資額度、融資前估值與融資後估值,它們四者的關系如下:
出讓股權比例=融資額度÷融資後估值
融資前估值+融資額度=融資後估值
從上述兩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出讓股權比例取決於融資額度與融資前估值這兩個指標。而股權稀釋比例又由出讓股權比例決定(股權稀釋比例+出讓股權比例=1)。
在這個案例中,融資額度為20萬元已經確定,關鍵是判定公司融資前估值。何為融資前估值?融資前估值不等於公司注冊資本,它是公司在融資前全部價值的評估和計算。除了財務報表上體現出來的可量化的資產,比如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等,還包括創始團隊的能力、商業模式、產品價值、公司所處的階段等等。在確定公司估值時,有很多估值方法可供參考,比如可比交易法、現金流折現法等。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公司估值更多的是投融資雙方博弈的結果,主觀成分較大。我們假設本案例中三股東最終判定的公司融資前估值為100萬元,那麼出讓股權比例為16.7%,計算公式如下:20萬÷(100萬+20萬)=16.7%。也就是說增資擴股完成之後,原股東的股權要同比稀釋83.3%(1-16.7%)。C股東持股20%,稀釋之後為16.7%,計算公式為:20%x83.3%=16.7%。

熱點內容
為什麼股票交易不起 發布:2025-05-16 01:25:39 瀏覽:204
在金融危機來臨時如何避險 發布:2025-05-16 01:25:35 瀏覽:583
對股權出質撤銷登記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6 01:21:21 瀏覽:651
哪個正規教育平台學理財 發布:2025-05-16 01:15:19 瀏覽:816
什麼叫貨幣過度需求 發布:2025-05-16 01:13:55 瀏覽:44
國際藝術品股票交易所 發布:2025-05-16 00:53:47 瀏覽:803
寧海股票交易市場在那裡 發布:2025-05-16 00:38:07 瀏覽:17
股權減資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5-16 00:33:00 瀏覽:607
打新一手多少市值 發布:2025-05-16 00:28:36 瀏覽:251
蘋果這個品牌市值多少 發布:2025-05-16 00:09:06 瀏覽: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