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老闆如何駕馭股權股份

老闆如何駕馭股權股份

發布時間: 2022-06-16 20:51:38

⑴ 當老闆,怎麼玩轉股權投資

股權投資的本質,就是支持那些去發現新大陸的人。

股權投資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是初創階段,第二是成長階段,第三是屬於IPO的階段。

通常來講分為天使的初創期階段,成長期一般講VC,在IPO之前一般講Pre-IPO,然後到了後期是並購的階段。

每個階段的回報率也是不一樣的。2004年投資FaceBook的是一個叫Peter thiel的天使投資人,當時投了50萬美金,現在有2萬倍的回報。而到了2011年,俄羅斯的DST基金投了,只有2倍的回報。

但是收益與風險成正比,各個階段的成功概率也會不一樣。

在種子期機構的成功率大概在5-10%。個人投資者的成功率就是千分之幾了,天使階段機構投資者有10-20%的成功率,VC的成功率大概是在20-30%的成功率,PE能做到50-70%。

專業化、機構化是股權投資發展的必然趨勢。種子部分現在還是以個人階段為主。天使投資以前都是個人投的,現在已經機構化了。而VC投資,未來都會以專業的機構來操作。

VC股權投資有幾個誤區

1、很多人說看到好的產品、很多技術就投。這是很大的問題,因為一個項目要想成功的話,團隊也是非常重要的。

2、看到豪華團隊去投。去年基本上只要是BAT出來的團隊,有些人項目都不看直接就上去投,其實也出了很多問題。豪華團隊不能代表他做的事情就一定能成。

3、認為投資就是賭博。我撒10個項目出去總會有成的,其實這也是很危險的,因為你撒10個項目,你可能1個都不能成,如果你不去深入做調查的話。

4、控股方式的投資。這個在一些傳統產業的大集團去投的時候,老是喜歡這樣做,這樣做在目前的創業環境下其實有些特別依靠人才力量多的行業是不適合的。最典型的案例是百米打車,當時百米打車比滴滴要強多了,當時就是一個房地產公司投了6千萬,控股60%。後面投資者進去他不可以稀釋股份,他還要同比例增資,這樣的話後面百米打車出了問題。

5、投後介入管理。在股權投資裡面有些傳統的老闆要派財務總監、或其他高管人員進去,其實這個在股權投資行業也是不對的。

股權投資的四個階段

股權投資分為四個階段,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募集,投資,管理,退出。

一、基金的募集

基金的募集,通常採用有限合夥的架構。為什麼採用有限合夥企業,因為有限合夥的企業才征一次稅,就是在退出的時候個人投資者只交個人所得稅。如果你是用有限責任公司,會涉及到兩層稅制,有限公司他要交企業所得稅,在分紅的時候還要收個人所得稅,所以基本上都在用有限合夥的模式。有限合夥的模式同時要有一個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一般也會投一些資金到這個基金裡面,基金管理人再對這個基金進行管理。

目前基金主流募集的對象有:第一個是個人投資者,個人投資者一般是上市公司的高管、富二代這些人。還有機構投資者,有些大機構大的集團、財團,像萬科、碧桂園、海爾都有去投一些股權類的基金。還有專業的母基金。

還有是政府引導基金,政府引導基金有兩個事情大家注意一下,第一個,政府引導基金要求會比較多。第二個,他要求在當地投到一定比例的項目,如果你在北京注冊拿了北京政府的錢,政府會要求你在北京投到一定的比例。如果在一些中西部地區,如果你要設一個互聯網的基金,在當地讓你投70%的話有時候是沒辦法投的,所以政府引導基金拿了有時候也是很麻煩的。

現在新的一個模式就是領頭+眾籌。領頭+眾籌的模式這是這兩年出來的一個新的玩法,第一個就是項目可以眾籌,項目眾籌有一個領頭人,機構大概投50%、60%,然後大家散戶來投。第二是基金的眾籌,京東上基金眾籌是這樣做的,我們有一個領頭人,然後大家眾籌,眾籌也要求每個人100萬。

關於資金的安全性,在基金備案合規的要求下,投資人的資金全部要放在第三方託管的賬戶。同時做有限合夥的基金每個投資人在工商局都能夠查得到的。為什麼要託管,目的是讓出去的每一筆錢都有監控。銀行要求你有合同或者其他文件,銀行要核實你的資金用途,這樣可以保證資金的安全。

每個基金都有管理公司,管理公司一般來講現在都要求每年2%的管理費,同時這個管理費不是固定的,有些收3%的也有、有些收1%的也有,有些甚至不收的也有。甚至有些家族基金他可以給你可以提40%的提成,但是不交管理費,這是根據各個基金去商議的。一般來講都是在2%左右的年度的管理費。

投資的收益分配,目前主流的是投資人拿80%的收益,管理公司拿20%。分配稅期,基金的出資人就是這個LP先要把這個本金收回以後才能分配,同時有一個保底收益,一般基金的出資人會拿到8%-10%的回報回去然後再進行分配。一般的基金都不能做二次投資,只能說我基金投出去以後回來的錢馬上要分配的。

資金的稅務目前是這樣的,在資金退出的時候分配的時候要交20%的個人所得稅,由基金直接代扣代繳。如果你是企業的投資人,一般回到你企業交所得稅就可以了,不用代扣代繳。

二、基金的投資

基金的投資,就是我剛才講的「百里挑一」。拿到100個項目,到立項階段就過濾80%,只有20%能立項。

立項以後20%又會過濾其中50%,剩下的50%能夠進入項目的盡職調查,調查以後進入到談判又會過濾50%,一般100個項目才能投到1個項目,基本上很多基金都是這樣篩項目的,只是各家基金的比例會不一樣。

【項目的判斷方法】:我們用了一個比較老中醫的方法就是「望聞問切」。

望:看一個項目的時候首先要望,你去到一個項目初步去看一下,到這個企業去觀察一下具體的情況,看一下他的團隊怎麼樣,看一下他的財產怎麼樣,他的經營現狀。你跑到任何一個企業基本上能夠看到一個初步的印象,如果你去到一個企業亂糟糟的,垃圾到處都是的話,這個時候你要去想一想,這個公司是不是管理有問題。要不然去到一個公司死氣沉沉,這種公司可能是老闆壓榨,大家心裡很不舒服,如果你去到一個公司很陽光、到處很乾凈,特別是生產企業機器都在開著、運轉的話,這個公司可能相對會運轉比較正常的。

聞:你要去拜訪客戶、拜訪同行,客戶的一些客觀評價,覺得這個企業到底怎麼樣。

問:我們經常講的訪談,對這個企業高管也好、員工也好進行訪談,對他公司的情況通過口述來得出一個實際的經營狀況。

切:結合上面的這些已經看到的,然後再根據公司提供的一些財務資料、銷售資料、生產資料,做出一個判斷。

【項目判斷的維度】:首先去到一個項目要找出的是他的價值,這個項目有沒有投資價值,這是首要的。如果項目首先的價值都沒有找到的話下面就不用往下看了。第二是看機會,這個項目有價值,看有沒有機會。第三是找風險,很多人看這個項目說這個項目怎麼怎麼好,但是他不去講風險。還有就是問題,這個企業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能不能解決,解決了以後能不能投。基本上要把這幾個問題解決清楚。

【項目的關鍵點】:首先是方向。我們做所有的事情就像「南轅北轍」的故事,做事情方向不要錯了,方向錯了很好的團隊都會失敗的。有了好的方向要有好的團隊,因為很多都是失敗在團隊上而不是失敗在方向上,很多都是這樣的。有了好的團隊要有好的產品,所有的不管你是商業模式類的項目還是產品類的項目,最終他落在產品跟服務一定是根本的。還有就是模式,有了好的產品一定要有好的模式銷出去。

A、方向的判斷:

第一,怎麼樣判斷好方向。

我們以前老是講「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個「工」是什麼,就是研究的「工」,你對一個行業不了解你怎麼找方向,所以一定要做好行業研究。行業研究這是一個基本功,做任何的投資,不管你做股票投資還是股權投資,還是地產基金,你都要研究這個項目做一些行業研究。

第二,好的方向標準是什麼。

a、要有市場容量。如果你一個行業,全國大概只有5個億、10個億的行業市場容量的話,你再怎麼做,你做到全國50%的市場也只有5個億的天花板,所以一個市場容量很重要。

b、產業鏈有沒有需求。這就是講的痛點,這個行業一定要有痛點。

c、競爭格局。如果你一個項目方向是好的,競爭格局你也要看清楚的。2014年有好幾個拼車的軟體,所以當時拼車大方向是好的,方向沒有問題,但是會面臨一個巨大的競爭就是潛在競爭,類似滴滴。滴滴這么大的用戶跟司機在手上,一定未來會有影響。結果今天去看,真的是跟想像一樣,所以大的競爭格局,不僅僅要看到自己的直接競爭對手,一定要看到我們自己的潛在競爭對手在哪裡。

d、外部的因素。因為一些政策的因素會影響整個行業,有可能讓一個行業突然見好,也有可能讓一個行業突然冷卻下來。類似今年在深圳眾籌炒房的一個公司,還有去年股票配製的一個公司,有些人投資這些公司是血本無歸的。因為去年股票配製的很多公司都是清盤的,因為這個政策一下就變了。另外眾籌炒房,國家對房地產還是很敏感的,所以他一下就叫停了,所以外部的因素也非常重要。

B、團隊的判斷:

好團隊的核心是優秀的創始人。創始人能力的要求第一個要有產業抱負,如果這個創始人只是為了賺一點錢,這種項目要特別小心。第二是帶隊能力也非常重要,因為很多項目他只有技術或者是市場能力強,但是他帶團隊不行的話,這種項目也是很容易失敗的,「人散財散」。第三是情商要高,因為經營任何一家公司的困難和痛苦,最終會集中到你創始人手上,最終都是要你創始人去扛的。還有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綜合去判斷這個創始人。

我們講在投資的時候特別避開以下幾個人群。

a、創始人的股權平均,「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情況非常多,比比皆是,這是一個公司在投資的時候非常重要的,創立的時候也是非常重要的,股權是非常關鍵的。

b、過於計較型的。如果在談判的時候非常計較,每一個條款都跟你談得非常辛苦的項目要特別小心,後面打交道可能會非常困難的。這種人可能跟外面打交道也是非常計較的,比如跟他商業合作夥伴、跟他客戶等等。

c、拋頭露面。越熱鬧的地方越要小心,這種天天創始人在外面拋頭露面也要小心。天天拋頭露面,除非他公司有人幫他做決策,他就是一個大PR這樣可以,否則的話這個人得特別小心,因為天天拋頭露面的話基本上就沒有時間去做經營、做決策。

d、漫天要價。如果你們做項目在融資的時候,千萬不要漫天要價,因為一旦漫天要價,很多的投資人馬上掉頭就走了。本來你是一個好項目,你開高了人家也不理你。

C、產品的判斷:

主要講一點,就是產品要有剛需。我們看到京東眾籌上這是2015年4月份的數據,大家發現眾籌比較多的達到上千萬級的都是一些剛需的產品。眾籌比較少的,會發現這些智能滑鼠、智能音樂燈、智能跳繩等等,大家去買的時候,買這些產品智能不智能其實是無所謂的,所以一定要去看產品有沒有剛需。

D、模式及價格:

現在都在講B2B,B2B看起來很熱鬧,其實很多B2B很難賺錢的。

好項目需要有好的價格。看到這個價格就知道,煤炭2010年1900多塊錢一噸,現在是600多塊錢一噸,如果你2010年投煤礦的話真是要了命,因為你買在高點上。買股票也是一樣的,投資也是一樣的。因為現在投資非常熱鬧,看起來很多項目估值上來是1個億、2個億,可能未來你會賠錢,因為你過三年四年的股票市場,二級市場可能又會下來,所以千萬別買在高點上,好的項目要有好的價格,再好的項目如果太貴的話,有時候你要考慮一下的。

投資有成長性的。有個項目2013年投資400萬估值是2000萬,2016年增發的價值都在20個億以上了,所以可以看出投資一定要有成長的公司,如果沒有成長的公司大家投資回報率會比較低的。

E、項目的判斷方法:

主要是要通過盡職調查,包括法律、人力資源、財務、行業分析、產品技術等綜合去判斷。

三、投資後管理

任何一個項目投資以後一定要去管理,不去管理的話也會有問題的。管理分為兩部分,第一個是投資的增值服務。增值服務分為:1、資源整合。首先你把你已經投的兄弟公司可以做資源整合。2、人才引進。可以接受一些好的人。3、商業模式的梳理。4、還有融資上市。

因為後面的融資也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

第二是融資的管控和管理。管理非常重要,有些項目付出了非常慘重的教訓,所以現在2015年後面投項目要求會比較嚴格,一是財務資料三表,二是銀行流水。第三是人力資源的材料。

為什麼要去看銀行流水。

因為銀行流水是反映公司一個非常真實的情況。有些只看財務報表的話,明明他把錢都已經轉出去了,但是財務報表顯示銀行存款還在,以現金的形式體現。所以要避免這個風險,避免這個基金的錢被轉走了,這個錢被轉走的案例比比皆是的。

為什麼要去看人力資源的情況。

第一人進出的情況。人進出的情況也是非常重要的,當一個項目你發現上個季度人進得太多的時候,你要跟創始人聊為什麼進人這么猛。因為很多的初步創業者他一看到錢拚命地擴張,後面他剎不住車,人員進太多你的制度跟不上、流程跟不上,進來人也是白進來的,進來以後去裁,這種案例比比皆是,所以投資人一定要提醒他。

第二離職人員。當一個項目出問題的話首先是人員開始變動,可能是總監級的、副總級的開始走了,所以要去看看人員變動。

第三是經營數據。我們每個月看他一些運營的狀況,不一定是合同也有一些互聯網的運營,有些互聯網很容易造假,如果你每個月看他的運營他的造假不容易了,這一定要去防範,不一定說是監督。你一定要去防範,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的風險。

四、投資後退出

並購的時代已經來臨了,並購是未來主要的退出方式。80%會通過並購退出,並購相對比上市會容易一點,難度也要小一點,並購的速度會比較快。成熟的市場比如美國,20%才能上市。所以幾百倍、幾千倍、幾萬倍的收益率,在並購的時代這個概率可能會越來越小了。

馬雲持股7.4%卻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卻能手握大權。股權是企業的命脈,是老闆的第一課,也是最要的一課!企業一開始就決定了結束!

不懂股權,企業對接資本無望,老闆孤軍奮戰,很難融資;

不懂股權,企業發展遇到瓶頸,同行競爭積累,藉助資本力量騰飛的企業家快速強占市場,企業缺乏競爭;

不懂股權,同行高薪挖角、人才流失、高管兵變陳橋。

那麼,企業究竟如何設計股權機構?如何擴大估值?到底如何股權融資?跨界+眾籌如何顛覆整個行業。

這三年都不好過,企業家只有與時俱進,願意改變思維,才能基業長青,21世紀是快魚吃鰻魚的時代!

要想生存唯有:學習!

⑵ 老闆想給員工做激勵股權,怎麼操作比較好

股權激勵的模式也並非是統一的,以下有十種常用的股權激勵模式:
1、股票期權: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使用特定的價格,購買公司股份的計劃。
特點:購買的權利,股票期權是使用最廣的股權激勵計劃。
2、績效股份計劃:一種根據事先確定的內部或者外部績效目標的達成情況而授予的股票授予計劃。必須在一定時期內(三至五年)達到這些目標,激勵計劃的接受者才有資格獲得這些股票。
特點:將績效目標和股票價格分紅有機結合。
3、限制性股票獎勵:限制性股票獎勵是僱主授予雇員的股票獎勵,但員工所持有股票的權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並且存在喪失的風險。
特點:一是有時間限制,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留住員工。限制包括服務期或者僱傭關系維持時間的限制,在限制消失之前,員工不能將股票進行抵押、出售或者轉移。然而,員工可以在受限期間獲得股息和投票權。
一旦限制消失,員工會獲得所有的非受限的股份,同時可以將其進行抵押、出售或者轉移。員工如果沒有遵守這些限制性要求,就會失去相應的股份。二是與限制性股票單位相比,屬於先給股票。
4、限制性股票單位:股票單位是在授予時發行潛在股票的協議,在員工達到授予計劃的要求時才可能會有實際上的股票授予。
特點:未來一定時間內可以購買的約定。未來三年再給你股票。
5、加速績效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與傳統基於時間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獎勵相伴而生的是基於績效授予的方式,通常被稱為「加速績效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在這種類型的計劃中,時間限制可以延伸到更長的10年而不是3年,以提升保留人才的功能。
特點:更長的時間,強化了提前確定的績效標准限制的激勵特徵。
6、股票增值權:股票增值權是一種長期激勵工具,通過股票增值權計劃,公司授予其高管一種獲得預期股份未來增值等額的獎勵的權利。
特點:不必購買或者增發股票,可以從公司股票增值中獲取利益。
7、影子股票:公司授予高管的一種基於公司股份登記價值、公允市場價值或者公式價值等增值安排。
特點:不實際擁有公司股票,一般也沒有投票權利,但是有資格接受分紅或者其他等價物。
8、績效單位計劃:指員工在獲得相應的績效單位之前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內(一般3-5年)達到事先確定的外部或者內部績效目標的一種激勵計劃。
特點:績效單位的價值和股票價格沒有什麼關聯,獎勵都是以現金的方式支付。
9、員工股票購買計劃:員工通過在特定的時間階段委託公司進行薪酬扣除以購買公司股份。員工股票購買計劃允許員工以折扣價購買公司股票,通常通過工資抵扣的方式購買。
特點:福利計劃,使員工能夠分享組織的績效成就。
10、員工股票所有權計劃:員工股票所有權計劃是一種限制性固定繳費計劃,該計劃能夠使參與者從組織退休或者離職時獲得累積的公司股份。在公司股票所有權計劃中,僱主每年都會繳納固定的費用,費用累積成為員工的福利,但是這種福利額度事先無法確定。
特點:在離職後繼續持有公司股份而不是將其出售。
當然,沒有通用的股權激勵方案,但我們可以根據以上十條股權激勵形式,結合不同公司的不同情況加以改善應用。

⑶ 作為一個老闆該怎樣學習股權、股份制,都有哪些股票什麼的

股權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即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即股權比例,股權比例的大小,直接影響股東對公司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也是股東分紅比例的依據。

⑷ 公司創始人如何做好股權頂層設計

給你說說我前兩天在睿融的G·SSC聽課的一些結論:公司要發展壯大,開放股權是必然的趨勢,這是時代的潮流。開放股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思維僵化。開放股權,關鍵是要有頂層思維,未雨綢繆,做好頂層設計。
創始人想要在不控股的情況下實現對企業的控制,駕馭資本而非被資本駕馭,首先在引入資本或股權激勵之前,需要未雨綢繆,早作準備,做好企業股權的頂層設計(控制權設計)。通常而言,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小股掌大權」:
1、股份比例和表決權比例分離
《公司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也就是說,有限責任公司可以通過公司章程約定「同股不同權」,創始人可以要求投資者或者股權激勵對象讓渡其所持股份的全部或者部分表決權,實現表決權和分紅權分離,從而既滿足資本逐利本性,又能夠繼續實現創始人對企業的控制,從而通過較少的股份爭取獲得更大的投票權。
2、通過一致行動人計劃提高創始人的控制能力
「一致行動人」即通過協議約定,某些股東就特定事項投票表決採取一致行動。意見不一致時,某些股東跟隨一致行動人投票。比如,創始股東之間、創始股東和投資人可以通過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加大創始股東的投票權權重。
3、有限合夥持股平台的引入(杠桿持股,以小搏大)
有限合夥通過讓核心創始人擔任普通合夥人,從而控制整個有限合夥公司,然後通過有限合夥公司控制公司股權。其他股東只能是有限合夥的有限合夥人,不參與有限合夥管理,也就不能通過有限合夥控制公司。
4、AB股(牛卡計劃)
所謂AB股,即將企業股票分為兩種不同類型,創始股東與投資人持有不同類型的股票。比如,我們將創始股東持有的股票稱為「B類股票」,投資人持有的為「A類股票」。A類股票與B類股票的基本權利一致,但在以下三方面有區別:
(1)持有主體:A類股票主要由投資人與公眾股東持有,B類股票主要由創業團隊持有。
(2)投票權:設定不同的投票權。比如,每股A類股票可以設定為1個投票權,每股B類股票設定為10個投票權(1:10的投票權比例是美股比較常見的)
(3)轉換權:A類股票無法轉換為B類股票。B類股票一經轉讓即自動轉換成A類股票。
通過上述制度安排,企業一方面可以通過出讓股權對接利用外部資源,另一方面通過兩級分化的投票權設計,實現創業者對公司實行有效控制,亦可以防止惡意收購。
以上是我在睿融的G·SSC頂層設計培訓課堂上面學到的一些東西,希望對你有幫助!

⑸ 小公司如何實施股份制 公司人數20人以下,老闆想通過股份制來激勵員工,讓員工有助主人翁心態來做事

常用的是先用期權,再轉股權,對於期權怎麼做,給你個思路:
1、做好你公司的未來規劃,比如:未來的3年可以做到多大?利潤有多少?5年或以後是否可以上市等;
2、將未來你公司可以做到的機會,按年來劃分目標,比如你現在是每年100萬營業額(利潤20萬),明年是200萬(35萬),後年是500萬(80萬),第五年是2000萬,利潤是250萬,10年後營業額是15億,利潤是1億;
3、再把不同年份的公司評估價值(自己先預計),比如今年價值80萬,3年後價值500萬,5年後2000萬,10年價值15億;
4、把公司估值按不同年份來將股份分開,比如按5年後的來計算2000萬,每股1塊,股份就是2000份;
5、你把5年後公司的20%拿出來做為員工的期權,也就是400萬股,每人佔20萬股,20人就是400萬股。當然,具體你公司價值多少,就看你對未來怎麼規劃;
6、期權可以按年來實施,5年完畢;
7、對於每個人,可以拿的20萬的股權,且每年會有多少利益,要讓員工心理有個奔頭,這樣的期權才有意義。
關於期權專股權及期權權利義務等,這里不說了,你自己查查,或後面我可以給你細談。
我做的幾個公司用的都是期權,辦法很有效果,關鍵看你公司是否有未來。
我公司的期權:CEO 可以實現5000萬身價,副總1800萬,中層800萬,基本管理層300萬。分4年實施,我公司的期權應該是有吸引力的。
前提是公司要實現IPO.
祝你成功!

⑹ 在公司股權設計中,老闆到底該拿出多少股份分配

確定股權激勵數量,需考慮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總量,二是個體數量。前者解決的是股東與激勵對象之間公平性的問題,後者解決的是激勵對象之間公平性的問題。

先談公司股權設計總量

在這一步驟中,我們應當考慮如下幾個因素:

1、資本戰略

如果考慮未來要引入戰略投資者,一般創始人經過3-4輪的融資,個人股份持有比例降低到個位數是很正常的。

2、控制權

如果只是虛擬股份的小夥伴可以無視這一條,但如果是涉及到注冊股,也就是要去工商局進行注冊變更的話,那就可要慎重了,公司股份的幾條生死線是每個企業家要時刻牢記的:67%-51%-34%-10%。

3、薪酬組成

這一點說白了就是看激勵對象當前拿多少,如果本身就已經是高薪了,那麼再給予高額的股權激勵,實在是有錢任性的做法;但筆者估計大部分情況應該是之所以股權激勵,實際上很多時候激勵對象的薪酬並不是非常的令人愉快,因此,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到激勵對象預期創造的價值和收入是否成正比,那麼就要常規薪酬+股權激勵收入的總和來進行計算。

4、未來的人才預留

隨著公司發展,勢必要不斷的有新鮮血液進來,因此,很多企業在進行股權激勵的時候,實際上是首先預估了未來3-5年大致的企業發展思路,預計可能會有多少精英的加入,然後從總體上進行股權的規劃,再從這裡面拿出一部分,作為本次股權激勵計劃。

5、人力資本依賴性

意思就是你這個企業的發展,是因為人才,還是因為占據了某些資源(前些年的山西煤老闆),如果是前者的話,相應的激勵總量也會大一些(少了人家不來啊)。

最後,對於激勵對象來講,關心的是分紅收益,而並非是控制權,因此,與其強調比例,更重要的是要計算股份數量,因為如果從ROE的角度(凈資產回報率)的角度,激勵對象更容易明白一件事情:到底手上的這些股份(虛擬股份)能換來多少真金白銀。

再看公司股權設計個量

1、崗位

大家要始終記得一件事情,進行股權激勵(儲蓄-股票參與計劃之類的除外),絕大多數的目的,都是希望激勵對象在拿到股份之後,能夠想股東之所想、急股東之所急,從而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實現企業與個人的共贏。別忘了,很多時候,這個人能夠做出多大的貢獻,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要處於相應的崗位之上,因為崗位代表了職責、代表了許可權、代表了資源,就好比廚師要做出好的菜,首先你要讓他當廚師的道理一樣。這就意味著,如果激勵對象的崗位出現了調整,相應的持股數據也應有所調整。(具體要看激勵方式和相應的持股約定)。

2、個人不可替代性

有一些人,在的時候,我們並不去珍惜,直到失去後才追悔莫及,如果能夠再給我們一個機會,我們一定回去挽留,不是么?身為老闆,可以在腦海里盤點一下,有哪些崗位,一旦人員流失,至少在三個月之內無法找到合適頂替的人員,或者是能力,或者是對本企業的了解,或者是在企業內的威望,那麼這些人一定是要被納入到股權激勵的范圍當中的。

3、個人破壞性

對,你沒看錯,就是個人破壞性。擔心客戶資源流失、擔心核心秘方泄露、擔心核心技術被山寨、擔心公司的黑幕被曝光(最好沒有黑幕,或者不那麼黑),在股權方案中都應該考慮到有可能「點火」的人,並不是說股權激勵是萬金油,但如果股權計劃處理不好,有可能會成為「導火線」。

4、競爭對手給出的條件

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很多情況下,產品的市場定價,其實是由競爭對手給制定出來的。因為對於消費者來講,他有的是需求,而在可以選擇的條件之下,自然是選擇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和服務了,這個時候,你想定高價也不可能——除非是兩桶油。因此,如果你企業的幾名關鍵性人才,在市面上有著公認的價格,那你就要給予或者至少許諾在未來有相應的價值回報(大家可以看看馬雲「忽悠」蔡崇信加盟阿里巴巴的案例)。

5、工齡

俗話說,沒有功勞有苦勞,沒有苦勞有疲勞。其實,對於這部分激勵來說,與其說是發放給激勵對象的,不如說是發給老闆自己良心的和給其他員工看的。

6、個人職稱與學歷

大多數人都理解的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但對於一些高新技術企業,很多時候,學歷、職稱從概率上來講,還是能夠代表著一定的個人水平的,特別是當企業內部組織、薪酬、評價機制不是很完善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國家給出的這個「評價標准」可以作為參考。

7、老闆的視野和格局

一個股權激勵計劃實行的成功與否,其源頭來自於大股東,也就是老闆的初心。如果是本著利益分享,將蛋糕做大的初衷,那麼在整個方案的設計過程中,一定會站在激勵雙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最終的效果一定不差,如果出現問題,也只能是技術上,但如果一開始就動機不良,或者勉為其難,那麼最後的結局很可能不歡而散或者是對簿公堂。因為,股權激勵只是第一步,對於很多公司來說,尤其是非上市公司來說,激勵對象真正能拿到多少分紅,還要看賬目是否清晰、透明,稅後利潤中拿出來分紅的比例有多少,因此,股權激勵方案的執行只是第一步!

內容很多,望細看,也希望能夠幫到您。

⑺ 在企業股權設計中,老闆佔多少股份最合適

給你分享一下我在睿融的G·SSC股權設計課堂學到的知識。每個公司情況都各不相同,股權結構也就千差萬別,有多少家公司就會有多少個可能不同的股權結構,但是都逃不開2/3、1/2、1/3三個比例。這三個比例由此被稱為生死線。為什麼它能決定生或死呢?
生命線:絕對控制線(股權>=2/3)
某A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由三股東組成,大股東甲持股90%,另兩股東乙和丙分別持股8%和2%,公司,大股東甲認繳出資4500萬元,實際出資1000萬元,乙和丙分別認繳400萬元、100萬,乙和丙的認繳出資均未到位。
當公司經營形勢惡化,發生巨額債務。甲股東召集臨時股東會,提議將公司注冊資本從5000萬元減少為1500萬元,乙和丙對該決議案投票反對,甲對該議案投票贊成,決議通過後,A公司據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了注冊資本變更登記手續,變更後的注冊資本為1500萬元,甲乙丙分別占其中1000萬、400萬、100萬。隨即A公司在法院起訴要求乙和丙繳納未到位的400萬和100萬元,法院判決支持。
生命線:管理控制線(股權>1/2)
持有股權50%以上時,就可以確保股東會通過如下事項的決議:
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選舉更換非職工代表擔任的董事、監事,決定他們的報酬;
審議批准董事會(執行董事)的報告;
審議批准監事會(監事)的報告;
審議批准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和決策方案;
審議批准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持股1/2以上時,還能決定:
是否同意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
是否同意公司為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
生命線:防守控制線(股權>1/3)
持有股權1/3以上時,股東會對如下決議事項進行表決時,該股東有一票否決權。
公司增資減資,比如公司融資引入投資人,公司進行減資;
修改公司章程;
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比如 公司因業務需要分立為兩家或幾家公司;
公司組織形式變更,比如公司籌劃上市時,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⑻ 公司的股份應該如何分配

可以按 6:3:1、7:2:1進行分配。這樣明顯的股權梯次,才能形成貢獻度的考量以及掌握控制權、話語權。

2、在創業初期需要一個力排眾議的老大,因為初創公司在沒有很多資金的情況下,市場反應一定是快的,盈利也是要快的,公司內部最好防止內耗的產生,因為這不利於初創公司的成長與發展。

⑼ 合夥開公司股份怎麼分配!

合夥開公司,股權一般按照出資人所認繳的出資額分配。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
一、通常合夥的股權分配是按照出資比例,將100%的股權分割,出資一樣的話就是均等分,不一樣就是誰出的多,誰占的股份多。如果其中有技術入股或者專利入股的,需要將其技術折算成資金,再重新分配,比如說三個人合夥,出資一樣,那麼每個人是佔33.3%的股份,如果其中一個人是技術入股,那麼可以採取幾種方案,比如說出資還是一樣的,但會將這個人的技術折成股份,比如說他就變成了40%,另外兩個人30%。
還有一種方案是這個技術的人直接將技術按照價值摺合成現金,相當於他少出一部分資金,然後另外兩個人多出一些資金等等,分配的形式以大家協商為准,這個由於具體的情況不同,所以不能千篇一律。
二、商定好初步的股權分配之後,還要確定好增資、退出等等的股權變更協定,比如說將來生意好了,另外兩個合夥人想要買這個技術股東的股份,怎麼定價,將來生意不好了,有人想退出,股權折價等等,這些都是最好從一開始就寫在紙面上,以免日後的麻煩。
所有這些都商定好之後,一定要白紙黑字的寫在合同上,所有股東簽字確認,有幾個股東就有幾份,全部都簽好字並且設立好賬戶以及到賬的最後期限,因為如果資金不到賬,後續的事情就沒有辦法進行下去了。
如果條件允許,更為穩妥的方法是去公證處將幾方的合同進行公證,這樣避免了將來如果出現合作不愉快,因為合同問題引起的爭執。
拓展資料:
股份一般有三層含義: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構成成分;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權利與義務;股份可以通過股票價格的形式表現其價值。其代表對公司的部分擁有權,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具有金額性、平等性、不可分性和可轉讓性四個特點。

熱點內容
任天堂股票上市歷史 發布:2025-05-15 22:24:03 瀏覽:347
馬上消費金融app是什麼時候出來的 發布:2025-05-15 21:37:22 瀏覽:289
股票退市之後沒有賣出怎麼辦 發布:2025-05-15 21:24:10 瀏覽:644
期貨廢品鋁合金價格多少 發布:2025-05-15 21:14:13 瀏覽:228
世界結算貨幣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5 21:07:45 瀏覽:970
西安飲食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5-15 21:06:15 瀏覽:931
5千元怎麼理財 發布:2025-05-15 20:49:19 瀏覽:641
貨幣平均工資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5 20:48:01 瀏覽:35
退市股票恢復重新上市有哪些 發布:2025-05-15 20:43:03 瀏覽:55
1元強制退市股票 發布:2025-05-15 20:35:36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