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股權結構混改是什麼意思
① 混改公司的股權分配是怎麼樣的
影響混改中股權結構的要素一共有六個,分別是國有股東的戰略意圖、混改後的股東構成、未來的治理安排、混改企業資本規模、混改企業經營收益能力以及是否有團隊持股。
1.戰略意圖
不同企業混改的戰略動機或者叫戰略意圖是不同的。有的國有企業,推動混改的目的是對接外部市場資源,推動企業活力提高,通常仍然需要保持國有股權的絕對控制地位。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國有股東的股權仍要保持在比較高的位置,一般在50%之上,公司也不適於過度分散化的股權結構,以保證國有控制力。
2.股東構成
第二個要素是股東構成,也就是在一家混改企業中,是由一些不同背景的國有股東來投資,還是國有、民營、外資、核心持股等多種不同特點的股東進行投資。股東構成的結構不同,混改企業的股權結構也不一樣。
3.治理安排
混改企業的治理安排,有兩種比較極端的情況。第一種是希望在混改後,國有股東的管理系統仍能起到重要的管控影響力。在此情形下,需要混改企業相對集中的股權結構相匹配。第二種情況是在混改後,讓企業核心經營層發揮更大的管理作用,發揮更大戰略性價值。在此情況下,相對分散的股權結構是較為有利的。
4.資本規模
有的國有企業底盤比較大,已經有了成熟的業務體系和幾十億乃至以上的凈資產,這一類屬於資本規模比較大的國有企業。這些企業在考慮股權結構時,可以通過相對分散股權的形式,可以降低每個股權份額的資本要求,更容易吸引投資。
5.收益能力
對於一家收益狀況一般或者不太理想的國有企業,如果希望混改能夠成功,就需要釋放出相對較多的股權比例,讓外部投資者行使更大的投資決策和企業管控權力,更深的介入到混改企業的決策和經營當中來。
6、團隊持股
如果在混改中,可以同步開展團隊持股,按照目前的政策,團隊持股比例將在30%之內進行設計,企業的股權結構至少包括了國有股東、外部投資者和持股團隊三類。在配套進行團隊持股的混改中,股權結構可以相對分散,國有股比有條件更多降低。相反,混改中暫時沒有團隊持股時,企業的股權結構就需要相對集中些,這也是為未來預留的股權空間,也是管控穩定器。
② 什麼是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基於股東地位而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和績效。 股權結構的形成 當社會環境和科學技術發生變化時,企業股權結構也相應地發生變化。由此,股權結構是一個動態的可塑結構。股權結構的動態變化會導致企業組織結構、經營走向的管理方式的變化,所以,企業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的、具有彈性的柔性經營組織。 股權結構的形成決定了企業的類型。股權結構中資本、自然資源、技術和知識、市場、管理經驗等所佔的比重受到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沖擊。隨著全球網路的形成和新型企業的出現,技術和知識在企業股權結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社會的發展最終會由「資本僱傭勞動」走向「勞動僱傭資本」。人力資本在企業中以其獨特的身份享有經營成果,與資本擁有者共享剩餘索取權。這就是科技力量的巨大威力,它使知識資本成為決定企業命運的最重要的資本。 企業股權結構的這種變化反映出一個問題:在所有的股權資源中最稀缺、最不容易獲得的股權資源必然是在企業中占統治地位的資源。企業的利益分享模式和組織結構模式由企業中占統治地位的資源來決定。 在世界全球化進程中,人力資本或知識資本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使得傳統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理念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已成為未來企業管理領域研究的新課題。 股權結構是可以變動的,但是變動的內在動力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方式的變化,選擇好適合企業發展的股權結構對企業來說具有深遠意義。 股權結構的分類 股權結構有不同的分類。一般來講,股權結構有兩層含義: 第一個含義是指股權集中度,即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從這個意義上講,股權結構有三種類型:一是股權高度集中,絕對控股股東一般擁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對公司擁有絕對控制權;二是股權高度分散,公司沒有大股東,所有權與經營權基本完全分離、單個股東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三是公司擁有較大的相對控股股東,同時還擁有其他大股東,所持股份比例在10%與50%之間。 第二個含義則是股權構成,即各個不同背景的股東集團分別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國,就是指國家股東、法人股東及社會公眾股東的持股比例。從理論上講,股權結構可以按企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收益索取權的分布狀況與匹配方式來分類。從這個角度,股權結構可以被區分為控制權不可競爭和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兩種類型。在控制權可競爭的情況下,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是相互匹配的,股東能夠並且願意對董事會和經理層實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中,企業控股股東的控制地位是鎖定的,對董事會和經理層的監督作用將被削弱。 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的關系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機制的基礎,它決定了股東結構、股權集中程度以及大股東身份、導致股東行使權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較大的區別,進而對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運作及績效有較大影響,換句話說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中的內部監督機制直接發生作用;同時,股權結構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外部治理機制的影響,反過來,股權結構也對外部治理機制產生間接作用。 (一)股權結構對公司治理內部機制的影響 1、股權結構和股東大會 在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相互匹配,大股東就有動力去向經理層施加壓力,促使其為實現公司價值最大化而努力;而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不相匹配,控制股東手中掌握的是廉價投票權,它既無壓力也無動力去實施監控,而只會利用手中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私利。所以對一個股份制公司而言,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著股東是否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實施其權利和承擔其義務。 2、股權結構與董事會和監事會 股權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董事會的人選,在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股東大會決定的董事會能夠代表全體股東的利益;而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模式中,由於占絕對控股地位的股東可以通過壟斷董事會人選的決定權來獲取對董事會的決定權。因而在此股權結構模式下,中小股東的利益將不能得到保障。股權結構對監事會影響也如此。 3、股權結構與經理層 股權結構對經理層的影響在於是否在經理層存在代理權的競爭。一般認為,股權結構過於分散易造成「內部人控制」,從而代理權競爭機制無法發揮監督作用;而在股權高度集中的情況下,經理層的任命被大股東所控制,從而也削弱了代理權的競爭性;相對而言,相對控股股東的存在比較有利於經理層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進行更換。 總之在控制權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下,股東、董事(或監事)和經理層能各司其職,各行其能,形成健康的制衡關系,使公司治理的內部監控機制發揮出來;而在控制權不可競爭的股權結構下,則相反。 (二)股權結構對公司外部治理機制的影響 公司外部治理機制為內部治理機製得以有效運行增加了「防火牆」,但即使外部治理機制制訂得再完善,如果股權結構畸形,公司外部治理機制也會形同虛設。但有被認為,很難說明公司內外部的治理機制誰是因,誰為果。比如,在立法形式上建立了一套外部市場治理機制,隨著新股的不斷增發或並購,股權結構可能出現過度分散或集中,就易造成公司管理層的「內部人控制」現象,使得公司控制權市場和職業經理人市場的外部市場治理機制無法發揮作用;另一個例子是,由於「內部人控制」現象,公司的經營者常常為了掩蓋個人的私利而需要「花錢買意見」,這就會造成注冊會計師在收益和風險的夾縫中進退維谷,使得外部社會治理機制也會被扭曲。
③ 混改概念股:混改是什麼意思
混改的意思: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國企改革有很多是集團內資產注入或企業整合,其國有的本質並未發生變化。但混改是引進社會資本,公私共有。
國家把之前的國有壟斷行業分一杯羹出來分給社會資本,不但有助於提高國企工作效率,完善產業結構,也因為資本引進有助於國企降杠桿,更有助於中國的市場化進程,所以混改對中國經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混改行業目前主要分布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七大壟斷領域。
④ 「股票混改」是什麼意思
股票對應的相關混改企業的概念。
混改(國企混合所有制)是指,在國有控股的企業中加入民間(非官方)的資本,使得國企變成多方持股,但還是國家控股主導的企業,來參與市場競爭。
⑤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哪些模式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改革方案,目的是引入民資促進生產力發展。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允許國內民間資本和外資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革,經濟改革的實踐證明,混合所有制能夠有效促進生產力發展。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後正式引入民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有:
1、國資證券化:國資證券化是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手段;
2、員工持股;
3、引入戰略投資者。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4-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⑥ 國企混改的真正目的 國企混改是什麼意思
國企混改全稱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為了讓國企在改革中能夠增加競爭力和活力。
混合的目的是為企業打造一個符合現代企業治理的有競爭力能夠培養競爭力和創新力的治理體系。國企改革被公認為我國經濟改革中最難的環節之一,難就難在各界在一些根本問題上缺乏共識。
在新一輪以「混合所有制」為重要標志的國資國企改革中,雖然方向已定,但細節未明。在此背景下,如何落實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體路線至關重要。
(6)湖南股權結構混改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國企混改的應用
可以不斷豐富和拓展實現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方式、路徑。
一是內部優化重組、改善組織結構,外部合作合夥、聯合兼並,實現股份制改制,通過交叉持股相互參股,構建混合型企業。開發新項目、組建新公司,實行股份制,盡可能形成混合型企業。
二是基礎好的股份制企業,通過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選擇A股、H股等境內外類別,選擇主板、創業板、中小企業板等不同渠道實現IPO。
三是通過股權的流轉、增持減持、增資擴股、發行可轉債、私募等方式優化股權結構,促進各類資本的融合。
四是繼續堅持和改進國有企業重組改制的成功做法,深化存續部分改制,培育優質資產推向市場,有條件的母公司可改制為控股公司或投資公司,大企業可以整合子公司爭取整體上市,放大資本功能。
五是通過合資合作、並購、參股入股等方式,吸納外資成為境外公司股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⑦ 混改是什麼意思
混改指在國有控股的企業中加入社會資本,使國企變成多方持股(是否國家控股未明確)的企業,參與市場競爭。
混改不是把國有資本賣給民營資本。混改的意思就是打破企業原有的單一股權結構,引進其他的資本形成新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混合所有制企業能夠有效的避免企業發展中存在的目光短淺、人浮於事的現象,讓企業能夠充分適應市場競爭的環境。混改引進的資本包括集體所有制資本和民營資本,國有資本仍然佔有一定比例。
⑧ 股票混改 是什麼意思
在12月16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並對2017年的國企改革工作重點進行了部署。會議指出,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加快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
受此影響,昨日國企改革概念股表現活躍,板塊內鐵龍物流 、沙隆達A、中房地產 、寧夏建材 等4隻個股紛紛沖至漲停,而廣深鐵路 、一拖股份 、*ST黑豹 、農發種業 、天山股份 、一汽夏利 、大慶華科 、山東海化 、*ST中特 、中儲股份 和北方國際 等個股漲幅均超3%。
投資機會方面,海通證券 表示,9月底發改委混改試點專題會,標志著國改進入深化的新階段,12月份國資委媒體通氣會總結國改進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促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定調混改是國企改革重要突破口,關注央企與地方國企兩類組合,央企如中國聯通 、國電南瑞 、中國核建、中煤能源 等,地方國企重點關註上海,如隧道股份 、海立股份 、申達股份 、城市傳媒 、晨鳴紙業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