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轉讓內賬怎麼做
㈠ 股權轉讓怎麼做賬
股權轉讓,是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有償轉讓給他人,令他人取得股權的民事法律行為。股權轉讓主要包括兩種形式:一是股東將股權轉讓給其它現有的股東;二是股東將其股權轉讓給現有股東以外的其它投資者。一般情況下,股權轉讓的賬務處理為:
1、發生股權轉讓時,根據股權轉讓協議編制分錄:
借:實收資本—原股東
貸:實收資本—新股東
2、新股東通過公司賬戶交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代收股權轉讓款
3、將款項支付給原股東:
借:其他應付款—代收股權轉讓款
貸:銀行存款
股權轉讓,應按「產權轉移書據」所載金額的萬分之五繳納印花稅,即交易雙方各按照股權轉讓協議所載金額的0.05%貼花。同時,涉及自然人股東進行股權轉讓的,還應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㈡ 股權轉讓要做什麼賬務處理
你好股東之間制定股份轉讓協議,修改公司章程,去工商變更股東信息借;實收資本——原股東 貸;實收資本——新股東
㈢ 股權轉讓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一是股權轉讓的有關法定手續。我國公司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公司股權轉讓有關法定手續的規定是:公司股權轉讓應召開股東會進行決議;當公司股東向股東以外其他人(包括法人、自然人)轉讓股份時,必須取得過半數的股東同意;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股權轉讓應獲得政府審批機關同意;國有控股公司股權轉讓應經其政府主管部門和財政、國資主管部門的批准。另外,股權轉讓時,股東轉讓方與受讓方應就股權轉讓的價格、購股款的支付及交割時間、轉讓前的公司未分配利潤的享受以及債權債務的責任等四個方面主要事項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明確雙方權利與義務。轉讓方、受讓方其中一方是國有企業或國家授權投資機構、投資部門的,轉讓協議應經其政府主管部門、財政、國資部門的批准。
二是股權轉讓價格的確定。在以上股東會決議及股權轉讓協議中,難點也是容易忽略的問題之一是如何確定股份轉讓價格。實際工作中許多公司在進行股權轉讓時,只以原始投資價值來確定轉讓股份的價值。但根據國家有關法規規定,公司在進行股權轉讓時,股權轉讓價格的確定方法有以下幾種:按實收資本賬面價值(即原始投資價值)來確定;按公司所有者權益來確定;按法定評估機構評估的公司凈資產價值來確定(評估報告一般應經公司董事會或主管財政、國資部門確認);轉讓、受讓雙方通過談判來確定協議價。上述四種方法中,第三種方法提供了社會公允的股權轉讓價格,最為可取。並且我國有關國有資產管理法規也有明確規定,當轉讓方或受讓方其中一方為國有企業的,股權轉讓時必須通過法定評估機構對公司凈資產進行評估,且評估報告應由主管財政、國資部門確認。
三是股權轉讓的交割。實務工作中,股權轉讓成立日(即股權交割日)的條件一般包括以下幾點:購買協議已獲股東大會通過,並已獲相關政府部門批准(如果需要有關政府部門批准);購買企業和被購買企業已辦理必要的財產交接手續;購買企業已支付購買價款(指以現金和銀行存款支付購股款)的大部分(一般應超過50%);購買企業實際上已經控制被購買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從其活動中獲得利益或承擔風險等。以上第三條是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股權交割標志。另外,按實際轉讓股款支付是否通過公司分為受讓方先支付股款給公司,再由公司支付出讓方;受讓方直接將股款支付給出讓方。以上方式中,第一種支付方式更規范、更可取,它既反映了股權受讓方對公司的實際出資,又反映了出讓方股份退出公司,收回原出資股份價值的整個過程,因此,股權轉讓是在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下進行的;同時,這一支付方式有利於主管稅務機關對出讓方因轉讓股權而應交納個人所得稅的監管。
四是股權轉讓的會計處理。
(1)受讓方股款一次到位的公司會計處理。一種情況是受讓方通過公司再支付給出讓方股權款。股權轉讓交割,受讓方匯入公司股款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其他應付款——出讓方」;同時,借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出讓方」,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受讓方」。公司匯給出讓方股款時,借記「其他應付款——出讓方」;貸記「銀行存款」。如果出讓方為自然人,且轉讓股款大於出讓方原實際出資額時,應注意轉讓方應承擔的個人所得稅公司應予代扣代交,借記「其他應付款——出讓方」,貸記「銀行存款」(轉讓股款——應交個人所得稅)、「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轉讓股款-出讓方原出資額)×20%稅率].
另一種情況是受讓方不通過公司直接支付給出讓方的股權款。根據受讓方的匯出憑證及出讓方的匯入憑證與收據,借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出讓方」,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受讓方」;如果出讓方為自然人,且轉讓股款大於出讓方原實際出資額時,轉讓方應承擔的個人所得稅應由出讓方自行向其主管稅務機關納稅申報。
(2)受讓方股款分期到位的公司會計處理。一種情況是受讓方通過公司再支付給出讓方股權,當支付款小於50%股份轉讓協議價格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其他應付款——出讓方」;當支付款大於等於50%股份轉讓協議價值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其他應付款——出讓方」,同時借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出讓方」,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受讓方」。
㈣ 股權劃轉的財務處理怎麼做
一般情況下,股權轉讓的會計分錄需要分兩種情況進行:
1.根據股權轉讓協議入賬
借:實收資本--原股東
貸:實收資本--新股東
2.通過公司賬戶
新股東交款時: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其他應付款--代收股權轉讓款
支付原股東:
借:其他應付款--代收股權轉讓款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p
㈤ 股東變更,股權轉讓後會計分錄怎麼做
摘要 股權轉讓會計分錄
㈥ 股權轉讓怎樣做會計分錄
根據股權轉讓協議入賬,會計分錄:
借:實收資本--原股東
貸:實收資本--新股東
股權轉讓款可以不通過公司賬戶。如果通過公司賬戶,會計分錄:
(1)新股東交款時
借:現金(或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代收股權轉讓款
(2)支付原股東
借:其他應付款--代收股權轉讓款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6)股權轉讓內賬怎麼做擴展閱讀:
股權轉讓,沒有發生溢價,不交個人所得稅。
股權轉讓時,要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根據協議入賬。
借:實收資本--XX股東(轉出方)
貸:實收資本--XXX新股東
股權轉讓個人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由於代扣代繳制度與稅率的固定,幾乎沒有稅務籌劃的空間。
針對股權轉讓的稅務籌劃,會在轉讓與受讓方之間設立一個持股平台,一般來說是合夥企業,因為合夥企業靈活性很強。
轉讓方先行將股權轉讓至設立的合夥企業,再由合夥企業轉讓股權至受讓方,一來稅目從財產轉讓類變為生產經營所得類,二來由固定20%稅率變為5%-35%。
稅額從合夥企業產生,所以需要對合夥企業進行籌劃,通過地方性稅收優惠政策,包括核定徵收的方式,將個稅稅降低至3.5%。
㈦ 公司內部股權轉讓的賬務處理有哪些
公司內部股權轉讓的賬務處理有:
借實收資本。
貸實收資本。
需要的資料是雙方的股權轉讓協議和支付憑證。
先做財務變更,再做工商變更。
可以不驗資,但是為了辦理變更時手續更簡便以及其它涉及事項,重新出驗資報告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