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留住公司的股權
① 公司股權激勵方法
1
乾股關鍵詞:免費,分紅
定義:根據崗位或人員,直接給予一定數量的股份(一般初步只給予分紅權,根據時間、業績條件進行工商注冊轉為實股)
為什麼Soul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廣告
為什麼Soul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特點:一般無業績要求;不局限於經理人;分紅比例與崗位掛鉤
適用范圍:可以作為試水;為其他股權激勵的補充或組合使用
2
期權關鍵詞:權利,未來
定義:可以在規定的時期內以事先確定的價格(行權價)購買公司一定數量的股票(此過程稱為行權),也可以放棄購買股票的權利,但股票期權本身不可轉讓
特點:可以無償授予,也可以收取期權費;公司請客、市場買單;約束機制不健全,可能導致經理人的短期行為
適用范圍:企業處於競爭性行業;企業成長性好、具有發展潛力;人力資本依附性強
3
業績股票(股份)關鍵詞:目標,回報
定義:在年初確定年度業績目標,如果激勵對象在年末實現了公司預定的年度業績目標,則公司給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股票,或獎勵其一定數量的獎金來購買本公司的股票
特點:業績未達成、違規行為或中途主動離職,取消剩餘部分;可設置風險抵押金,每年實行一次,能夠發揮滾動激勵、滾動約束的良好作用;但公司的業績目標確定的科學性很難保證,容易導致公司高管人員為獲得業績股票而弄虛作假
適用范圍:業績穩定;處於成熟、穩定期;公司現金流充足
4
限制性股票關鍵詞:限制
定義:所謂限制性有兩種含義,一是股票的獲得條件(業績限制),二是股票的出售(禁售期限制)
特點:激勵相關人員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某個或某些長期戰略目標中,由於限制期的設置,可保證相關人員的穩定性;計劃開始時,即享有分紅權
適用范圍:進入穩定期的公司;可以將其組合使用(例:對10個關鍵人才實施期權,其中2個追加限制性股票);作為主要使用時,適合商業模式轉型企業、創業期、快速成長期;可作為金色降落傘計劃
5
期股關鍵詞:即期享受,分期付款
定義:激勵對象掏錢首付獲得期股資格,然後分期付款獲得最終股份
特點:價格固定,以授予期為准;在償還完所有購股款項之前,只有分紅權、無所有權;
適用范圍:公司處於發展階段,有相對穩定的利潤
6
虛擬股票關鍵詞:虛擬,目標
定義: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種「虛擬」的股票,如果實現公司的業績目標,則被授予者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但沒有所有權和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公司時自動失效。
特點:實質上是一種享有企業分紅權的憑證,除此之外,不再享有其他權利,因此,虛擬股票的發放不影響公司的總資本和股本結構;激勵對象分紅意願強烈,導致公司的現金支付壓力比較大
適用范圍:不想控制權失去,可以採用乾股+虛擬股票;公司現金流充裕;不推薦單獨使用
7
股票增值權(賬面價值增值權)關鍵詞:增值部分收益
定義:在規定的期限內,公司股票價格上升或公司業績上升,經營者就可以按一定比例獲得這種由股價上揚或業績提升所帶來的收益
特點:模式簡單易於操作,股票增值權持有人在行權時,直接對股票升值部分兌現;無需解決股票來源問題;股票增值權的收益來源是公司提取的獎勵基金,公司的現金支付壓力較大;
適用范圍:對於非上市公司,可以選用賬面價值增值權:凈值=(公司資本金+法定公積金+資本公積金+特別公積金+累積盈餘-累計虧損)/股份總額;不推薦單獨使用,一般配合其他激勵方式
8
股權延遞支付關鍵詞:享受權利,分次獲得
定義:公司為激勵對象設計一攬子薪酬收入計劃,一攬子薪酬收入中有一部分屬於股權收入,股權收入不在當年發放,而是分次、分批給予
特點:約束性比期權強;捆綁期長;激勵力度較期權弱;延期內享有分紅權
適用范圍:公司在成熟期,業績穩定
9
儲蓄-股票參與計劃關鍵詞:福利,人人有份
定義:允許激勵對象預先將一定比例的工資(常見稅前工資額的2%—10%)存入專門為本公司員工開設的儲蓄賬戶,以一定折扣折算成股票
特點:無論股價上漲還是下跌,都有收益,當股價上漲時盈利更多,因此福利特徵較為明顯;為企業吸引和留住不同層次的高素質人才並向所有員工提供分享公司潛在收益的機會創造了條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公司高管人員和一般員工之間的利益不均衡問題;與其他激勵模式相比,激勵作用相對較小;收益組成:實際價格-折扣購買價+期間股票升值部分
適用范圍:成熟型公司;抵禦惡意收購;國企改制
② 公司如何預留股權
一個公司的股權分配直接決定了其權利的分配,而權利的分配又影響著公司的決策和運營。所以,在創業初期,如果有合夥人,就一定要設計好股權結構。
兩人合夥,忌股權均分,也要避免創始人吃獨食,而是要一大一小、一強一弱,80%對20%、70%對30%等,比較合理,老大清晰,可以快速做決策。
記得還得提前預定好退出機制,後期避免麻煩。
③ 初創企業如何留住人才—有限責任公司股權激勵等方案
在沒有高薪的情況下要吸引並留住人才,初創企業該怎麼辦呢?以理念感化,不太實際;以福利激勵,資金不夠。從實踐中看來,比較現實的方法有兩種:(一)業績提成/獎金,(二)股權/期權激勵。前者言簡意明,按照已達到的業績給與激勵對象一定比例的提成或在業績達到既定目標時給與一定額度的獎金。後者則有很多法律上和操作上的問題,需要詳細分析。股權/期權激勵(share incentive)是以企業的股權或期權為標的的激勵方案,這種方案在一定條件下授予激勵對象企業的股權或期權,或將對激勵對象的獎勵與企業股權增值或分紅掛鉤,使激勵對象能站在企業所有者的立場上為企業的發展而努力。說起股權/期權激勵通常會提到以下幾種模式:(一)股票期權模式,(二)限制性股票模式(業績股票),(三)股票增值權(SARS)模式,(四)虛擬股票/分紅權模式。由於中國絕大多數的初創企業是有限責任公司,而有限責任公司不能和股份有限公司一樣將其資本分成等額股份並以股票為憑證,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也不能和上市公司的股票一樣通過證券市場交易確定其增值,而且初創企業往往離上市還有相當一段長的時間,所以上述幾種模式不能完全適用於初創企業,適用於初創企業的股權/期權激勵方案可以有以下這些:(一)期股權激勵方案,(二)入股/業績股激勵方案,(三)虛擬股權/乾股激勵方案。(一)期股權激勵方案:期股權是指授予激勵對象在滿足一定條件後在一定期限內按照某一既定價格購買企業一定數量股權的權利。類似於股票期權模式,企業授予獎勵對象的是一種期權,企業事先設定了激勵對象可以購買企業股權的條件(即行權條件),只有行權條件滿足後激勵對象才有權購買企業股權(行權),從而成為企業的股東之一。行權條件一般包括三個方面:(1)企業方面,例如企業已達到預定的業績;(2)激勵對象方面:例如激勵對象應通過一定的考核;(3)等待期方面,授予期權到行權之間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實施期股權激勵方案的關鍵在於對預定業績及考核標準的設定,對激勵對象工作績效的評價,以及授予期權相對應的股權的規模。期股權激勵方案主要通過企業股權的增值來進行激勵,而非通過現金來激勵,適用於資金需求大、發展潛力大、成長快速的企業,例如互聯網企業。 (二)入股/業績股激勵方案:入股激勵方案是指授予激勵對象在一定條件下按照某一既定價格購買企業一定數量股權,從而成為企業股東的一種激勵方案。業績股激勵方案是指企業同意在激勵對象實現一定業績時無償贈與或低價售與激勵對象一定數量股權的一種激勵方案。實踐中有的企業為吸引具有一定技能或渠道的人才,以其在一定崗位任職滿一定年限或提供約定的技術為條件,允許其以象徵性的價格購買企業一定數量的股權。而多數設定的條件既包括一定工作年限,同時也包括對業績的要求。實施入股/業績股激勵方案的關鍵在於對激勵對象價值的評估,對預定業績的設定,以及轉讓股權的定價和規模。入股/業績股激勵方案主要按照企業業績來進行激勵,而非通過企業股權增值來激勵,所以對於不欲上市的企業或上市情況不明的企業比較適用,對發展比較穩定的企業比較有激勵效果。(三)虛擬股權/乾股激勵方案:虛擬股權是企業在一定條件下授予激勵對象的一種收益權,而非股權。激勵對象可以按照企業授予其的虛擬股權/乾股享受類似於分紅的獎勵或相當於股權增值部分的溢價收益,但激勵對象不會成為企業股東,沒有所有權、表決權。實施虛擬股權/乾股激勵方案的關鍵是根據企業具體情況決定虛擬股權/乾股的規模。虛擬股權/乾股激勵方案是種變相的獎金,它不會影響企業的股權結構,也便於企業上市戰略的實施,但對企業資金壓力比較大,適用於資金充沛、發展穩定的企業。 在上述方案的具體操作時,會面對很多法律上和非法律上的問題,例如授予激勵對象的股權來源、股權轉讓的價格和數量的確定、風險投資(VC)介入時的股權稀釋等,在此就不一一分析了。總之,企業在選擇和設計激勵方案時要從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出發,要服從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特別對於計劃上市的企業應注意其方案與上市目標的銜接,要避免因其方案的實施導致企業不符合有關上市的規定,對其上市形成阻礙。企業應將設計好的方案通過書面方案和協議的形式對各個環節仔細描述清楚,以使其合法化避免法律風險
④ 如何通過股權激勵留住人才,解放老闆
使用股權激勵前
一、目的:以工資+股權(和物質等形式)的結構,吸引、約束、留住人才,讓公司的人力資本最大化,推動企業和人才的持續高效發展。
二、問題:在進行股權激勵時,創始人需要以出讓股權為代價,如若比例安排不當,控制權便會受到威脅。
三、理想狀態:①合理、公平的給出股權,人才得到有效激勵;②創始人的控制權不會受到威脅
四、實際操作:擬定規范的股權激勵計劃 → 授予激勵對象(比例/數量) → 股權管理(激勵對象是否符合行權條件、退出時該如何處理股權)
科技含量高、競爭激勵的行業,對人力資本依賴度更高,更有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需要,建立股權激勵計劃也就更加迫切。另外,企業要樹立全局觀,提前規劃好整體布局,從而保證更靈活的操作方式。
不同階段的公司該如何安排股權激勵?
不同公司架構(內資、VIE架構)下的企業,股權激勵的模式也不盡相同,本文將分別對其進行闡述。
內資架構
一、初創及天使輪階段
1、激勵對象:聯合創始人(創始人)、核心員工
2、時機:
①初創期:企業初創時,人員不是特別穩定,同時企業的現金流也不是特別好,如果此時拿出一部分股權做激勵,對於前期初創團隊的搭建,將會起到更好的吸引和激勵人才的作用。
②融資期:投資人會給企業一個估值,當企業在做股權激勵時會很好做宣傳,有利於更好地吸引和凝聚被激勵對象。
3、比例:快法務律師建議拿出10%做股權激勵
4、方式:股權代持
股權代持又稱委託持股、隱名投資或假名出資,是指實際出資人與他人約定,以該他人名義代實際出資人履行股東權利義務的一種股權或股份處置方式。企業可以通過該方式將股權獎勵給特定員工。
二、A、B輪階段
1、激勵對象:中層高管(VP、總監)、核心員工
2、時機:
①融資期(具體內容如前文)
②改革調整期:改革調整期,員工最易發生變動,此時採用股權激勵,可以幫企業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助力企業發展。
3、比例:快法務律師建議拿出0.1%—3%做股權激勵
4、方式:有限合夥
三、C輪及以上
1、激勵對象:高級管理層(VP、CXO)、核心員工
2、時機:
①融資期(具體內容如前文)
②改革調整期(具體內容如前文)
③並購重組期
一般並購重組的時候,大部分公司都是以股票和現金的方式來實現收購計劃,此時,企業就比較容易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因為被激勵對象拿到的就是現金回報,拿到的就是上市公司的股票,這對員工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3、比例:快法務律師建議拿出0.5%—3%做股權激勵
4、方式:有限合夥(具體內容如前文)、股權變更(將股權分給CXO)
⑤ 哪幾種方法能保證公司員工不會拿股權離職
您好,現在員工持股成為很多企業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很多離職員工他們可不這么想,「我的股權我做主,憑什麼強制我轉讓啊」 所以作為公司企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式
1、實際績效提高;
2、員工感受提高;
3、放大員工的未來價值
只有這樣才能讓員工有所成長,覺得離開公司的要付出的代價比較高,才不會輕易離職。
希望對您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⑥ 我想留住企業高管想給他們股份如何分配比較好求答案
楊智偉老師答:企業留住高管的關鍵是利益分配機制,你可以設置高管福利機制和年度分紅機制,比如工作5年的高管可以享受房帖20萬,業績的1%--3%作為高管年度分紅這樣讓企業高管為自己工作,股份制在企業1億之後在做股份制改造,企業留住高管除了機制更重要的是使命和遠景,你企業要做的2件事,第一找到使命方向,第二:制定遠景規劃,讓所有的高管有明確的未來比機制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