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醫葯公司的股權那麼少
❶ 睿智醫葯估值為何這么低
睿智醫葯估值低的原因是睿智內部管理出現了問題。
1、睿智醫葯當前的主要問題肯定不是外部市場的問題,而在於管理層。不論是現任董事長胡瑞連,還是現任總經理曾憲維,亦或是實控人曾憲經,都是半路出家通過收購一腳跨入CXO行業。
2、但這個行業有個顯著的特徵,打交道的對象都是科學家,因此作為交易對手,必須有一位具有同等水平且足夠專業的一把手負責統攬全局,否則要想在這個高知識密度的行業中生存下來恐怕很難。
拓展資料:
1、睿智醫葯微生態健康板塊上半年營收1.62億元,同比增長11.04%,但是凈利潤只有3064.91萬元,下降了14.64%。主要由於業務重組將母公司的微生態營養業務劃轉並投資至全資子公司量子廣東,量子廣東因今年上半年內尚未取得高新企業資質而未能享受相關稅收優惠,該業務板塊所得稅率由同期的15%調整為25%所形成的稅額增加所致。另外,總部及量子磁系產業基金也發生了虧損,凈利潤為-2147.38萬元。
2、造成睿智醫葯目前不論增速、凈利潤還是毛利率都遠遜於同行的局面,可能還要從根源說起。睿智醫葯的前身睿智化學曾經是和葯明康德處於同一起跑線線的我國CXO行業元老。時至今日,兩者發展不可同日而語,70億市值的睿智醫葯連葯明康德的零頭都不到,市值排名A股CXO倒數第二,不禁令人唏噓。
3、睿智化學成立於2003年4月,早於2004年成立的泰格醫葯和康龍化成。2010年睿智化學母公司尚華醫葯在紐交所上市,後於2013年退市。尚華醫葯私有化退市等原因是由於當時海外市場普遍對中國企業認可度較低,其上市以後,股價一直震盪下滑,從上市之初15美元/ADS的發行價最低跌至私有化前的5.92美元/ADS,實控人認為退市更有利於其發展。葯明康德也在兩年後以同樣的理由從美股退市。
4、睿智化學在2017年經過數次股權轉讓之後,最終於2019年5月被量子高科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方式從睿昀投資、睿釗投資、CGHK、MegaStar、張天星、曾憲經等6家對方獲得睿智化學90%股權,交易作價21.44億元。這次收購也被看成是睿智化學借殼上市,畢竟量子高科在2017年的總營收才只有2.75億元,體量上沒有收購睿智化學的實力。
5、在生物制劑工藝開發與生產方面,睿智醫葯已建立了一支擁有豐富生產經驗的團隊,並對外可提供覆蓋DNA到IND的一站式服務,具體內容包括穩定的細胞株開發、工藝開發、制劑研發、無菌灌裝和凍干、成葯性研究、包材可提取物和析出物研究、分析方法開發和放行檢測以及GMP生產。
❷ 以嶺葯業股權激勵價格為什麼那麼低
上市公司採用的股權激勵是股票期權,行權價格是在方案時鎖定的,其收益就是市場價與行權價的差額部分。從期權方案看,行權價格是25.12元,目前市場價是29.16元,收益挺好的。
❸ 恆瑞醫葯為什麼股價這么低恆瑞醫葯年報什麼時間除權恆瑞醫葯真的那麼好嗎
疫情的來臨讓醫葯行業成為了市場的重點,20年以來醫葯一直就是爆發式的上漲走勢。目前疫情的反復出現,就再次使得醫葯行業繼續成為市場熱點,接下來就跟大家聊一聊醫葯行業的創新葯械龍頭--恆瑞醫葯。
在全面剖析恆瑞醫葯前,給大家分享我整理好的醫葯行業龍頭股名單,可以點擊領取:寶藏資料:醫葯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恆瑞醫葯主營業務覆蓋葯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國內最大的抗腫瘤葯、手術用葯和造影劑的研究和生產基地之一就包括它。公司產品涵蓋了抗腫瘤葯、手術麻醉類用葯、特色輸液、造影劑、心血管葯等眾多領域,已經將產品做到了全面的布局,並且在行業內,不僅是抗腫瘤領域的市場份額名列前茅,同時手術麻醉、造影劑等領域也是能排上名次的。
這就來跟大家分析一下公司的一些亮點~
優勢一:產品結構優化,推動業績增長
公司的收入結構比以前來說更進一步,創新葯業務收入增長一定程度上對沖了仿製葯業績下滑。創新葯業務領域,創新葯的銷售情況穩定向好,對公司的業績增長有好處,進一步優化了公司收入結構。研發投入持續增加,海外研發布局力度逐漸加大。
優勢二:研發力度加大,鞏固公司龍頭地位
公司用於研發的費用越來越多,公司報告期內研發費用258,050.83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8.48%,占公司銷售收入比重 19.41%。公司目前 16 個重要產品研究進展中,已有 8 個項目進行臨床Ⅲ期試驗。報告期內,公司獲得產品注冊批件 14個,包括 5 個創新葯批件及 9 個仿製葯批件;獲得臨床批件 41 個;獲得一致性評價批件 10 個。公司未來創新產品管線的豐富程度將會增加,穩固自身創新龍頭地位,自身市場競爭力逐漸提升起來。
優勢三:國際化布局持續推進
公司首個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肝癌國際多中心Ⅲ期研究已完成海外入組,並啟動了美國 FDA BLA/NDA 遞交前的准備工作。隨著公司國際化戰略不斷推進,公司研發團隊與國內團隊溝通合作也緊接著提升起來,公司海外業務一直在突破,同時也有可能更進一步擴展自身研發優勢,進一步完善自身創新產品,讓公司業績可以持續向好,未來公司將逐漸從"中國新"邁向"全球新",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制葯大平台將不再是夢。
篇幅有限,關於恆瑞醫葯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情況,我都放到了下面的研報中,戳這里可以閱讀:【深度研報】恆瑞醫葯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目前有著良好的行業基本面,人口老齡化與消費升級產生了大量的剛性消費需求,長期來看的話真的很好:
(1)政策方面:在政策密集出台,帶量采購常態化的影響下,行業分化持續加速,倒逼企業向創新轉型;醫保目錄的動態調整已經建立,政策方面大力推進創新研發,我國醫葯創新業已經處於發展黃金期,並且邁向了國際化道路;
(2)消費升級: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持續提升,消費升級需求是醫葯產業獲得新機遇,具有自我消費屬性且規避醫保控費政策的疫苗等葯品細分領域景氣度持續。
三、總結
總的來說,我認為恆瑞醫葯公司作為醫葯行業中的創新葯的龍頭企業,在此次行業行業變革的機遇之下,有望迎來與日俱增的進步。但是,我們需要知道,文章的發表必然會晚於當下的時代,假如想要更精確地了解恆瑞醫葯未來的行情,直接戳這里會有很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接下來瞧瞧恆瑞醫葯現在的行情是否可以買入或是賣出:【免費】測一測恆瑞醫葯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08,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❹ 為什麼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個人持有公司的股份非常少,公司持股的股份跟股東有什麼關系
持有公司的股份就是該公司的股東,持股的多少決定你的發言權,這就是持股與該公司的關系。
拓展資料:
1.每個合夥人都投入等量的資金到公司,然後加上投入的人力,構成了最初的平均分配的「創始人股份」。
2.但是,某個合夥人投入的資金相對而言比較多。這樣的投資應該獲較多的股權,因為最早期的投資,風險也往往最大,所以應該獲得更多的股權。這樣的投資應該獲得多少股權可以參照通常投資的估值演算法。
他是公司創始人或者擁有人,他發行股票只是賣了一部分股權,而不是全部。
發行股票只是攤薄了他的股份而已。如果一個公司發行股票後,實際控制人
就沒有股權了。
股票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上市流通的部分是流通股,非流通股一般叫限售股,在一定時期內不允許上市流通,解禁後才能上市。
所以一些董事長擁有很多股票,但真正流通的股票只是公司全部股票的一部分。
❺ 中國醫葯公司的股票預計達到什麼程度
最近走向利好。
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即中國醫葯集團,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醫葯健康產業集團。以預防治療和診斷護理等健康相關產品的分銷、零售、研發及生產為主業。旗下有1500餘家子公司和國葯控股、國葯股份、國葯一致、天壇生物、現代制葯、中國中葯6家上市公司
❻ 為什麼復星國際比復星醫葯股價低
郭廣昌多次強調,復星國際股價被嚴重低估,然而,
這樣說,郭廣昌必然感到委屈,兢兢業業為股東創造價值,每股凈利潤五年復合增長率21%,即使沒有20倍市盈率,也應該有15倍市盈率吧?
復星國際的基本面不可謂不強,市場不會不知道,不可能不了解。我們在上文提到的「綜合所有信息」,
復星國際上市十一年來,累計通過上市公司地位向少數股東融資五次,第一次IPO融資127億港元,第二次2013年下半年發行可轉債38.75億港元,第三次2014年供股,籌資48.89億港元,其中少數股東提供7.2億港元,第四次2015年增發,融資93億港元,第五次供股2015年下半年,籌資116億港元,其中少數股東提供30億港元。
港
港
目前,復星國際大股東持有總股本的71.7%,復星國際少數股東持有28.3%,這其中包含了管理層持股。
少數股東分多次投入的290港億元,如果按照年化收益10%計算,則十一年來應得本息合計558億港元,每年向少數股東派息亦以年化收益10%計算,累計至今應為45港億,則少數股東持有市值至今應為513億港元,對應28.3%的股權比例,復星國際市值應不低於1812億港元。
(注意,如果2017年沒有漲,則上市以來九年復合回報率為負)
1,
,該筆可轉債至今4.5年,轉股價10港元,發行至今領取股息5次,累計達到1.05港元(含2017年末期股息0.35港元/股),當前股價為17.02港元,五年回報率超過80%,
。
2,
,供股價格為9.76港元/股,供股後至今,累計派息4次,總計0.9港元,當前股價為17.02港元,四年回報率超過100%,年復合回報率約為20%,但注意,這其中大股東郭廣昌等為上市以來首次認購上市公司股份,而大股東認購額超過供股總額的79%,
。
,供股價格為13.42港元/股,供股後至今,累計派息3次,總計0.73港元,供股至今不足3年,總回報率超過34%,
。該次供股為上市以來大股東郭廣昌等第二次認購上市公司股份。注意,2015年供股之前,每股派息最高不超過0.17港元,與上市第一年每股派息相同,少數年份低於0.17港元。2015年供股之後,連續三年派息分別為每股0.17,0.21,0.35港元。
。
在少數股東當中,還有哪些人不但沒有賺一分錢,反而還虧錢了呢?2015年5月,復星國際向少數投資人定向增發4.65億股,每股發行價20港元,這一部分股東至今每股虧損2.25港元。
,如果假定二級市場少數股東為一個整體,那麼
,其餘少數股東損失了本金或時間(年化收益低於10%)。也許,你可以在2008年以來的大部分時間選擇買入復星國際而賺到錢,
造成復星國際估值過低的關鍵因素,就是其頻繁而嫻熟的股權融資技巧,復星國際上市十一年來,頻繁向股東伸手要錢,向股東分紅以及回購股票卻非常少,這一行為,被稱為
,
。
舉例來說,2013年復星國際發行可轉債,轉股價10港元/股,而2015年年末至2017年上半年,大部分時間復星國際的股價處於9-12港元之間,若郭廣昌真為股東利益考慮,就應當持續回購股票,除非股價偏離轉股價過多,至少應當回購3.875億股。尤其2017年5月之後,Ironshore已經交割,公司負債率已經大大降低,現金頭寸充足。然而,公司在2017年全年僅回購3000多萬股。
沒有得到大老闆的授權,怎麼能隨便回答這么重要的問題,可是又不敢問大老闆要授權,搞不好是一頓批評
也許郭廣昌(假裝)認為,市場還沒有意識到復星國際的價值,等市場認識到復星國際價值的那一天,肯定會有很多投資人大呼後悔,這是不切實際的。
目前,復星國際股價對應2017年市盈率不足10,股息率2%,在如此低的市盈率水平和股息率之下,董事會沒有理由不執行大規模的回購。
復星國際不執行大規模回購的理由有三:
1, 可能被利用。
2, 有合規風險。
3, 現在錢的成本高
此外,還有一個隱含的理由,現在已經不再提了,那就是公眾人士持股比例太低。
以上四條理由全部為托辭。
1, 公司在如此低的價格下回購,有利於全體股東,誰愛利用誰利用,公司從來沒有曾諾過低於多少一定回購。
2, 公司有沒有重大內幕消息要披露,董事會比任何人都先知道,證監會通過豫園重組當天如果有回購,亦可以向香港證監會與香港交易所給出合理解釋。
3, 網易自2017年推出10億美元回購計劃之後,剛剛又推出了新的10億美元回購計劃。復星國際海外資金或許有些緊張,但這完全不影響公司通過境內資金兌換外幣執行回購。既然公司披露了負債率低於50%,這就表明公司總體上現金充裕。此外隨著青島啤酒股價的上漲,亦可以通過抵押青島啤機股權獲得現金。難道說公司永遠負債,就永遠不能執行回購嗎?
4, 復星國際上市以來公眾持股比例最低為21%,按照《上市規則》之規定,復星國際的公眾人士最低持股比例為15%,仍有接近13億股的回購空間。
我們再以騰訊為例進行擴展說明,騰訊的股息率很低,也從未進行過回購,為什麼騰訊僅以良好的基本面就獲得數十倍的市盈率水平呢?
首先,騰訊上市時就非常注意估值水平,為了讓參與IPO的投資人獲得良好回報,騰訊CEO劉熾平建議創始人團隊,不要把市值一下子飈太高,以後好和市場溝通。
其次,騰訊除IPO之外,20年來從未再進行過股權融資,也就是不再「啃老」。
第三,騰訊的股權結構非常健康,騰訊並不是AB股架構,其大股東南非MIH持有騰訊股權比例為30%,不是絕對控股,而創始人持股不足10%,健康的股權結構給二級市場投資人獲得董事會有效席位的機會。
以上關鍵的三條,騰訊與復星國際恰好相反,這也說明了,郭廣昌所謂「市場還沒有認識到復星國際的價值」這一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事實是什麼呢? 事實是專業投資人早就把復星國際拉黑了!
高市盈率的公司,股息率過低情有可原,因為公司已經盡力回饋投資者,而投資者也願意給公司以較高的估值水平。但低市盈率的績優公司,股息率不足2%,
公司不但不會回購股票以回饋股東,反而隨時尋找機會增發或者供股向股東要錢。
相比於其他兢兢業業把公司做大做強回報股東的公司而言,復星國際更像是一個通過向股東索取資金來做大做強的公司,復星國際是天生帶著這樣的目的上市的。如果上市不是為了融資,那為什麼要上市?一些公司的行為或許令郭廣昌費解,例如網易2017年和2018年各公告了一次1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兩個回購計劃總額達到20億美元,約為公司市值的18分之1。如果這道選擇題讓郭廣昌來做,他或許會把這20億美元留在公司,或者選擇分紅,畢竟在不出售股份的情況下,股價上漲只是讓小投資者賺錢,而分紅則能夠讓他自己拿到現金。
復星國際在資本市場上的運作,如復星地產在港股的退市,豫園股份的重組方案,均遭到投資人的詬病,這更加損害了復星國際原本就不佳的金融品牌。不再贅述。
❼ 輔仁葯業集團究竟是怎麼回事呢18個億哪去了呢
一個公司上市之後,它的機制就有所改變,因為他們到市場中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套現,不管他們怎麼運作,最終還是要拿散戶的錢留在裡面,然後他們想辦法套現走人。所以說股票是非常折磨人的,如果你做不好就有可能被他套住,所以說還是要多學習一些關於股市的知識來保證自己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