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引入高管如何股權激勵
⑴ 蘋果和華為是怎樣做股權激勵
蘋果股權激勵:
蘋果公司的股權激勵以兩點為靶向:一個是基於績效的RSU,一個是基於任期的RSU,前者與蘋果公司的長期業績掛鉤,後者只要求達到任期時限。
蘋果公司對高管授予股權激勵的時點和到期節點都較為頻繁,一般為人員入職或晉升時。富途ESOP認為「細水長流」的發放形式一方面有助於高管著眼於公司長期價值,另一方面使高管們處於持續、頻繁的獎勵下,增加了高管「跑路」的成本,對人才流失有極大的遏製作用。
別忘了,早前庫克承諾:「我很高興向大家宣布一個股票歸屬的新計劃,該計劃通過RSU的授予來實現,未來會覆蓋之前沒有資格獲得蘋果股票的員工,包括我們表現優異的零售和AppleCare團隊的眾多員工。」這項新的福利計劃正在逐步落地,惠及更多員工。未來是否能實現「全員持股」值得期待。
華為股權激勵:
華為的虛擬股激勵計劃,始於2000年。員工可以以每股凈資產的價格購買公司股票,此後可以每年獲得分紅。股票是虛擬股,能獲得收益分紅,但是沒有投票權,表決權。這種制度的優勢是讓員工一起享受公司成長果實的同時,避免了控制權的分散。
據媒體報道,在2000年投資的華為股票,十年之後,所持股票價值增長超過15倍。所以,購買公司的虛擬股對華為員工來說,是非常穩定且高收益的投資方式。這一激勵模式幫助華為逐步成長為全球領先的通信設備廠商。
但是,運行多年的股權激勵也逐漸顯現出一些弊端。
於是在2013年,華為推出新的「時間單位計劃」(Time Unit Plan),改良了過去的股權激勵方案。
從實股到虛擬股再到TUP。這一系列不斷優化改進的過程,證明了華為真正想要用股權去激勵員工成為「奮斗者」並獲得應有的獎賞。
⑵ 公司新來了高管,如何做股權激勵
這個首先要確定,這個高管屬於哪種類型的合夥人,如果是管理型,是否在其他公司有持股?如果是技術型,就要進行周期的考核。
⑶ 中小型企業如何進行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方案設計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定工具、定數量和定人,即「如何激勵、激勵誰、發多少」的問題。中小型企業進行股權激勵,從方案設計的角度,同樣也是需要重點考慮這三個方面。
對於非常早期的境內公司來說,我們都會建議採用股票期權的方式,因為未來無論境內外上市,都有解決的思路,但是早期就採用員工持股的方式,過程就會比較尷尬,因為在隨後公司發展的進程中,人員可能進進出出,處理起來就會比較麻煩。
通常是在公司融A輪左右時,核心團隊會跟投資人討論員工激勵期權池的比例。事實上,這個階段考量員工激勵期權池的大小其實沒有特別多的科學依據,主要參考市場普遍的實踐以及公司本身的股權結構。
在決定激勵對象的問題上,公司的決策權很大,市場數據僅僅是做參考。如果不對員工進行分層,而從整體看激勵計劃的覆蓋范圍,從A輪開始做激勵計劃的公司,激勵對象的覆蓋范圍可能會達到60%甚至更高。
⑷ 公司准備引入一位高管,給多少股權合適
高管股權怎麼給給多少,需要綜合考量。創業公司通常在B 輪開始招 聘C 級別的高管,具體該承諾多少股權合適,需要考量以下維度:
公司目前的估值情況;
目前公司C級別高管拿到的股權比例,以及擬招 聘的高管與目前在職高管在能力、經驗上相對比的情況;
擬招 聘的高管目前年薪及股權情況;
公司可以給出的現 金薪 酬情況。
此階段招 聘的C 級別員工多數會向其授予限制性股權,股權比例需根據其目前在其他公司被授予的股權比例及是否降 薪入司來進行調整。股權激勵的薪 酬替代作用在C 級別員工的招 聘過程中應用比較廣泛。
⑸ 股權激勵方案怎麼做高管和員工如何分配
這個要跟員工績效掛鉤,而且是定崗不定人,一般把高管和員工對公司貢獻度用海氏評估法計算出來,然後把他們分值想加,計算每個人的佔比,基本上一個簡單的股權激勵分配問題就搞定了。
⑹ 如何通過股權激勵讓高管薪資更合理
根據您的提問,華一中創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薪酬激勵是現代公司治理中的重中之重,薪酬激勵機制的合理與否關繫到員工的積極性,關繫到公司的業績,甚至是公司的未來發展。國內外的研究學者也對薪酬進行了理論、實證等一系列的研究。最優契約理論和管理權力理論這兩個互補的理論,對高管薪酬的激勵問題尤其是對高薪問題具有很強的解釋力。薪酬激勵的方式大體分為兩種形式,即年薪,獎金,津貼等的短期激勵模式和包括股權激勵、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權、管理層持股、激勵基金等中長期激勵模式。以下將從股權激勵模式研究高管薪酬問題。
股權激勵大約產生於美國20世紀50年代,並在美國上市公司中廣泛採用。如今,股權激勵在我國上市公司中的薪酬總額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其對激勵雙方的影響也是不可小視的。股權作為一種薪酬支付的方式,可以較大程度地調動高級管理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公司的業績具有明顯的影響。2005年12月31日,我國證監會頒布了《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這一辦法的頒布,推動了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機制的設計的新浪潮。國資委分別在2006年,2008年對國有企業頒布了有關實施股權激勵的有關規定與補充,這對我國股權激勵的設計又提供了新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