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炒股故事
㈠ 牛頓的炒股故事是什麼
大科學家牛頓也曾是熱心股民。他經過精確研究和計算後,投入全部資金,買了當時一家熱門的股票。短短數月,股價飛漲,最高曾漲到八倍,牛頓喜不自勝。然而,風雲突變,一夜之間,股市泡沫突然引爆,牛頓措手不及,根本來不及脫身,全部砸了進去,股市給貪心的牛頓開了個大玩笑。最後,他只好無奈地承認自己不善理財:「我能算準天體的運行,卻算不準人類的瘋狂。」
其實他會計算天體運行軌跡的定律,但是不會計算人性的瘋狂,而他是在運用計算天體運行的定律來計算股市「軌跡」。
和牛頓的認識恰恰相反,股市的運行規律,到底並不是牛頓的幾個定律所決定的。更何況,在股市裡,股票的技術性走勢,和天體的運行軌跡可是大相徑庭的。
牛頓一直沒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此一時不等於彼一時。
所以牛頓炒股終於歸結到了失敗,得到了失敗的結局。
㈡ 炒股的本質是什麼了
炒股的本質是:
1、對於公司來說,發行股票是為了吸納外部資金,達到籌錢的目的。
2、而對於股民來講炒股是為了買賣價差或者分紅派息,已達到獲利的目的。
3、股票價格變化的本質是供需關系的變化。
很多人認為股票的本質是一場騙局,主要原因是在利益面前很多投資者,特別是一些機構投資者或是大股東(即主力資金),通過各種方法包括分析技術,輿論引導,甚至操縱股市來達到自己獲利的目的。
所以炒股要保持理性,正確對待。
㈢ 股市故事的講什麼的啊
九點半上崗,十五點離場,星期一到星期五,天天都挺
忙。作為一個資深老股民,老張(李建華飾演)對股市有著
非同一般的痴迷與執著。他乾的最絕的一件事是:拿著僅一
百股的股權,自費出差參加股東大會,在會上行使了最後關
鍵的一票否決權,把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拉下了馬!老張此舉
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就連電視台的著名主持人也專
門趕來采訪。老張成了名人,各路親戚紛至沓來,要求老張
代他們炒股,折騰得老張吃不香、睡不著。老張真正感到了
----名人難當。炒股,還得自己拿自己的主意……網上已經有視頻了,可以去看看
㈣ 大家說說自己炒股的故事
一、年輕人的故事
從前,有位鄉下的青年讀了點書,討厭鄉村的生活單調,決定要去城裡闖世界。臨走時,他向村中的一個長者請教,長者給了他三個字的忠告:「不要怕」。並講好等他回來時還有另三個字相贈。三十年後,飽經風霜的青年帶著滿頭白發決定還是回鄉村生活。回來時,得知當年的長者已死,心中悵然若失,正不知長者另外要贈的三字是什麼時,長者的兒子轉交給他一個信封,說是長者臨死前囑咐交給他的。信只有三個字:「不要悔」。
——炒股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刺激的游戲。當你有機會進入這個游戲中時,你一定要在心理上准備好:不要怕,也不要悔!
二、賭博的故事
中國以前流行賭骨牌。骨牌共有36個數字,從1到36。賭客任押其中一個數字,莊家開牌只開一個數字。如果被你壓中的話,1 賠 35。且說有位老賭客,很久都沒有贏過。有一天,他拿了36個賭注入場,告訴莊家說:「我不想再賭了,但在我收手之前,我一定要贏一次。今天我拿了36個賭注入場,從1壓到36,我不可能一個數字都壓不到,明天我就收手。」講完他去上廁所,途中從他的懷中掉了一個紅布包好的賭注,莊家乘賭客沒注意,偷偷地把這一注收起來,打開一看是12。賭客從廁所回來,把賭注全部擺上檯面,只有35注,另外一注怎麼都找不到。他搔著頭皮說:「奇怪,我明明帶了36注來,另一注掉到什麼地方去了?會不會留在家裡沒帶來?」 因莊家開牌在即,回家一趟已來不及,他便說:「算了,只差一個數字,應不會有大關系。」 莊家不願失去這位賭客,便決定這一次開12。賭台上的人全注視著擺在檯面上的35個小布包,打開第一個包,壓12,第二個包,壓12,第三個還是12,35 個小紅布包全壓12!莊家就此破產。
——在玩炒股這個游戲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游戲的規則,炒股說到底還是一個概率的游戲,還是一個心理的競技場,面對人為操縱的賭局,一定要摸清對方的心理。
三、小偷的故事
一天,小偷的兒子對爸爸說: 「爸爸,我要像你一樣以偷為生,你教我怎麼偷東西吧!」小偷看著兒子那副尖嘴猴腮的模樣,好逸惡勞的個性,心想若不學偷,這個孩子日後或許會餓死,便答應了。一天晚上,小偷帶著兒子到了一個大房子前,在牆上挖個洞,爬進大房子。他們找到儲存間,小偷便叫兒子進去找些值錢的東西。兒子一進去,小偷便在外面將儲存間的門鎖上,同時跑到天井大喊大叫,吵醒這家人,隨即小偷便從牆上的洞溜了出去。這家人知道遭了盜竊,全家都出來查看。當他們看到牆上的洞,便以為小偷已經溜走了。此時主人便叫傭人點上蠟燭到儲存間看看不見了什麼。小偷的兒子在儲存間千萬遍地咒罵他的爸爸,當他聽到有人要到儲存間查看,更是嚇得腿都軟了。但他沒有辦法,只好躲在儲存間的門後。傭人一打開儲存間的門,小偷的兒子便沖出來,一口氣吹熄了蠟燭,推開傭人,撥腿就跑。這一家人便大呼小叫地在後面開始追。在逃跑的中,他看到有口池塘,便拾起一塊石頭丟到池塘里,在這家人圍在池塘邊尋找偷兒「屍體」的時,小偷的兒子已回到家裡。他正想指責爸爸的殘忍,爸爸已先開口了:「兒子,告訴我你是怎麼回來的?」聽完了兒子的故事,小偷說:「孩子,你已學會怎麼偷東西了。」
㈤ 通過三則故事讓你明白炒股的真諦!
炒股,今世社會非常搶手的一大詞彙。經過炒股為股民們帶來的豐盛利益無不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加。接下來筆者就來為我們共享經過三則故事讓你理解炒股的真理!
日照股票配資:年輕人的故事
早年,有位鄉間青年,讀了點書,嫌村莊的生活單調,決議要去城裡闖世界。臨走時,他向村中的村長討教,村長給了他三個字的勸告:不要怕。並講好等他回來時還有另三個字相贈。三十年後,飽經滄桑的青年帶著滿頭白發決議還是回村莊生活。回來時,得知當年的村長已死,心中悵然若失,不知村長另外要贈的三字是什麼?村長的兒子轉交給他一個信封,說是長者臨死前吩咐交給他的。信只有三個字:不要悔。
日照股票配資:賭博的故事
這是則老故事。我國之前盛行賭骨牌。骨牌共有36個數字,從1到36。賭客任押其間一個數字,莊家開牌只開一個數字。假如被你壓中的話,1賠35。
且說有位老賭客,好久都沒有贏過。有一天,他拿了36個賭注進場,告知莊家說:我不想再賭了,但在我收手之前,我一定要贏一次。今日我拿了36個賭注進場,從1壓到36,我不可能一個數字都壓不到,明日我就收手。講完他去上廁所,途中從他的懷中掉了一個紅布包好的賭注,莊家乘賭客沒留意,偷偷地把這一注收起來,翻開一看是12。
賭客從廁所回來,把他的賭注全部擺上檯面,但只有35注,另外一注怎樣都找不到。他搔著頭皮說:古怪,我分明帶了36注來,另一注掉到什麼地方去了?會不會留在家裡沒帶來?但因莊家開牌在即,回家一趟已來不及,他便說:算了,只差一個數字,應不會有大聯系。莊家不肯失掉這位賭客,便決議這一次開12。賭台上的人全注視著擺在檯面上的35個小紅布包,翻開第一個包,壓12,第二個包,壓12,爸爸,我要像你相同以偷為生,你教我怎樣偷東西吧!小偷看著兒子那副尖嘴猴腮的容貌,好吃懶做的特性,心想若不學偷,這個孩子日後或許會餓死,便容許了。
一天晚上,小偷帶著兒子到了一幢大房子前,在牆上挖個洞,爬進大房子。他們找到貯存間,小偷便叫兒子進去找些值錢的東西。兒子一進去,小偷便在外面將貯存間的門鎖上,一起跑到天井大喊大叫,驚醒這家人,隨即,小偷便從牆上的洞溜了出去。這家人知道遭了偷盜,全家都出來檢查。當他們看到牆上的洞,便認為小偷現已溜走了。此刻主人便叫僕人點上蠟燭到貯存間看看不見了什麼。小偷的兒子在貯存間千萬遍地詛咒他的爸爸,當他聽到有人要到貯存間檢查,更是嚇得腿都軟了。但他沒有什麼方法,只好躲在貯存間的門後。僕人一翻開貯存間的門,小偷的兒子沖出來,一口所吹熄蠟燭,推開僕人,撥腿就跑。這一家人便大呼小叫地在後面開始追。在逃跑的路上,他看到有口池塘,便撿起一塊石頭丟到池塘里,在這家人圍在池塘邊尋覓偷兒屍身的時分,小偷的兒子已回到家裡。
他正想責備爸爸的殘暴,爸爸已先開口了:兒子,告知我你是怎樣回來的?聽完兒子的故事,小偷說:孩子,你已學會怎樣偷東西了。
朋友,你開始看這本書,預備玩全世界最影響的游戲並要成為專家時,我要給你這樣的勸告:不要怕,也不要悔;玩游戲之前,先搞清游戲的規矩,面臨人為操作的賭局,一定要摸清對方的心思;最終提示你,小偷的本事不在偷,而在於危殆的時分怎樣逃。
㈥ 一個小故事,告訴你什麼是股票!
股票說簡單就是買和賣,形象點打個比方這好比在一個菜市場買青菜豬肉,一群人每天都需要買入和賣出,而討價還價就是股票的交易價格。炒股說簡單點就是2個步驟:買和賣,但要做好這2個步驟,沒有一個所謂的大師或者專家敢說自己是包贏的,除非是內幕黑交易,但散戶怎麼可能獲得,所以就需要經驗累積和足夠的耐心。股票建議不要急於入市,可以去游俠股市做下模擬炒股,先了解下基本東西,對入門學習、鍛煉實戰技巧很有幫助。
步驟1:選股,沒有絕對的好股,現在股票市場完全超出了自身價值的N倍,按理全屬於垃圾廢紙,投機代替了投資,所以沒必要去看什麼題材未來,只需要看你的股票是否套住了足夠多的人,然後你買進,你賺錢了,意味著別人把錢拿出來,追高我認為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很容易把自己套進去,站在低的位置等待成本高的位置的人去拉升,是一種穩中求勝的硬道理,比如力帆股份 華泰股份 中順潔柔 榮安地產等給你參考,都屬於前位套住許多人的低估值股。
步驟2:如果選擇高位賣出制定自己計劃贏利的目標,到了那位置,發現許多人都被套進來的時候,就賣了,沒有幾個人能在絕對的頂部逃跑,也沒有人能在絕對的底部買進,這對散戶來說不現實。
紙上談兵再好,都不如實盤操作來的快,建議你新手的話,先拿出1/4或者1/3,強迫自己在這個資金內先做一段時間內做盤,別受漲的誘惑也別受跌的干擾,就使用那麼多資金,經驗上去了,自然水到渠成。
另送你幾字真言,你如果能真正做到,你也是股神:1分運氣,2分技術,3分經驗,4分耐心,可見,真正炒股賺錢的,最關鍵的是耐心,這也是許多老大媽連股票軟體都不會用,但裡面的股票個個賺百分之幾百的原因。
㈦ 誰知道股票的起源和來歷啊
標准答案!!! 1602年,在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的主導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們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一樣,如今,他們又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組織。 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 教授 維姆?范登德爾: 是的,可以這么說。它是第一個聯合的股份公司,為了融資,他們發行股票,不過不是現代意義的股票。人們來到公司的辦公室,在本子上記下自己借出了錢,公司承諾對這 些股票分紅,這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籌集資金的方法。 荷蘭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 館長 洛德韋克·瓦赫納爾: 他們聚集了650萬的資金,差不多相當於300萬的歐元,而那時候,這些錢值幾十億,用這些錢他們建立了公司。 通過向全社會融資的方式,東印度公司成功地將分散的財富變成了自己對外擴張的資本。甚至,阿姆斯特丹市市長的女僕也成了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成千上萬的國民願意 把安身立命的積蓄投入到這項利潤豐厚,同時也存在著巨大風險的商業活動中,一方面是 出於對財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為荷蘭政府也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政府將一些 只有國家才能擁有的權利,摺合為25000荷蘭盾,入股東印度公司,這就大大增加了東印度 公司的許可權和信譽。 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 教授 維姆·范登德爾: (政府給東印度公司的特權是)可以協商簽訂條約,發動戰爭,這樣它就成了在亞洲的獨立主權個體,或者說從南非到日本的整個地區,它都可以像一個國家那樣運作。 在一切准備妥當之後,東印度公司的船隊出航了。西班牙國王幾乎是用鄙夷的態度對待這個不自量力的挑戰者。但是,在東印度公司成立後的短短五年時間里,它每年都向海 外派出50支商船隊,這個數量超過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隊數量的總和。 荷蘭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 館長 洛德韋克·瓦赫納爾: 前十年他們(東印度公司)沒有付任何的利息,因為投資者喜歡把錢投到造船、造房子,以及在亞洲建立一個貿易王國上面。做完這些,十年後,公司第一次給股東派發了紅 利。 連續十年不給股東們分紅利。這樣的經營方式為什麼能夠得到投資者的認可? 這是因為:荷蘭人同時還創造了一種新的資本流轉體制。1609年,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誕生在阿姆斯特丹。只要願意,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可以隨時通過股票交易所 ,將自己手中的股票變成現金。 早在四百多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經活躍著超過1000名的股票經紀人。他們雖然還沒有穿上紅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經出現了。 這里成為當時整個歐洲最活躍的資本市場,前來從事股票交易的不僅有荷蘭人,還有許許多多的外國人。大量的股息收入從這個面積不超過1000平方米的院子,流入荷蘭國庫 和普通荷蘭人的腰包,僅英國國債一項,荷蘭每年就可獲得超過2500萬荷蘭盾的收入,價 值相當於200噸白銀。 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在於17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企業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由此而產生的資本短缺,資本不足便成為制約著資本主義企業經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籌集更多的資本,於是,出現了以股份公司形態,由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進而又將籌集資本的范圍擴展至社會,產生了以股票這種表示投資者投資入股,並按出資額的大小享受一定的權益和承擔一定的責任的有價憑證,並向社會公開發行,以吸收和集中分散在社會上的資金。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即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 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據文獻記載,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進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買賣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即股票交所。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最基本的企業組織形式;股票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資者投資的基本選擇方式;而股票的發行和市場交易亦已成為資本主義國家證券師場的重要基本經營內容,成為證券市場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HEHE LLAILCF !!!
㈧ 炒股 一詞最早是從哪裡來的有什麼故事背景么
股票的價格是通過市場炒作來定位的.
市場炒作又是通過不同時期的不同概念來炒作,如出報表的時期炒中報年報,炒業績增長.過後炒重組,炒績差.
有色金屬漲價時炒有色金屬板塊.
成交火的時候炒券商概念.
股指期貨出台炒期貨概念,
還有什麼大單概念........
相信這樣一說你應該知道為什麼叫炒股了.
一隻股票並不是就值多少錢,是概念炒作使它成了這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