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設計前提條件是什麼
❶ 股權眾籌設計的6個前提
股權眾籌的設計要領和實踐
股權眾籌是現在社會媒體上廣泛傳播的「眾籌」,可以理解為一種集資行為。這是和「獎勵眾籌」完全不同的一種「大資金」眾籌模式。
最早的股權眾籌可以追溯到八十年代的娛樂場所,例如夜總會、酒吧等等領域。大股東在自身已經擁有足夠資金的情況下,依然會拿出一部分股份,以優惠的價格轉讓給文化、藝術、關鍵領域的知名人士,以獲得客戶人脈資源。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空間和時間的區隔都被打破,投資人和項目所有者可以交往的機會大大增強,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利用P2P交易平台和眾籌平台,輔以徵信、保險等預防風險措施,使得眾籌式的股權融資開始快速發展。
但是目前有關法規對於股權眾籌還處於制定過程中。
在此,只簡要提醒關於股權眾籌設計時,區別於「非法集資」的必要紅線:
為了保障股權眾籌集資的合法性和合規性,第一股權眾籌平台不能自己建立資金池,即投資人的款項必須對應著融資方;在匯款過程中,資金賬戶應該受第三方金融機構監管;第二是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股份有限公司)或50人(有限責任公司、有限合夥公司)。
但是,正如開篇所言,在你准備做眾籌之前,是需要首先想好「我要通過眾籌得到什麼」的。眾籌,特別是股權眾籌是一個融資的行為,對於融資的方式有很多,你要確定,股權眾籌是不是你想要的菜。
第一,最低成本融資始終是貸款,尤其以銀行貸款為最佳。股權眾籌的本質是在增加股東,並不是借款。如果僅僅是因為錢,轉讓股份絕對不是最好的主意。
第二,金融工具有很多,VC、P2P、定向發債等等都是一種選擇。如果僅僅是因為錢,股權眾籌和獎勵眾籌價值根本是一致的:他是在完成驗證你商業模式和獲取粉絲(合作夥伴),而不是獲得錢。
第三,因為第二條的原因,所以除非你沒有更多次的融資需求,否則不應該選擇股權眾籌。專業投資機構不會喜歡太分散的股東結構;而眾籌來的股東也大部分無法進一步提供更多的資金。
眾籌不是萬能葯,不管是獎勵眾籌,還是股權眾籌,都是如此。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前面已經說過,股權眾籌不是萬能葯,有行業的選擇性。股權眾籌項目篩選標准如下:
(1)查看項目的所屬行業類別
分析判斷該項目屬於什麼行業領域,如果項目是涉及「礦山、造林、製造業、機械、化妝品等領域,將不予考慮。股權眾籌的關注的行業領域主要集中在科技、移動互聯網、現代農業(特色農產品、城市農庄)和生活服務業、房產、醫療健康等行業,因為這些項目符合「大眾需求」,即「消費者為投資人」;具體行業類別如下:
(2)查看項目融資金額
判斷金額:眾籌是草根人的專利、普通民眾的投資,基本都是小錢玩投資;同時,眾籌的最終目標也是幫助中小微項目和個人創業者完成融資。因此,項目融資范圍應在50-500萬元以內,這符合股權眾籌的平台標准,也是項目方能夠承受的心理范圍。
(3)查看項目基本要素
查看項目的基本要素內容是否填寫,比如:項目名稱、一句話亮點、項目階段、團隊人數、所在城市、項目logo、用戶需求、解決方案、方案優勢、盈利模式、融資需求等基本信息;判斷這些信息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有不符合需求的,或者表述不清楚的,都是沒有達到標准要求,須退還項目方。
(4)判斷項目眾籌的目的
當項目方提交的項目具備基本要素之後,需要判斷項目的融資目的。根據上述的相關要求,做出判斷。具體情況如下:
1、判斷項目是否已有成熟產品或者已有部分實體功能,希望通過股權眾籌籌資資金,達到推動項目進一步發展的目的。
2、如果項目純屬空想、吹牛皮,等待資金方可實施的現象,純屬圈錢行為,直接予以拒絕。
3、項目方已通過線下找到投資,但擔心線下投資存在法律風險,僅需要在平台上走個手續流程,此類項目,符合平台上線要求。
(5)詢問項目方可用資源及宣傳推廣
通過上述步驟分析判斷之後,還需要通過電話的方式與項目方進行溝通,詢問項目方是否可以自主完成對項目的前期宣傳推廣,是否具有線下資源等,同時,還要提前告知項目方一旦項目上線,必須積極配合平台,做好宣傳推廣和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
(6)告知平台收費標准
一旦項目在平台上線融資成功後,平台將收5%的傭金。如果融資金額超過1000萬,經公司領導審核批准,傭金比例將適度降低。
【《實戰眾籌》連載節選】
作者簡介:
張棟偉,著名營銷專家,著名眾籌服務專家。原網信金融集團旗下眾籌網高級合夥人、眾籌大學校長。現從事大學生創業服務生態建設。
歷任《知識經濟》總編助理、卓越網市場總監、中華英才網市場總監、風網100TV市場總監暨互聯網總監、IDG旗下網尚文化集團副總裁、戰略副總裁、數字文化學院院長,A8音樂集團CEO助理等職。DoNews社團早期管理團隊成員。IT網媒聯誼會發起人和召集人。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知名院校互聯網金融和眾籌特聘講師;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
❷ 股權結構的設計主要考慮哪些因素
1.保證實際控制的股份擁有絕對的控股權,基本保證51%以上最好。如果股東人數比較多比如20人以上,最低不要低於35%。
2.不僅僅是實股,最好虛實結合。制定崗位的虛擬股,給普通員工一定的利益。
3.員工購股的資金來源,不要純贈予,這樣激勵效果差,應該採取現金購買加打折優惠,另外,完成業績後,贈予一定數量。
4.股權結構應與公司章程相匹配,尤其是注意,「一股一票制」和「一人一票制」...差別很大,會影響實際控制人....
❸ 股權設計的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股權設計一般有以下原則:1、權責利對等原則,股權的背後,體現的是權責利,因此,股權架構設計要明晰股東各方的相關責權利。2、控制權集中。3、共贏共享。4、資本運作,股權架構設計一定要考慮公司的資金需求與規劃,有利於按需融資與後期的資本運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十一條 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四條 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
第七十八條 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為發起人,其中須有半數以上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
❹ 公司設計股權激勵計劃的基礎要素主要有哪些
股權激勵計劃的條件:市場條件(如股票價格達到一定標准)和非市場條件(如員工須服務滿一定年限)
標的:股票,股票期權,虛擬股票,現金期權等等
執行日:是授予日當日即可執行,還是在某個特定日期之後才可以執行
激勵對象:高層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等等
拓展資料:
股權激勵,也稱為期權激勵,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機制,是最常用的激勵員工的方法之一。
股權激勵主要是通過附條件給予員工部分股東權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識,從而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穩定發展的長期目標。
股權激勵是一種通過經營者獲得公司股權形式給予企業經營者一定的經濟權利,使他們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的一種激勵方法。
特點
1、長期激勵
從員工薪酬結構看,股權激勵是一種長期激勵,員工職位越高,其對公司業績影響就越大。股東為了使公司能持續發展,一般都採用長期激勵的形式,將這些員工利益與公司利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構築利益共同體,減少代理成本,充分有效發揮這些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公司目標。
2、人才價值的回報機制
人才的價值回報不是工資、獎金就能滿足的,有效的辦法是直接對這些人才實施股權激勵,將他們的價值回報與公司持續增值緊密聯系起來,通過公司增值來回報這些人才為企業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3、公司控制權激勵
通過股權激勵,使員工參與關繫到企業發展經營管理決策,使其擁有部分公司控制權後,不僅關注公司短期業績,更加關注公司長遠發展,並真正對此負責。
關鍵點
1、激勵模式的選擇
激勵模式是股權激勵的核心問題,直接決定了激勵的效用。
2、激勵對象的確定
股權激勵是為了激勵員工,平衡企業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特別是關注企業的長期發展和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確定激勵對象必須以企業戰略目標為導向,即選擇對企業戰略最具有價值的人員。
3、購股資金的來源
由於鼓勵對象是自然人,因而資金的來源成為整個計劃過程的一個關鍵點。
4、考核指標設計
股權激勵的行權一定與業績掛鉤,其中一個是企業的整體業績條件,另一個是個人業績考核指標。
❺ 股權如何設計
股權設計:
第一、非常重要
第二、越早越好
第三、越清晰越好
股權設計涉及創始團隊、公司高管以及基層組織三方。設計時要綜合考慮這三方面的關系及比例。
許多中小企業創業公司容易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創業早期一起埋頭一起拼,不會考慮各自佔多少股份和怎麼獲取這些股權,因為這個時候公司的股權在眾人心中也就是一張空頭支票。等到隨著公司的發展,公司的錢景越來越清晰、早期的創始成員會越來越關心自己能夠獲取到的股份比例,而如果在這個時候再去討論股權怎麼分,很容易導致分配方式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預期,導致團隊出現問題,影響公司的發展,甚至導致公司的破產。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中很多。
在股權設計中,一定要參考圖片所羅列的問題,以使股權設計合理。
❻ 如何設計股權
您好,股權分配是公司穩定的基石。一般而言,創業初期股權分配比較明確,結構比較單一,幾個投資人人按照出資多少分得相應的股權。
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必然有進有出,必然在分配上會產生種種利益沖突。同時,實際中,存在許多隱名股東、乾股等特殊股權,這些不確定因素加劇了公司運作的風險。當公司運作後,各種內部矛盾凸現,在矛盾中股東維護自身利益的依據就是股權比例和股東權利.所以,實踐中許多中小投資者忽視股權比例和股東權利的調整,最後在公司內部矛盾中陷於進退兩難的境地.而這種局面也把公司推向風險損失的邊緣。合理的股權結構是公司穩定的基石。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