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發生病蟲害期貨會怎麼樣

發生病蟲害期貨會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9-14 21:30:06

1. 影響普麥期貨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1、供求因素
供求因素是決定小麥價格的根本因素。總的來說,小麥主要用於食用,其需求總量基本穩定,需求因素對小麥價格的影響是緩慢的;供給的變化會引起小麥價格快速變動。
供給方面。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前期庫存量、當期生產量、商品的進口量。
需求方面。通常有國內消費量、出口量及期未商品結存量三部分組成:國內消費量、出口量、期末商品結存量。
2、天氣、病蟲害
氣候對小麥價格的影響非常大。小麥在種植期和生長期需要相適應的生長環境。如果出現異常天氣將對小麥產量、質量造成不利影響,由此對小麥價格產生重大影響,並經常形成小麥交易中的「天氣市」。
病蟲害也會影響小麥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小麥減產,甚至顆粒無收。
3、播種面積和單產
小麥播種面積是產量的基礎決定因素。可以說,小麥播種面積和播種生長期的天氣直接決定強麥的產量和質量,成為期貨價格炒作的重要題材。單產的高低也會影響產量,從而影響供應,進而對價格產生影響。
4、小麥質量及倉單數量
小麥質量如何、是否能達到交割標准、臨近交割月時申報入庫及注冊的倉單數量等因素對小麥期貨行情有一定影響。
5、國家政策
小麥問題關系國計民生,政府經常對小麥出台宏觀調控政策,以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供給,防止通貨膨脹。自2006年開始實行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和拍賣政策對穩定小麥價格起了很大作用,進出口及稅收政策也是小麥價格的重要影響因素。
相對於普通小麥而言,強筋小麥是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品種,受政策干預較小,是較好的期貨品種。如自2006年開始施行的托市收購是針對普通小麥、白麥、紅麥等,而非優質強筋小麥。不過強麥雖不直接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但作為小麥中的一個品種,這些活動對強麥期貨價格有很大影響。
6、國際市場聯動性
一般情況下中國小麥基本供求平衡,其價格主要由國內因素決定。隨著國際一體化進程的發展,世界上主要小麥期貨市場價格的相互影響在日益增加。鄭州小麥期貨價格定期由路透社發布,現已納入世界小麥報價體系,世界小麥產量及庫存對中國小麥價格的影響不可忽視,我國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小麥價格波動逐步顯現聯動振盪趨勢。
鄭商所強麥期貨標的為符合規定的優質強筋小麥,這些強麥內在品質好,與進口麥品質接近,已在相當程度上替代進口,相對於硬白小麥及普通小麥來說,強麥價格更易受到進口小麥的影響,與國際小麥價格聯動性更強。
7、小麥生產周期性和季節性
農業生產具有周期性,小麥從播種到收獲要有長達8個月的周期。這種相對固定的周期,制約了生產規模的伸縮性。
從長期來看,糧食生產具有小周期和大周期的變化規律。以往糧食生產小周期一般為4-5年,大體表現為兩欠一平二豐收。在1995年後,經過連續幾年的糧食豐收,供給相對過剩,庫存增加,但這只是把周期拉長。另外,我國糧食生產還存在大周期,建國以來糧食生產經歷了短缺-緊張平衡-平衡有餘幾個階段。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場信號即周期變化規律分析判斷價格走勢。2011/12年度出現了小麥生產上少有的八連增,這是極其少見的。
小麥期貨價格走勢有很強的規律性,一般來說,小麥的長期走勢(三至五年)由宏觀經濟形勢及糧食總供求關系決定;中期走勢(一至兩年)主要受年度產量預期、庫存量變化以及相關農業政策、進出口政策的影響;短期走勢(三至五個月)受季節性波動周期的影響比較大。
小麥價格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波動規律。一般來說,每年冬麥上市後的七月份為小麥的供應旺季,價格最低。從九月份開始,小麥消費進入旺季,現貨價格穩步上升,春節左右,小麥消費進入高峰期,小麥價格也抵至年內高點。春節過後價格逐步回落,在四五月份青黃不接時,價格會略有反彈,隨後一直回落到六七月份的低價區,如此循環往復。當然,受其它因素影響,這一規律也會有所變化,比如近年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與拍賣等政府調控活動等,對小麥價格走勢有較大影響,普麥價格一般從6月份收購期開始上漲一直到收購結束,然後價格在拍賣期(當年10月到次年5月)進行震盪調整或下跌,
8、交通運輸
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小麥現貨價格都是由期貨價格和基差形成。所以對於進口小麥來說,進口合同一旦簽訂,船期和運費是影響到岸價格的不確定因素。2003年以來海運費波動很大,是進口小麥價格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2007年以來國際海運費不斷創下歷史新高,對小麥價格走高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我國由於運力有限,交通運輸在一定時期對國內小麥流通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約,從而對小麥價格產生相應影響,運費在糧食價格構成中占據了相當比例。
9、市場投機因素和心理因素在一定期間也會對期貨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
期貨市場是一個資本市場,隨著市場的發展,表現出越來越強的金融屬性。進入2007年以來,資本流動性及市場投機因素對強麥價格的影響愈來愈不可忽視。如美國的次貸危機不僅影響股票市場,而且對商品期貨市場也有很大影響。
10、其他因素
相關產品替代(如小麥與玉米使用上的替代)、小麥其他用途的拓展、消費者的購買力、消費者偏好、人口變動會影響小麥的需求;種植習慣、生產投入、推廣等也會影響小麥供給。
整體宏觀經濟形勢、通貨膨脹、其他商品價格的變化(包括股票、黃金等的變化)、突發事件等,都會對小麥價格的走勢產生一定的影響。

2. 天然橡膠期貨是什麼天然橡膠期貨基本概況及全方位介紹

一、天然橡膠期貨基本概況
所謂天然橡膠期貨,就是以天然橡膠作為標的物的一種交易合約。
通常我們所說的天然橡膠,是指從巴西橡膠樹上採集的天然膠乳,經過凝固、乾燥等加工工序而製成的彈性固狀物。天然橡膠是一種以聚異戊二烯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是(C5 天然橡膠H8)n,其橡膠烴(聚異戊二烯)含量在90%以上,還含有少量的蛋白質、脂肪酸、糖分及灰分等。
由於天然橡膠具有上述一系列物理化學特性,尤其是其優良的回彈性、絕緣性、隔水性及可塑性等特性,並且,經過適當處理後還具有耐油、耐酸、耐鹼、耐熱、耐寒、耐壓、耐磨等寶貴性質,所以,具有廣泛用途。例如日常生活中使 用的雨鞋、暖水袋、松緊帶;醫療衛生行業所用的外科醫生手套、輸血管、避孕 套;交通運輸上使用的各種輪胎;工業上使用的傳送帶、運輸帶、耐酸和耐鹼手 套;農業上使用的排灌膠管、氨水袋;氣象測量用的探空氣球;科學試驗用的密 封、防震設備;國防上使用的飛機、坦克、大炮、防毒面具;甚至連火箭、人造 地球衛星和宇宙飛船等高精尖科學技術產品都離不開天然橡膠。世界上部 分或完全用天然橡膠製成的物品已達7萬種以上。天然橡膠與鋼鐵、石油和煤炭 並稱為四大工業原料,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天然橡膠期貨如何開戶?有哪些交易規則?)
二、天然橡膠期貨交易所及交易代碼
天然橡膠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代碼:RU
三、天然橡膠期貨標准合約

四、天然橡膠期貨價格有哪些影響因素
1、天然橡膠國際供求情況
供求情況是影響天然橡膠價格最根本的因素。全球天然橡膠的主產國是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越南和中國,由於中國、印度自身用 膠量大,而越南產量無法與上述前三者相比,因此,天然橡膠主要出口國是 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三國已經於2002年成立天然橡膠地區銷售聯盟(ITRCo),並合資成立天然橡膠聯盟(IRCo),該組織的目的是穩定橡膠的價 格,並保持橡膠供需的長期平衡。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導致橡膠價格大幅下 挫,以泰國為代表的國際橡膠聯盟申明保持國內價格不低於120泰銖/公斤。全 球天然橡膠消費量最大的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印度、美國、西歐和日本,其中, 中國自身的天然橡膠產量由於這兩年消費量快速增長,僅能滿足約五分之一的本 國消費量,其餘需要進口,印度天然橡膠自給率達90%,美國、西歐和日本則完 全依賴進口。顯而易見,上述三大天然橡膠主要出口國和幾個主要進口國及地區 之間對天然橡膠的供求關系對天然橡膠的價格起著最基本、也是最至關重要的影 響。另外,在關注全球天然橡膠主產國的生產狀況的同時,還須關注越南、印 度、斯里蘭卡等國天然橡膠種植、生產的發展趨勢。尤其是越南,政府宣布將擴 大天然橡膠種植面積,並採用鼓勵出口等措施以增加天然橡膠銷售量,近幾年播 種面積明顯增加,預計未來全球份額將會提升。由於橡膠樹從種植到可以產膠需 要5年以上,因此在分析時要注意擴大種植面積到實際產量的延遲期。天然橡膠 消費量最大的就是汽車工業(約占天然橡膠消費總量的65%),因此,汽車工業以 及相關輪胎行業的發展情況將會影響天然橡膠的價格。庫存亦是影響天然橡膠價 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2、天然橡膠國內供求情況及關稅政策
我國國產的天然橡膠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因此,在天然橡膠進口沒有完全放開之前,國內天然橡膠的供應情況對我國天然橡膠價格仍有一定的影響作 用。
然而,當我國加入WTO以後,政府如何兌現WTO承諾、調整進出口政策, 成為影響我國天然橡膠進口情況乃至天然橡膠價格波動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對天然橡膠的進口實行「二證」管理,具體內容為:進口天然橡膠包括來料加工部分(實行零關稅,1999年10月1日開始不受配額許可證限制)、雙限部分(限 制流向和用途,1997、1998年為5%關稅,1999年調整為10%)和一般貿易部分(2000年以前的關稅為25%)。來料加工部分和雙限部分被稱為減免稅部分,海 關對以這兩種方式進口的天然橡膠進行跟蹤,監管其流向和用途,只有一般貿易 部分能夠進入流通市場,並能參與期貨市場的交割。
根據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的關稅減讓義務及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 布的《2011年關稅實施方案》規定,2011年中國將繼續對天然橡膠實施選擇稅。
3、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
天然橡膠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其價格波動與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可以說休戚相關。當經濟大環境向好,市場需求充足時,市場對天然橡膠的需求 量就會增加,從而推動其價格上漲;相反,當經濟大環境向惡,市場悲觀情緒嚴 重、需求不足時,市場對天然橡膠的需求就會減少,從而促使其下跌,2008年爆 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導致膠價大幅下跌就是一個明證。因此,國際、國內經濟大環 境的好壞將影響天然橡膠價格的長期走勢。
4、主要用膠行業的發展情況
天然橡膠消費量最大的就是汽車工業(約占天然橡膠消費總量的65%),而汽車工業的發展帶動輪胎製造業的進步。因此,汽車工業以及相關輪胎行業的發展情況將會影響天然橡膠的價格。尤其是汽車工業,它的發展情況直接關繫到輪胎的產量,從而影響全球天然橡膠的需求和價格。在歐美、日本等國汽車工業相 對進入穩定發展之後,天然橡膠的需求也相對平穩,比較而言,中國的汽車工業 剛剛起步,未來發展有很大空間。因此,國內天然橡膠價格受汽車工業和輪胎行 業發展影響的程度將加強。
5、合成橡膠的生產及應用情況
橡膠製品隨著工藝的不斷改進,原材料的選用也有所變化,許多產品已經做到利用合成橡膠替代天然橡膠。伴隨著合成橡膠工業的不斷發展,其價格也越來 越具有競爭性。當天然橡膠供給緊張或價格上漲時,許多生產廠商會選擇使用合 成橡膠,兩者的互補性將會越來越強。
同時,由於合成橡膠屬於石化類產品,自然而然,其價格受其上游產品—— 石油的影響。而事實上,石油價格一直是不斷波動的,因此,石油價格的波動也 會通過影響合成橡膠的價格而作用於天然橡膠的價格。
6、自然因素
天然橡膠樹的生長對地理、氣候條件有一定的要求,適宜割膠的膠樹一般要有5~7年的樹齡,因此,可用於割膠的天然橡膠樹的數量短時期內無法改變。而 影響天然橡膠產量的主要因素有:1、季節因素。進入開割季節,膠價下跌;進 入停割季節,膠價上漲。2、氣候因素。台風或熱帶風暴、持續的雨天、乾旱、 霜凍等都會降低天然橡膠產量而使膠價上漲。3、病蟲害因素。如白粉病、紅根 病、炭疽病等,這些都會影響天然橡膠樹的生長,甚至導致死亡,對天然橡膠的 產量及價格影響也很大。
7、匯率變動因素
近幾年由於全球經濟的動盪,匯率變動頻繁,對天然橡膠價格,尤其進出口業務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關注國際市場天然橡膠行情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各 國尤其是三大產膠國以及日元兌美元的匯率變動情況。有資料表明,通過相關性 分析,日元對美元匯率與TOCOM天然橡膠價格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因此,日元兌美元匯率的變動對進口天然橡膠的成本會產生相應影響,從而引起國內膠價的變動。
8、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除了包括各國政府對天然橡膠進出口的政策影響外,更重要的是指國際范圍內的突發事件以及已經發生和將要發生的重大事件,例如災難性事件的 發生以及可能發生的戰爭因素等。政治因素往往會在相關消息傳出的短時期內導 致天然橡膠價格的劇烈波動,並且影響其長期價格走勢。
9、國際市場交易情況的影響
天然橡膠期貨在國際期貨市場已經成為一個成熟品種,在東南亞各國的期貨交易所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因此,天然橡膠期貨交易的主要場所,如日本的 TOCOM和OME、中國的SHFE、新加坡的SICOM、馬來西亞的KLCE以及泰國的 AFET等期貨交易所的交易價格互相之間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對於國內天然橡膠期貨投資者來說,在參與SHFE天然橡膠期貨交易時,既要 關注國外主要天然橡膠期貨市場的交易情況,也要關心國內海南、雲南、青島等 現貨市場的報價情況。
五、天然橡膠期貨的相關分析評論
A、上海已是全球天然橡膠期貨交易中心
上海期貨交易所已經取代東京成為全球最繁忙的天然橡膠期貨交易市場,並將最終成為全球橡膠市場的標桿。
天然橡膠期貨是去年上海期貨交易所表現最為活躍的貿易產品之一,總成交量達5209萬手,是前年交易量的3倍。去年,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天然橡膠奪得了成交額的桂冠,達55726.898億元,佔全國年總成交金額的26.53%。
B、天然橡膠期貨交易的增值稅問題
在天然橡膠期貨交易中,由於要發生實物交割,相應也帶來了增值稅發票的開具問題,因增值稅是由國家稅務機關進行管理和收取,交易所和會員在其中擔當 的責任和如何操作也成為大家必須要了解的內容。我所天然橡膠的標准交割品種分進口和國產天然橡膠,他們在收取增值稅的操作中也有不同的計算方法。海關對進 口天然橡膠代征17%增值稅,而上海期貨交易所規定會員或客戶在實物交割時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口天然橡膠仍適用17%稅率,國產天然橡膠適用13% 稅率。現以一進口商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天然橡膠實物交割發生以後所涉及的進口天然橡膠增值稅收取問題作如下分析:
1、進口商進口天然橡膠: 1)、海關代征17%增值稅; 2)、海關對進口商開具17%增值稅發票; 3)、此項稅額對進口商來講是-進項稅額。
2、進口商將此進口天然橡膠在期交所賣出,並發生交割: 1)、期交所的報價是含稅價(含增值稅); 2)、作為賣出方的進口商向期交所會員開具17%增值稅發票; 3)、增值稅發票上的價稅合計=該期貨合約最後交易日的結算價×賣出交割量(如有貼水,則為扣除升貼水後的金額);增值稅發票上的單價=價稅合計 /1.17/賣出數量; 增值稅發票上的金額=增值稅發票上的單價×賣出數量;增值稅發票上的稅額=價稅合計×17%/1.17; 價稅合計=增值稅發票上的金額+增值稅發票上的稅額; 4)、此項稅額對進口商來講是-銷項稅額。
3、進口商憑以上兩種增值稅發票到稅務機關進行增值稅繳納; 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1)、 銷項稅額 > 進項稅額 進口商需要向稅務機關補交稅額; 2)、 銷項稅額 =進項稅額 進口商不需再向稅務機關交納稅額; 3)、 銷項稅額 < 進項稅額進口商已經多交稅額,其多交稅額部分留作此進口商沖抵下次應納稅額,但不退還。國產膠的增值稅操作過程也如上所述,但稅率為13%。

3. 什麼季節是大豆期貨的低谷主要什麼因素影響

如何分析農產品期貨的季節性行情

農產品的共性就是具有固定的一年一度的播種、生長和收獲季節性周期,也恰恰是農產品這種特有的季節性供求關系變化使得其價格波動在每年的一些特定時期內同向運動的趨勢性十分明顯。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根據這種季節性特徵把農產品走勢大體分為:播種生長階段、收獲季節、銷售淡季和銷售旺季等幾個不同階段。又因為期貨價格是現貨價格的指引,它們的基本面影響因素是一致的,走勢基本是聯動的,因此,下面我們以幾個品種為例,從季節性影響因素這個角度分別對其期貨價格走勢進行對比分析:
首先拿大豆品種來說,根據自然規律從每年的4月開始,北半球的大豆主產國開始播種,當年9月份開始收割。從10月份開始,南半球的大豆主產國又開始播種,次年4、5月份收割。從這一種植生長周期可以總結出,每年的7、8月份屬於全球大豆的供應淡季,大豆青黃不接,消費需求旺盛,因此價格多是高企;而每年的11月份左右是全球大豆的供應旺季,現貨供應充足,價格多處年內低谷,這一規律從上圖CBOT大豆行情長期走勢中不難得到驗證。
仔細觀察以上CBOT和DCE大豆近年來季節性走勢圖,首先我們可發現,國內外大豆價格的相關性很強,糾其原因主要是:2000年以來人們膳食結構的調整使得我國大豆需求激增,國產大豆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消費。加之進口大豆出油率高,使得進口大豆數量出現大幅增長,導致國內外大豆價格走勢聯動性增強;其次,我們還可以發現:2000年至今,每年因季節性而形成的的階段性高點多出現在5月-8月,主要是因為每年3-5月是銷售旺季,而7、8月份又是供應淡季,這樣高點出現在這期間就不足為奇;9-11月份進入大豆收獲季節,受供應壓力影響價格多處年內低點,產量確定後,隨著消費的增加,庫存的減少,價格有開始抬頭趨漲。不過,每年二月份多是過節時期,市場交投清淡,穀物價格通常盤跌。這些規律都很好驗證了大豆價格的季節性波動趨勢。目前正處於8月份,正是供應淡季,又由於目前國內大豆主產區黑龍江省嚴重乾旱,國內大豆減產基本定局,而美國大豆產區近期天氣也是十分炎熱乾燥,大豆天氣行情再度顯現,在大豆收獲季節來臨前,有望走出一波上漲行情。因此依據這一特點可以估計在9--11月份供應壓力前大豆可能會形成一個短期高點。
接著再看玉米品種,玉米與大豆的生長周期相差無幾,從上圖可發現玉米最明顯的特徵是仲夏到收獲期間價格多是走跌。由於新年度玉米產量不確定性的影響,7月份的價格往往達到年內最高價格。即使在7月份中期之前價格開始跌落的年份,如果收獲前景可觀,價格仍可持續走低。每年10月正值收獲季節,由於大量玉米集中上市,市場供應壓力最大,價格往往會跌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而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持續不斷的消費,玉米庫存量也越來越少,而價格也隨著變化。農業部前期發布的《農業生物質能產業發展規劃(2007~2015 年)》(以下稱《規劃》),提出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生物質能產業要按照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積極發展農作物秸稈固化成型和氣化燃料,適度發展能源作物的發展戰略,因地制宜地確定發展重點和產業布局。這對前期國內利用玉米發展燃料乙醇的炒做潑了一盆冷水,玉米期價也因此 從1700元/噸上方連續回落至1500元/噸以下。由於過渡打壓後,近期的東北農作物用地發生乾旱災害,導致玉米期價產生了"反季節"的上漲行情,但於8月10日將有"吉林省2007年輪換地方儲備糧競價銷售交易會",屆時將銷售輪出省級儲備玉米10萬噸,這對於玉米期價將是一個壓力。在供應季節來臨前玉米產生大幅度反彈的行情較小,上漲空間有限。
最後轉到國內外小麥品種上,以北半球冬小麥為例,其播種時間為10月上旬(寒露後)至下旬,收獲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小麥有兩個明顯的季節傾向:其中之一就是冬末到收獲季節來臨之前的春季這一時期慣於下跌。多數年景,小麥價格在1、2月份因資金回攏影響都會經歷季節性疲弱期。又因每年冬麥上市後的7月份一般為小麥的供應旺季,價格多處年內最低點;另一個趨勢就是從收獲季節的低點到秋季或者冬初小麥消費逐漸進入旺季,價格傾向於上漲,春節左右因消費帶動價格到達年內高點。在今年的六、七月份新麥集中上市壓力下,強麥期價產生了一個季節性低點,隨後變於七月底產生了強勁的上漲。
綜觀以上三個品種的季節性因素對價格變化的長期影響作用,盡管活躍的期貨交易可以削弱較明顯的價格運動趨勢,但特定時節的價格同向波動趨勢仍然十分明顯。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農產品的價格趨勢主要是受供給和需求兩個基本面因素影響。而農產品的生長周期又是有季節性的,這樣每年從作物播種到收獲前夕,由於舊年度作物的庫存量與新年度作物的產量存在不確定性,作為具有預測效應的期貨交易往往容易隨著市場對天氣、病蟲害等因素的炒作而大幅波動;其後隨著收獲季節到來農產品每個品種的新年度產量情況逐漸明了,必然市場就開始面臨季節性的供應壓力,若是豐產年頭供應壓力則最重,價格也最弱。若是減產年頭則價格很容易走出反季節性上漲行情;新糧上市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期貨價格對需求、庫存等因素的反應越來越敏感,其趨勢性也越來越明顯,尤其進入消費旺季,市場的供需矛盾不斷得到深化,此時市場人氣越來越旺,持倉量迅速增加,期貨價格往往最強,當然其中也不乏對新概念題材的炒作。因此,季節性因素是我們在制定農產品操作計劃時應該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們分析上述幾個品種價格的季節性走勢是建立在對各品種長期數據統計的基礎之上的,盡管其整體體現出了農產品由供求主導的季節規律性,但其中不時也存在偶然現象。例如2003年大豆收獲季節的反季節上漲,主要是由於當時中國大量進口美豆,而恰恰美豆又大幅減產,一時間美國大豆庫存消費比創20幾年來歷史新低,處於那種供求嚴重失衡狀態,市場充滿了對未來供不應求的預期,季節性收獲壓力完全被抹煞,導致價格在收獲季節一路狂飆。此外,一些國家的政治、經濟等突發因素,還有一些新概念題材的影響也容易導致價格的反季節性走勢。這就提醒我們,在分析相關農產品走勢時,也不能只簡單地依據其季節性走勢來操作,其他階段性的因素也需要時時加以關注並能做出客觀評估。
總之,在世界范圍大的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農產品的季節性特徵表現突出,當大的供求面嚴重失衡時,季節性特徵往往容易被淹沒,價格很容易走出反季節性行情。季節性特徵是農產品的固有屬性,進行季節性分析可以為我們提供價格短期內的發展趨勢,但要把握其長期走勢還必須同時兼顧其它大供求面的影響因素。

4. 強麥期貨價格影響因素詳解

供求因素是決定小麥價格的根本因素。總的來說,小麥主要用於食用,其需求總量基本穩定,需求因素對小麥價格的影響是緩慢的;供給的變化會引起小麥價格快速變動。
供給方面
。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a、前期庫存量,它是構成總產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供應短缺價格上漲,供應充裕價格下降。
b、當期生產量。當期產量主要受種植面積、單產的影響。影響種植面積的主要是農民與其他農產品的比較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國家的農業政策等因素,影響單產的主要是天氣、科技水平等。我們必須分析研究小麥的播種面積,氣候情況和作物生產條件,生產成本以及政府的農業政策等因素的變動情況。
c、商品的進口量。商品的實際進口量往往會因政治或經濟的原因而發生變化。因此,應盡可能及時了解和掌握國際形勢,價格水平,進口政策和進口量的變化。
需求方面
。通常有國內消費量、出口量及期未商品結存量三部分組成:
a、國內消費量。它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常數,而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化。主要有:消費者購買力的變化,人口增長及結構的變化,政府收入與就業政策。
b、出口量。在產量一定的情況下,出口量的增加會減少國內市場的供應;反之,出口減少會增加國內供應量。
c、期末商品結存量。這是分析期貨商品價格變化趨勢最重要的數據之一。如果當年年底存貨增加,則表示當年商品供應量大於需求量,期貨價格就可能會下跌;反之,則上升。
具體因素歸納
1、天氣、病蟲害
氣候對小麥價格的影響非常大。小麥在種植期和生長期需要相適應的生長環境。如果出現異常天氣將對小麥產量、質量造成不利影響,由此對小麥價格產生重大影響,並經常形成小麥交易中的「天氣市」。
相對於硬白小麥來說,強麥品質受氣候影響更大。優質強筋小麥品質在不同區域和年度間差異主要是氣候條件不同引起的,從而影響達標產量。直接影響優質強麥品質的氣候因素主要是溫度、光照和濕度。一般來說,在強麥生長後期,在日均溫度30度以下時,隨溫度升高,品質改良,但超過30度以後反而影響品質。乾熱風會降低籽粒容重、產量和濕麵筋含量。降水過大會影響氮素的供應,而氮素又會影響濕麵筋的含量。後期乾旱會導致產量下降但品質會改善。小麥成熟後期高溫可以使優質強筋小麥延伸性明顯降低。
病蟲害也會影響小麥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小麥減產,甚至顆粒無收。
2、播種面積和單產
小麥播種面積是產量的基礎決定因素。可以說,小麥播種面積和播種生長期的天氣直接決定強麥的產量和質量,成為期貨價格炒作的重要題材。單產的高低也會影響產量,從而影響供應,進而對價格產生影響。
3、小麥質量及倉單數量
小麥質量如何、是否能達到交割標准、臨近交割月時申報入庫及注冊的倉單數量等因素對小麥期貨行情有一定影響。
4、國家政策
小麥問題關系國計民生,政府經常對小麥出台宏觀調控政策,以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供給,防止通貨膨脹。自2006年開始實行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和拍賣政策對穩定小麥價格起了很大作用,進出口及稅收政策也是小麥價格的重要影響因素。
相對於普通小麥而言,強筋小麥是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品種,受政策干預較小,是較好的期貨品種。如自2006年開始施行的托市收購是針對普通小麥、白麥、紅麥等,而非優質強筋小麥。不過強麥雖不直接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但作為小麥中的一個品種,這些活動對強麥期貨價格有很大影響。
5、國際市場聯動性
一般情況下中國小麥基本供求平衡,其價格主要由國內因素決定。隨著國際一體化進程的發展,世界上主要小麥期貨市場價格的相互影響在日益增加。鄭州小麥期貨價格定期由路透社發布,現已納入世界小麥報價體系,世界小麥產量及庫存對中國小麥價格的影響不可忽視,我國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小麥價格波動逐步顯現聯動振盪趨勢。
鄭商所強麥期貨標的為符合規定的優質強筋小麥,這些強麥內在品質好,與進口麥品質接近,已在相當程度上替代進口,相對於硬白小麥來說,強麥價格更易受到進口小麥的影響,與國際小麥價格聯動性更強。
6、小麥生產周期性和季節性
農業生產具有周期性,小麥從播種到收獲要有長達8個月的周期。這種相對固定的周期,制約了生產規模的伸縮性。
從長期來看,糧食生產具有小周期和大周期的變化規律。以往糧食生產小周期一般為4—5年,大體表現為兩欠一平二豐收。在1995年後,經過連續幾年的糧食豐收,供給相對過剩,庫存增加,但這只是把周期拉長,另外,我國糧食生產還存在大周期,建國以來糧食生產經歷了短缺—緊張平衡—平衡有餘幾個階段。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場信號即周期變化規律分析判斷價格走勢。
小麥期貨價格走勢有很強的規律性,一般來說,小麥的長期走勢(三至五年)由宏觀經濟形勢及糧食總供求關系決定;中期走勢(一至兩年)主要受年度產量預期、庫存量變化以及相關農業政策、進出口政策的影響;短期走勢(三至五個月)受季節性波動周期的影響比較大。
小麥價格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波動規律。一般來說,每年冬麥上市後的七月份為小麥的供應旺季,價格最低。從九月份開始,小麥消費進入旺季,現貨價格穩步上升,春節左右,小麥消費進入高峰期,小麥價格也抵至年內高點。春節過後價格逐步回落,在四五月份青黃不接時,價格會略有反彈,隨後一直回落到六七月份的低價區,如此循環往復。當然,受其它因素影響,這一規律也會有所變化,比如近年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與拍賣等政府調控活動等,對小麥價格走勢有較大影響。
7、交通運輸
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小麥現貨價格都是由期貨價格和基差形成。所以對於進口小麥來說,進口合同一旦簽訂,船期和運費是影響到岸價格的不確定因素。2003年以來海運費波動很大,是進口小麥價格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2007年國際海運費創下歷史新高,對小麥價格走高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我國由於運力有限,交通運輸在一定時期對國內小麥流通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約,從而對小麥價格產生相應影響,運費在糧食價格構成中占據了相當比例。
8、市場投機因素和心理因素在一定期間也會對期貨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
期貨市場是一個資本市場,隨著市場的發展,表現出越來越強的金融屬性。進入2007年以來,資本流動性及市場投機因素對強麥價格的影響愈來愈不可忽視。如美國的次貸危機不僅影響股票市場,而且對商品期貨市場也有很大影響。
9、其他因素
相關產品替代(如小麥與玉米使用上的替代)、小麥其他用途的拓展、消費者的購買力、消費者偏好、人口變動會影響小麥的需求;種植習慣、生產投入、技術推廣等也會影響小麥供給。
整體宏觀經濟形勢、通貨膨脹、其他商品價格的變化(包括股票、黃金等的變化)、突發事件等,都會對小麥價格的走勢產生一定的影響。

5. 舉例說明病蟲害對農業生產有哪些影響

繆勒生活的時代,化學農葯的應用剛剛開始不久。在此之前,農業生產飽受病蟲害的摧殘。19世紀40~50年代,愛爾蘭和法國先後發生多起馬鈴薯疫病、葡萄白粉病等病害,農民和果農因此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很多人因為顆粒無收而傾家盪產,被迫向美洲、非洲大批移民。

6. 如果發生經濟危機,期貨市場會怎麼走

無論經濟怎麼樣你做期貨不就那幾個信條嗎!!
止贏止損!!順勢操作!!!
心態加策略加機械模式!!!

7. 期貨違約會怎麼樣

期貨交易所先以違約會員的保證金承擔該會員的違約責任,就是期貨公司交給交易所的保證金,如果保證金不夠的,實行全員結算制度的,期貨交易所應當以違約會員的自有資金,期貨交易所風險准備金,期貨交易所自有資金依次進行承擔。

(7)發生病蟲害期貨會怎麼樣擴展閱讀:
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
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期貨市場及行業的金融創新和改革已在監管制度改革、產品擴容和業務創新等多個方面齊頭並進:在監管制度改革方面,主要為推進期貨市場手續費、套保、套利、保證金及限倉等改革,提升市場效率。
在產品創新方面,貼近「三農」需求,開發更多面向農業和農民的證券期貨產品,開發國債期貨、股票期權等金融產品;在業務創新方面,證監會支持期貨公司業務創新,推動開展境外經紀業務試點和客戶資產管理試點,推動專業化的期貨投資基金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期貨公司發行上市。
隨著期貨市場和期貨行業改革的深入推進,期貨行業將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期。短期內,隨著市場擴容和市場效率提升,期貨行業將有望迎來業績拐點;從長期來看,隨著業務創新的全面鋪開,期貨行業將打開持續。
期貨合約的商品品種、交易單位、合約月份、保證金、數量、質量、等級、交貨時間、交貨地點等條款都是既定的,是標准化的,唯一的變數是價格。期貨合約的標准通常由期貨交易所設計,經國家監管機構審批上市,與此同時,期貨合約的履行由交易所擔保,不允許私下交易。

8. 小麥期貨價格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小麥期貨價格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包括:供求因素、天氣、病蟲害、播種面積和單產、小麥質量及倉單數量、國家政策、國際市場聯動性、小麥生產周期性和季節性、市場投機因素和心理因素、交通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
_ 供求因素
供求因素是決定小麥價格的根本因素。總的來說,小麥主要用於食用,其需求總量基本穩定,需求因素對小麥價格的影響是緩慢的;供給的變化會引起小麥價格快速變動。
供給方面。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前期庫存量、當期生產量以及商品的進口量。
1、前期庫存量
它是構成總產量的重要部分,前期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供應短缺價格上漲,供應充裕價格下降。
2、當期生產量
當期產量主要受種植面積、單產的影響。影響種植面積的主要是農民與其他農產品的比較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國家的農業政策等因素,影響單產的主要是天氣、科技水平等。我們必須分析研究小麥的播種面積,氣候情況和作物生產條件,生產成本以及政府的農業政策等因素的變動情況。
3、商品的進口量
商品的實際進口量往往會因政治或經濟的原因而發生變化。因此,應盡可能及時了解和掌握國際形勢,價格水平,進口政策和進口量的變化。
需求方面。主要由國內消費量、出口量及期未商品結存量三部分組成。
_ 具體因素
1、天氣、病蟲害
氣候對小麥價格的影響非常大。小麥在種植期和生長期需要相適應的生長環境。如果出現異常天氣將對小麥產量、質量造成不利影響,由此對小麥價格產生重大影響,並經常形成小麥交易中的「天氣市」。
病蟲害也會影響小麥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小麥減產,甚至顆粒無收。
2、播種面積和單產
小麥播種面積是產量的基礎決定因素。可以說,小麥播種面積和播種生長期的天氣直接決定強麥的產量和質量,成為期貨價格炒作的重要題材。單產的高低也會影響產量,從而影響供應,進而對價格產生影響。
3、小麥質量及倉單數量
小麥質量如何、是否能達到交割標准、臨近交割月時申報入庫及注冊的倉單數量等因素對小麥期貨行情有一定影響。
4、國家政策
小麥問題關系國計民生,政府經常對小麥出台宏觀調控政策,以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供給,防止通貨膨脹。進出口及稅收政策也是小麥價格的重要影響因素。
5、國際市場聯動性
鄭州小麥期貨價格定期由路透社發布,現已納入世界小麥報價體系,世界小麥產量及庫存對中國小麥價格的影響不可忽視,我國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小麥價格波動逐步顯現聯動振盪趨勢。
強麥價格更易受到進口小麥的影響,與國際小麥價格聯動性更強。
6、小麥生產周期性和季節性
農業生產具有周期性,小麥從播種到收獲要有長達8個月的周期。這種相對固定的周期,制約了生產規模的伸縮性。
小麥價格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波動規律。一般來說,每年冬麥上市後的七月份為小麥的供應旺季,價格最低。從九月份開始,小麥消費進入旺季,現貨價格穩步上升,春節左右,小麥消費進入高峰期,小麥價格也抵至年內高點。
7、交通運輸
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小麥現貨價格都是由期貨價格和基差形成。所以對於進口小麥來說,進口合同一旦簽訂,船期和運費是影響到岸價格的不確定因素。
8、市場投機因素和心理因素
期貨市場是一個資本市場,隨著市場的發展,表現出越來越強的金融屬性。進入2007年以來,資本流動性及市場投機因素對強麥價格的影響愈來愈不可忽視。如美國的次貸危機不僅影響股票市場,而且對商品期貨市場也有很大影響。
9、其他因素
相關產品替代(如小麥與玉米使用上的替代)、小麥其他用途的拓展、消費者的購買力、消費者偏好、人口變動會影響小麥的需求;種植習慣、生產投入、推廣等也會影響小麥供給。
整體宏觀經濟形勢、通貨膨脹、其他商品價格的變化(包括股票、黃金等的變化)、突發事件等,都會對小麥價格的走勢產生一定的影響。

9. 期貨會對股市產生影響嗎原因是什麼呢

一般來說,當某一題材在期貨市場上出現反彈情況時,會帶動市場上的股票上漲,而當某一題材在期貨市場上發生暴跌時,可能會導致相關股票下跌,例如,當期貨市場上出現黃金反彈時,會帶動黃金股、貴金屬股的反彈。


至於股市,上市公司也與我們的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例如:食品板塊、建材板塊、養殖板塊、半導體板塊、醫葯板塊等等,這些板塊中的上市公司,無論生產和銷售什麼產品,都需要購買原材料。先漲到強阻力區再回3200點找支撐,先跌到看2969點新低下挖。未來預測:在未來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有望在3000-4000點之間震盪,從長遠來看,也是為了下一輪牛市的醞釀。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10. 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發生有哪些特點

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的特點

3.病蟲害的頑固性

病蟲害問題能否被根除主要視其嚴重情況而定,實際上有些頑固性的病蟲害很難被徹底清除,園林植物生長期間頻繁受到病蟲害侵襲,生長狀態不良,死亡率偏高。這就需要園林工程養護人員使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對植物生長狀況進行動態監測,及早發現病蟲害,否則頑固性病蟲害的反復發生,會造成植物生長系統的破壞,引起植物的患病和死亡,影響植物功能的發揮,削減園林工程的整體效益。

熱點內容
京東員工股票交易 發布:2025-09-15 12:12:51 瀏覽:732
理財錢沒了判多少年 發布:2025-09-15 11:28:01 瀏覽:568
基金一個點的差價是多少 發布:2025-09-15 11:24:07 瀏覽:336
51過後什麼板塊股市會賺錢 發布:2025-09-15 11:01:30 瀏覽:425
金融行業怎麼下沉 發布:2025-09-15 10:15:21 瀏覽:207
新興電子貨幣怎麼樣 發布:2025-09-15 10:14:02 瀏覽:976
188天理財十萬到期是多少利息 發布:2025-09-15 09:58:21 瀏覽:425
馬爾他海外基金會辦理多少錢 發布:2025-09-15 09:53:12 瀏覽:880
應屆畢業生弄股票交易員怎麼樣 發布:2025-09-15 09:20:08 瀏覽:96
溫氏股票股權激勵有影響嗎 發布:2025-09-15 09:12:41 瀏覽: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