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並長期股權投資是什麼
㈠ 什麼是長期股權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Long-term investment on stocks)是指通過投資取得被投資單位的股份。企業對其他單位的股權投資,通常視為長期持有,以及通過股權投資達到控制被投資單位,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與被投資單位建立密切關系,以分散經營風險。
長期股權投資目的是為長期持有被投資單位的股份,成為被投資單位的股東,並通過所持有的股份,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改善和鞏固貿易關系,或持有不易變現的長期股權投資等。
在中國,長期股權投資的取得方式主要有:
a.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應區分企業合並的類型,分別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確定形成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b.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包括購買過程中支付的手續費等必要支出。
c.以發行權益性證券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成本為所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
d.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f.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㈡ 「企業合並」和「長期股權投資」有何區別和聯系謝謝!!
長期股權投資是企業對外的一切投資,佔5%股權也好,佔100%也好,都是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合並是長期股權投資中達到控制對方企業,形成一個報告主體的投資,包括控股合並,吸收合並,新設合並,
㈢ 企業合並時為什麼會產生長期股權投資
企業合並,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獨的企業合並形成一個報告主體的交易或事項。
企業合並從合並方式劃分,包括控股合並、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
1、控股合並
控股合並方式下,被合並方或被購買方在合並後仍保持其獨立的法人資格繼續經營,合並方或購買方應確認企業合並形成的對被合並方或被購買方的投資。
在控股合並方式下,不論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或者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在合並方(或購買方)的個別財務報表中,均體現為母公司(合並方或購買方)對子公司(被合並方或被購買方)的長期股權投資。
2、吸收合並
吸收合並是指合並方在企業合並中取得被合並方的全部凈資產,並將有關資產、負債並入合並方自身的賬簿和報表進行核算(個別報表主體)。企業合並後,注銷被合並方的法人資格。
3.新設合並
新設合並是指企業合並中注冊成立一家新的企業,由其持有原參與合並各方的資產、負債在新的基礎上經營(個別報表主體)。原參與合並各方在合並後均注銷其法人資格。
顯然,上述合並形式中只有控股合並產生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控股合並形成母子公司的企業形式,即合並方對被合並方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
企業合並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參與合並的企業在合並前後均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最終控制且該控制並非暫時性的,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合並日,是指合並方實際取得對被合並方控制權的日期。通常情況下,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指發生在同一企業集團內部企業之間的合並。除此之外,一般不作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參與合並的各方在合並前後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的,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購買日,是指購買方實際取得對被購買方控制權的日期。
其他的就是企業合並以外的方式
控股合並後母公司可以對子公實施控制,其他兩種方式只有一個企業了,也就與之無關了
㈣ 怎麼判斷是企業合並還是以企業合並以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就是說控股合並,50%以上,肯定是成本法。其他形式形成的,不一定,可以成本,可以權益,看是否是20%-50%。
長期股權投資包括4種
1、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子公司投資。
2、企業持有的能夠與其他合營方一同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合營企業投資。
3、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即對聯營企業投資。
4、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上沒有報價且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
(4)企業合並長期股權投資是什麼擴展閱讀:
吸收式合並:又稱合並,是指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合並為一個企業,其中一個企業保持法人地位,而其他企業的法人地位隨著合並而消失。
從法律形式,吸收合並可以表述為「公司+公司B=公司」,也就是說,合並後,公司仍有法人資格的企業進行合並,但B公司已經失去了作為合並後的企業法人地位,成為公司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公司合並後的公司B。
合並時,如果A公司採取現金或其他資產支付方式進行合並,B公司的原所有者將由A公司管理,不享有合並後的A公司稅後利潤。
然而,如果公司通過發行股票進行合並,然後B公司最早的主人成為合並後公司的股東,並可能繼續參與公司合並後的管理和共享的稅後利潤,但通常沒有控制在公司合並後。
在完成法定的吸收和合並程序後,公司內部的整合還需要在很多方面做好。
主要包括機構設置調整、人員重疊安排、業務流程調整、財務管理制度調整等。
㈤ 什麼是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1、控股合並:A公司買下了B公司60%的股權,成為了B公司的母公司。
此時,A和B的獨立法人地位保持不變,因此對於A來說,對B的投資就是一筆「長期股權投資」。
2、吸收合並:A公司把B公司整個收購之後,將其並入自身。
此時,B的法人地位不復存在,B已經成為了A的一部分。B在A的報表中,直接體現為相應的資產與負債(你可以將B假想為是A的一個部門),自然也就不再體現為一筆「長期股權投資」了。
3、新設合並:A公司與B公司合並,組建了新的C公司,原來的A和B都不復存在。
此時,A和B的法人都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新的C。在C的報表中,直接體現為原來A和B相應的資產與負債,自然也就不再體現為一筆「長期股權投資」了。
正確的說法是,控股合並會形成長期股權投資,吸收和新設合並則不會。
㈥ 企業合並以外方式的長期股權投資具體是什麼意思
首先,長期股權投資包括4種
1.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子公司投資
2.企業持有的能夠與其他合營方一同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的權益性投資--即對合營企業投資
3.企業持有的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即對聯營企業投資
4.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上沒有報價且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
以企業合並方式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概念就不說了,這種方式就是第1種長期股權投資
以企業合並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針對的是第2、3、4種長期股權投資
㈦ 以企業合並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是什麼意思
以企業合並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指的是以支付現金、發行權益性證券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包括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以發行權益性證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成本為所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
投資者投入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評估作價為基礎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㈧ 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是什麼
長期股權投資目的是為長期持有被投資單位的股份,成為被投資單位的股東,並通過所持有的股份,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或為了改善和鞏固貿易關系,或持有不易變現的長期股權投資等。
長期股權投資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這種經濟利益可以通過分得利潤或股利獲取,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取得,如被投資單位生產的產品為投資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場上這種原材料的價格波動較大,且不能保證供應。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企業通過所持股份,達到控制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使其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能夠直接從被投資單位取得,而且價格比較穩定,保證其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但是,如果被投資單位經營狀況不佳,或者進行破產清算時,投資企業作為股東,也需要承擔相應的投資損失。
㈨ 長期股權投資與企業合並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企業合並分為吸收合並、控股合並、新設合並。吸收合並和新設合並的結果,只有一個會計主體存在,所以不涉及合並財務報表;控股合並又分為統一控制下的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並,通過收購其他企業的股份或相互交換股票取得對方股份,達到對其他企業進行控制。取得的「對方股份」就是合並方(購買方)對被合並方(被購買方)的長期股權投資。個人理解,如有錯誤請指正。
ps:有視頻講的很細很好,留個郵箱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