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稀釋股權如何拿到分紅
❶ 公司股份分紅怎麼分配
公司股東的持股比例,按照公司成立時各股東的出資比例確定。分紅股一般按股份比例分配。股份公司的分紅一般在年中或年末進行。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按公司章程執行。如果全體股東同意,股東分紅可以直接增加註冊資本,也可以不分紅作為注冊資本。
拓展資料:
股份簡介:
1、代表對公司的部分擁有權,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層含義:1、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構成成分;2、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權利與義務;3、股份可以通過股票價格的形式表現其價值。2、股份的金額性,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劃分為股份,每一股的金額相等,即股份是一定價值的反映,並可以用貨幣加以度量;
3、股份的平等性,即同種類的每一股份應當具有同等權利;
股份的不可分性,即股份是公司資本最基本的構成單位,每個股份不可再分;股份的可轉讓性,即股東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轉讓。如《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5%;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l年內不得轉讓。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此外,《公司法》允許公司章程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股份的分派是指公司根據發起人和(或)其他股份認購人認購股份的情況,將股份按照一定分派方法分配給認購人。如果認購的總額超過發行的總額,還應根據一定的原則確定分派的方式。繳付股款和股份分派是同一活動的兩個方面。在股份分派以後,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名稱記載在股東名冊上。
❷ 公司股權分紅怎麼規定
法律分析:如果股東間沒有約定,那麼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來分配利潤,而不是按照認繳的比例分配;如果公司股東對利潤分配有其他約定,例如不按照實繳出資比例,而按照認繳出資比例或直接約定各股東獲得利潤的比例,而不考慮出資比例問題,都是可以的,只要股東間的約定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即可,甚至可以約定某股東放棄分配利潤的權利,但是不能約定某股東不承擔股東義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十四條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❸ 公司股權分紅該如何計算
公司股權分紅的規定是:公司法第三十四條,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向股東分配利潤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再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條
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第三十四條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❹ 什麼是股權稀釋可以舉例說明嗎
“股權稀釋”名詞解釋
為了使大家更好的理解股權稀釋這個名詞,我們來分別舉個小例子
示例一:公司增發股份
假設現在有兩個合作夥伴張三、李四准備創業,創業初期,張三拿出了60萬,李四拿出了40萬,共計100萬,作為初始投資,公司順利開業後,張三佔60%的股權股份,李四則占據剩下的40%股權股份,這很好理解,按照每個人的投資金額作為比例,後來公司發展得不錯,掙到了不少錢,公司估值約400萬。為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兩人找到了天使投資,並獲得了100萬,在這個時候,張三和李四的股權就被稀釋了,張三現在持有 60% * 0.8,也就是48%,李四持有 40% * 0.8 ,也就是32%,而天使投資占據20%的股權,在這種情況下,股權稀釋有助於公司發展。
示例二:公司追加投資
還是張三李四,前面我們說了公司發展了掙錢了,拉來了天使投資,但是後來公司遇到了危機,走了下坡路,公司開始賠錢了,原先估值1000萬,但是現在就只剩下了500萬,在這個時候,天使投資的股份在同份額上已經不值錢了,股權也就被稀釋了。
合理地稀釋股權公司想要發展壯大,股權稀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定要合理地稀釋股權,尤其是公司發展前期,一定要保證創始人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也是股權大於50%,經過市場多年的發展,要想減小股權稀釋所帶來的影響有這幾個方式:1.委託投票權,2.一票否決權,3.一致行動人協議,4.通過有限合夥企業持股
❺ 股權分紅如何操作
股權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
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紅,而優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紅。股份公司只有在獲得利潤時才能分配紅利。
基金分紅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現金分紅,一種是紅利再投資。
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若投資者未指定分紅方式,則默認收益分配方式為現金分紅。投資者可以在權益登記日之前去您購買基金的機構處進行分紅方式的修改。
例如,持有一基金10萬份,現每基金份額分紅0.05元:假設選擇現金分紅方式,那麼基民可以得到0.5萬元的現金紅利;假設選擇紅利再投資,分紅基準日基金份額凈值為1.25元,那麼,基民就可以分到5000元÷1.25元/份=4000份基金份額,基金份額就變為10.4萬份。
開放式基金默認的分紅方式為現金分紅,但基民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以及基金行情的變化自主更改。
更改分紅方式時,代銷客戶需持本人身份證和證券卡去原先購買基金的代銷機構修改;直銷的客戶可通過基金公司網站或電話交易系統自行修改。
❻ 通過增發股票並購 稀釋股權怎麼算
公司增發新股,公司總股數增加,但是股東的股數不變,所以股東的占股比例就下降了,所以會稀釋大股東的股權。
提到股票增發,剛開始玩股票的朋友可能並不知道股票定增是什麼意思,因此丟失了很多掙錢的好時機,甚至很多力氣都白費了。
一、股票定向增發是什麼意思?
我們可以來學習一下股票增發的意義是什麼,股票增發的含義是已經上市的股份制公司,在原有股份的基礎上再增加發行新的股份。
股票定向增發是將上市公司的新的股票針對少數的特定投資者增加發行,並且打折出售。然而這些股票,在二級市場市上對散戶是不開放的。
對股票定增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大家一起回歸到探討正題上來,然後再來看看股票定增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
二、股票定增是利好還是利空?
通常都感覺股票定增是利好的體現,可是股票定增也有利空的可能性出現,它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股票定增一般為利好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定向增發有明顯優勢:
1. 它很有可能通過注入優質資產、整合上下游企業等方式大大增長上市公司的業績;
2. 有可能會有戰略投資者的到來,進而給公司未來的戰略和發展提供好的環境和空間。
如果說定增如大家所說的那樣可以為上市公司帶來巨大的好處,那為何還會存在利空的情況?不要焦急,大家繼續來了解。
要是上市公司為一些前景表現優秀的項目定向增發,會吸引不少投資者,這有很大幾率會造成股價的上漲;對於前景不明朗或項目時間過長的項目,如果上市公司對於進行項目增發的話,投資者就會質疑,一定程度會導致股價下降的。
假設說大股東們注入的都是優質資產,毫無疑問,折股後的每股盈利能力應該要明顯比公司現有資產更優增發是可以給公司每股價值帶來大幅增值。否則,要是朝著定向增發,上市公司注入或置換的資產比較劣質,其成為個別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或向關聯方輸送利益的常用手法,會造成重大利空。
如果在定向增發過程中,有操控股票價格的舉動,短期「利好」或「利空」就會發生。好比相關公司或許利用壓低股價的形式,達到降低增發對象持股成本的目的,這么做就能創造利空;反之的話,如果擬定向增發公司的股價低到了增發底價之下,況且可能有大股東拉升股價。
所以整體來說,大部分情況下股票定增是利好現象,但投資者要做防範風險也同樣很有必要,應該參考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評估,避免掉入「投資陷阱」。
❼ 股東稀釋股權咋算
股權稀釋是什麼意思?
根據《公司法》,股權比例的計算,在有限責任公司是通過股東認繳的出資額除以總注冊資本,而股份公司則是股東所持的股份除以總股本。
股權稀釋最直接的理解就是股權比例降低了,主要原因公司的總股本增加(增發導致)。在有限責任公司則表現為公司的總注冊資本增加了,也就是分母增加了。
股權稀釋會損害我的利益嗎?
稀釋會不會導致利益受損呢,你是否記得:
格力增發股份並募資收購銀隆新能源,被小股東否決;
萬科要增發股份收購深圳地鐵集團資產,被華潤等股東否決。
這裡面就涉及到股權稀釋的問題,可以看出,稀釋涉及到很大的利益問題。
其中,格力的原因是發行價格偏低、且發行數量大,現有股東的權益被顯著攤薄,也就是稀釋。而萬科增發引入深圳地鐵呢,引入深圳地鐵發行股份交易完成後,深圳地鐵集團將會持股20.65%,華潤集團也會落至第三大股東,而且發行價格為每股15.88元,最後深圳地鐵受讓華潤是22元/股;受讓恆大的是18.8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