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期貨債券長短合約如何套利

期貨債券長短合約如何套利

發布時間: 2022-09-27 22:41:11

Ⅰ 期貨套利如何操作希望有實例圖解

現實中,一些企業利用自身在現貨市場經營的優勢,依據基差與持倉費之間的關系,尋找合適的時機進行操作,演變成期現套利的新型操作模式。具體操作可通過下面的例子來說明。
假設某企業有一批商品的存貨。目前現貨價格為3 000 元/噸, 2 個月後交割的期貨合約價格為3 500 元/噸。2 個月期間的持倉費和交割成本等合計為300 元/噸。該企業通過比較發現,如果將該批貨在期貨市場按3 500 元/噸的價格賣出,待到期時用其持有的現貨進行交割,扣除300 元/噸的持倉費之後,仍可以有200 元/噸的收益。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將貨物在期貨市場賣出要比現在按3 000 元/噸的價格賣出更有利,也比兩個月之後賣出更有保障(因為不知道未來價格會如何變化)。此時,可將企業的操作稱之為」期現套利」。
期現套利是指交易者利用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之間的不合理價差,通過在兩個市場上進行反向交易,待價差趨於合理而獲利的交易。一般來說,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之間的價差主要反映了持倉費。但現實中,價差並不絕對等同於持倉費。當兩者出現較大的偏差時,期現套利機會就會出現。
如果價差遠遠高於持倉費,套利者就可以買入現貨,同時賣出相關期貨合約,待合約到期時,用所買入的現貨進行交割。價差的收益扣除買入現貨之後發生的持倉費用之後還有盈利,從而產生套利的利潤。相反,如果價差遠遠低於持倉費,套利者就可以通過賣出現貨,同時買入相關期貨合約,待合約到期時,用交割獲得的現貨來補充之前所賣出的現貨。價差的虧損小於所節約的持倉費,因而產生盈利。不過,對於商品期貨來說,由於現貨市場缺少做空機制,從而限制了現貨市場賣出的操作,因而最常見的期現套利操作是第一種情形。
在實際操作中,也可不通過交割來完成期現套利,只要價差變化對其有利,也可通過將期貨合約和現貨頭寸分別了結的方式來結束期現套利操作。
在商品市場進行期現套利操作,一般要求交易者對現貨商品的貿易、運輸和存儲等比較熟悉,因此參與者多是有現貨生產經營背景的企業。

一、期貨套利交易
(一)期貨價差的定義
期貨價差是指期貨市場上兩個不同月份或不同品種期貨合約之間的價格差。與投機交易不同,在價差交易中,交易者不關注某一個期貨合約的價格向哪個方向變動,而是關注相關期貨合約之間的價差是否在合理的區間范圍。如果價差不合理,交易者可以利用這種不合理的價差對相關期貨合約進行方向相反的交易,等價差趨於合理時再同時將兩個合約平倉來獲取收益。因而,價差是價差套利交易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而「Spread」一詞本身也有價差的含義。
在價差交易中,交易者要同時在相關合約上進行方向相反的交易,也就是說,交易者要同時建立一個多頭頭寸和一個空頭頭寸,這是套利交易的基本原則。如果缺少了多頭頭寸或空頭頭寸,就像一個人缺了一條腿一樣無法正常行走,因此,套利交易中建立的多頭和空頭頭寸被形象地稱為套利的「腿」 (Legs ,也可稱為「邊」或「方面」)。
大多數套利活動都是由買入和賣出兩個相關期貨合約構成的,因而套利交易通常具有兩條「腿」。但也有例外的情況,例如跨品種套利中,如果涉及的相關商品不止兩種,比如在大豆、豆粨和豆油三個期貨合約間進行的套利活動,可能包含了一個多頭、兩個空頭或者一個空頭、兩個多頭,在這種情況下,套利交易可能會有三條「腿」。
計算建倉時的價差,應用價格較高的一「邊」減去價格較低的一「邊」。例如,某套利者買入5月份鋁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6月份的鋁期貨合約,價格分別為15 730 元/噸和15 830 元/噸,因為6月份價格高於5月份價格,因此價差為6月份價格減去5月份價格,即100 元/噸。
在計算平倉時的價差時,為了保持計算上的一致性,也要用建倉時價格較高合約的平倉價格減去建倉時價格較低合約的平倉價格。例如,在前面的例子中,套利者建倉之後,5月份鋁期貨價格上漲至16 010 元/噸,6月份漲幅相對較小,為15 870 元/噸,如果套利者按照此價格同時將兩個合約對沖了結該套利交易,則在平倉時的價差仍應該用6月份的價格減去5月份的價格,即為-140 元/噸(而不應該用5月份價格減去6月份的價格,即140 元/噸)。因為只有計算方法一致,才能恰當地比較價差的變化。
(二)價差的擴大與縮小
由於套利交易是利用相關期貨合約間不合理的價差來進行的,價差能否在套利建倉之後「回歸」正常,會直接影響到套利交易的盈虧和套利的風險。具體來說,如果套利者認為目前某兩個相關期貨合約的價差過大時,他會希望在套利建倉後價差能夠縮小(Narrow);同樣,如果套利者認為目前某兩個相關期貨合約的價差過小時,他會希望套利建倉後價差能夠擴大(Widen) 。
如果當前(或平倉時)價差大於建倉時價差,則價差是擴大的;反之,則價差是縮小的。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例子來說明。
【例5-5】 某套利者在8月1日買入9月份白糖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11月份白糖期貨合約,價格分別為5 720 元/噸和5 820 元/噸,到了8月15日,9月份和11月份白糖期貨價格分別變為5 990 元/噸和6 050元/噸,價差變化為:
8月1日建倉時的價差: 5 820 - 5 720 = 100 (元/噸)
8 月15 日的價差: 6 050 - 5 990 = 60 (元/噸)
由此可以判斷出,8月15日的價差相對於建倉時縮小了,即價差縮小40 元/噸。
(三)價差套利的盈虧計算
在計算套利交易的盈虧時,可分別計算每個期貨合約的盈虧,然後進行加總,可以得到整個套利交易的盈虧。
【例5-6】 某套利者以4 326 元/噸的價格買入1月的螺紋鋼期貨,同時以4 570 元/噸的價格賣出5月的螺紋鋼期貨。持有一段時間後,該套利者以4 316 元/噸的價格將1月合約賣出平倉,同時以4 553 元/噸的價格將5月合約買入平倉。該套利交易的盈虧計算如下:
1月份的螺紋鋼期貨合約: 虧損 = 4 326 – 4 316 = 10 (元/噸)
5月份的螺紋鋼期貨合約盈利 = 4 570 – 4 553 = 17 (元/噸)
套利結果 = -10 + 17 = 7 (元/噸)
按照這種計算方法,可以算出該套利交易後每噸螺紋鋼盈利7元。

Ⅱ 期貨合約如何做套利

套利: 指同時買進和賣出兩張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 套利一般可分為三類: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商品套利。 1.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種,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間正常價格差距出現異常變化時進行對沖而獲利的,又可分為牛市套利(bull 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 spread兩種形式。例如在進行牛市套利時,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希望近期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合約價格的上帳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合約,並期望遠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2. 跨市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間的套利交易行為。當同一期貨商品合約在兩個或更多的交易所進行交易時,由於區域間的地理差別,各商品合約間存在一定的價差關系。例如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與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都進行陰極銅的期貨交易,每年兩個市場間會出現幾次價差超出正常范圍的情況,這為交易者的跨市套利提供了機會。例如當LME銅價低於SHFE時,交易者可以在買入LME銅合約的同時,賣出SHFE的銅合約,待兩個市場價格關系恢復正常時再將買賣合約對沖平倉並從中獲利,反之亦然。在做跨市套利時應注意影響各市場價格差的幾個因素,如運費、關稅、匯率等。 3. 跨商品套利指的是利用兩種不同的、但相關聯商品之間的價差進行交易。這兩種商品之間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約。跨商品套利的交易形式是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交割月份但不同種類的商品期貨合約。例如金屬之間、農產品之間、金屬與能源之間等都可以進行套利交易。 交易者之所以進行套利交易,主要是因為套利的風險較低,套利交易可以為避免始料未及的或因價格劇烈波動而引起的損失提供某種保護,但套利的盈利能力也較直接交易小。 (南方財富網期貨頻道) (責任編輯:張宇)

Ⅲ 期貨有哪些套利方法

在金融投資市場上,大家可能會經常聽到關於「套利」的相關術語,相信對於空手套白狼的交易行為,大家也是頗感興趣。尤其是私募基金中的CTA策略,會經常用到「套利」的策略。今天我就為大家來解讀一下CTA策略中的「套利」策略。

那麼,究竟什麼是期貨套利策略?私募基金又是如何套利的?

在交易市場中,套利可謂是無處不在。當一個商品存在兩種不同價格的時候,投資者就可以在低價市場買入該商品,而在高價市場進行賣出,在這買賣之間賺取差價從而獲得收益。與其他交易不同,套利所賺取的潛在利潤並不是基於所購買商品價格的上漲或下跌,而是基於兩個市場或合約之間價差的擴大或縮小。

按照機制進行劃分,分為關聯套利和內因套利。關聯套利中,各個對象之間沒有必然的內因約束,只是在價格上受共同因素的主導,但其受影響的程度並不相同,因此可以在不同對象對同一影響因素的不同表現而建立起套利關系。內因套利中,當對象間價格關系因為某種原因而出現過分背離時,可以通過內在糾正力量而產生套利。

進行跨市場套利一般需要具備三個前提,第一是期貨交割標的物的質量相同或者十分相近;第二是該期貨品種在兩個期貨市場的價格走勢具有相對較強的相關性;第三是進出口政策相對寬松,交易的商品可以在兩國之間進行自由流通。

小結

交易是一門科學,套利在市場中無處不在。資本市場上的「套利操作」好比朋友圈各種類型的代購,當差價足夠大時就能獲取利潤,同時也和代購類似,套利中最大的風險之一就在於時間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Ⅳ 期貨套利的操作方法是什麼

期貨市場的套利主要有三種方式,即跨交割月份套利、跨市場套利及跨商品套利。第一,跨交割月份套利。即投機者在同一市場利用同一種商品不同交割期之間的價格差距的變化,買進某一交割月份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交割月份的同類期貨合約以謀取利潤的活動。其實質是利 用同一種商品期貨合約不同交割月份之間的差價來獲利,這是最為常用的一種套利形式。一般來說,跨 月套利與商品絕對價格無關,而僅與不同交割期之間價格差變化趨勢有關。第二,跨市場套利。即投機者利用同一商品在不同交易所期貨價格的不同,在兩個交易所同時買進和賣出期貨合約以謀取利潤的活動。當同一商品在兩個交易所中的價格差額超出了將商品從一個交易所的交割倉庫運送到另一交易所的交割倉庫的費用時,可以預計,他們的價格將會縮小並在未來某一時期體現真正的跨市場交割成本。第三,跨商品套利。即利用兩種不同而相互關聯的商品之間的期貨價格的差異來進行套利,即買進 (賣出)某一交割月份某一商品的期貨合約,而同時賣出(買入)另一種相同交割月份、另一關聯商品的期貨合約。通常來講,跨商品套利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是兩種商品之間具有關聯性與相互替代性;二是交易價 格受相同的一些因素制約;三是買進或賣出的期貨合約通常應該在相同的交割月份。

Ⅳ 期貨交易如何做套利交易

套利,又稱套期圖利,是指期貨市場參與者利用不同月份、不同市場、不同商品之間的差價,同時買入和賣出不同種類的期貨合約以從中獲取利潤的交易行為。

在期貨市場中,套利有時能比單純的長線交易提供更可靠的潛在收益,尤其當交易者對套利的季節性和周期性趨勢進行深入研究和有效使用時,其功效更大。

有些人說套利交易的風險比單純的長線交易更小,這並不確切。盡管一些季節性商品的套利的內在風險低於某些單純長線交易,但套利有時比長線交易風險更高。當兩個合約、兩種商品的價格反方向運動時,套利的兩筆交易都發生虧損,這時,套利成為極為冒險的交易。

因此,就整個期貨交易而言,套利交易仍然是一項風險、收益都較高的投機。套利交易的收益來自下面三種方式之一:(1)在合約持有期,空頭的盈利高於多頭的損 失;(2)在合約持有期,多頭的盈利高於空頭的損失;(3)兩份合約都盈利。

套利交易的損失則來自剛好相反的方式:(1)在合約持有期,空頭的盈利少於多頭的損失;(2)在合約持有期,多頭的盈利少於空頭的損失;(3)兩份合約都虧損。

試舉一例,2003 年 5 月 22 日,某一交易者對 2003 年 8 月與 11 月豆粕合約進行套利交易,以 2092 元/噸的價格賣出 8 月合約 10 手,以 2008 元/噸的價格買入 11 月合約 10 手。5月 29 日,8 月合約的價格下跌至 2059 元/噸,11 月合約的價格上漲至 2029 元/噸,套利者可發出平倉指令,結束套利交易,結果交易者在 8 月合約上贏利 330 元,在 11 月合約上贏利210 元,共計贏利 540 元(不計手續費)。這個例子是兩份合約都贏利的情況,當然這種情況發生的幾率比較小。

二、期貨套利的方法

期貨市場的套利主要有三種形式,即跨交割月份套利、跨市場套利及跨商品套利。

1、跨交割月份套利(跨月套利)

投機者在同一市場利用同一種商品不同交割期之間的價格差距的變化,買進某一交割月份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交割月份的同類期貨合約以謀取利潤的活動。其實質,是利用同一商品期貨合約的不同交割月份之間的差價的相對變動來獲利。這是最為常用的一種套利形式。比如:如果你注意到 5 月份的大豆和 7 月份的大豆價格差異超出正常的交割、儲存費,你應買入 5 月份的大豆合約而賣出 7 月份的大豆合約。過後,當 7 月份大豆合約與 5 月份大豆合約更接近而縮小了兩個合約的價格差時,你就能從價格差的變動中獲得一筆收益。跨月套利與商品絕對價格無關,而僅與不同交割期之間價差變化趨勢有關。

具體而言,這種套利又可細分為三種:牛市套利,熊市套利及蝶式套利。

2、跨市場套利(跨市套利)

Ⅵ 請問期貨如何套利呢,請舉例說明

但我不是十分明白,試請舉個例子說明下。期貨套利不是期現套利。 比如 玉米1109合約和1201合約 今天收盤 1109的價格減去1201的價格 是 -9 我判斷過

Ⅶ 期貨套利交易方法

期貨市場的套利主要有三種,即跨交割月份套利、跨市場套利及跨商品套利。
一、跨交割月份套利:投機者在同一市場利用同一種商品不同交割期之間的價格差距的變化,買進某一交割月份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交割月份的同類期貨合約以謀取利潤的活動。其實質,是利用同一商品期貨合約的不同交割月份之間的差價的相對變動來獲利。這是最為常用的一種套利形式。具體而言,這種套利又可細分為三種:牛市套利,熊市套利及蝶式套利。比如:如果你注意到5月份的大豆和7月份的大豆價格差異超出正常的交割、儲存費,你應買入5月份的大豆合約而賣出7月份的大豆合約。過後,當7月份大豆合約與5月份大豆合約更接近而縮小了兩個合約的價格差時,你就能從價格差的變動中獲得一筆收益。跨月套利與商品絕對價格無關,而僅與不同交割期之間價差變化趨勢有關。
二、跨市場套利:投機者利用同一商品在不同交易所的期貨價格的不同,在兩個交易所同時買進和賣出期貨合約以謀取利潤的活動。當同一種商品在兩個交易所中的價格差額超出了將商品從一個交易所的交割倉庫運送到另一交易所的交割倉庫的費用時,可以預計,它們的價格將會縮小並在未來某一時期體現真正的跨市場交割成本。比如說小麥的銷售價格,如果芝加哥交易所比堪薩斯城交易所高出許多而超過了運輸費用和交割成本,那麼就會有現貨商買入堪薩斯城交易所的小麥並用船運送到芝加哥交易所去交割。
三、跨商品套利是指利用兩種不同的、但是相互關聯的商品之間的期貨價格的差異進行套利,即買進(賣出)某一交割月份某一商品的期貨合約,而同時賣出(買入)另一種相同交割月份、另一關聯商品的期貨合約。

Ⅷ 期貨有哪些套利方法

在金融投資市場上,大家可能會經常聽到關於「套利」的相關術語,相信對於空手套白狼的交易行為,大家也是頗感興趣。尤其是私募基金中的CTA策略,會經常用到「套利」的策略。今天我就為大家來解讀一下CTA策略中的「套利」策略。

那麼,究竟什麼是期貨套利策略?私募基金又是如何套利的?

在交易市場中,套利可謂是無處不在。當一個商品存在兩種不同價格的時候,投資者就可以在低價市場買入該商品,而在高價市場進行賣出,在這買賣之間賺取差價從而獲得收益。與其他交易不同,套利所賺取的潛在利潤並不是基於所購買商品價格的上漲或下跌,而是基於兩個市場或合約之間價差的擴大或縮小。

按照機制進行劃分,分為關聯套利和內因套利。關聯套利中,各個對象之間沒有必然的內因約束,只是在價格上受共同因素的主導,但其受影響的程度並不相同,因此可以在不同對象對同一影響因素的不同表現而建立起套利關系。內因套利中,當對象間價格關系因為某種原因而出現過分背離時,可以通過內在糾正力量而產生套利。

進行跨市場套利一般需要具備三個前提,第一是期貨交割標的物的質量相同或者十分相近;第二是該期貨品種在兩個期貨市場的價格走勢具有相對較強的相關性;第三是進出口政策相對寬松,交易的商品可以在兩國之間進行自由流通。

小結

交易是一門科學,套利在市場中無處不在。資本市場上的「套利操作」好比朋友圈各種類型的代購,當差價足夠大時就能獲取利潤,同時也和代購類似,套利中最大的風險之一就在於時間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熱點內容
建行銷售的貨幣基金收益是多少 發布:2025-07-12 17:49:18 瀏覽:645
炒股虧錢如何找回來 發布:2025-07-12 17:32:31 瀏覽:924
貨幣政策如何運作 發布:2025-07-12 17:12:49 瀏覽:675
如何炒股重組股票 發布:2025-07-12 17:06:49 瀏覽:256
隧道股份長期股權投資什麼 發布:2025-07-12 16:58:26 瀏覽:15
東營個人想炒股應該辦什麼 發布:2025-07-12 16:48:12 瀏覽:454
指數基金只能在哪裡買 發布:2025-07-12 16:41:07 瀏覽:561
炒股入門知識尾盤打壓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2 16:38:52 瀏覽:920
跨境理財通試點利好什麼 發布:2025-07-12 16:18:39 瀏覽:262
快狗市值多少 發布:2025-07-12 16:11:28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