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是什麼期貨品種需求旺季
Ⅰ 黃金的淡季與旺季是哪幾個月
淡季6-7月份:一般來說,買黃金一定要避開結婚的高峰期,因為這個時期很多新人都會購買黃金,導致供小於需,這就會導致黃金價格上漲,所以一般是在6-7月的時間金價最便宜。
2.
節假日打折:另外若是遇上三八節、勞動節、中秋國慶節、元旦節春節等節氣,商家因為看到買的人多了,所以推出一些折扣活動,不要要注意辨別,有些時候節氣商家可能賣得更貴,這個就需要大家平時多關注一下了
一、黃金價格波動的季節性規律
長期以來,商品價格的季節性規律是期貨市場常用的指針之一。作為兼具商品和金融雙重屬性的黃金市場,同樣有季節性規律可循。縱觀黃金交易的歷史,歷年來黃金價格的變化趨勢也呈很強的季節性。從黃金各月的歷史走勢可以看出,金價一般在2月至4月回落,5月份開始回升,在6月、7月份價格則維持震盪。在8月、9月份價格大幅反彈,漲勢持續到年底。
二、對金價季節性規律的分析
通過對1974-2008年金價每個月上漲概率統計,我們將發現到非常強的季節性規律。分析金價的季節性規律,無外乎探尋以下問題的答案:一年中,金價在何時易於上漲,何時易於下跌;何時漲勢最猛,何時漲勢最弱;金價走勢中還有其他什麼特徵等等。
金價在一年中有三個上漲高峰,即9月、10月和12月,其中9月、10月的平均漲幅最大,達到280%。而金價全年漲幅的另外兩個低點均出現在4月、12月的上漲高峰後的第3個月,即7月和3月。
三、對金價季節性規律的原因分析
那麼,為什麼黃金會呈現這種季節性上漲的走勢呢?主要原因來自珠寶製造行業,每年的後三個季度是首飾銷售的主要時段。尤其是第四個季度銷售量都會因為聖誕節的來臨而上升,聖誕節之前是印度排燈節,這個節日從11月開始持續到12月的結婚高峰期。
基本的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金價受供求關系制約——供小於求,金價上漲,反之下跌。
1、需求方面
黃金的現貨需求70%來自於珠寶製造業(自2009年開始,投資需求首次超過珠寶首飾業需求,而2010年上半年,投資需求占總需求比例首次超過50%,成為金價的主導性因素,因此,黃金價格的季節性規律將不如之前那麼明顯)。每年從9月份至次年2月份,印度的排燈節、中東地區的開齋節和宰牲節、西方的聖誕節以及中國農歷春節會相繼到來,珠寶市場也迎來了銷售旺季。而珠寶商會在旺季來臨前1-2個月提前購入黃金並進行加工,因此每年的8月至次年的1月是珠寶製造業的需求旺季。在這個時段,珠寶商集中購入黃金的行為將推高金價;而其餘時段,則因為市場需求相對平淡,金價亦比較疲軟。
10月份是黃金消費的旺季,季節性的消費是推動金價上揚的重要力量。作為世界第一黃金消費大國的印度,其需求量佔了世界黃金需求量的三分之一。而10月份正是印度傳統的節慶季節,嫁娶喜事大多集中在10月及其後幾個月中舉行,因而在此期間印度對黃金的強勁需求是對金價的有力支撐。而在印度的消費旺季過後,隨後到來的聖誕節、元旦和中國農歷春節也會帶來黃金消費的高潮。
Ⅱ 求各個月份各個季節商品期貨淡旺季信息
1、夏季商品:冷氣機, 冰品,飲料,防曬化妝品,泳裝,涼鞋,野營用品等等。
2、秋冬商品:電熱器,火鍋食品,防裂保養品,大衣,毛襪,熱飲品等等。
3、非季節性商品:一般四季通用的產品,季節性劃分不太明顯,淡旺季較難 區分,如:衛生紙,香皂,洗衣粉,牙膏等日常用品,或汽車,冰箱,電視等耐久用品等等。
4、流行性商品:商品的特質與流行有關,是一種趨勢或風潮.此種商品的產品生命周期通常較短。
5、時機性商品:產品的銷售和特殊節日密切關聯,廣告的推出一般已在節令 前一個月或半個月開始廣告為最佳時機.。
商品期貨是指標的物為實物商品的期貨合約。商品期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主要包括農副產品、金屬產品、能源產品等幾大類。是關於買賣雙方在未來某個約定的日期以簽約時約定的價格買賣某一數量的實物商品的標准化協議。商品期貨交易,是在期貨交易所內買賣特定商品的標准化合同的交易方式。
(2)12月份是什麼期貨品種需求旺季擴展閱讀
期貨是一種跨越時間的交易方式,買賣雙方通過簽訂合約,同意按指定的時間、價格與其他交易條件,交收指定數量的現貨。
期貨集中在期貨交易所,以標准化合約進行買賣,有的期貨合約可通過櫃台交易進行買賣,稱為場外交易合約。按標的物種類劃分,期貨可分為商品期貨與金融期貨兩大類。
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的遠期交易發展而來。
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於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准合約的模式。
Ⅲ 美棉期貨中的主力12月和3月指的是什麼
首先美棉,是指在紐約商品交易所(ICE)上市的棉花期貨合約,而非價格指數。所謂主力合約即當前交易量最大的合約。現階段交易的主力合約為12,即今年12月份到期交割的合約。單位是美分/磅,當前期貨價格為94.88美分/磅
Ⅳ 怎麼看塑料期貨行情
打開期貨行情分析軟體,單擊「大連DCE"選項卡,然後就可以看到所有塑料期貨合約的報價信息。
期貨一般指期貨合約,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它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這個標的物,又叫基礎資產,是期貨合約所對應的現貨。
塑料期貨是大連商品交易所推出的期貨品種,主要有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三個品種,均屬於五大通用塑料,其原料來源、下游用途等淵源較深。且三者均在大商所上市,同為大宗商品其走勢相關性較強。 結合以上的情況來說,塑料期貨就是以塑料為根本的期貨合約。
影響塑料期貨價格的有因素:從基本面來看,也就是供需關系,若市場出現供大於求現象,塑料期貨價格下跌,反之上漲。宏觀經濟,經濟利好將會帶動期貨價格上行,反之,市場會受資金抽離而下行。政府政策對塑料期貨市場價格的影響也較為顯著,今年兩會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對塑料行業利好較大,塑料期貨市場應聲上行。塑料行業的需求是分季節的,一般9-10月是需求旺季,因此每年這個時間端的期貨價格會較其它季度略高。上游原材料石腦油的價格也會影響塑料期貨價格,石腦油價格高位,塑料期貨價格將會受提振,反之,價格低勢盤整。期貨市場也會受資金雄厚的大戶操縱,造成投機性的價格起伏,但這種起伏維持時間不長,最終仍回歸基本面。
綜上來看,做塑料期貨必須兼顧多種要素,才能審時度勢,贏得利潤。 近年來塑料期貨行情怎麼樣? 從 速料鏈官網上可以了解到,這些年來,聚乙烯的發展情況一直保持良好,並且需求量也越來越多,煤制烯烴技術的出現讓聚乙烯未來發展之路更為廣闊。
【拓展資料】
聚丙烯相對聚乙烯來說起步較晚,但是同樣也不落後,龐大的需求量以及煤制丙烯的出現,讓2014年才上市的聚丙烯期貨同樣表現的很好。但是,作為產能、產量及消費量均位居第一位的PVC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持續背負高耗能、高污染及產能過剩的包袱,多年來價格在低位徘徊,讓業者只能選擇止步觀望。 從近期塑料期貨價格來看,遠期現貨市場並不樂觀,主要受供需面影響。目前石化庫存位居高位,下游市場采購不積極,導致現貨市場疲軟之態盡顯,後期裝置檢修力度不大及產能擴張,供需壓力仍存,而2019年宏觀經濟面的不確定性,使塑料期貨價格上行受壓制。但基於需求面逐漸恢復的利好,市場仍有上行預期。
Ⅳ 期貨品種PVC的消費旺季也談季分別是什麼時間
PVC用在建築比較多,所以應該跟鋼材消費的相關性很高,鋼材旺季一般是春季和秋季,別的是淡季了
Ⅵ 螺紋鋼的需求旺季是幾月份
二三四十,十一,十二月是旺季,七八月是淡季
不過,這個也不能一概而論。
和工地的開工情況有關,一般9,10月份是工地建設的旺季,所以有金九銀十的說法。
最近是螺紋鋼銷售旺季,所以很多現貨商都在備貨推高期貨價格,但是中下游的需求
目前不太樂觀!有可能會進入弱勢震盪!但是4100又是成本價,下跌空間也很有限,
所以螺紋鋼是做著最沒意思的品種!
Ⅶ 塑料行情及價格漲跌怎麼看
打開期貨行情分析軟體,點擊「大連DCE」標簽,就可以看到所有塑料期貨合約的報價信息。
一般來說,期貨是指期貨合約,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可以交易的真實商品,期貨主要不是商品。是指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標准化合約,約定在一定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的標的物。這個標的物,也叫基礎資產,就是期貨合約對應的現貨。
塑料期貨是大連商品交易所推出的期貨品種,主要包括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都屬於五大通用塑料,其原料來源和下游用途都有很深的淵源。而且三者都在大的商交所上市,而且都是大宗商品,走勢高度相關。結合以上情況,塑料期貨是以塑料為基礎的期貨合約。
影響塑料期貨價格的因素有幾個:從基本面來看,也就是供求關系。如果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塑料期貨價格就會下跌,反之亦然。宏觀經濟、利好經濟會帶動期貨價格上漲,反之,市場會因資金撤離而走低。政府的政策也對塑料期貨市場的價格產生重大影響。今年兩會將加大減稅和減工力度,將極大利好塑料行業,塑料期貨市場將相應上漲。塑料行業的需求是季節性的。一般9-10月是需求旺季,所以每年這個時候的期貨價格會比其他季度略高。原料石腦油的價格也會影響塑料期貨的價格。石腦油價格高的時候,塑料期貨價格會被提振。反之,價格低,盤整。期貨市場也會被資金充裕的大投資者操縱,產生投機性的價格波動,但這些波動不會持續很久,最終會回歸基本面。
綜上所述,塑料期貨必須考慮多種因素,才能審時度勢,贏得利潤。近幾年塑料期貨市場怎麼樣?從快喂鏈官網可以了解到,這些年來聚乙烯的發展狀況一直很好,需求也在增加。煤制烯烴技術的出現使聚乙烯的未來發展更加廣闊。
[擴展信息]
與聚乙烯相比,聚丙烯起步較晚,但也不落後。巨大的需求和煤制丙烯的出現,使得2014年上市的聚丙烯期貨也表現不俗。然而,產能、產量、消費量均排名第一的PVC的表現卻令人驚訝,繼續背負著高能耗、高污染、產能過剩的包袱。多年來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以至於業界只能選擇觀望。從近期塑料期貨價格來看,遠期現貨市場並不樂觀,主要受供需影響。目前石化庫存處於高位,下游市場采購不積極,導致現貨市場疲軟。後期設備維護力度不大,產能擴大,供需壓力依然存在。然而,2019年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抑制了塑料期貨價格的上行。但基於需求的逐步恢復,市場仍有向上的預期。
Ⅷ 鋼鐵行業的淡季與旺季是每年什麼時候
鋼鐵行業與建築行業的生產季節類似,淡季就是冬季,10月至次年3月,旺季是4月至9月。
當前各品種鋼價均呈震盪下跌狀態,一方面受到期貨合約價格下跌的影響,另一方面疫情反復及全運會即將召開使現貨需求走弱。從具體數據來看,期貨方面,螺紋鋼期貨下跌6.97%、熱軋卷板期貨下跌5.33%;現貨方面,螺紋鋼-3.21%、熱軋卷板-2.07%、中板-1.94%、線材-2.7%。
總體來看,當前仍處於鋼鐵行業傳統淡旺季交替的重要節點,行業需求旺季仍未真正來臨,伴隨極端天氣影響逐漸恢復且疫情逐漸好轉,預期鋼材下游需求有望復甦,鋼材需求轉好。我們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分析當前的基本面,二是分析產業鏈情況。
先看基本面。上周鋼鐵五大品種的供需雙降,但表觀需求仍高於五大品種總產量,供需仍處於緊平衡的狀態。其中,五品種的表觀需求周環比下跌1.68%至1023.07萬噸,五品種總產量為1015.59萬噸,是近三年同期最低。從庫存結構來看,廠庫增加但社庫下降,說明下游部分品種開始出現需求季節性恢復現象,尤其是季節性特徵較為明顯的螺紋鋼。
再看產業鏈。上游原材料方面,鐵礦價格上周跌破年初位,基於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我國下半年限產和各大礦山下半年供應預期較為良好等因素,後期鐵礦價格繼續下跌的可能性較大;焦炭上周迎來第五輪提漲的初步落地,從側面可以看出,鋼企在利潤空間受鐵礦的制約逐漸減輕後,對於其它環節的成本容忍程度有所提高。但隨著國家部委「保價穩供」、夏季用煤高峰期接近尾聲和煤礦產能的恢復,預計半年內焦煤焦炭供需形勢應有進一步好轉,價格有望回落。下游用鋼方面,一是鋼材出口增速加快,7月我國鋼材累計出口4305.1萬噸,累計同比增速為30.9%,較6月上升0.7個百分點;二是建築用鋼迎來需求旺季,地產、基建投資韌性仍在,建築用鋼需求增多,同時汽車晶元短缺的緩解、汽車供給逐步改善,冷軋的需求也有較強支撐。
Ⅸ 早秈稻期貨是什麼早秈稻期貨基本概況及全方位介紹
一、早秈稻期貨基本概況
稻穀,俗稱水稻,是我國大宗糧食品種,分為秈稻和粳稻,秈稻籽粒一般呈長橢圓形和細長形,粳稻籽粒一般呈橢圓形。根據稻作期的不同,稻穀又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類。早稻幾乎是單一的秈稻,即早秈稻。因此,早秈稻是上市最早的一季稻穀,也是當年種植、當年收獲的第一季糧食作物。
早秈稻可以分為普通早秈稻(常規)和優質早秈稻。普通早秈稻一般用於儲備,而個體加工企業則以加工優質早秈稻為主。優質早秈稻做配米比例也較大。普通早秈稻和優質早秈稻主要根據粒型和腹白區分。據調研,早秈稻、中秈稻、晚秈稻的優質率估計為15%、28%和76%。
現貨中,早秈稻還可以分為長粒型和短粒型兩種。它們的用途不同,價格也不同,短粒型主要做米粉,長粒型主要做口糧,現貨市場將兩者分開收購和儲藏。一般認為長粒產量:短粒產量=6:4。
早秈稻用途較廣,主要用於口糧、工業用糧、飼料用糧、醫葯和化工原料,而且耐貯藏,具有營養品質好衛生品質高等特點。
近幾年來,我國早秈稻價格基本穩定,國家最低收購價格逐年提高。受政策因素主導,稻強米弱走勢較為明顯,並維持著粳稻價格強秈稻價格弱的格局,價格波動具有較明顯的季節性特徵。
1、早秈稻的生產
我國早秈稻種植地區包括湖南、江西、廣西、廣東、湖北、安徽、福建、浙江、
海南、雲南、四川、貴州、重慶等13個省(區),其中,湖南、江西、廣西、廣東是
全國早秈稻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的四個省(區),產量都在500萬噸以上,播種面積和產量佔全國80%左右。
近十年來,國內早秈稻產量總體呈從高到低,再小幅回升的態勢,最高2001年達3397萬噸,最低2003年降至2945萬噸,跌幅達13%。2012年稻穀產量20429萬噸,同比增1.63%,連續9年豐收;其中早秈稻產量3329萬噸,同比增1.65%。
2、早秈稻的消費
稻穀是我國居民的最基本口糧,其終端消費的增加主要是由於人口增長所帶來的,這就決定了我國稻穀消費增長較為緩慢。稻穀的工業、飼料消費主要集中在早秈稻,由於早秈稻在稻穀總產中所佔比重較小,對整體稻穀現貨市場影響不大。據相關機構的研究數據顯示,12/13年度稻穀總消費為1.96億噸,早稻總消費為3288萬噸。
總體來看,近年來國內稻穀消費總量基本穩定在1.85-1.95億噸左右。2012年國內稻穀成功實現九連增,但由於需求出現同步增長,供需總體上仍然呈現緊平衡。2012年,我國稻米國際貿易進口量出現明顯增加。今年中國大米進口量將增長4倍,達到創紀錄的250萬噸,成為全球第二大大米進口國。
二、早秈稻期貨交易所及代碼
早秈稻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
交易代碼:RI
三、早秈稻期貨合約
四、早秈稻期貨價格波影響因素
隨著稻穀生產與流通的市場化程度加深和進程加快,稻穀行情不再是單獨演繹,不僅受國家政策因素、早秈稻供求等基本面因素影響,而且與整個國家宏觀經濟的發展休戚相關,與其他農產品價格聯動,受天氣、自然災害、心理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
供求因素是決定稻穀價格的根本因素。供給方面主要由三方面組成:(1)前期庫存量。它是構成總產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前期庫存量的多少體現著供應量的緊張程度,供應短缺價格上漲,供應充裕價格下跌。(2)當期生產量。當期生產量主要受種植面積、單產的影響。影響種植面積的主要是農民與其他農產品的比較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國家的農業政策等因素,影響單產的主要是天氣、科技水平等。必須研究稻穀的播種面積、氣候情況和作物生產條件、生產成本以及政府的農業政策等因素的變動情況。(3)商品的進口量。商品的實際進口量往往會因政治或經濟的原因而發生變化。因此,應盡可能及時了解和掌握國際形勢,價格水平、進口政策和進口量的變化。
需求方面:通常有國內消費量、出口量和期末商品結存量三部分組成。(1) 國內消費量。它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常數,而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化。主要有:消費者購買力的變化,人口增長及結構的變化,政府收入與就業政策。(2) 出口量。在產量一定的情況下,出口量增加會減少國內市場的供應;反之,出口量減少會增加國內的供應量。(3) 期末商品結存量。這是分析期貨商品價格變化趨勢最重要的數據之一。如果當年年底存貨增加,則表示商品供應量大於需求量,期貨價格有可能會下跌;反之,則上升。
從歷年生產情況看,由於早秈稻品種的特殊性,農業政策和種植結構調整、科技進步等因素對早秈稻的面積和產量影響較大,相應引起早秈稻的價格也發生較大波動。此外,早秈稻庫存變化、儲備稻穀的輪換、托市糧出庫銷售的數量和價格等也影響早秈稻的供給量從而影響到早秈稻的價格。在消費方面,我國早秈稻主要用於口糧、國家儲備、工業及飼料消費,總體上呈平穩增長勢頭。由於早秈稻用於儲備的量較大,工業和飼料消費近年來增長也較快,對市場的影響比較明顯,特別是常規品種供不應求,價格還有上漲空間。此外,節日和群體消費效應、進口和出口量的變化等也會影響到早秈稻市場的階段性需求。
國家的糧食產業政策影響甚至主導著早秈稻的供求和價格。第一,各項惠農政策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了糧食生產,保證了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對早秈稻的面積和產量也形成有力地支撐;第二,早秈稻的最低收購價政策和公開競價拍賣、儲備等宏觀調控政策則基本主導了早秈稻的價格走勢。為穩定早秈稻生產、保護農民利益,2004年起,國家在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四省執行了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政策(托市收購),2008年廣西也納入政策范圍。2005、2006年由於市場價低於最低收購價,連續兩年啟動了該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托市效果,保護了農民利益。
早秈稻收購市場狀況直接影響收購價格的走勢。2004年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後,早秈稻收購市場入市主體增加,不僅有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和地方收儲企業,還有產業化龍頭企業,民營經營加工企業和個體商販等,激烈的競爭推動了早秈稻市場價格的提升
玉米、小麥等都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它們需求的旺盛與否最能反映農業經濟的好壞,從長期看,玉米、小麥等價格高低與農業經濟發展的快慢有較強的相關性。早秈稻與中晚秈稻、粳稻、小麥、玉米的消費比價關系最為重要,這些替代品的產量、價格及消費的變化對早秈稻價格將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早秈稻與其他大宗農產品的比價關系會對早秈稻的供需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早秈稻的產銷情況,導致其未來價格走勢發生變化。
生產早秈稻穀的種子價格、化肥、農葯等成本變化直接導致了稻穀價格的變化。其成本主要包括:種子費、化肥費、農葯費、僱工收割費、農膜費、租賃作業費、機械作業費、燃料動力費、技術服務費、工具材料費、修理維護費等。
早秈稻的成本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情況是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早秈稻成本對市場價格有一定的影響力,市場糧價過低,農民會惜售;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情況會影響農民對下一年度的種植安排,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增加,農民可能會增加種植面積,反之可能會減少種植面積。
早秈稻的價格表現出明顯的的季節性波動規律。一般地,每年9-10月、12月至次年1-2月為消費的旺季,早秈稻價格上漲;3-5月、10-11月為季節性消費淡季,需求疲軟,價格通常下跌;每年的6月為青黃不接時期,價格開始回升;7、8、9月為收購旺季,早秈稻價格通常上漲。
早秈稻生長期間易受天氣、乾旱、台風、暴雨、洪澇和病蟲害等自然災害影響,成為市場炒作的題材。同時,產銷各方對市場行情判斷往往存在分歧,看漲或看跌的心理進而影響其購銷行為,如果農民惜售心理較強,使得市場糧源有限,自然會促使價格抬升。
由於多年來我國稻穀自給率很高,進口量和出口量較小,與國際市場關聯度較低,因此稻穀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小。早秈稻也是這樣,其價格主要由國內因素所決定。但是,隨著國際一體化進程的發展,我國主要糧食品種和國際糧食品種之間價格聯動性不斷增強,國外糧價的上漲或下跌直接影響國內市場預期,其對早秈稻價格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五、市場信息主要來源
由於早秈稻主要受國家政策影響,與外盤及周邊市場聯動性較小,通常情況下可關注最低收購價、早秈稻收購及拍賣價格、全國糧油批發價格、九江糧油批發價格、南方交易市場遠期價格、玉米及小麥期貨價格等。
Ⅹ 期貨合約不同月份價格之間的關系
影響期貨月份之間的價差主要因素:
倉儲費用:後一個合約相對前一個合約,在同一生產季節的情況下,倉儲費用增加了;
品質: 對於新季的農產品,容易水份較多,而後一個月份的相對水份少;
季節因素:商品需求的旺淡季
就想到這些了,呵呵.
在一般情況下,兩個月份會有一個合理的價差,利用這個價差可以做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