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現金流量為什麼只有股利分配
⑴ 注會《財務管理》中關於股權現金流量,想不通這個矛盾之處 2016教材P20
您主要的問題還在於第一個,當將股權現金流量全部作為股利發放,此時就沒有留存收益,則股權現金流量等於股利現金流量。那麼,這里的股權現金流量=股利現金流量,您再理解一下吧。祝您學習愉快!
⑵ 關於cpa財務成本管理,現金流量公式中,股權現金流量=股利分配-股權資本發行+股份回購。而在其後的
因為您給出的公式前者和後者的單位不統一,後者是以每股股權現金流量計算的,所以先統一成股權現金流量。
第一個公式和第二公式其實是可以轉換的。
股權現金流量=凈利潤-股東權益增加
股東權益增加=凈利潤-股利分配+股票發行-股票回購
所以,股權現金流量=股利分配-股票發行+股票回購
⑶ 「股權現金流量=股利分配-股權資本凈增加=稅後凈利潤-股東權益增加」的推導。
股權現金流量=股利分配-股權資本凈增加=凈利潤-留存收益增加-股權資本凈增加=凈利潤-(留存收益增加+股權資本凈增加)=凈利潤-股東權益增加
在企業價值評估中,負債率=凈負債/凈經營資產。
如果負債率不變,則負債率=凈負債增加/凈經營資產增加,股東權益增加=凈經營資產增加×(1-負債率),股權現金流量=凈利潤-凈經營資產增加×(1-負債率)
由於凈經營資產增加=實體凈投資,所以:如果負債率不變,則股權現金流量=凈利潤-實體凈投資×(1-負債率)。
股東權益增加=凈經營資產增加-凈負債增加=實體凈投資-債權凈投資=股權凈投資,所以股權現金流量=凈利潤-股權凈投資。
相應地,實體現金流量=稅後經營利潤-實體凈投資,債務現金流量=稅後利息費用-債權凈投資。
(3)股權現金流量為什麼只有股利分配擴展閱讀:
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所經常持有、能自行支配而不需償還的資金。西方私營企業的自有資金,主要來自股東的投資及企業的未分配利潤。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全民所有制企業的自有資金,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及企業的內部積累。
另外,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於結算時間上的客觀原因而經常地、有規律地佔用的應付款,如應付稅金、應交利潤、預提費用等定額負債,在財務上亦視同企業自有流動資金參加周轉。
⑷ 股權現金流與股利現金流有什麼區別
股權現金流有一個公式:
股權現金流=凈利潤-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如果把所有者權益的增加理解為未分配的凈利潤,那麼
股權現金流=凈利潤-未分配的凈利潤=分配的凈利潤
按邏輯,分配的凈利潤應該是股利現金流啊,那這么說,股權現金流就等於股利現金流了,但是只有剩餘股利政策時,股權現金流才等於股利現金流啊,我懵了,到底股權現金流和股利現金流有什麼區別啊?
答案是
股權現金流是可供使用的現金流,
股利現金流是實際分配的現金流。
有三種情況:
1.股權現金流>股利現金流。
比如,股權現金流有100萬,股利支付率40%,那股利現金流實際分配了40萬,剩下的60萬則用於股票回購了。
會計做賬如下:
借:庫存股 60
貸:銀行存款 60
資產負債表依然平衡。
2.股權現金流<股利現金流。
比如,股權現金流有60萬,股利支付率100%,股利現金流應該分配60萬,但股利現金流實際分配了100萬,那40萬哪來的呢?是股票發行得來的。
會計做賬如下:
借:銀行存款 40
貸:股本 40
資產負債表依然平衡。
3.股權現金流=股利現金流。
比如,股權現金流有200萬,股利支付率100%,股利現金流實際分配了200萬,代表沒有回購股票也沒有發行股票。
因此,公式是:
股權現金流=股利現金流+股票回購(-股票發行)
至此,疑問全部解除了!
⑸ 關於股權現金流量的計算
股權現金流量=股利分配-股利資本發行+股份回購
實體現金流量=稅後經營利潤-經營凈投資
留存收益肯定不能算進去
你去看看財務成本管理企業價值那章的現金流量折現模型
⑹ 為什麼股權現金流量=股利分配
你的問題有點奇怪,股權現金流量 不等於 股利分配啊
股權現金流量=凈利潤-股東權益增加
股權現金流量=股利分配-股票發行+股票回購
⑺ 股權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公式
股權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公式:
公式1:股權現金流量=凈利潤-股東權益增加。
公式2:股權現金流量=股利分配-股票發行+股票回購。
公式3:如果負債率不變,則:股權現金流量=凈利潤-凈經營資產增加×(1-負債率)。
第一個公式可以聯系實體現金流量=凈經營利潤-凈經營資產增加、債務現金流量=稅後利息-凈債務增加來記憶,公式中出現的凈利潤即是管理用利潤表中的凈利潤(凈經營利潤-稅後利息),也是通常意義上利潤表中的凈利潤,兩者一致。
第二個公式可以這樣理解,凈利潤=留存收益(公積金+未分配)+股利分配,股東權益增加(變動)=留存收益(內源融資)+股票發行(外源融資)-股票回購(外源融資),結合公式1,兩者一減,就可以得到2。
第三個公式可以聯系剩餘股利政策記憶,為了維持目標的資本結構不變,凈經營資產增加×負債率為債務融資額,凈經營資產增加×(1-負債率)為權益融資額,結合公式1,能夠很好記憶。
⑻ 經營現金流量和金融現金流量有什麼區別
經營現金流是企業在營業活動中產生的現金,也叫實體企業經營現金流量,也叫實體現金流。金融現金流也叫融資現金流,是企業籌資和金融市場投資活動表示的流量,可以分為債務流和股權流,這個實體現金流就是都要分給股東和債權人的。
什麼是現金流?
現金流呢是一家公司流進和流出的錢現金流多的公司反映出公司經營的狀況比較好,反之則可能代表經營不善用10年以上的凈現比可以來判斷一家公司經營狀況是否良好啊,簡單說就是一家公司它要實現一塊錢的利潤,應該要流入多少現金,這個比值呢應該要大於一,而且越大越好,如果某家公司它的經線比大於一,而且處在行業的一個優勢地位,那它的這個質地可能是比較好的,那如果一家公司按凈欠比等於或小於1,可能就意味著它經營不善或者存在財務造假的問題。
⑼ 股權現金流量和實體現金流量聯繫到底怎麼理解 我覺得實體獲得了現金流量可以選擇股利政策
股權現金流量是用來求股權價值,求價值時,不就是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嗎,
息稅後利潤可以不發給股東,但是這部分也是放在未分配利潤里,同樣是權益價值
不知道你明不明白,可以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