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供股權最後交易日是什麼意思
A. 港股通股票的交易時間是怎麼規定的
投資者買賣港股通股票的交易時間應遵守聯交所規定,即交易日的9:00至9:30為開市前時段(集合競價),其中9:00至9:15接受競價限價盤申報;9:30至12:00及13:00至16:00為持續交易時段(連續競價),接受增強限價盤申報,16:00-16:10為收市競價交易時段(於16:08-16:10之間隨機收市),16:01開始接受競價限價盤申報。
一、交易時間
1、開市前時段:上午9點至9點30分,港股通投資者僅允許在9點至9點15分期間以競價限價盤申報或撤單。
2、持續交易時段:上午持續交易時段為9 點 30 分至 12 點(早市);下午持續交易時段為 13 點至 16 點(午市)。港股通投資者僅允許以增強限價盤申報或撤單。
3、取消交易時段:12點30分至13點可以取消早市未成交的買賣盤
二、港股通股票范圍
1、標的選擇標准:試點初期,港股通股票包括以下范圍內的股票:
(1)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的成份股;
(2)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
(3)A+H 股上市公司的 H 股;
2、發行人同時有股票在上交所以外的內地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不納入港股通股票范圍;
3、在聯交所以非港幣報價交易的股票不納入港股通股票范圍;
4、A+H 股上市公司若其 A 股被實施風險警示,則相應的 H 股也不納入港股通股票范圍。
三、申報數量
港股通交易申報數量應當為該只證券的一個買賣單位或其整數倍,但賣出碎股的除外。
四、被調出股票的買入限制
根據港股通股票調減的規定被調出港股通股票且仍屬於聯交所上市股票的,自調整之日起,港股通投資者不得買入該股票,但可以賣出。
五、回轉交易
投資者當日買入的港股通股票,經確認成交後,在交收前即可賣出。
六、指定交易
港股通實行全面指定交易制度,適用上交所關於指定交易的相關規定。就拿我用的傭金寶來說,萬二點五的傭金,閑資還能自動理財。之前去轉戶沒成功,所以要開港股通要到國金的營業部去開,然後就可以新開一個上海的賬戶,那這邊上海的也可以做了。如果之前就是指定在國金的,在網上自己開下就可以了。
B. 港股供股權相關介紹
1)定義:所謂供股權,又稱為「RIGHTS」,是指一些上市公司派發給現有股東的一個權利,每持有這個供股權的股東都可以憑這個供股權以該正股股票(正股指股權對應的股票)發放的認購價(即供股價)認購該正股股票,通常每1股供股權可以認購1股該正股股票,具體供股方案以上市公司的公告為准。供股的除凈日:上市公司發布供股公告時會一並公告除凈日期,客戶在除凈日前一個交易日仍持有股票,就可派發供股權,除凈日當天買進的股票沒有供股權。若股東獲得供股權後不做任何行動,待供股權到期後將會被交易所無條件回收(逾期作廢)。
2)港股供股權分類:一種是不可以在二級市場買賣的,通常股權編號是#44XXXX;另一種是可以在二級市場(如環球快車交易軟體)買賣的,通常股權編號是#29XX或#83XX。
3)供股權的行動選擇:a、當股權可以買賣時,股東可以在股權最後交易日(含當日)前自行賣出;b、在股權最後交易日前選擇供股(客戶供股時需仍然持有股權,否則無法供股);c、不做任何行動,等股權到期後被交易所回收(即股權作廢)。當股東所獲發的供股權是可以在二級市場買賣時,在收到供股權的第2天起,股東就可以在二級市場買賣該股權。通常獲得供股權的股東會衡量正股的市價及供股價,如果正股市價比供股價要低,一般不會選擇供股,而是選擇賣出股權以套取現金;如果正股價比供股價要高,股東可能會選擇供股,此時則需在股權最後交易日前聯系我們進行供股,並在最後交易日存入足夠供股的資金才可以辦理。因涉及交收等手續,供股後客戶要等大約三個星期才可以賣出股票。
C. 最後交易日和最後交割日的區別
最後交易日是指期貨合約到期,停止交易了,開始交割 。
最後交割日意思是停止交割的期限。
最後交易日是指某種期貨合約在交割月份中進行交易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合約的最後交易日必須以現貨、金融工具、或根據期貨合約的協議作結算。過了這個交易日的未平倉合約,必須按規定進行實物交割或者現金交割。
交割日:就是指交易雙方同意交換款項的日期。一般有股票交割日、期貨交割日、股指期貨交割日。就期貨合約而言,交割日是指必須進行商品交割的日期。如不想進行交割,必須在交割日或最後交易日之前將期貨合約平倉。
【拓展資料】
最後一個交易日是期貨合約交割當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逾期未結清的期貨合同,應當以現貨或者現金結算方式結清。由於收盤的最後期限通常是在月末,所以最後一個交易日通常被設定為一個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但香港等一些交易所將其定為每月倒數第二個交易日。最後一個交易日也是期貨合約中的一個重要條款。只要在最後一個交易日後仍有未平倉頭寸,無論交易者買進或賣出期貨合約,這些頭寸都必須結算。如果交易者不想交割,他必須在最後一個交易日或在最後一個交易日之前平倉。
就期貨合約而言,交割日期是指商品必須交割的日期。在商品期貨交易中,個人投資者無權持有其頭寸直至最後交割日期。如果他們不自行平倉,他們將被交易所強制平倉。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由投資者自行承擔。只有向交易所申請套期保值資格並獲得批準的現貨企業,才能保留頭寸直至最後交割日,進入交割過程,因為他們有套期保值的需要和資格。
我國股指期貨的交割價格是根據現貨指數最後兩個小時的算術平均值計算的,因此在交割日,期貨價格將被迫向現貨價格收斂。這里用交割合約期貨的收盤價與交割合約的結算價的差值來反映交割合約當前價格的趨同。因為在實際交易過程中,由於交易成本、股指期貨流動性等因素的影響,交割合約期貨的收盤價與交割合約的結算價之間的差異可能不會完全收斂到零。
D. 最後交易日是什麼意思求答案
最後交易日是指股指期貨合約在到期月份進行交易的最後一天。在最後交易日收盤後,所有未平倉合約都應進入交割。國際上多數合約的最後結算日是到期月的一個周末或月末,而最後交易日往往設在最後結算日的前一工作日。
E. 某隻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最後一個交易日是什麼意思
過了這個交易日以後就不能再交易了,明天你要在這個交易日以前把他全賣掉,如果不賣掉的話就等著重組吧,等著重新上市。
F. 港股每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為什麼會收盤出現大額成交
可以分為3種理解方式:
1、規模龐大的被動管理投資,例如指數基金。這類基金擬合目標指數,分散投資於目標指數的成份股,實現與市場同步成長。交易員指出,指數基金並不像積極投資者那樣頻繁交易,但當他們出手時,通常是在臨近收盤的時候。這是因為在收盤時買入或拋售一隻股票能夠更好的契合他們跟蹤的指數的表現。另外,電腦程序化交易助長了美股尾盤的爆發。
2、尾盤巨量成交說明什麼?尾盤拉升意欲何為?高位尾盤拉升,說明第一.主力並不想增大持倉量,在分時走勢的交易中,股價一口氣上漲,並不是主力拚命想要貨,而是在大量交易下利用投資者心理喜好的變化有效抑制拋盤,上方看起來很大的拋盤實際上是在主力的預期中;第二.主力想要做高股價的幅度已經有限,所以選擇尾市,否則完全可以開盤後拉升,就可以買到更多籌碼,尾市拉升說明主力已無心戀戰;第三,尾市拉升不會給投資者充分的時間思考,一般會依據追漲心理行動,可見主力是想讓市場持有者持有,觀望者買進。
3、現在港股在16:10分收市,16:00到16:10這段時間是集合競價,為了避免某些股票在最後一分鍾被操控,相對來說十分鍾的時間更難操縱,所以最後一根柱子比較高。
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指一個時間單位內對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當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涌,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而將人潮加以數值化,便是成交量。廣義的成交量包括成交股數、成交金額、換手率;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
G. 分紅送股時B股的最後交易日是什麼意思
B股的「最後交易日」相當於A股股權登記日,確定了B股最後交易日,也就是說明該日是含權息(或含權或含息)股票交易的最後一天,只要在最後交易日收盤止一直擁有B股者,即可擁有該B股的送股、配股、派發紅利等權利,並能通過B股的「最後交易日」來確定B股的「股權登記日」的具體日期。「除權除息日」表示在該日以前買入或持有的B股投資者,享有送股、轉增股、派發現金紅利等權利。
根據B股實行T+3交收制度,B股的「股權登記日」是「最後交易日」後的第三個交易日。直至「股權登記日」這一日為止,B股投資者的股權登記才告完成,也就意味著B股股份至股權登記日為止,才真正劃入B股投資者的名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B股投資者是否享有轉增股及派發現金紅利權,關鍵在於看該B股的「最後交易日」,而不是看「股權登記日」。
H. 港股市場中的「供股」是什麼意思
你好,「供股」是指聯交所上市公司向現有證券持有人作出供股要約,使其可按持有證券的比例認購證券。供股權可通過二級市場進行轉讓。投資者可超額認購,超額認購部分可獲配數量取決於中簽率。提示投資者注意,(1)為確保供股繳款結算和換匯的時效性,中國結算設定的供股權申報截止日早於香港結算設定的截止日三個滬市工作日。(2)供股交易不影響供股權申報,供股申報確認結果以港股通投資者繳款結算時的供股權可用數量(實際供股權持有量扣除賣出未交收和已凍結數量)為限確定。
例如:H股03968招商銀行的供股詳情為每10股招商銀行股票可認購1.3股新的招商銀行股票,每股認購價為港幣10.06元。某投資者在股權登記日持有1500股招商銀行股票,將可獲配195股供股權(計算方法:1500/10×1.3=195股供股權)。在獲得供股權以後,該投資者可選擇是否行使供股權:⑴選擇行使供股權,投資者可以每股港幣10.06元的價格獲配195股招商銀行股份;⑵在交易期間內通過股票市場出售供股權;⑶不採取任何行動,則供股權失效。
I. 到期日、交割日、最後交易日有什麼區別嗎
1、到期日:是指某一期貨合約的合約到期日。
2、交割日:就是指交易雙方同意交換款項的日期。就期貨合約而言,交割日是指必須進行商品交割的日期。如不想進行交割,必須在交割日或最後交易日之前將期貨合約平倉。
3、最後交易日:是指某一期貨合約在合約交割月份中進行交易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9)港股供股權最後交易日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最後交易日 [Last trading day],交收月份的最後一天。
最後交易日是指某種期貨合約在交割月份中進行交易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過了這個交易日的未平倉合約,必須按規定進行實物交割或者現金交割。
B股最後交易日,相當於A股的股權登記日,B股最後交易日就是含權息或含權或含息股票交易的最後一天,只要在最後交易日收盤止一直擁有B股者,即可擁有該B股的送股、轉增股、派發現金紅利等權利,並能通過B股「最後交易日」來確定B股「股權登記日」的具體日期。
由於B股實行T+3交收制度,則B股的「股權登記日」是「最後交易日」後的第三個交易日,直至「股權登記日」這天為止,B股投資者的股權登記才告完成,這就意味著B股股份至股權登記日為止,才真正劃入B股投資者的名下。
最後交易日是一個投資者特別需要關注的日期,權證的交易日並不等同於權證的到期日。在現行的權證管理辦法中,權證到期日前第六個交易日即為權證的最後交易日,過了最後交易日,權證停止交易,權證持有者可以行權但不能交易。
以即將到期的招行認沽證為例,招行CMP1的到期日是2007年9月1日,倒推5個交易日即8月24日是招行CMP1的最後交易日,過了8月24日該權證停止交易。
在此提醒投資者,招行CMP1到期成為廢紙的命運已成定論,投資者應該在最後交易日前伺機賣出,以免過了最後交易日遭受損失,而萬一沒有賣出,更不可誤行權,以防一錯再錯,損失更大。同樣即將到期的認購權證國電JTB1的最後交易日是8月28日。
參考資料:網路-最後交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