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期貨走勢怎麼樣
1. 2022年疫情放鬆對菜粕的影響
2022年疫情放鬆對菜粕的影響,菜粕期貨價格是有上漲的。國內主產區菜粕現貨價格總體偏弱震盪走勢為主,跌多漲少,豆粕大漲時有短時隨漲機會。
2. 發生大的疫情會怎樣影響股票期貨市場走勢
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
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人體早期的症狀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狀有相似之處,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數病人會表現為胃腸道的反應,比如腹痛和腹瀉。
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會出現發燒的症狀,發燒度數在37.3度以上。另外還會出現呼吸道相關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疼痛等。
隨著症狀的加重,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甚至會出現呼吸窘迫等嚴重症狀。進行影像學的檢查會發現肺部有磨玻璃一樣的肺間質的改變。表現嚴重的還會出現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礙和腎功能衰竭等。
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症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需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
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暫時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方法,做好個人防護是最切實可行的方法,包括: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
盡可能避免與任何錶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多飲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居住及工作環境中多保持通風狀態。
懷疑自己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怎麼辦?
懷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時,要第一時間與家人和朋友隔離,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身體進一步出現發熱(發燒度數>37.3度)、咳嗽等異常臨床表現時,要第一時間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這樣能夠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
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要保持醫學觀察14天,14天期間如果無其他症狀發生,才可以解除隔離。
以下是其他關於冠狀病毒的其他專題解讀:
【預防知識】積極防護,保護自己
【科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常用口罩種類盤點
若您在疫情期間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使用: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詢
查看各地實時交通封禁狀況可關註:疫情出行管控消息速報
若您出現身體不適狀況,可足不出戶,在線免費問醫生:阻擊肺炎免費問醫生
3. 鄭棉期貨今日最新價格
19485元每噸。USDA將公布12月份供需報告,市場預計調高美棉庫存,而期末庫存有下調可能,鄭棉弱勢震盪,CF2205合約開盤19565元/噸,最高19685元/噸,隨後增倉震盪下行,最低19440元/噸,收於19485元/噸,跌150元/噸。新棉依然成本高企,銷售進度較慢,倉單穩步增加,截止到12月9日,倉單+有效預報摺合皮棉35萬噸,仍與01合約持倉有較大差距。下游需求弱勢依舊,觀望情緒升溫,紡企後續訂單不足,對於高價原料采購不積極,棉紗庫存持續累計。整體看,棉花市場陷入震盪格局,等待新的驅動打破,關注今晚USDA報告。
拓展資料
一、 棉花市場走勢
1、疫情爆發後,各國不斷推出史無前例的刺激政策,但收效甚微,全球市場下跌的幅度和恐慌氛圍遠超經濟危機期間的走勢,棉花基本面也沒有好的背景基礎,貿易危機剛剛緩和,巨額倉單還在高位,棉花和棉紗市場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較高,全球危機的蔓延令需求和貿易遭受較大打擊,棉花價格由此開始加速下行,3月24棉花主力合約跌破一萬元整數關口,跌至上市以來的新低,盤中最低9935元/噸,美棉主力4月1日最低跌至48.35美分/磅。
2、4月份後,美國和歐洲等第一波爆發的疫情嚴重區域出現拐點跡象,國內疫情復甦逐漸加快,市場擔憂的情緒也有所緩解,疫情後的經濟重啟和提振刺激政策成為市場新的核心關注點,我國的采購也成為美棉市場主要的提振動力源,在需求和預期的復甦提振下,市場信心和人氣逐漸好恢復,內外棉花價格開始從低位逐步反彈,從上市後的歷史低位開始逐步恢復,鄭棉主力在6月初恢復至12000附近震盪整理,此後鄭棉主力在12000附近震盪整理了兩個月,7月份美國種植面積大幅調降11%,降幅遠超市場預期,提振了市場信心。
3、國內期間公布了50萬噸左右的中央儲備棉輪出,且設定了11500元/噸的熔斷價格,火爆的儲備棉成交令市場成交積極,後疫情階段的恢復和市場人氣逐漸聚集,國內外共振小幅上漲周期,期間美棉主力逐步恢復至60-65美元震盪整理,直至8月下旬美棉站上65美分,並在65美分上下整理了一個多月。中美關系的不穩定和疫情的反復令價格階段性反復,內外價差拉大,價格緩慢小幅上調,震盪中心也逐步上移。
4. 疫情出現短期沖擊行情,不改變長期向好走勢,操作上先防禦後反擊
【本期摘要】
重點推薦
證監會: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是短期的,不會改變中長期走勢
2月3日央行將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操作投放流動性
市場點評
市場點評:疫情出現短期沖擊行情,不改變長期向好走勢,操作上先防禦後反擊
宏觀視點:2月3日央行將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操作投放流動性
生物醫葯:帶量采購趨於常態化,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短期疫情爆發催化機會
期貨情報
金屬能源:黃金351.00,漲0.64%;銅48060,跌0.91%;螺紋鋼3466,跌1.00%;橡膠12130,跌2.30%;PVC指數6445,跌0.31%;鄭醇2241,跌0.75%;滬鋁14060,跌0.28%;滬鎳105660,跌1.95%;鐵礦644.0,跌2.42%;焦炭1827.5;跌0.38%;焦煤1211.5,跌0.45%;布倫特油56.07,跌2.08%;
農產品:豆油6422,跌0.31%;玉米1918,跌0.36%;棕櫚油6060,漲1.92%;鄭棉13480,跌0.92%;白糖5626, 跌0.97%;蘋果7430,漲0.87%; 紅棗10650,漲0.71%;
匯率:歐元/美元1.11,漲0.53%;美元/人民幣6.93,跌0.09%;美元/港元7.77, 漲0.01%。
二、重點推薦
1、證監會: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是短期的,不會改變中長期走勢
事件:中國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2日接受采訪表示,境內外市場已經對新型肺炎疫情有所反應。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疫情。疫情對市場的影響是短期的,不會改變中長期走勢。
點評:短期來看,受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消費下行及開工延遲將令國內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市場也將反應基本面的變化,短期股指面臨較強的沖擊。但從中長期來看,資本市場定位提升,外資、居民資金入市加快及估值處於相對低位將對市場中長期走勢起到支撐作用,短期下跌後將提供較好的介入機會。
(投資顧問 鍾燕玲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20024)
2、2月3日央行將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操作投放流動性
事件:為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2020年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將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確保流動性充足供應,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億元。
點評:央行本次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有助於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寬裕,體現了央行在特殊時期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穩定市場預期的決心,預計對於市場利空將起到部分對沖。
(投資顧問 鍾燕玲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20024)
三、市場點評
市場點評:疫情出現短期沖擊行情,不改變長期向好走勢,操作上先防禦後反擊
此次疫情,由於正值春節假期且假期延長,疫情對投資者情緒沖擊較節前已有所緩解,恢復開市後,A股短期仍有可能出現一定程度調整,但疫情不會改變A股長期向好走勢。從節後的新加坡股市、港股、美股的走勢來看,疫情確實對市場短期的走勢構成了比較大的影響,但是,富時A50指數在下跌之後,開始出現反彈,市場上並沒有出現過度的恐慌。未來A股走勢仍是慢牛行情,分化是主要特徵,優質的股票會走出獨立的行情,績差股和題材股繼續被邊緣化,堅持價值投資依然至關重要。借鑒「非典」時市場表現,疫情對市場的沖擊可能是階段性的,且不改變市場的板塊風格。疫情升級時,抗跌行業可能為前期強勢行業(科技股)及醫葯。行情轉折點可能發生在疫情開始緩和時,這時可階段性布局超跌反彈。但疫情結束後,市場大概率仍遵循原來的景氣主線,即科技股行情。建議投資者可逢低關注有業績支撐的優秀科技公司、受益疫情的醫葯公司以及新能源車產業鏈的細分龍頭。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宏觀視點:2月3日央行將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操作投放流動性
2月2日訊,為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2020年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將開展1.2萬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確保流動性充足供應,銀行體系整體流動性比去年同期多9000億元。
點評:為維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平穩運行,管理層積極呵護市場,快速補充貨幣流動性,有利短期恐慌情緒相對緩解,消息面相對中性偏利好。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生物醫葯:帶量采購趨於常態化,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短期疫情爆發催化機會
帶量采購趨於常態化,仿製葯降價將成為長期趨勢,未來預計將繼續擴大品種和地區范圍,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發展方向加速向創新葯轉型。同時在流行性傳染病集中暴發的非常時期,相關的葯品需求將會急劇上升,重點關注創新葯產業鏈,同時關注新型冠狀病毒因素催化的生物製品領域。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5. 如何看待美國股票期貨大跌這件事
美國總統在推特上發確認的消息後,美股和期貨呈下跌趨勢。彷彿一部連續劇終於演到了最高潮的時候,當總統夫婦在推特上確認了消息之後,引發全球股市的金融震盪。
紐約股市三大股指二日下跌,其中道指跌0.48%,普標指數跌0.96%,納斯達克指數跌2.22%,WTI原油和布倫特原油二日跌幅均超過4%。
這情節看著似乎是有跡象可追尋的,但又讓人無法置信。而距離萬眾矚目的美國大選又只有一個月不到的時間,當他和拜登在競選演講中互相扯頭花的時候,他還信心滿滿地嘲弄對方做防護措施。
也有不少人稱他有可能還是會連任,只要恢復健康,這對於連任來講就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而人們也會從對他的指責聲中稍微抽離出來,投給他一定的同情票。
這波操作有點像飯圈裡面的虐粉,雨過天晴後收獲更多的支持。
6. 現在疫情還在影響國際期貨嗎
疫情對期貨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疫情導致國際貨運受阻,需求國相關商品物價上漲。
7. 疫情影響了國際期貨了嗎
國內市場,目前平穩,國際期貨就是沒有疫情也不穩定,
8. 疫情對期貨影響最大的品種
疫情對期貨影響最大的品種是糧食類。現階段實施的疫情防控,堂食在很多地方已被禁止。推導到期貨市場,首先是生豬,雞蛋類品種的需求受波及,所以對期貨影響最大的品種是糧食類。
9. 復工率增加,對期貨有影響嗎
對期貨的影響肯定會有,但是具體是利好還是利空,關鍵看從哪方面解讀,一方面復工會增加需求,利好,另一方面復工也會增加供給,利空。所以,建議直接關注行情走勢,看市場把這條消息定義為利好還是利空。
10. 期貨玻璃走勢分析
一、12月3日,玻璃期貨繼續震盪偏強運行,主力合約收漲1.09%,報1939元/噸。 據國聯期貨分析,從行業現狀來看,雖然玻璃市場需求淡季,但希望便在絕望中產生。可以預測,企業減產和需求恢復將是行業的必然選擇。雖然整體玻璃庫存遠高於往年;但是冬季和虧損會促使一些企業進入冷修狀態。從季節規律來看,生產活動已降至較低水平,但冬春季節有備貨習慣,玻璃價格有季節性上漲,將持續到明年2月。推測12月份玻璃供需將向好的方向演變,因此存在春季反彈的可能。但考慮到房地產行業和「碳達峰」的宏觀背景,玻璃市場波動重心將下移。 東海期貨表示,玻璃現貨交易氛圍向好。
二、最近終端市場訂單量增加,原片價格上漲,一些加工廠適量囤貨。沙河地區大部分廠家庫存較前期減少;華中地區大部分廠商產銷平衡以上,短期內廠商仍有上行預期;華東地區整體出貨較好。浮法行業企業開工率為88.85%,產能利用率為89.69%,環比上升,同比上升約6個百分點。據隆眾資訊,全國均價2104 元/噸,環比上漲0.51%。華北地區主流價2099 元/噸;華東地區主流價2225 元/噸;華中地區主流價2048 元/噸;華南地區主流價2235 元/噸;東北地區主流價2116 元/噸;西南地區主流價1972 元/噸;西北地區主流價2032 元/噸。
三、前期悲觀需求預期在房地產融資或邊際放鬆背景下有所修正,期貨價格走勢有所回升。隨著房地產前端數據走弱,政策價格基調穩定,玻璃廠庫存高水平下,玻璃期貨價格走勢或將持穩為主。關注後市利潤受到擠壓時,上游是否出現超預期的冷修。 關於後市,中信建投期貨認為,當前疫情風險對市場情緒影響不大,價格回歸基本面。截至11月26日當周兩條玻璃生產線開始放水停產。預計玻璃平均周產量將減少0.67萬噸,供應端邊際小幅下降。需求層面,一方面,房貸、開發貸款邊際放鬆有望回暖市場;另一方面,下游深加工企業的啟動和產能利用率的回升,玻璃企業庫存略有下降,現實需求也略有改善。供需基本面存在利好因素,帶動玻璃價格波動走強。
四、大越期貨表示,基本面上,原料、燃料等生產成本仍處高位,玻璃生產利潤大幅下降,中長期產能邊際收縮;終端地產資金緊張問題逐步緩解,下游加工廠、貿易商補庫需求提升,剛性需求回暖釋放。玻璃庫存連續三周去化,基本面持續回暖,短期預計玻璃震盪偏多運行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