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機構的人是怎麼分工的
① 炒股的人算什麼工作,管炒股的人叫什麼
炒股的人俗稱股民。
股票監管部門有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是國務院直屬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按照國務院授權和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證券市場進行集中、統一監管。
它的主要職責是:依法制定有關證券市場監督管理的規章、規則,負責監督有關法律法規的執行,負責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對全國的證券發行、證券交易、中介機構的行為等依法實施全面監管,維持公平而有序的證券市場。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應答時間:2022-02-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② 股票到底是誰在操控股民賺的錢又是從哪來的
不排除有坐莊的股票,但是股市裡不可能每隻股票都被莊家控盤。說到底股價的漲跌,就是由股市的供求關系決定的。大家都看好一隻股票都去買,自然就把股價抬上去了,反之也一樣,大家都拋售一隻股票,自然就促使股價下跌。因此說股市裡的游戲就是零和游戲,股民賺的錢是從賠錢的人手裡賺來的。
③ 請問莊家,機構是怎樣分析股票,以及怎樣估值請位高手回答
這個問題有意思的,這就不說機構投資者也會利用早期知道的消息,來做某些股票短線的炒作的問題了,借你的問題之平台,專門就機構選擇投資性股票的一些個人看法說一說,也算是拋磚引玉吧。
一般機構作為投資者本身就配備了龐大的專業的分析師,這些人按照不同的專業、行業進行具體分工,目的就是專業研究上市公司的,並在研究結果下,會建議機構的投資部門在適當的時候買進上市公司的股票做中長線的持有,但我認為分析師的著手點不外乎是幾下的方面的:
尋找優良普通股的15個要點
1、公司的成本與收益狀況,公司的成本控制水平如何,利潤處在什麼水平上,有沒有採取什麼得力的措施來維持或者改善利潤水平,有沒有長期的盈利展望,這家公司有沒有短期或長期的盈餘展望?
2、為了進一步提高總體銷售水平,發現新的產品增長點,管理層是不是決心繼續開發新產品或新工藝?
3、和公司的規模相比,這家公司的研究發展努力,有多大的成果?
4、這家公司有沒有高人一等的銷售組織?
5、這家公司的利潤率高不高?
6、這家公司做了什麼事,以維持或改善利潤率?
7、這家公司的勞資和人事關系是不是很好?
8、這家公司的高級主管關系很好嗎?
9、公司管理階層的深度夠嗎?
10、這家公司的成本分析和會計記錄做的如何?
11、是不是在所處領域有獨到之處?它可以為投資者提供重要線索,以了解公司相對於競爭者,是不是很突出?
12、這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沒有充分的市場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能否大幅成長?
13、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家公司是否會大量發行股票,獲取足夠的資金,以利公司發展,現有持有人的利益是否因預期中的成長而大幅受損?
14、管理層是不是只向投資人報喜不報憂?諸事順暢時口沫橫飛,有問題或叫人失望的事情發生時,則「三緘其口」?
15、這家公司管理階層的誠信正直態度是否無庸置疑?
分析判斷出這些問題後,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投資經驗,給出了一個最低限度分散投資的優先順序:
A審慎選出根基穩固的大型成長股,並且至少應該擁有5隻以上,但其產品線最多隻能略微重疊;
B較少投資於那些介於上述股票和高風險的年輕成長型公司之間的股票;
C最後才可以考慮風險較高的年輕的成長股。
我想以上這些問題的解決,就是機構投資者在確認某隻股票有無投資價值的時候,所需要做的必備功課吧。
④ 炒股人群由哪些人組成
在世界各國的股市中,投資股市的人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投資者:
第一,機構投資者。這幫團體是股市中的巨鯨,在股市財大氣粗,呼風喚雨,只要它們一咳嗽,股市就感冒,它們基本上主宰股市的命運。在中國這些機構主要是開放投資基金。
第二,大戶。現在所謂的大戶在股市投資多年,有一定的豐富經驗,對股市能夠作出獨立的思考,能夠緊跟機構投資者的步伐,部分人也能完成抄底、逃頂、休眠,再抄底、再逃頂的炒作,財富在他們的手中不斷地增殖。
第三,散戶。這是股市中最龐大的群體,按炒股水平來劃分是林林總總,五花八門,炒股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態,但不管如何炒,還是鄧公說得有道理,這就是「不管是白貓還是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在股市不管你如何操作,只要能賺錢就是硬道理。
⑤ 股票中的主力是哪些人啊
有人說,股市參與者按功能上分有四類:機構是大獅子大開口,基金是狼子野心,大戶是烏鴉,散戶是羊群。羊群是專門供食肉動物吃的。食肉動物分三種,獅子最惡先吃,狼在旁邊等到獅子走了才能輪到,烏鴉在樹上,看到機會就下來刁一口。這樣分你同意嗎。
⑥ 代人炒股一般怎麼分成
代人炒股一般就是簡單的五五分成,所以無論是賺是賠都是要一起承擔的。因為股票是有利潤和風險共擔的,當然還有保本息保盈利的合作的,但是盈利額度比較低,一般不會超過每月10%,超過的部分也就是操作者的收入,不承擔虧損的操作者一般是盈利的20%作為勞資的。需要注意的是證券從業人員以及其相關人員都是不能炒股的。這是證監會規定的,是不能夠違反的。這個規定的設立其實就是為了約束從業人員,畢竟從業人員可能會得到一些內幕消息,從而可能獲得非法收入。但是這中間是有灰色地帶,因為證券從業人員的家人朋友並不會被禁止炒股,所以許多人其實是用自己家人朋友的賬戶進行操作股票的。
開證券賬戶給親戚炒是危險的嗎
開證券賬戶給親戚炒股是危險的。出借證券賬戶違反了《證券法》,損害了投資者合法權益,嚴重擾亂了股票市場秩序。是屬於違法行為的。同時開證券賬戶給別人炒股有許多風險,其中最常見的風險是:如果借戶的人有惡意操縱股價等違法行為,一經查證會直接去找賬戶本人,證監會如果核實賬戶的確有操作股價等行為,會把賬戶禁用。名字進入證監會黑名單後,所持的身份證和本人將不能繼續炒股。情節惡劣的會凍結賬戶,經偵隊和反洗錢機構會對賬戶人開展調查,此時可能會惹上官司。因為炒股是從事股票的買賣活動。炒股的本質就是通過證券市場的買賣之間的股價差額,獲取利潤。股價的漲跌會根據市場行情的波動而發生變化,所以,把賬戶借給別人炒股就相當於讓自己為別人的股票盈虧做了無形的擔保。此外如果發生經濟糾紛,有關機構會讓你提供這筆財產的來源,如果你提供不出來,就會被凍結。雖然證券法規定借戶炒股是違法行為,但是實際情況中很難進行監管。比如券商公司監管一直會抽查券商的客戶回訪,但即使是存在讓親戚、朋友代為操作的行為,客戶一般也都會說是自己操作的,是否違法很難判定。與出借證券賬戶類似的有委託炒股,而兩者性質卻也有不同。出借證券賬戶,是指賬戶的名義持有人提供證券賬戶給他人使用,具體決策、交易資金、盈虧後果均由他人享有和承擔的行為。出借證券賬戶給他人可能牽涉到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等違法、違規的行為。而委託炒股則是賬戶的持有人委託他人代為買賣股票,交易資金、盈虧後果由賬戶持有人享有和承擔的行為,代理人按約收取報酬或按比例承擔盈虧因此開證券賬戶給親戚炒股還是面臨著一定的法律風險。
⑦ 機構與散戶有何區別,為什麼要跟著機構做股票
因為機構很多,就是把很多散戶都集合在一起了,所以說他的能量非常大,散戶跟著他的話很容易買的,對買到賺錢甚至很多人願意跟著機構買股票。
⑧ 如何區分委託炒股和合夥炒股
委託炒股是自己只提供資金,不管操作;合夥炒股則是要有工作具體分工的,比如資金的分配、調度、股票操作、看盤、調研都是要有明確的規定,誰來負責,誰來操作是一定要分清楚的。
⑨ 期貨技術分析和操盤手是怎麼分工協作的
引言:在股票市場有很多的職業,而對於期貨技術分析和操盤手之間,這兩種職業是怎麼進行分工協作的吶?
其實能進入金融行業的,很大一部分人並不是學習金融有關專業的。金融有關專業的人當然可以憑借自己扎實的專業知識進入到這些行業中。但實際上有一些人比如學計算機的也可以進入金融行業,而且是計算機的進入金融行業通常工作還是比較舒心的。或者是市場營銷有關的,也可以進入金融行業從而進行相關的銷售工作。想要進入金融行業,其實門檻是比較低的,但是如果想獲得較高的薪資,在金融行業有自己一定的地位,其實需要很多年的積累的。
⑩ 股市上主力是哪些機構主力機構和上市公司是什麼關系啊
股市主力一般包括: 各種公墓和私募基金(自己籌集資金,由專門人士操作股票),券商自營盤席位, QFII資金(外資), 社保基金, 游資(一般的大戶)等.
除了券商本身是上市公司外, 比如中信證券即是上市公司, 又是主力機構. 主力和上市公司的關系一般是私人性質的
主力,機構指的就是莊家
莊家:指能影響某一金銀幣行情的大戶投資者。通常是佔有50%以上的發行量,有時莊家控量不一定百分之伍拾,看各品種而定,一般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即可控盤。3.主力:指影響許多金銀幣,甚至大盤走勢的投資者。通常有莊家和炒家
1、莊家也是股東。
2、莊家通常是指持有大量流通股的股東。
3、莊家坐莊某股票,可以影響甚至控制它在二級場的股價
4、莊家和散戶是一個相對概念。
(一)對於大型機構來說,對政策面的洞察和理解有著過人之處,他們往往能從常人不為察覺的信息中發現有用的、有價值的「情報」。簡單來說,大機構在宏觀政策面的把握上比普通投資者有著更為深刻的了解。
(二)對於大型機構來說,由於資金規模十分龐大,使得這些機構難以在上漲行情中大規模建倉,因此,他們往往會採取「逆向投資」,即「在市場非常蕭條時進場,在市場繁榮期時出場」。而普通投資者往往會因為貪婪或者恐懼,採取的主要是追漲殺跌方式,這樣很容易令自身的操作處於被動局面。
(三)由於資金龐大,因此機構投資者對選擇的股票往往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如果股票流通盤不大,那麼就很難進入機構的核心股票池,機構也難以在其中「興風作浪」。
(四)機構投資者往往非常關注次新股和新股。相對而言,次新股和新股的籌碼容易搜集,也有送股轉增的機會,因此往往會得到機構的青睞和長線關注。
(五)股諺雲「重套出黑馬」。當新股或者增發品種頻繁破增發價格之後,大的系統性上漲行情可能就會出現。而且,這些「破發」的新股往往會成為日後的大黑馬。比如,去年末以來,如果投資者把握去年「破發」的新股或者增發股,往往就能發掘出大黑馬,比如,煤炭、地產、有色等等。
(六)當個股處於低價區時,盤口上往往會出現單日換手超過10%的現象,一般情況下,這往往是機構搜集的結果。因此,當出現這種跡象後,投資者應該密切跟蹤單日換手突增的個股。這里需要提醒一句,其實,在高價區,機構擺出任何姿勢和動作,無非是讓投資者將手中的錢換成機構手中的籌碼;在低價區,機構擺出任何動作,只是想讓投資者盲目拋售手中的寶貴籌碼。籌碼與現金的關系,就是投資者和市場之間的關系。
(七)機構在發動任何一次整體性行情時,往往會啟動幾個重點的主流板塊,不會把「兵力」只投入某個板塊的單只個股上。這就意味著,但當投資者忽然對某隻個股有良好感覺的時候,不妨花費一些精力多看看該股同屬板塊的其他的個股,以便找出其中最強勢的品種。
(八)機構投資者一般不會在投資者十分謹慎時結束行情,而是在投資者麻痹時開始悄悄派發籌碼或者搜集籌碼,因此,投資者需要對一些基本的技術分析原則進行研究。比如,當頭部或者底部出現明顯背離時,這往往是機構投資者進行派發或者搜集的必然「痕跡」。
(九)相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機構還有很大的優勢在於,他們的投資流程是有分工的。而不象個人投資者,往往把投資、研究、風險控制等諸多要素集於一身。這註定使得機構的投研能力要高於個人,所謂「好漢難敵四手」,也就是這個道理。
(十)相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機構更加重視非投資的修養,比如文化、哲學等修煉,更懂得「柔弱勝剛強」的道理,而個人投資者參與市場的最主要的原因主要就是賺錢。所謂「百戰歸來再讀書」,只有將個人修養、學識提高到一定境界時,投資的本領和眼光也將更上一層樓。其實,機構要賺錢,無非是利用普通人的基本人性,即貪婪、恐懼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