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凈值股權怎麼投資
A. 什麼是股權投資 如何去做股權投資
一、股權投資的定義
股權投資是為參與或控制某一公司的經營活動而投資購買其股權的行為。可以發生在公開的交易市場上,也可以發生在公司的發起設立或募集設立場合,還可以發生在股份的非公開轉讓場合。
二、進行股權投資的方法
1、理智投資,量力而為
由於股權投資高風險、高回報的特性,所以理性的投資策略是將股權投資作為投資配置的一部分,而不應該將全部的資金都集中於股權投資。
2、熟悉股權投資周期
股權投資的期限通常超過一年,大多的股權投資期限為1—3年,有些甚至長達10年。個人投資者必須了解所參與股權投資的投資期限,所投入的資金需與之相匹配。否則,用短期的資金去參與中長期的股權投資,必然會出現流動性的問題。
3、自有資金參與投資原則
股權投資期限長、風險高的特點決定了普通的個人投資者應該堅持以自有資金參與的原則。若採取融資投資,雖然會產生收益的杠桿效應,但是也同樣會導致風險的疊加。作為普通的投資者,在自己可以承受的限度內參與股權投資,應該是最佳的選擇。
(1)高凈值股權怎麼投資擴展閱讀:
股權投資的風險:
1、投資項目風險
即被投資企業經營不善、同業競爭、經濟周期等原因的影響出現業績下滑、停工、破產等不利情況,從而影響投資通過上市、股權轉讓、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完成投資資金的退出,導致投資沒有收益甚至出現本金損失的情況。
2、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是指因國家宏觀政策(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行業政策、地區發展政策等)發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波動而產生風險。
3、基金延期的風險
私募股權投資項目從洽談到成功入股一般有較長的准備期,隨時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令原來的投資計劃推遲或押後,從而增加投資的不確定性,這都帶來基金延期的風險;
4、流動性風險
並非所有的私募股權投資都能以上市套現退出作出良好的結局,更多的投資項目可能由於種種原因不能上市或只能在原有股東內部轉讓等,或者講股權難以短時間套現或只能以較高的折讓價才能轉讓,從而不利於資金的流動。
B. 怎樣做好股權投資
怎樣做好股權投資?
這是個很寬泛的話題,這里主要分2塊分析:
第一,投行如何做好股權投資,這主要取決於管理團隊的業務能力、管理能力、項目篩選、行業分析、退出時機、對賭談判等等細節,對投行的資源和人脈已經協調能力、包括資金募集能力也是一個考驗,這是一個全流程的過程,從標的項目的篩選、條件談判、入股投資、管理、到最終退出!
第二,投資人如何做好股權投資?首先選擇專業的股權基金團隊,有很高的過往投資經歷,良好的教育背景、負責的投資責任、上下游良好的渠道和人脈。其次,選擇一個有前景的行業,投資是投資的未來,對於現在來說比如醫療、教育、高 科技 、生物醫葯等等具有一定技術優勢的企業,最後,盡量分散投資,切記投資單一標的的股權項目,分散風險!
總之,股權投資需要專業的投資團隊和合格的投資者,具有一定的風險,但同時也會有巨大的機會!
這個問題很大。
首先要看投資的公司處於什麼時期
然後做好投前調研,投中風控,投後管理。
最後要看投資目的了,如果僅從資本盈利的角度看的話,最好預判一下會不會有接盤俠。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也比較廣泛。對於做好股權投資,如果是投資人(含個人),那麼做好以下的工作,就能大致的做好股權投資了:
1.項目的篩選。做投資肯定第一是接觸項目,那麼對項目的篩選至關重要。要找出你感興趣的,投資風向正勁的,增長潛力可預期的,符合你投資標的的項目。
2.對項目的盡職調查。在你選擇了相對應的項目以後,接下來就是對項目做深入的盡調,涉及的范圍可能有:公司的團隊是否優秀,公司的財務是否健全,公司是否有自己核心的技術或獨特的商業模式,公司的股權架構是否合理,公司的市場競爭或佔有率分析及預測,公司的遠期發展戰略等等。
3.盡調完成後如果符合那麼可以簽訂投資合同及協助公司成長,如果不符合條件瑕疵太多就終止交易。如果你覺得都符合你的預期,那麼簽署協議後就要協助公司一起成長,讓它變得更有價值。例如:進駐公司日常監督,提供公司發展的相關資源,修正公司里出現的重大瑕疵等等。這部分是投後管理。
4.對退出方式的約定。這點也是及其重要的,一般會有幾種退出方式:大股東回購、被收購、自己IPO上市。
這就是股權投資的大概流程,但裡面涉及的細節是很多的,有些需要律所、會所的深度參與。特別是在投資協議簽署過程中的細節和條款。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來看我]
首先是要端正投資態度。股權投資如同與他人合夥做生意,追求的是本金的安全和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不論投資的公司能否在證券市場上市,只要它能給投資人帶來可觀的投資回報,即為理想的投資對象。股權投資由於公司上市能夠帶來股權價格的大幅上升,一些投資者急功近利的心態使其過於關注"企業上市"概念,以至於忽略了對企業本身的了解,這樣就放大了投資風險,也給一些騙子帶來了可乘之機。事實證明,很多以"海外上市"、暴利等為名義的投資誘惑,往往以騙局告終。畢竟,能上市的公司總是少數,尋找優質公司才是投資的正道。
其次是要了解自己所投資的公司。要想投資成功,投資者一定要對自己的投資對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例如公司管理人的經營能力、品質以及能否為股東著想,公司的資產狀況、贏利水平、競爭優勢如何等信息。由於大部分投資人的信息搜集能力有限,因此,投資者最好投資本地的優質企業。投資者可以通過在該企業或在銀行、稅務、工商部門工作的親朋好友對其經營情況進行跟蹤觀察,也可通過一些渠道與企業高管進行溝通。另外據了解,當前在河南省股權登記託管中心股權掛牌的企業均為我省本地企業,託管中心每年組織各企業高管與投資者召開"股東見面會",並在股東大會期間組織"公司直通車",由企業負責接送投資人參加股東大會並組織其對企業進行參觀考察。
再次是要知道控制投資成本。即使是優質公司,假如買入股權價格過高,也還是會導致投資回收期過長、投資回報率下降,算不得是一筆好的投資。因此,投資股權時一定要計算好按公司正常贏利水平收回投資成本的時間。通常情況下,時間要控制在10年之內。但有的投資者在買入股權時,總是拿股權上市後的價格與買入成本比較,很少考慮如果公司不能上市,何時才能收回成本,這種追求暴利的心態往往會使投資風險驟然加大。以在河南省股權登記託管中心股權掛牌的企業為例,其股權價格一般圍繞公司凈資產水平波動,這就為投資者控制投資成本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其有可能發掘到經營穩定、凈資產收益率較高的投資對象,分享企業成長中的收益。
C. 如何投資公司股權
法律分析:投資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投資公司股權:1、直接收購目標公司股權。即以投資人自有資金,通過股權交易的方式購買目標公司股權,成為目標公司的股東,參與目標公司的經營,當目標公司持續盈利,資產規模不斷壯大時,投資人就可以通過分紅獲得收益,或者以更高價格出售股權獲利。2、設立或參與股權投資基金,通過PE投資公司股權。成為股權投資基金的合夥人需要一定的資產條件,通常最少投資額不得少於500萬元。股權投資基金的優點在於有專業的管理人尋找投資目標,避免投資人盲目對外投資。當然,管理人會從投資收益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費。3、設立投資公司,從事股權投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D. 如何制定高凈值客戶資產配置方案
資產配置,就是指根據投資需求將投資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通常是將資產在低風險、低收益證券與高風險、高收益證券之間進行分配。在現代的投資管理體制之下,投資一般分為規劃、實施和優化管理三個階段。投資規劃即資產配置,它是資產組合管理決策制定步驟中最重要的環節。而不同的資產配置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論基礎、行為特徵和支付模式,並適用於不同的市場環境和客戶投資需求。
作為私人銀行的財富管理專家,在為客戶進行資產配置之前,需要對資產配置的幾個觀念做出基本而又詳細的了解。首先,為什麼要進行資產配置是大多數客戶都希望了解的。眾所周知,能夠產生凈現金收益的就是資產,而有些時候,資產的投入並不一定都會獲得盈利。據美國曾經針對基金管理人做過的一次調查記錄顯示,他們在闡述影響投資績效的原因時,有大約91.5% 的人認為影響投資報酬率的主要原因均來自資產配置,因此,通過有效的資產配置,將不同的資產做理性妥善的分配,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並能追求報酬的最大化。其次,資產配置所追求的目標其實也是非常明確的,主要可以歸納為四點:將資金分別投資到各種不同資產類別;長期持有及持續投資以降低風險;達到目標報酬的一種投資組合策略;不在於追求資產收益的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資的最大風險。
既然做資產配置能夠使得投資收益最大化,那麼,私人銀行的財富管理專家勢必要對高凈值客戶的投資現狀進行了解和分析,在協助他們打理資產的時候,盡最大努力地優化他們自己的資產配置組合,使收益更大化。然而,通過專業調研機構了解到,目前國內大部分的高凈值客戶都缺乏合理的資產配置方案。在常見的客戶資產配置中,60%的資產都在於自住房屋,30%的資產為存款,另外10%用於個人買賣股票或其他理財產品。這樣資產配置方案無論在收益性、流動性、安全性方面都不是特別的合理。原因主要有三點:1.大半以上的資產不會產生回報。2.現金只產生非常低的報酬率,在通貨膨脹的情勢下,甚至為負收益。3.股票投資波動性太高收益不穩定,賠錢機率很高。
針對這種狀況,私人銀行的客戶經理可以為高凈值客戶們灌輸資產配置的觀念,通過檢視客戶的投資組合是否合理,來搭配銷售金融產品。一般來說,以目標導向的資產配置模型,可以將65%的資產配置放在長期投資(包含基金定投、債券、基金、保險等);將20%資產配置人民幣現金存款,雖然利息低但需要因應不期之需;保留5%-10%的「游戲錢」讓自己感受股市投資的脈動
如何為客戶設置資產配置方案
通常,客戶的生活需要規劃,財富需要打理,尤其是高凈值客戶,更加離不開做資產配置方案。因此,為高凈值客戶配置資產方案成為私人銀行需要鑽研的難題。
根據財務目標設置資產配置方案
在當今社會從傳統儲蓄型向投資理財時代轉型的過程中,只有順應潮流,積極投資,科學理財,才會使資產更加合理。理想化的投資模型是說服客戶調整投資組合的最佳理由,而落實到應用中,私人銀行客戶經理還應該在充分了解客戶(KYC)的基礎上,了解客戶的風險屬性與獲利目標,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年齡段的客戶,在佔比為65%的長期投資組合中,提供不同的配置方案
客戶類型 25歲以下或積極型 26-54歲或穩健型 55歲以上或保守型
風險承受 高,不怕輸 中,想要贏 低,不能輸
投報目標 10%以上 6-10% 3-5%
投資配置 75%股票型基金;25%債券型基金 30%的股票型基金,50%的債券型基金,20%的保本保息型投資工具(如常規理財產品) 15%的股票型基金,25%的債券型基金,60%的保本保息型投資工具 (如常規理財產品)
1.期望投資報酬率在10%以上的積極型的投資人
以10年的投資期限為例,私人銀行客戶經理可以建議這部分高凈值客戶將其68%的資產配置於年化收益率在5.87%-14.13%的投資產品中,其中,長期投資的組合中,可將75%配置於股票型基金,25%配置於債券型基金。
2.期望投資報酬率在6%-10%的穩健型的投資人
以10年的投資期限為例,私人銀行客戶經理可以建議這部分高凈值客戶將其68%的資產配置於年化收益率在5.66%-10.34%的投資產品中,其中,長期投資的組合中,可將30%配置於股票型基金,50%配置於債券型基金,另外20%用於保本保息型的投資工具。
3.期望投資報酬率在6%左右的保守型的投資人
以10年的投資期限為例,私人銀行客戶經理可以建議這部分高凈值客戶將其68%的資產配置於年化收益率在4.84%-7.16%的投資產品中,其中,長期投資的組合中,可將15%配置於股票型基金,25%配置於債券型基金,另外60%用於保本保息型的投資工具
E. 高凈值客戶如何理財
高凈值人士理財,主要打理手中閑錢,實現財富保值增值,期望每年能獲得15-20%的穩定收益。
主要理財方式:信託產品、陽光私募、私募股權投資和貨幣基金這四類。
信託產品是風險極低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穩定的收入回報,並且在產品設計上較為靈活多樣,具有不同風格特點。
陽光私募基金是經過監管機構備案,資金實現第三方銀行託管,有定期業績報告的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私募基金規范化,透明化,由於藉助信託公司平台發行能保證私募認購者的資金安全。
PE投資可以作為長期投資的最佳工具,因為它是對非上市企業進行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附帶考慮了將來回報,即通過上市、並購或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實現投資獲利。
貨幣基金享有「准儲蓄」的貨幣基金憑借高安全性、高流動性、且收益高於活期等優勢,今年來日漸得到投資者青睞。從國內外的經驗來看,貨幣市場基金往往被投資人作為銀行存款的良好替代物和現金管理工具,被視為現金管理之王。
我們公司主要就是為高凈值人士理財服務的,歡迎您前來咨詢。
F. 高凈值人群怎樣管理資產
胡潤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超高凈值人群需求調研報告》中,將高凈值人群定義為個人資產1000萬元以上的人群,人口達121萬,約占總人口的0.09%。中國的超高凈值人群,即總資產超過5億元人民幣的人群約17000人,佔全國總人口的約0.001%。
總計資產規模約31萬億元人民幣,平均財富為64億元人民幣。
2016年發生了英國脫歐公投、美國總統大選等多個重大政治事件,全球經濟似乎進入了一個調整期。
投資市場震盪劇烈,不確定因素層出不窮,這些高凈值人士如何在市場波動中積極尋求財富保值、增值?
波士頓咨詢公司日前發布的報告提出,面對市場波動,可以看到中國的高凈值人士在資產配置上做了相應的調整:
1
利率下行推動另類投資需求上升
長期以來,中國的投資者已經習慣了與經濟高速發展同步的高投資收益。但是,在降息和經濟增速放緩的 背景下,各類產品收益率均大幅下降,市場缺乏優質投資機會。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下滑,促使財富較多、投資渠道較為豐富的高凈值人士積極尋求其它收益較高的投資機會,例如私募股權投資(PE)、風險投資(VC)、大宗商品等另類投資。
此類人群擁有更高的風 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流動性要求,與另類投資產品的特性相匹配。
2
匯改推進全球資產配置需求
過去十年,人民幣一直處於升值周期,中國境內的資產收益率也一直高於大多數其他國家,大部分中國高凈值人群對境外投資熱情有限。
反映這一現象的典型例子便是外管局批準的跨境投資QDII(境內合格個人投資者)產品,自2007年推出以後,各年額度均未用完。當然,全球配置更加可以選擇海外保險,例如香港和美國保險。海外房地產也是不錯的選擇,房地產和古董藝術品等實物資產並不在CRS的調查范疇。
但自2015年「811」匯改後,人民幣的波動引發了市場對未來貶值的預期,從而掀起了中國個人境外資產配置的熱潮。
同時,隨著中國高凈值人群海外工作與留學佔比升高,他們海外背景加強、國際視野愈加開闊,提升了國際化投資的接受度和渴望度。
3
房市分化,激發金融資產配置需求
中國房地產的長期增值,使得「買房」成為高凈值人群首選的投資途徑。過去20年中,購買房產的投資者確實享受到了財富的快速增加,房地產投資造就了一批富裕人群。
但如今房地產市場經過幾年的宏觀調控,已經告別了高增長的黃金年代。
許多投資者也意識到房地產投資回報的不確定,並開始逐步調整房地產投資的配置比例。中國個人資產配置逐步由原來單一的「房產為王」,邁向多元資產組合的「綜合投資」新時代。
Tips
房產稅、限購、首富清倉、人民貶值…種種跡象表明中國人的財富及資產面臨快速縮水的風險。
而配置海外資產是對沖「縮水」的最佳方法之一,通過資產配置和動態平衡的能力來規避非系統性風險是長期獲利的關鍵。
G. 年入百萬的高凈值人士如何投資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被稱為高凈值人群。這群人的劃分標准大概是資產凈值在600萬人民幣(100萬美元)資產以上的個人,同時他們也是金融資產和投資性房產等可投資資產較高的社會群體。
可以說,高凈值人群,基本上就是高收入人群的代名詞。據《2017中國高凈值人群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高凈值人群達197萬人,資產配置成為了他們的主流投資方式。
全球資產配置之父加裡布林森曾說過,91.5%的投資收益都是來自於成功的資產配置,高凈值人群更是深諳此道。畢竟將600萬以上的資產閑置在銀行里,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無論定期還是活期存款都是很難抵禦通脹的。
同時,如何分配資產尤為重要,因為缺少科學的資產配置,很可能會帶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收益差距。目前市場上比較推崇的方式是,10%~15%的資金購買保險,10%的資金投資黃金,5%~10%的資金投資貨幣基金,20%~30%的資金投資於股票或混合型基金,40%~50%的資金購買銀行產品或債券基金。
這樣的資產配置方案將資金分散在多個領域,既可以博取高收益,又分散了投資風險。
作為高凈值人群,還是要尋求穩定為上,比如200萬可作為流動性資金,可以存入余額寶等貨幣基金類產品中,資金不僅能隨用隨取,並且能獲得比活期存款還要高的收益。
不過由於目前余額寶個人賬戶持有額度為10萬,且每日有限購總量。所以我們不妨選擇市面上的其它貨幣基金,同樣具備存取方便的特點,還沒有限購限制,收益甚至更高,用起來也較為便捷。
除此以外,不妨選擇一些前景較好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產品。私募股權投資已經成為高凈值人士的標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股權投資在資產配置當中的佔比最好不要超過20%,以便於分散風險。
子女教育基金也是高凈值人群的一個重要投資。許多高凈值人群都會選擇送子女出國留學,因此要格外關注外匯市場的變化。比如當前美元大跌的環境下,留美人群就要多注意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
去年3月底,兌換1萬美元需要6.88萬人民幣(匯率6.88)。而如果在今年3月底,兌換1萬美元只需要6.28萬人民幣,能少花6000元。
在這一點,我們不妨向美國人學習,美國投資者平均20%多的資產是配置到本國之外的,無論是為下一代上學,還是為養老,海外配置已經成為了高凈值人士資產組合中的重要部分。
我們正處於全球資產配置的黃金時代,投資者可將原來的固收、投機、單一的投資方向轉變成長期的、全球化的資產配置。不過TBSEO認為,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式化的資產配置模板,讓投資者拿去直接套用,不同人有不同的需求和實際情況,我們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方式,堅持多元化的投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