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期貨摺合一公斤多少錢
1. 2022年12月12豬價為什麼暴跌
進入12月,南北方生豬價格跳水,多地單斤售價重回8元區間,東北局地更是進入7元時代,不少養殖戶豬糧比在盈虧平衡線徘徊,此前備受期待的南方腌臘旺季和北方殺年豬行情也未給豬肉市場帶來轉機。
12月21日,國家發改委援引專家意見發文指出,近期生豬價格出現過快下跌,主要是受豬肉消費較往年偏弱、年底生豬供應增加等因素影響。當前國內生豬不存在產能過剩情況,市場消費偏弱是暫時的,建議養殖戶不要恐慌性出欄。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供增需弱是此輪豬價跳水的根本原因。隨著此後消費需求恢復,預計元旦、春節期間豬肉價格將溫和反彈,明年二季度後恢復到合理位置,建議養殖戶不要盲目押寶春節後行情。
豬價跳水
「昨天又是大落8毛,今天抓白條豬每斤最低到8元,公司收購價每斤7.5元—7.8元。」12月21日,山東即墨一養殖戶在某養豬論壇里分享了當日報價。另一養殖戶則稱「扛不住了」,計劃最近兩天出售掉手裡的生豬,「實在受不了豬價煎熬」。
在經歷三季度的11周連漲後,生豬價格自11月開啟下行模式。至12月中旬,養殖戶期待的南方腌臘旺季和北方殺年豬行情並未給豬肉價格帶來實質性帶動。中國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認為,生豬價格自11月開始下跌,但前期價格相對穩定,真正大幅下跌發生在最近20天左右,且有崩盤跡象。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 2022年12月5日—12月11日,豬肉批發市場周均價每公斤31.61元,環比下降1.6%。截至12月20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8.35元/公斤,較上一日下降2.2%。
搜豬網數據顯示,12月20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17.41元/公斤,單斤價格已跌至8元區間,全國南北各地行情仍持續大面積下跌態勢。另據業內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東北局部地區生豬公斤價格已跌至15元—16元區間。
與此同時,生豬期貨市場也出現跌勢。截至12月19日收盤,生豬期貨近月2301合約報15615元/噸,跌幅7.98%;生豬期貨2303主力合約報收於15470元/噸,跌幅3.58%,創今年4月以來新低。
結合上市公司銷售數據來看,2022年11月,牧原股份商品豬銷售均價為23.33元/公斤,環比10月下降10.44%。溫氏股份11月毛豬銷售均價為24.11元/公斤,環比變動-9.67%。新希望同期商品豬銷售均價為22.3元/公斤,環比變動-13.67%。天邦食品11月商品豬均價為23.65元/公斤,環比下降約11.32%。整體來看,大型養殖集團生豬均價已整體回落至今年9月水平。
恐慌拋售心理發酵
針對近期國內生豬價格過快下跌等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近日組織召開視頻會議。專家指出,近期生豬價格出現過快下跌,主要是受豬肉消費較往年偏弱、年底生豬供應增加等因素影響。
搜豬網分析認為,進入12月以來,各大頭部養殖企業生豬出欄速度加快,普通散養戶也出現了跟風拋售潮,加上豬價下跌、需求不及預期,養殖戶恐慌情緒持續發酵,進而持續出欄,為之前的集中壓欄買單。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豬價格經歷先跌後漲的過程。6月初,全國平均豬糧比價脫離過度下跌及預警區間,大部分養豬企業二季度虧損大幅縮窄,9月實現盈虧平衡或略有盈利,至10月末已實現單季扭虧或前三季度盈利。
9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豬肉價格進入過度上漲二級預警區間。10月14日,國家發改委組織專家對生豬市場供需和價格形勢進行研判,認為生豬價格明顯上漲的重要原因是部分養殖戶為博弈後市行情,出現非理性的過度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為,減少了市場供應量。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認為,盡管下半年生豬存欄持續增加,尤其是6月以來仔豬供給量持續增加,但由於壓欄和二次育肥導致供給結構發生變化,存在供給後置,一定程度上導致此前兩個月出現豬價超漲情況。生豬價格自11月起回調,主要原因是標豬供給呈環比增加趨勢,二次育肥也開始放量。
「12月初並沒有出現預期反彈,養殖戶恐慌心理被放大,近兩周生豬價格跌幅較大。」朱增勇分析稱,供增需弱是此輪豬價跳水的根本原因。從供給端看,每年12月至春節前是生豬供應高峰,加之小型養殖戶押寶年底行情,二次育肥、迴圈增重大豬直至12月份才恐慌拋售,產生踩踏效應。從消費需求來看,豬肉價格在12月中旬前處於較高位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費需求,屠宰場生豬需求量下降,肉店銷售也有所下降。種種原因導致當前生豬價格短時間處於超跌狀態。「養殖戶要避免恐慌出欄情緒,冷靜面對當前的豬價過度下跌,合理安排出欄節奏,避免踩踏效應進一步放大。」
消費偏弱「是暫時的」
對於生豬市場後期走勢,搜豬網分析認為,短時間來看,市場供需基本面難現明顯改觀,且在恐慌情緒籠罩下豬源供給持續偏多的態勢也難改變,「畢竟大家積攢了兩三個月的豬都是想在年底釋放的。」接下來豬價止跌或是反彈,很大程度上要靠需求端翻盤。隨著部分地區豬價已經跌至成本線附近,養殖端扛價情緒逐漸升溫,生豬市場跌勢或收窄企穩。
國家發改委組織專家指出,當前國內生豬產能處於總體合理區間,不存在產能過剩情況,市場消費偏弱是暫時的,養殖戶無須過度擔憂。建議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經營節奏,不恐慌性出欄,保持生豬產能基本穩定;豬肉加工企業適當增加商業庫存,擴大市場需求,共同促進生豬市場平穩運行。國家發改委將繼續緊盯市場供需和價格動態,必要時採取收儲等儲備調節措施,促進生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馮永輝認為,長久來看,隨著疫情防控政策調整,消費恢復只是時間問題,但養殖戶需要經歷一個陣痛過程。「目前豬糧比已經降至5.5:1左右,低於盈虧平衡點,我認為不具備繼續下跌的空間,預計拐點會在一兩周內出現。國家發改委也在對外釋放信號,建議養殖戶不要恐慌性地出欄。」
朱增勇認為,豬肉消費需求會有所恢復和提振,豬肉價格不會持續下降,預計在接下來的元旦、春節期間會季節性地溫和反彈。明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後,預計全國性的消費將逐漸回暖,豬肉價格也將恢復到相對合適的位置,但同時提醒養殖戶避免投機進行二次育肥,不要盲目押寶春節後行情
2. 生豬期貨一手多少錢
從上甲期貨平台對生豬期貨的介紹中得知,生豬期貨一手為16噸,投機保證金為15%,假設一噸為10000元,那麼生豬期貨一手的價格就是:10000*16*0.15=24000元。生豬的實際價格不止10000一噸,你直接套用公式就行∞當前的行情,一手生豬大概需要3萬~4萬。
3. 生豬期貨28500元,每市斤多少多少錢
報價單位是元/噸,1噸是2000斤,28500元/噸換算成斤是14.25元/斤。
4. 生豬期貨一手16噸,換算過來一公斤多少錢
炒期貨要先了解交易規則,生豬期貨合約規模比較大,我們心裡需要有個數,一手合約16噸,這個重量相當於現貨一掛車生豬的裝載量,所以合約價值大約是一手成交額四五十萬元。
主力LH2109合約開盤價29500元/噸
一噸=1000KG
所以1KG=29.5元
望採納~!
5. 生豬期貨16000點,豬肉價格對應是八塊一斤嗎
是的,生豬期貨合約的報價單位是元/噸,生豬期貨合約價格16000,對應的就是8元/斤。
6. 生豬期貨15000等於多少錢一斤生豬期貨15800等於多少現貨價格
生豬期貨15000點相當於生豬每斤7.5元,生豬期貨15800點相當於每斤生豬7.9元。但是生豬期貨價格並不一定等於現貨價格。
按照生豬期貨合約設計,其報價單位為元/噸,以期貨價格15000點計算,每斤價格計算方法為15000÷2000=7.5元。
生豬主力合約周線圖
由於期貨是對遠期合約的交易,考慮到對未來價格的預期、倉儲成本、交割升貼水等因素,所以期貨價格只是對現貨價格有參考、指導作用,並不等同於現貨價格。
7. 外盤豬肉怎麼換算
1手生豬期貨=256元(具體以上市時實際為准)。我們可以看到最小單位交易1手是16噸,按交割單體標准為大約9公斤小於14公斤,也就是交易一手相當於買、賣114頭-177頭生豬,平均大概13頭-16頭左右生豬;買(賣)一手生豬期貨等於買(賣)了13-16頭豬,期貨市場採用的是定金形式(保證金制度),沒交付(交割)前都不用全款;若按市場價16元/斤,保證金5%計算,1手生豬期貨=16元/斤*2*16公斤*5%=256元。1手生豬期貨=16噸,約為13-16頭。
8. 豬價破20元每公斤,一年漲37%,接下來還會繼續上漲嗎
7月1日,生豬期貨主力合約2209最大抵沖21380元/噸,較3月份16080元/噸的底點漲近33%。大連市交所最新數據表明,現在1至6月,在我國生豬期貨總計交易量406股票跌停,總成交量1.05萬億。2021年1月8日,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發售。伴隨著生豬期貨買賣、交收逐漸完善,現階段早已基本充分發揮銷售市場作用。6月中上中旬至今,中國生豬價格已連續增漲將近20天。股票基本面上,活豬供貨端比較焦慮不安,
分階段有一定的反跳,但因為能繁母豬的生產能力高峰期以往,活豬肯定出欄量很有可能不容易高過4月份,供求股票基本面同比轉好後,有希望進一步夯實領域自信心。現貨交易的周期性增漲對遠月上漲預估產生反饋調節,養殖場逐漸扭虧增盈,推動領域捂盤及壓欄心態提升。產業鏈周期時間上巨大幾率早已見底,分階段養殖場最艱辛的時時刻刻已經過去,但是年度能繁母豬肯定擁有量不低的前提下,很有可能還會限定生豬價格的上漲幅度。
9. 生豬期貨16000點,豬肉價格對應是八塊一斤嗎
你好,生豬期貨16000點,豬肉價格對應是八塊一斤的哦。
今日豬價再度呈現低迷的走勢。前期行情雖然有所好轉,但因豬肉消費欠佳,加之養殖場戶出欄節湊加快,豬價承壓下滑。8月19日行情寶數據顯示,全國生豬均價為7.44元/斤,與年內高價相比累計下跌59%。隨著交割月份的臨近,生豬期貨主力合約價格也是隨之下調。目前主力合約LH2109最低價已跌破15700元/噸,再創歷史新低。
拓展資料:
一、什麼是期貨
1.期貨,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實際上是可交易的商品(商品)。期貨不是商品,而是基於棉花、大豆、石油等特定大宗商品和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標的物可以是商品(如黃金、原油、農產品)或金融工具。
2.期貨的交割日期可以是一周後,一個月後,三個月後,甚至一年後。
買賣期貨的合約或協議稱為期貨合約。期貨交易的場所稱為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投資或投機期貨。
二、期貨的發展歷程
1.期貨市場首先在歐洲萌芽。早在古希臘和羅馬,就有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和具有期貨交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由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的。第一個現代期貨交易所於1848年在芝加哥成立,研究所於1865年建立標准合約模式。20世紀90年代,中國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中國有四個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期貨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在最初的即期遠期交易中,雙方口頭承諾在一定時間交付一定數量的貨物。後來,隨著交易范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銷售合同所取代。這種合同行為越來越復雜,需要中介擔保來監督買賣雙方按時交貨和付款。於是,1571年在倫敦開設的世界上第一個商品遠期合約交易所——皇家交易所出現了。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改善運輸和倉儲條件,為會員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發起並組織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 1851 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遠期合約; 186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名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協議,以取代原來的遠期合約。這種標准化的合約允許合約易手,並逐步完善保證金制度。因此,形成了專門從事標准化合約交易的期貨市場,期貨成為投資者的投資理財工具。 1882年,交易所允許通過套期保值免除履約責任,增加了期貨交易的流動性。
10. 生豬期貨價格走勢圖
由走勢圖可以看出:生豬期貨價格今年8.09是18000左右,8.23號是1680左右,9.06號是16700左右,9.27號是14300左右,10.18號是14800左右,11.01號是16500左右,11.15號是16200左右,11.29號是16200左右。
拓展資料:
產業發展歷程
我國生豬產業經歷了計劃經濟背景下的統購統銷階段;改革開放背景下的市場放開發展階段;從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推進的轉型發展階段以及當前所處的現代化轉型升級階段,生豬養殖產業已經成為大型現代化產業鏈條。
1.1 統購統銷階段
計劃經濟背景下的統購統銷階段(1949-1984):建國初期,主要農副產品實行有計劃的統購統銷政策。生豬生產實行「調五留五」政策,主要特點是養殖規模小、生產水平低、產品短缺,種、料、葯和技術服務等處於起步階段,生產和消費嚴格按國家計劃調配。由於經濟發展滯後,養豬生產力低下,肉食品供給匱乏,人均豬肉消費很低。截至1984 年,全國豬肉產量 1445 萬噸,人均佔有量僅 13.84 千克,肉食品種也相對單一,豬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高達 93.78%。
1.2 市場放開發展階段改革開放背景下的市場放開發展階段(1985-1997):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極大調動了畜禽養殖的積極性,生豬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1985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逐步取消生豬派養派購,實行自由上市,隨行就市,按質論價,生豬購銷政策放開。隨著「菜籃子工程」和生豬產銷經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生豬生產發展迅速,居民豬肉消費大幅提高。1997年,全國豬肉產量 3956 萬噸,人均佔有量增加到 29.09 千克,豬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下降為 68.3%,1985 到 1997 年豬肉產量年均達到增速 6.7%。
1.3 過渡階段
從傳統向現代推進的轉型發展的過渡階段(1998-2004):1998 年以來,生豬養殖從以數量增長為主逐步向數量質量並重、優化結構和增加效益為主轉變,主要特點是生豬養殖開始向優勢區域集中,產業整合速度加快,更加註重質量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經歷前一階段的較快速發展後,產量大幅提升,產業發展由「量」向「質」轉變,生產效率、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增要素。
1.4 現代化轉型升級階段
現代化轉型升級階段(2005-至今):2005 年以來,生豬養殖規模化、標准化水平大幅提升,良種覆蓋率逐步提高,現代生豬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產業主要呈現為規模化水平不斷提升、產地及銷區更加集中、環保升級、食品安全升級以及生產效率升級。詳情見產業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