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轉讓費不收怎麼辦
A. 股權可以轉讓嗎,手續費由誰承擔
股權轉讓是非常普遍的企業經營變動行為,尤其是在近年來經濟快速增長下,個人投資、股權變動越來越頻繁。
在司法實踐中,很多時候公司的股權發生了變更。比如公司破產清算,在清算過程中公司將自己手裡的股權轉讓給他人,這樣的話就需要經過相關的手續,那麼股權變更手續費到底是由誰出?
一般來說,只要未損害國家和第三方合法權益的,那麼轉讓雙方所協商的轉讓價格是可以受到法律保護的。如股權轉讓方是個人,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交納標准:按照轉讓成交價減去當初出資價和費用,按照此差額20%交納個人所得稅,股權受讓方不需要交稅。
如股權轉讓方是單位,根據《公司法》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一百三十七條 股東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轉讓。第一百三十八條,股東轉讓其股份,應當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場所進行或者按照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但是呢,公司的股權轉讓需要交納所得稅,不需要交營業稅,股權受讓方不需要交稅。
總之,在股權轉讓中,原始股東讓渡其股東權益給股權受讓方。促使資源合理利用,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從而優化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
B. 股權轉讓對方無付款能力
一、股權轉讓但沒付款生效嗎股權轉讓一方沒有履約支付轉讓費,協議仍然有效,但是視作對方違約:
1、股權轉讓協議在簽訂的時刻就視為合同生效;
2、受讓方沒有按期支付轉讓費的行為是違約的行為;
3、對於違約行為的處理一般是按照合約規定的方法處理;如果雙方不能就解決方法達成一致,可以進行仲裁或者要求訴訟解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條 【合同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請求賠償損失。
合同因違約解除的,解除權人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主合同解除後,擔保人對債務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仍應當承擔擔保責任,但是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二、什麼情況下可以解除股權轉讓合同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合同解除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法定解除,一種是意定解除。
1、法定解除,按照法律規定行使解除權。根據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所以當事人只要有證據可以證明符合以上情形之一的,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權。
2、意定解除,按照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來解除。
(一)當事人之間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二)根據合同中約定的解除條款,行使解除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股權轉讓但沒付款生效嗎」這一問題進行的解答,可見我國相關法律明確規定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請求賠償損失。讀者
C. 公司倒閉之後股權轉讓不承認會員費
股權轉讓後公司倒閉了如下:
1、未辦理工商登記:此時因公司倒閉等事實導致股權轉讓協議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應終止轉讓合同;受讓人不再有義務繼續支付股權轉讓款,已履行的合同部分需要根據雙方的實際過錯進行判斷;
2、工商登記:股權轉讓前的債務由原股東按照約定或者原股東未完全出資承擔;新股東承擔轉讓前的債務的,可以依法進行破產清算,並承擔相應的債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八條,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未履行或者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轉讓股權。受讓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公司要求股東履行出資義務,受讓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八條 公司職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組織工會,開展工會活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公司應當為本公司工會提供必要的活動條件。公司工會代表職工就職工的勞動報酬、工作時間、福利、保險和勞動安全衛生等事項依法與公司簽訂集體合同。
公司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
公司研究決定改制以及經營方面的重大問題、制定重要的規章制度時,應當聽取公司工會的意見,並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
D. 個人股權轉讓有費用嗎
法律分析:個人股權轉讓是有費用的。股權轉讓價格由轉讓方與受讓方協商確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一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三項規定,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E. 股權轉讓後收錢該怎麼收
一、 股權轉讓 後收錢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 違約責任 。未支付價金的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 債務 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債權人 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 合同法 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 合同履行 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約定 違約金 的,可以要求違約方支付違約金。有 定金 的: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違約責任。 二、股權轉讓細節 在股權轉讓交易中,轉讓方為納稅義務人,而受讓股權的一方是扣繳義務人,履行代扣代繳稅款的義務 股權交易各方在簽訂 股權轉讓協議 並完成股權轉讓交易以後至企業變更 股權登記 之前,負有納稅義務或代扣代繳義務的轉讓方或受讓方,應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扣繳)申報,並持稅務機關開具的股權轉讓所得繳納 個人所得稅 完稅憑證或免稅、不征稅證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 股權變更 登記手續。 股權交易各方已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但未完成股權轉讓交易的,企業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股權變更登記時,應填寫《個人股東變動情況報告表》並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股權轉讓後收錢 等相關問題如上所述。進行完股份轉讓之後如果對方拒絕付款的話,可以根據股權轉讓協議的有關規定,既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在進行股權轉讓之前簽訂好股權轉讓協議,在該份協議中必須明確雙方的違約責任,通過這種方式約束雙方,促使合同可以被順利的履行。
F. 股權轉讓怎樣能不交稅
1、投資企業連續三年以上虧損的;
2、因國家政策調整的原因而低價轉讓股權的;
3、直系親屬之間轉讓的;
4、其他合理情形的;
5、個人轉讓股權辦理變更登記的,市場主體登記機關應當查驗與該股權交易相關的個人所得稅的完稅憑證。
一、股權無償轉讓不用交稅情況
無償轉讓股權的稅收問題分以下三種情況:
1、對於繼承、遺產處分、直系親屬之間(父母、養子女、繼父母、繼子女、兄弟姐妹、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遺產處分是指股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股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無償贈予股權的情況,對當事雙方不徵收個人所得稅。納稅人需要提供公證機構出具的贈與人和受贈人親屬關系的公證書、撫養關系或贍養關系公證書(或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出具的撫養關系或贍養關系證明)、《繼承公證書》等相關證明,並填寫提交《個人股東變動情況報告表》,稅務部門應認真審核並留存復印件。
2、對於無償贈與獲取的不征稅的股權再轉讓的,以股權轉讓收入減除受贈、轉讓股權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及有關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適用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3、對於其他情形的自然人股東將股權無償贈與他人的,受贈人因無償受贈股權取得的受贈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對於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其個人所得稅具體的計算方法為:
股權轉讓應納稅所得額=股權轉讓價—股權計稅成本—與股權轉讓相關的印花稅等稅費。
股權轉讓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額=股權轉讓應納稅所得額×20%。
在很多時候,股權轉讓都是需要交稅的,一般會交萬分之五的印花稅,如果屬於平價和低價轉讓的,不繳納個人所得稅,股權在進行繼承的時候,一般是無償贈與是不交稅的。
二、股權無償轉讓需要交的稅
首先是股權轉讓方和受讓方都要按照萬分之五繳納印花稅,屬於產權轉移書據。
其次,對於股權轉讓方,如果是自然人股東,需要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屬於平價和低價轉讓的,不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需要主管稅務機關確認,具體參看《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如果股權轉讓方是法人企業的,需要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其中居民企業在轉讓時按規定預交企業所得稅;對於未在境內設立機構的非居民企業,需要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五條,國家對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給予企業所得稅優惠。
第二十七條,企業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
(一)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
(二)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
(三)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
(四)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
(五)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
G. 股權轉讓未支付費用但已經變更了怎麼辦
法律分析:股權轉讓未付款登記已變更可以要求對方按合同約定支付款項,如果對方不支付的可以起訴要求支付轉讓款或強制執行該股權,而後才能通過再變更登記恢復股權登記。股權變更登記即因公司股權狀況變更而發生的登記,包括股權協議轉讓變更登記、增資減資變更登記、遺產繼承股權變更登記、離婚分割股權變更登記、司法機關強制執行股權變更登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H. 股權轉讓對方暫時拿不出錢,分期付款協議應該怎麼寫
再次,關於《股權轉讓協議》股權轉讓受讓人分期支付股權轉讓費,涉及的是股權轉讓協議履行問題,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如果股權轉讓費沒有按期支付,受讓人需要承擔的違約責任,需要考慮協議中約定違約責任條款;
關於《股權轉讓協議》履行部分,即協助受讓人,通過公司辦理股東名冊的登記、出資證明書以及股權變更登記手續,需要考慮是否需要與股權轉讓費支付情況掛鉤;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分期支付股權轉讓費最大風險是,如果新股東(受讓人)已經置備於公司股東名冊之中,就視為受讓人已經是公司的股東,且其效力高於股權的變更登記以及出資證明書等文件,如果此時,還拖欠股權轉讓款,會讓股權轉讓方(原股東)很被動,結果是:股東資格已經喪失,股權轉讓款卻還沒有部分或全部拿到。
結論:在股權轉讓受讓人(新股東)分期支付股權轉讓費情況下,股權轉讓人(原股東)可以讓受讓人(新股東)提供擔保(比如抵押),並簽署一份擔保合同,從屬於主合同《股權轉讓協議》,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護股權轉讓人(原股東)的合法利益。
I. 股權轉讓沒有支付價款有效嗎
股權轉讓 一方沒有履約支付轉讓費,協議仍然有效,但是視作對方違約。股權轉讓,是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東權益有償轉讓給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權的民事法律行為。 《 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一條 發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公司公開發行股份前已發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 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變動情況,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上述人員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公司章程 可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