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平倉按什麼價格好
❶ 期貨交易時會有對手價,排隊價,市價,超市價等,一般的交易採用的哪個價格
一般散戶交易,有固定交易計劃,行情平緩,那麼就採用排隊價。
對手價就是直接成交在對手方,沒有節省手續費。
市價適用於行情快速突破,跟隨趨勢,及時成交的交易。
超市價適用於極端行情,有可能行情漲停或跌停,直接按照可能的最高價買入,最低價賣出,確保自己的單子能夠成交,不計成本。
❷ 做期貨日內短線適合用那個類型的價位平倉比如對手價,排隊價,市價,最新價。各有什麼特點,最好能舉例說
市價就是最新價。對手價可以保證最快成交,但需要在成交價格上讓步。排隊價保證成交價格,但有可能無法成交,導致因小失大。排隊價和對手價各有優缺點。一般來說:如果日內波動大的品種,比如白糖,按對手價委託,因為一兩個點不算什麼;但對於波動不大的,比如玻璃,一兩個點也不算小了,可以用排隊價。
❸ 期權平倉是按買價還是按照最新價平倉
期貨的平倉是按照最新價平倉。期貨平倉價如果按照買價來進行平倉,有可能造成 保證金不足現象。所以全國屏障基本上都是按照最新價平倉。
❹ 期貨品種被強行平倉時,是按照什麼價位啊
是按照盤面價格即時平倉的。
強行平倉也叫強制平倉,又稱被斬倉、被砍倉、爆倉。是指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中的客戶權益為負值的情形。
當會員結算準備金余額小於零,並未在規定時間內補足的強行平倉分三種情況:
1、當只有自營賬戶違約時,對自營賬戶的持倉按合約總持倉量大小順序進行強平。如果強行平倉後,結算準備金仍小於零,對其代理賬戶中的投資者進行移倉。
2、當只有經紀賬戶違約時,首先動用自營賬戶的結算準備金余額和平倉金額進行補足,再對經紀賬戶中的持倉按一定原則進行強平。
3、當自營賬戶和經紀賬戶都違約時,強行平倉順序是先自營賬戶,後經紀賬戶。如果經紀賬戶頭寸強行平倉後,結算準備金大於零,對投資者進行移倉。
持倉超過限倉規定的強行平倉:當只有一個會員出現此種情況時,先平自營賬戶持倉,再平經紀賬戶持倉,經紀賬戶持倉按會員超倉數量與會員持倉數量的比例確定有關投資者的平倉數量;當有多個會員出現此種情況時,優先選擇超倉數量大的會員作為強行平倉的對象。
投資者超倉的,對該投資者的超倉頭寸進行強行平倉;投資者在多個會員處持倉的,按持倉數量由大到小的順序選擇會員強行平倉。會員和投資者同時超倉的,先對超倉的投資者進行平倉,再按會員超倉的方法平倉。
❺ 期貨三連板強行平倉價格咋定
期貨三連板強行平倉價格,需要根據當時的物價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用戶在購買期貨的時候,應該對期貨產品進行足夠的了解,並在自己的經濟能力范圍內,對相應的產品進行選擇。以免因為選擇錯誤,造成自己巨大的經濟損失。如果用戶被公司強平,可能會造成非常大的損失。
一、平倉方式
一般有兩種平倉方式,即對沖平倉和強制平倉。對沖平倉就像「自由戀愛」,是投資者完全獨立的行為。當市場趨勢符合預期時,投資者可以適時賣出買入的看漲合約,通過「低買高賣」獲利,也可以買入賣出的看跌合約,賺取差價。當市場走勢與投資者預期不一致時,及時平倉也能有效止損。相比之下,強制清算就像「包辦婚姻」,是一種強制行為。當投資者損失太大,導致交易保證金不足時,期貨公司等機構不管用戶喜不喜歡都會強制平倉,而期貨交易則採用杠桿交易制度,投資者可以用小資金把大額交易翻過來。
二、「強平」的後果
一旦遭遇「強平」,在杠桿放大效應下,投資者極有可能遭受重大損失。對於投資者來說,開倉或平倉是必修課。開倉或平倉時,既要抓住機會,又要懂得控制風險,量力而行,避免盲目跟風。尤其是出現虧損時,投資者要時刻關注虧損情況,避免被「強平」套牢。如果是強平,用戶損失的不僅僅是保證金。
綜上所述,期貨三連板強行平倉極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但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建議用戶在遇到平倉之後,能夠保持冷靜的頭腦,對自己的情況進行充分的分析。並及時的採取相應的措施,以減少自己的損失。
❻ 平倉的話用什麼價格平倉盈虧又怎麼算
自己或期貨公司平倉按當時的成交價算。
交易所三板強行平倉按以當日漲跌停板價算。
做多的盈虧是:平倉價-開倉價
做空的盈虧是:開倉價-平倉價
❼ 問一下,期貨里超價平倉和對價平倉是什麼意思講得通俗一點。謝謝!
對價平倉,以對手出價平倉,期貨行情軟體上會有兩個價格,一個是買入一個賣出價;超價平倉,以低於最新價格平倉出貨。
舉例說明:大豆1209,買盤報價4400,賣盤報價4402,多單以4400平倉就叫對價平倉,即最新價平倉,不一定能保證平倉成功。以4398或更低的價格平倉就叫超價平倉,一般會迅速成交,但不排除急速行情,報格直接跳過你的價格,也不能成交。
拓展資料:
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歷史:
期貨_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組織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准合約的模式。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我國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期貨交易所,其上市期貨品種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范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這種契約行為日益復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1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改進運輸與儲存條件,為會員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發起組織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851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引進遠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被稱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協議,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合同。這種標准化合約,允許合約轉手買賣,並逐步完善了保證金制度,於是一種專門買賣標准化合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1882年交易所允許以對沖方式免除履約責任,增加了期貨交易的流動性。
中國期貨市場產生的背景是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隨著國家取消農產品的統購統銷政策、放開大多數農產品價格,市場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調節作用越來越大,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和現貨價格的不公開以及失真現象、農業生產的忽上忽下和糧食企業缺乏保值機制等問題引起了領導和學者的關注。能不能建立一種機制,既可以提供指導未來生產經營活動的價格信號,又可以防範價格波動造成市場風險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