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c輪融資股權如何登記
Ⅰ 一個公司的ABCD輪融資是什麼意思呢
A輪B輪C輪D輪融資到底是個什麼意思?Abcd你可以簡單理解為順序,還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多的贏的含義,就是第幾次融資,自己覺得這個解釋非常通俗,第1次融資就叫a輪字母,數字越往後意味著它經過的融資越多,公司的發展規模越大,發展的歷史越久。
C輪D輪也是這樣的,之所以會有多輪的融資,就是因為公司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它需求的資金是不一樣的,而且公司的投資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投資公司不會對一個初創型的公司投太多的錢,你現在剛剛起步,我憑什麼給你20個億,我瘋了嗎?而且你這個公司估值它才2,000萬,我直接給你2,000萬,那我不就相當於收購了嘛,我這個創始人就沒有股權了呀,我也不太可能把這個公司直接賣出去。
Ⅱ 第54問:A、B、C輪融資,優先稀釋誰的股份對股權架構有什麼要求
大部分公司在上市前,都會經歷A、B、C多輪融資,而股權融資就意味著要給投資人股份。
這個案例中甲總和小乙的股權如果要分給投資人丙總10%,那麼應該稀釋誰的股權呢?
一般企業都是同比例稀釋現有股東的股權。
案例中的丙總融資300萬元,占股10%,那麼甲總和小乙的股權都要等比例稀釋,也就是按100%-10%=90%這個比例稀釋。
融資後甲總的股權就變成了60%×90%=54%,
小乙的股權變成了40%×90%=36%,
甲:乙:丙=54%:36%:10%
但也不排除有特定股東的股權協議里有不能稀釋其股權的規定。
為了保證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權,盡量不要稀釋公司創始人的股權。
當然,公司在進行融資的過程中也可以實行相關制度,與投資人簽訂相關協議,如 實行AB股制度 ,並不會改變稀釋股權的比例,只會影響控制權。也就是說,雖然稀釋了股權給第三方股東,但是釋放的控制權可能很小。
股權的構架在融資之前一定要調整好,以免在股權被不斷稀釋的情況下導致企業創始人失去公司控制權。
股權架構做不好,容易使創業者失去其一手打拚的公司,那麼應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
1.企業創始人一股獨大
企業創始人的股權最好能夠大於67%,確保擁有絕對控制權,使公司行動統一,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其他作為公司合夥人的股東可以分配10%~20%的股權,合夥人在一個問題的決策上還可以提不同意見,一個企業應該有不同的聲音,而且公司發展離不開合夥人的資源和能力。
但是 股東在分配股權時一定要遵循一個控股原則,就是2+3<1的法則, 即公司的二股東與三股東的股權加起來不超過企業創始人的股權,這是一個重要法則。
2.預留期權池
公司要預留出5%~20%的期權池(用來激勵團隊和吸引人才)
因此企業的股權結構大致為,企業創始人50%~60%+期權池5%~20%+合夥人10%~20%。
盡量不要出現創始人50%、合夥人40%、其他小股東各佔5%的股權結構
我有個客戶是一家經貿公司的大股東,占股50%。因為跟合夥人有點矛盾,結果二股東聯合幾個小股東與他抗衡,最終導致公司散夥創業失敗。
類似這樣的慘痛教訓放眼商界比比皆是。我們要吸取教訓,在設計股權結構時一定要保證企業創始人的絕對領導權,這樣創始人就可以把控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使企業長久地發展下去。
3.設定聯合創始人的股權成熟期
現在很多創業公司會有好幾個聯合創始人,為保護公司利益,設定合夥人的股權成熟期顯得尤為重要。
一般情況下,在職不滿一年的創始人離職,不應該繼續持有公司的股權,而且公司不應該回購其股權。
股權成熟期限般規定為四年,滿一年後每加一年成熟25%,如果中途離職,那麼只能帶走其成熟的股權。這樣就有效防止了公司利益受到巨大損失,且合理地分配了公司合夥人的利益。
總之,股權布局要從「娃娃」抓起,也就是在公司創立之初,創始人就要運籌帷幄。唯有如此,在公司面臨融資、股權被稀釋時,創始人才能把控住公司的控制權。
創業有的時候必須以終為始,尤其是在股權設計方面, 先把分手的情況以及處理方案思考清楚,列到協議裡面去,這樣確保未來減少麻煩。 記住一點,每個人都會離開企業,哪怕創始人也一樣,退休了,干不動了也得離開。
所以老闆做股權激勵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自己更好的,更早的能夠脫離企業,並且企業依舊能夠自行運轉。
Ⅲ 股權融資的A輪、B輪和C輪,到底有什麼含義
A輪投資大多金額較少,投資行業前景好,有未來,行業穩定。過了天使輪投資以後就是a輪投資,a輪投資相比天使輪要多出一倍投資金額。一般金額在100萬到1000萬不等,但是大多數投資金額都限制在500萬以下,除非項目特別有前景,風險又不高。總體來看,a輪投資能活下來基本上是因為該項目未來上市,充分參與市場競爭,不僅能積累大量資本,也要卯足勁發展行業。在這個階段基本能看到上市前景以及未來發展方向。一般只有概念比較新穎,產品出色,在行業當中被廣泛認可,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才能獲得此輪投資。
Ⅳ 如何A輪,B輪,C輪融資股權不被稀釋
一般情況下,創業企業融資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創立:自己出注冊資本金
天使:投資人「看人下菜「
A輪:經過基本驗證,具有可行性
B輪:發展一段時間,公司還可以
C輪:繼續發展,看到了上市希望
IPO:投資人要套現離場。
在公司各輪融資的過程中,為了避免新投資人加入造成老投資人股份貶值,股權投資基金都會在融資協議中加入:
反稀釋條款
如果沒有這項條款保護,投資人極有可能被惡意淘汰出局。
比如:創業者可以進行一輪「淘汰融資」, A輪投資人購買價格是每股1塊錢,但是B輪進行每股5分錢融資,使當前投資人被嚴重稀釋而出局。
反稀釋包括兩個內容:防止股權比例降低,防止股份貶值,條款主要針對可轉換優先股。
防止股權比例降低
防止股權比例降低,兩個條款可以起到作用:
轉換權
這個條款是指在公司發生送股、股份分拆、合並等情況時,優先股的轉換價格作相應調整。
舉個栗子:優先股按照10元/1股的價格發行給投資人,初始轉換價格為10元/1股。後來公司決定將每1股拆5股,進行股份拆分,則優先股新的轉換價應該調整成2元/1股,對應每1股優先股可以轉為5份普通股。
優先購買權
這個條款要求公司在進行下一輪融資時,此前一輪投資人:
有權選擇繼續投資,並且獲得至少與其目前股權比例相應數量的新股。
防止股份貶值
公司在其成長過程中,往往需要多次融資,但誰也無法保證每次融資時發行股份的價格都是上漲的,投資人往往會擔心由於下一輪降價融資,而導致自己手中的股份貶值,因此要求獲得保護條款。
實踐中,主要有兩種形式:棘輪條款和加權平均反稀釋條款。
完全棘輪條款
如果公司後續發行的股價低於原有投資人的轉換價格,那麼原投資人的實際轉化價格也要降低到新的發行價格。這種方式僅僅考慮低價發行股份時的價格,而不考慮發行股份的規模。
在這個條款下,哪怕公司以低於原有優先股的轉換價格只發行了10股股份,所有上一輪發行的優先股轉化價格也都要調整跟新的發行價一致。
舉個栗子
如果A輪融資200萬元,按每股優先股10塊錢的初始價格共發行A輪20萬股優先股。在B輪融資時,優先股的發行價跌為每股5塊錢,則根據完全棘輪條款的規定,A輪優先股的轉換價格也調整為5元,則A輪投資人的20萬優先股就可以轉換為40萬股普通股。
法律文本協議
【各方同意,本協議簽署後,標的公司以任何方式引進新投資者的,應確保新投資者的投資價格不得低於本協議投資方的投資價格。】
【如新投資者根據某種協議或者安排導致其最終投資價格或者成本低於本協議投資方的投資價格或者成本,則標的公司應將其間的差價返還投資方,或又原股東無償轉讓所持標的公司的部分股份給投資方,直至本協議投資方的投資價格與新投資者投資的價格相同。投資方有權以書面通知的形式要求標的公司或者原股東履行上述義務。】
【各方同意,投資完成後,如標的公司給予任一股東(包括引進的新投資者)的權利優於本協議投資方享有的權利的,則本協議投資方將自動享有該等權利。】
Ⅳ 創業股權融資怎麼分配
以創業為起點、上市為終點,把一個創業公司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次股份變化都匯總起來,看看這「股份拼骨圖」是如何發生變化的?這裡面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玄機?
假設1:一個創業公司從一個idea到上市要進行三次融資:
A輪:證實模式;
B輪:發展、復制模式;
C輪:形成規模,成為行業龍頭,達到上市要求。
假設2:公司發展需要不斷有精兵強將加入,公司要不斷拿出股份給團隊成員。
假設3:每一輪VC的資本進來,公司大約要稀釋25-40%。
假設4:公司業績發展好
每一輪融資的估值都是在前一輪價格的基礎上往上翻番,這叫溢價,VC的術語叫作Up round;但是創業公司免不了風風雨雨出現坎坷,有時候公司的錢燒光了,業績還沒有起來,急需有人投資,這樣的公司在談判桌上沒有份量,對方願意投資,但是估值很低,甚至低於前一輪的價格,創業者別無選擇,也只好認了打折價讓新的投資人進來,這種情況叫Down round,有點「賤賣」的意思。
讓我們來看看明基公司的「股份拼骨圖」吧:
創業公司開張時應該發多少股票?這是很多創業者在成立公司時碰到的第一個現實問題。
這個問題沒有標准答案,建議初創團隊先發約10,000,000股。在這個基礎上,經過三次融資以及團隊的期權,到上市的時候,公司的總股數會達到100,000,000到150,000,000之間,如果上市時每股定價為8-10元,這家公司的市值會有8-10個億,只要估值超過發行價,馬上直逼成為人人眼紅的Billion dollar公司。
把股數定一千萬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將來給員工發期權的時候,拿出0.5%來,對一家總股數是10,000,000的公司來說就是50,000股,而對一家總股份為100,000的公司,僅僅是500股,哪一個更加吸引人?!記住,將來給員工股份,別給百分比,給股數!
原始股東結構
Ⅵ 初創團隊如何股權分配
還有呢比如說那些以產品為主導的商業模式,那他對於產品的規劃以及未來的供應鏈的打造,這些會比較重要,所以說在股權架構的設計上要考慮到如何可以整合上下游的資源。而另外一些平台型商業模式呢對於生態的構建非常關注,那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到股權架構未來的可調整性,還有一些共創的特性。
作者:Carina ,紐交所上市金融集團創業教育負責人,英國托尼博贊思維導圖認證管理師,羅輯思維得到腦圖簽約作者。微信公眾號:本來時間(jiuyaoruci)
Ⅶ 公司融資後,股權怎麼分配
公司融資後,股權一般都是根據投入的份額來分配的,如果投入的不是實物,那可以根據評估價格、投資者的公認來確認份額,這樣的股權分配一般都是投資者根據自己投資的比例所具備的發言權來協商,沒有可比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協商。
以騰訊公司為例:
在創立之初,「五虎將」們一共湊了50萬元,其中:馬化騰為首席執行官,出資23.75萬元,佔47.5%,張志東為首席技術官,出資10萬元,佔20%,曾李青為首席運營官,出資6.25萬元,佔12.5%,許晨曄為首席信息官,出資5萬元,佔10%,陳一丹為首席行政官,出資5萬元,佔10%。
相較於固定的薪資,股權更具有長遠的投資價值。一般來說,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合夥人手中的股權很有可能會翻好幾倍,遠不是固定薪資可以比擬的,創業者可以以此來說服和吸引優秀人才。
每個創業公司的實際情況不同,股權的分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案。但股權分配應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好的股權分配方式不僅可以使股東們的利益最大化,還能使股東們同心協力,一起把精力放在創業團隊,促進公司更好的發展。
(7)參與c輪融資股權如何登記擴展閱讀:
天使投資提出一系列相關要求後,公司注冊股票數量,內部核算每股價格。同時,所有股東的股票只佔到總量的75%左右,由於創業公司沒有相應的資金或者技術做抵押,剩下的25%部分用於以下用途:
1、創始人根據貢獻拿到一部分股票作為補償。
2、公司未來發展需要給員工發股票期權。
3、 公司重要的成員包括CEO,將獲得一定數量的股票。幾個投資人的股份之和小於公司創始人的,不超過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