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期貨交割成本是多少
Ⅰ 在優質強筋小麥期貨市場上,甲方為買方,開倉價格為1900元/噸;乙方為買方,開倉價格為2100元/噸。
乙應該為賣方吧? 甲的實際買入價為1860 乙的實際賣出價為2060 甲比交割時買入價節省40元 乙比交割時賣出價少40元 但考慮到乙的儲存搬運利息60 乙實際多賣20. 甲乙期轉現別到期交割買賣總共節約60/噸 就是儲存搬運利息費60/噸
Ⅱ 在小麥期貨市場,甲為買入方,建倉價格為1600元/噸,乙為賣出方,建倉價格為1800元/噸,小麥搬運、儲存、利息等
C
甲期貨賺140 現貨虧100 賺40 排除法
不用排除法
乙現貨比期貨虧損40 但節約60交割成本
等於賺20
Ⅲ 期貨轉現貨的舉例說明
例1:以買賣雙方商定的價格平倉期貨部位和以雙方商定的另一價格進行現貨交收。期轉現雙方為非現貨貿易夥伴。
期貨轉現貨
8月初,美國一出口商根據出口合同,需要在10月份購買小麥50000噸。為了防止價格上漲,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作了買期保值,即買入11月份小麥期貨合約367張(約50000噸),價格830元/噸(摺合人民幣元)。9月中旬,一小麥儲存商為了防止小麥現貨價格的下跌,也在這個市場賣出11月份小麥期貨合約400張(54432噸),期貨價格為850元/噸。10月14日, 11月份小麥期貨合約的價格上漲到912元/噸(結算價格),現貨價格為890元/噸左右。這時,出口商需要小麥,向儲存商詢購小麥,得知上述儲存商也在期貨市場作了賣期保值,因而希望購買小麥和平倉期貨頭寸同時進行。假若到期交割成本35元/噸,儲存和利息等成本5元/噸。
第一方案:期轉現
小麥儲存商同意期轉現,則出口商和儲存商可按下述程序達成期轉現協議:雙方商定10月15日簽訂現貨合同,合同規定雙方以890元/噸的價格交收小麥,同時簽署期轉現協議,協議規定買賣雙方按照910元/噸的價格平倉頭寸367張。
1、出口商實際購入小麥價格
出口商平倉盈虧:910元/噸-830元/噸=80元/噸
商定的交收小麥價格:890元/噸
購貨小麥實際價格:890元/噸-80元/噸=810元/噸
出口商購買小麥的實際價格比建倉價格低,也比「交割」方式得到小麥的價格低。
2、小麥儲存商實際銷貨價格
儲存商平倉盈虧:850元/噸-910元/噸=-60元/噸
商定的交收小麥價格:890元/噸
實際銷售小麥價格:890元/噸-60元/噸=830元/噸
小麥儲存商實際銷售價格低於建倉價格850元/噸,如果「到期交割」要付出其它成本40元/噸,因此,相對交割來說,給小麥儲存商節約成本20元/噸。
第二方案 :交易廳平倉後買賣現貨
如果小麥出口商和儲存商分別在交易廳平倉,再買賣小麥,得到的購銷小麥價格如下(假如雙方平倉價格有三種可能)。
出口商和儲存商平倉價格900元/噸, 910元/噸,920元/噸
出口商購入小麥價格:820元/噸, 810元/噸,800元/噸
儲存商銷售小麥價格:840元/噸, 830元/噸,820元/噸
平倉價格為900元/噸時,出口商「平倉購買小麥」的實際成本比「期轉現」購買小麥的實際成本高(820>810),對出口商不利;小麥儲存商銷的實際收益比「期轉現」方式銷售小麥的實際收益要高(840>830),對儲存商有利。如果平倉價格為920元/噸,出口商平倉買賣小麥實際支付比期轉現購買小麥實際成本低(800<810),對出口商有利;儲存商銷小麥的實際收益比「期轉現」方式銷售小麥實際收益要少(820<830),對儲存商不利。由於交易廳平倉價格不確定,因此,期轉現方法對買賣雙方來說是中間有利的。
Ⅳ 小麥期貨是什麼小麥期貨基本概況及全方位介紹
一、小麥期貨基本概況
小麥期貨是一種以小麥作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
小麥是我國糧食系統中的重中之重;是營養比較豐富、經濟價值較高的商品糧。小麥籽粒含有豐富的澱粉、較多的蛋白質、少量的脂肪,還有多種礦質元素和維生素B。小麥按播種季節分,可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小麥品質的好壞,取決於蛋白質的含量與質量。一般,春小麥蛋白質含量高於冬小麥,但春小麥的容重和出粉率低於冬小麥。
硬冬白小麥:種皮為白色或黃白色的麥粒不低於90%,角質率不低於70%的冬小麥。
優質強筋小麥:麵筋數量較高、筋力較強、品質優良具有專門加工用途的小麥。
按照國標,優質小麥分為兩類,即優質強筋小麥和優質弱筋小麥。
用途
1、硬冬白小麥用途
由於國標沒有規定內在品質,所以硬冬白小麥期貨交割的貨物比較雜,既有內在品質較高的品種,也有較低的品種,因此用途不一。在沒有強筋小麥期貨時,硬冬白小麥期貨交割標準的用途比較廣。但有了強筋小麥期貨後,硬冬白小麥中能夠達到強筋小麥標準的,就專門用做麵包、餃子、拉麵等,這樣強筋小麥的大部分就從硬麥中分離出來。從期貨交割的標准來說,硬冬白小麥一般穩定時間在8分鍾以下(不排除有8分鍾以上)。因此,達不到強麥標準的硬麥大部分用做饅頭、面條、餃子等。
2、優質強筋小麥用途
優質強筋小麥主要用於加工製作麵包、拉麵和餃子等要求麵粉筋力很強的食品。其中麵包全部用優質強筋小麥,對小麥品質要求最高。為了提高麵包粉質量,國內一些專用粉廠還經常在國產優質強筋小麥中添加進口高筋小麥。加工餃子粉,也要優質強筋小麥混配,提高麵粉質量,增加食品的口感。另外,對於一些質量較差的小麥,添加優質強筋小麥,改善內部品質,加工饅頭和其它麵食。如東北地區用優質強筋小麥與春麥搭配,改善春小麥粉的質量。
國家優質強筋小麥標准與普通小麥標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標:小麥粗蛋白、濕麵筋、面團穩定時間、降落數值和烘焙評分,這些指標主要是衡量小麥麵筋值的含量及質量、小麥蛋白質含量、發酵品質(降落數值)和加工麵包食品的質量。
二、小麥期貨交易所及交易代碼
小麥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交易代碼:WH。
三、小麥期貨標准合約
四、小麥期貨價格有哪些影響因素
(一)合約定位
1、硬冬白小麥期貨定位
鄭州商品交易所硬冬白小麥期貨合約的交割標准品是國標(GB1351-1999)二等硬冬白小麥。小麥按國標分九個種類,硬冬白小麥是其中的一類。
2、優質強筋小麥期貨定位
優質強筋小麥期貨的一等品可以與加拿大小麥接軌(說明:中國每批小麥內在品質的一致性不如進口麥),二等稍差一點。美麥的質量總體上不如加麥。
(二)合約交割標准
硬冬白小麥和優質強筋小麥兩個合約的交割標准不同(詳見本資料第二部分),合約交割標準的每一項都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倉單數量。
1、硬冬白小麥期貨合約交割標准
硬冬白小麥執行的是國家標准,其質量指標中除容重、水分由儀器檢驗外,其餘指標由人工檢驗,操作較方便,交割倉庫檢驗人員經專業訓練後可以掌握檢驗技術,所以入庫前經倉庫預檢或入庫時倉庫抽檢合格,碼垛後一般不會出現質量問題。
2、優質強筋小麥期貨合約交割標准
優質強筋小麥執行的是企業標准(高於GB1351-1999國家標准),在制定標准時參考了國家介紹標准(GB/T 17892-1999),更重要的是貼近現貨市場的發展和麵粉加工企業的要求。
特別說明:在兩個合約的運行中,發現強麥倉單品種大部分與硬麥品種是重疊的。表現在價格上,收購時二者大多是一個價,但銷售環節是兩個價,而且價差有擴大的趨勢。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二者都是優良品種種出的小麥,即現貨意義上的優質小麥。在每年6月份收獲後(冬小麥)至8月底收購期間,小麥後熟期還沒有過,內在品質還不穩定,加之檢驗成本高,所以收購方無法確定內在品質,也就無法給農民一個高價。但過了後熟期,品質穩定了,內在品質高的,就可以賣一個好價。隨著期貨市場的發展,達到強麥標准、硬麥標准和達不到硬麥標準的,會形成不同檔次的價格。達到不同的標准,與種子、田間管理、當地的土壤情況和氣候都有關系。有了期貨價格信號後,當地糧食部門會因地制宜引導農民調整小麥品種結構。一旦小麥品質提高了,農民的期貨價格意識提高了,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自然提高。
(三)產量、流通量及標的物量
1、硬冬白小麥產量、流通量及標的物量
中國的小麥產量很大,佔世界小麥產量的四分之一,但由於是農業大國,農民的口糧存量也是很大的,真正的流通量並不是非常大,硬冬白小麥的流通量和合格量也是有限的。以下是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以2003年產量為准所做的測算,供參考。
2、優質強筋小麥產量、流通量及標的物量
近幾年,在我國小麥總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呈明顯下降趨勢的同時,我國優質小麥的種植面積增長很快,2000年(即1999年冬小麥和2000年春小麥,以下同)比1999年增長98%,2001年比2000年增長年種植面積391萬公頃,2002年種植面積達到535萬公頃,產量2105萬噸。2003年估計達到2630萬噸。
(四)需求量
1、硬冬白小麥需求量
全國硬冬白小麥產量約2900萬噸,硬冬白小麥中達到中筋小麥標準的是需求量最大的,年消費量大約在2500萬噸左右。
2、優質強筋小麥需求量
優質小麥需求量呈剛性增長,2000年食品加工小麥需求總量為1800萬噸,比1999年增加80萬噸,占當年小麥需求總量的據估算,2002年全國加工麵包一年需要高強筋小麥360萬噸,加工餃子粉和方便麵配麥需用強筋小麥1150萬噸,加工餅乾和糕點需用弱筋小麥600萬噸,三項共計2110萬噸,此外還有其它各種用途的專用粉未計算在內。
(五)天氣與質量
天氣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非常大,美國的期貨投資家們除了關注農業部的供需報告外,最熱衷的莫過於天氣因素了。我國冬小麥種植時間為10月上旬(寒露後)至下旬,小麥生育期為230天,收獲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冬小麥生長期大約在8個月左右;春小麥播種期為3月底(4月初),收獲期為8月底(9月初)。在此期間氣候因素、生長情況、收獲進度都會影響小麥產量,進而影響小麥價格。因此,可以說天氣決定產量,天氣決定價格。
相對於硬冬白小麥來說,優質強筋小麥的品質受氣候影響更大。優質強筋小麥品質在不同區域和年度間差異主要是氣候條件不同引起,從而影響達標產量。_
(六)庫存
我國小麥庫存比較龐大,最高時達到1億多噸。近幾年由於小麥連續減產,生產與消費出現缺口,庫存量消耗比較大,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國產優質強筋小麥年度庫存量較少,90年代中期進口的國儲小麥(加麥和美麥等)相對較多,且以優質強筋小麥為主。由於存放時間較長,陳化和質量下降,國儲進口小麥價格也較低,價格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從近年情況來看,國家每年拋售的國儲進口小麥對我國優質強筋小麥價格影響較大。
_ 期末庫存量是分析期貨價格變化趨勢最重要的數據之一。如果當年年底存貨增加,則表示當年商品供應量大於需求量,期貨價格就可能會下跌;反之,則上升。影響需求的因素還有消費者的購買力、消費者偏好、代用品的供求、人口變動、商品結構變化及其它非價格因素等。從季節因素來說,優質強筋小麥季節性價格波動有一定規律性。每年的雙節和季節末是價格較高時期。
(七)國家政策
我國糧食政策的變化對小麥價格具有潛在的影響。
隨著小麥價格市場化程度和國際化程度提高,小麥價格主要由市場調節,政策對小麥價格的影響越來越小。影響優質小麥價格的因素主要體現在國家對進口小麥儲備的增減或拋售方面。
(八)消費與季節
鄭州小麥期貨是交易的農產品期貨中最大的品種,其價格走勢有很強的規律性,一般來說,小麥的長期走勢(三至五年)由宏觀經濟形勢及糧食總供求關系決定;中期走勢(一至兩年)主要受年度產量預期、庫存量變化以及相關農業政策、進出口政策的影響;短期走勢(三至五個月)受季節性波動周期的影響比較大。
小麥價格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波動規律。一般的,每年冬麥上市後的七月份為小麥的供應旺季,價格最低。從九月份開始,小麥消費進入旺季,現貨價格穩步上升,春節左右,小麥消費進入高峰期,小麥價格也抵至年內高點。春節過後價格逐步回落,在四五月份青黃不接時,價格會略有反彈,隨後一直回落到六七月份的低價區,如此循環往復。當然,受其它因素影響,這一規律也會有所變化,比如近年4、5月份小麥產區常常進行陳化糧、庫存小麥的拍賣,制約了這一期間小麥價格的回升。
(九)進出口
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是世界小麥主要生產國,其產量分別為2600萬噸、6000萬噸、2100萬噸,這些國家硬紅冬和硬紅春小麥產量對世界小麥價格包括我國優質強筋小麥價格影響很大。我國優質強筋小麥的實際進口量往往會因政治或經濟的原因而發生變化。90年代中期以前,我國一直是國際上重要的小麥進口大國,平均年進口量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1996年以來,我國小麥連續幾年獲得好收成,生產能力逐步提高,小麥進口數量逐年減少。加入WTO後,小麥進口會逐步增加,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外國小麥就會大量湧入國內市場。一方面,全球小麥正常貿易量約為1億噸,如果我國大量進口小麥,勢必會影響國際市場價格;另一方面,如果因為大量進口小麥而造成國內小麥市場價格大幅度下降,國家完全有可能進行必要的行政干預。另外,隨著加入WTO以後小麥的自由貿易程度的不斷提高,國內優質小麥價格將和國際市場接軌,價格變動方向將和國際市場價格趨於一致。因此,把握優質強筋小麥價格走勢,需要及時了解和掌握世界小麥生產情況、價格水平、進口政策和進口量的變化等。_
(十)外盤
優質強筋麥品種一等交割品可以與國際接軌,隨著我國進出口量的增加,外盤對優質強筋麥期貨的影響會逐漸增大。
美國有三家交易所交易小麥期貨,其品種分別為: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合約標的物交割等級:二號軟紅冬麥、二號硬紅冬麥;二號褐色北部春麥以及等值的二號北部春麥。替代品的差價由交易所制訂。CBOT軟紅冬和硬紅冬麥交割品濕麵筋絕大部分達不到鄭州商品交易所強筋小麥標准,替代品可以達到。
明尼阿波利斯穀物交易所(MGE)合約標的物交割等級:二號或以上北部春麥,蛋白質含量為或以上。13%蛋白質含量可以按貼水進行交割。MGE交割品可以達到鄭州商品交易所強筋小麥標准。
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合約標的物交割等級:二號硬紅冬麥。如交割等級為二號,按合約價執行;如為一號,則升水美分/蒲式耳;如為三號,則貼水3美分/蒲式耳。KCBT硬紅冬麥濕麵筋絕大部分達不到30%,不符合鄭州商品交易所強筋小麥標准。
美國期貨市場小麥價格
美國三家交易所的期貨價格走勢比較一致,大家可以參考MGE期貨價格,也可以參考CBOT期貨價格。
(十一)現貨價格
現貨中報價較多,有普通小麥報價、優質小麥報價、不同地區和不同品種的優質小麥報價等,一定要注意區分,以便正確參考現貨價格。
(十二)機構投資者的參與
在期貨市場中,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方向會對價格行情產生較大的影響,小麥市場也同樣存在,投資者在進行小麥期貨交易過程中,同樣應該注意機構投資者的方向。因為機構投資者往往會長時間、大單量參與某一個品種,而且他們往往關注所參與品種的中、長期趨勢,投資者在分析價格走勢時應予注意。
五、小麥農產品期貨交易流程
(一)小麥期貨交易方式及行情發布系統小麥期貨實行計算機交易系統集中競價的形式進行交易。在規定的交易時間內,投資者可以通過會員、INTERNET、專業信息咨詢公司等多種渠道獲得實時期貨行情信息,並根據行情信息發出買(賣)小麥期貨合約的交易指令,投資者的交易指令經過一定的下單渠道進入交易所期貨交易系統撮合成交,並獲得成交反饋。
隨著計算機網路通訊的發展,投資者參與期貨交易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主要以網上下單為主。
1、從發出交易指令來分,投資者可以選擇自主輸入交易指令或委託輸入交易指令。自主輸入交易指令是指投資者在會員的遠程交易中心的交易終端上,或者設在投資者辦公場所的交易終端(連接到會員遠程交易伺服器)上輸入交易指令參與交易的方式;投資者的委託交易指令可以通過電話報到場內出市代表處,或者是報到會員公司的遠程交易中心。
2、從參與交易的通訊模式來分,可以分為遠程交易與場內交易。遠程交易:通過電話、INTERNET、數據專線等通信方式,投資者的交易指令經會員伺服器、遠程交易通道進入交易系統;場內交易:投資者通過電話報單到場內,場內出市代表根據投資者的委託將交易指令輸入到交易所期貨交易系統。
同樣地,獲得期貨行情的途徑也有多種渠道。投資者可以通過鄭商所的網站查詢延時的期貨行情,同時,鄭商所的實時期貨行情通過路透社、世華、文華財經、易盛等信息資訊公司的衛星和互聯網報價系統向國內外即時發布。無論身在何處,只要能夠上網,都可通過不同的渠道看到期貨交易行情信息。
(二)小麥期貨交易流程投資者利用遠程或場內交易方式下單後,計算機交易系統對交易指令進行處理,自動回報成交通知,形成持倉。交易者可以選擇時機對所持合約進行平倉,了結交易;合約到期,由所持合約會員負責並通過交易所交割部門安排實物交割。交易所對會員結算,會員對客戶結算。
六、小麥期貨交易風險控制管理辦法
(一)保證金制度小麥期貨合約的保證金比例為合約價值的5%。交易保證金實行分級管理,隨著期貨合約交割期的臨近和持倉量的增加,交易所將逐步提高交易保證金。
(二)漲跌停板制度
漲跌停板是指小麥期貨合約允許的每日交易價格最大的波動幅度,超過該漲跌幅度的報價將視為無效,不能成交。
當某一期貨和約在某一交易日收盤前5分鍾內出現只有停板價位的買入(賣出)申報、沒有停板價位的賣出(買入)申報,或一有賣出(買入)申報就成交、但未打開停板價位的情況,稱為漲(跌)停板單方無報價,或稱單邊市。
(三)大戶報告制度交易所實行大戶報告制度。當會員或投資者某品種持倉合約的投機持倉達到交易所對其規定的投機持倉限量80%以上(含本數)時,會員或投資者應向交易所報告其資金情況、頭寸情況,投資者須通過經紀會員報告。同一投資者在不同經紀會員的持倉合並計算。交易所可根據市場風險狀況改變持倉報告水平。
(四)強行平倉制度強行平倉是指當會員、投資者違規時,交易所對有關持倉進行平倉的一種強制措施。
當會員、投資者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時,交易所有權對其持倉進行強行平倉:
1、結算準備金余額小於零並未能在規定時間內補足的;
2、持倉量超出其限倉規定的;
3、因違規受到交易所強行平倉處罰的;
4、根據交易所的緊急措施應予強行平倉的;
5、其他應予強行平倉的。
(五)風險警示制度為警示和化解風險,交易所認為必要時,可以採取要求報告情況、談話提醒、發布風險提示函等一種或多種風險警示措施。
Ⅳ 期貨書上的題,甲按照開倉價1900元/噸購入小麥,乙按照開倉價2100元/噸銷售扣除交割成本,實際售價2040元/
這個很簡單啊,因為期轉現對雙方都有利,乙方在期貨市場上持倉一直到交割,乙方會有交割成本,省下來的交割成本費用就相當於賺到了,用乙在期貨市場賣開倉的價格加上省去的交割成本就是他實際的銷售價格。
Ⅵ 關於期貨交易期轉現的問題
甲方1900買入 平倉價格為2040 則贏利140元。為期貨利潤。
交割價格為2000元,則2000-140=1860元買入成本。
2000是現貨買入價格。140為套保利潤。實際價格為1860
Ⅶ 期貨交割價格如何確定
這里期貨投資的虧錢和賺錢都是在投資者之間進行,和交易所(你所謂的交割倉庫)沒有關系,而交割價格是由現貨價格決定。
用你的例子來說明。甲開多倉100元/手,乙開空倉100元/手。隨後,甲以90元/手賣給丙,到此,甲虧了10元/手,與以後的交易就沒有關系了。
到最後交易日乙丙都沒有平倉而是現貨交割,此時交割價格由現貨價格決定。如果此時現貨價格是95元/手,乙丙都賺錢5元/手,他們2個5元/手賺的錢就是甲虧的10元/手(傭金等費用不考慮)。如果此時現貨價格是80元/手,那麼只有乙賺錢20元/手,他賺的就是甲和丙分別虧的10元/手;反之,如果此時現貨價格是110元/手,那麼只有丙賺錢20元/手,他賺的就是甲和乙分別虧的10元/手。如果現貨價格是90元/手,乙賺錢10元/手,就是甲虧的10元/手,丙不虧不賺;如果現貨價格是100元/手,丙賺錢10元/手,就是甲虧的10元/手,乙不虧不賺。
明白其中的賺錢,虧錢的關系了嗎?所以,股市,期貨等2級市場,都是零和游戲,有虧的,就有賺的。
如果認為滿意,請採納, 謝謝。
Ⅷ 期貨轉現貨如何計算有沒有公式
首先,期貨轉現貨,有期貨,也有現貨,這里別混淆不清雙方商定為平倉價格為2040 元,是期貨平倉價格對於甲方,作為買方,買得越便宜越好,成本越低,期貨買入建倉價1900 元/噸,平倉價格為2040 元/噸,賺140元/噸對於乙方,作為賣方,賣得越貴越好,利潤越多,賣出建倉價2100 元/噸,平倉2040元/噸,期貨上賺60元/噸商定的交收小麥價格為2000 元/噸,這個價格是現貨交收價對於甲方,因為在期貨上賺了140,作為買方,實際的成本就應該用2000-140=1860對於乙方,因為在期貨上賺了60,作為賣方,實際上的賣出價格應該是2000+60=2060小麥搬運、儲存、利息等交割成本為60 元/噸期貨交割過程中,首先是賣方把他要賣的產品運輸到指定的交割倉庫現在來看,假如不做期貨轉現,對於甲方來說,不做期轉現,甲方的買的成本是1900,做了期轉現後甲方的實際成本是1860,相比來看,做了期貨轉現成本要低1900-1860=40元,也就是說甲節約了40元這里「不做期轉現,甲方的買的成本是1900」就是期貨建倉價現在再看,假如不做期貨轉現,對於乙方來說,不做期轉現,乙方的賣的價格是2100,但是他要承擔小麥搬運、儲存、利息等交割成本為60 元/噸(期貨交割過程中,首先是賣方把他要賣的產品運輸到指定的交割倉庫)那麼賣出的實際價格就是2100-60=2040,做了期轉現後乙方的實際賣出價格是2160,相比來看,做了期貨轉現多賺了2060-2040=20,也就是說乙方也節約了20元/噸甲節約了40,乙節約了20,合計是60。
Ⅸ 小麥期貨合約詳解
(一)合約定位
1、硬冬白小麥期貨定位
鄭州商品交易所硬冬白小麥期貨合約的交割標准品是國標(GB1351-1999)二等硬冬白小麥。小麥按國標分九個種類,硬冬白小麥是其中的一類。
2、優質強筋小麥期貨定位
優質強筋小麥期貨的一等品可以與加拿大小麥接軌(說明:中國每批小麥內在品質的一致性不如進口麥),二等稍差一點。美麥的質量總體上不如加麥。
(二)合約交割標准
硬冬白小麥和優質強筋小麥兩個合約的交割標准不同(詳見本資料第二部分),合約交割標準的每一項都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倉單數量。
1、硬冬白小麥期貨合約交割標准
硬冬白小麥執行的是國家標准,其質量指標中除容重、水分由儀器檢驗外,其餘指標由人工檢驗,操作較方便,交割倉庫檢驗人員經專業訓練後可以掌握檢驗技術,所以入庫前經倉庫預檢或入庫時倉庫抽檢合格,碼垛後一般不會出現質量問題。
2、優質強筋小麥期貨合約交割標准
優質強筋小麥執行的是企業標准(高於GB1351-1999國家標准),在制定標准時參考了國家介紹標准(GB/T 17892-1999),更重要的是貼近現貨市場的發展和麵粉加工企業的要求。
特別說明:在兩個合約的運行中,發現強麥倉單品種大部分與硬麥品種是重疊的。
表現在價格上,收購時二者大多是一個價,但銷售環節是兩個價,而且價差有擴大的趨勢。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二者都是優良品種種出的小麥,即現貨意義上的優質小麥。在每年6月份收獲後(冬小麥)至8月底收購期間,小麥後熟期還沒有過,內在品質還不穩定,加之檢驗成本高,所以收購方無法確定內在品質,也就無法給農民一個高價。但過了後熟期,品質穩定了,內在品質高的,就可以賣一個好價。
隨著期貨市場的發展,達到強麥標准、硬麥標准和達不到硬麥標準的,會形成不同檔次的價格。達到不同的標准,與種子、田間管理、當地的土壤情況和氣候都有關系。有了期貨價格信號後,當地糧食部門會因地制宜引導農民調整小麥品種結構。一旦小麥品質提高了,農民的期貨價格意識提高了,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自然提高。
(三)產量、流通量及標的物量
1、硬冬白小麥產量、流通量及標的物量
中國的小麥產量很大,佔世界小麥產量的四分之一,但由於是農業大國,農民的口糧存量也是很大的,真正的流通量並不是非常大,硬冬白小麥的流通量和合格量也是有限的。以下是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以2003年產量為准所做的測算,供參考。
2、優質強筋小麥產量、流通量及標的物量
近幾年,在我國小麥總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呈明顯下降趨勢的同時,我國優質小麥的種植面積增長很快,2000年(即1999年冬小麥和2000年春小麥,以下同)比1999年增長98%,2001年比2000年增長年種植面積391萬公頃,2002年種植面積達到535萬公頃,產量2105萬噸。2003年估計達到2630萬噸。
(四)外盤
優質強筋麥品種一等交割品可以與國際接軌,隨著我國進出口量的增加,外盤對優質強筋麥期貨的影響會逐漸增大。
美國有三家交易所交易小麥期貨,其品種分別為: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合約標的物交割等級:二號軟紅冬麥、二號硬紅冬麥;二號褐色北部春麥以及等值的二號北部春麥。替代品的差價由交易所制訂。CBOT軟紅冬和硬紅冬麥交割品濕麵筋絕大部分達不到鄭州商品交易所強筋小麥標准,替代品可以達到。
明尼阿波利斯穀物交易所(MGE)合約標的物交割等級:二號或以上北部春麥,蛋白質含量為或以上。13%蛋白質含量可以按貼水進行交割。MGE交割品可以達到鄭州商品交易所強筋小麥標准。
堪薩斯期貨交易所(KCBT)合約標的物交割等級:二號硬紅冬麥。如交割等級為二號,按合約價執行;如為一號,則升水美分/蒲式耳;如為三號,則貼水3美分/蒲式耳。KCBT硬紅冬麥濕麵筋絕大部分達不到30%,不符合鄭州商品交易所強筋小麥標准。
(五)進出口
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是世界小麥主要生產國,其產量分別為2600萬噸、6000萬噸、2100萬噸,這些國家硬紅冬和硬紅春小麥產量對世界小麥價格包括我國優質強筋小麥價格影響很大。
我國優質強筋小麥的實際進口量往往會因政治或經濟的原因而發生變化。90年代中期以前,我國一直是國際上重要的小麥進口大國,平均年進口量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1996年以來,我國小麥連續幾年獲得好收成,生產能力逐步提高,小麥進口數量逐年減少。加入WTO後,小麥進口會逐步增加,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外國小麥就會大量湧入國內市場。
一方面,全球小麥正常貿易量約為1億噸,如果我國大量進口小麥,勢必會影響國際市場價格;另一方面,如果因為大量進口小麥而造成國內小麥市場價格大幅度下降,國家完全有可能進行必要的行政干預。另外,隨著加入WTO以後小麥的自由貿易程度的不斷提高,國內優質小麥價格將和國際市場接軌,價格變動方向將和國際市場價格趨於一致。因此,把握優質強筋小麥價格走勢,需要及時了解和掌握世界小麥生產情況、價格水平、進口政策和進口量的變化等。
Ⅹ 期貨交割價格怎麼計算
交割結算價是指在進行交割時用於商品交收時所依據的基準價格。不同的交易所,以及不同的實物交割方式,交割結算價的選取也不盡相同。集中交割最後交易日交割結算價一般採用該期貨合約自交割月第一個交易日起至最後交易日所有成交價格的加權平均價。
鄭州商品交易所的PTA、白糖和棉花期貨採取滾動交割方式,交割結算價為期貨合約配對日前 10 個交易日(含配對日)交易結算價的算術平均價。上海期貨交易所均採用集中交割方式,但其交割結算價是該期貨合約最後交易日的結算價。大連商品交易所的所有品種均可採用滾動交割方式,滾動交割結算價為期貨合約配對日結算價;若在最後交易日之後進行的交割,交割結算價是期貨合約自交割月第一個交易日起至最後交易日所有結算價格的加權平均價。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麥期貨可採取滾動交割方式,但對於滾動交割和最後交易日之後進行交割,交割結算價均為配對日結算價。交割商品計價以交割結算價為基礎,再加上不同等級商品質量升貼水,以及異地交割倉庫與基準交割倉庫的升貼水。
交易所會員進行實物交割,還應按規定向交易所繳納交割手續費。
期貨交割價格的計算方式:
1、滾動交割配對日交割結算價採用該期貨合約配對日的當日結算價;
2、大連商品交易所滾動交割的交割結算價為配對日結算價;集中交割最後交易日交割結算價採用該期貨合約自交割月第一個交易日起至最後交易日所有成交價格的加權平均價;
3、上海期貨交易所採用集中交割方式,其交割結算價為期貨合約最後交易日的結算價,但黃金期貨的交割結算價為該合約最後5個有成交價格按照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燃料油期貨的交割結算價為該合約最後10個交易日按照時間的加權平均價。
3、期轉現結算價採用買賣雙方協議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