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期貨市場現狀怎麼樣

期貨市場現狀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2-25 08:54:34

『壹』 中國有哪些期貨市場以及發展現狀

狹義上的期貨市場主要指的是期貨交易所。目前中國的期貨市場主要構成部分 分為以下幾類:
1.中國證監會以及各地派出機構(證監局)、中國期貨業協會、中國期貨市場保證金監控中心
2.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
3.期貨公司會員單位以及非期貨公司會員單位
4.投資者: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套保企業客戶
截至2020年9月24日,全市場資金總量近8000億元,較2019年年底增長超40%,較2017年年底增長超80%;期貨市場有效客戶數180.80萬個,較2017年年底增長41.6%;期貨市場結構逐步機構化,目前法人權益佔全市場比例超過六成,較2017年年底明顯上升。
溫馨提示:請遠離非法集資、違法配資、代客理財、虛假或誤導性宣傳/誘導交易、非法咨詢/喊單、提供交易軟體等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期貨公司總部!開戶、原油/鐵礦/PTA/股指/手續費返還!追問即可!

『貳』 為什麼現在股指期貨流動性差

烏龍指,烏龍指」的出現主要與流動性差有關,他坦言,自2015年股災之後,出現了「談期色變」的現象,無論是監管層、機構還是散戶,對於流動性的問題都是非常擔心的,流動性的缺失也是目前非常現實的現狀。

中金所在公告中指出,近期股指期貨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但流動性狀況改善尚不充分。各位會員和廣大交易者,應充分評估市場流動性狀況,謹慎交易,切實防範市場交易風險。

在2015年,在股市持續下跌的壓力下,監管層下發層層指令限制股指期貨交易。受此影響,股指期貨成交量大幅下降。據中金所披露的信息顯示,7月19日收盤後,三大股指期貨品種累計成交量6.22萬手,累計成交額419億元。而在股指期貨未被限制之前的2015年,股指期貨日成交量高達百萬手,日成交額上達萬億元。比如2015年7月20日,股指期貨日成交額256.95萬手,累計成交額達3萬億元。

另外,根據中國期貨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12月,中金所全年累計成交量為1833萬手,累計成交額為18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94.62%和95.64%。分析人士表示,股指期貨交易受限是中金所交易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易誤導投資者

「烏龍指」頻發會給市場傳遞錯誤信號,給部分程序化的交易者帶來一定的損失。

王紅英認為,「烏龍指」帶來了一個錯誤的交易信號。由於流動性的缺失,導致了競價價格的不連續,這樣錯誤的股指期貨信號,會對股票市場造成一些直接的影響。「因為期貨是領先於現貨股票市場的,暴漲的股指期貨往往會使投資者誤以為出現了利多消息,這會造成股票市場的異常波動,尤其對藍籌股來說更是如此。」王紅英進一步解釋道。

徽商期貨分析師王盾同樣表示,「烏龍指」對於想要利用股指期貨做參考的投資者有一個誤導,此外,「烏龍指」也導致股指期貨喪失了避險功能,會對投資者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

此外,張春康表示,「烏龍指」會讓一些程序化的交易者,事先設好條件單、止損單的交易者帶來巨大損失。

但格林大華期貨股指分析師石敏表示,由於IF1708合約並不是主力合約,而且沒有足夠的量來支撐,所以這個價格並不具有代表性,對行情的影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王紅英提醒交易者,要盡量迴避不活躍的合約的交易,選擇一些活躍月份的期貨合約。同時,石敏也提到,市場上確實存在一些「釣魚」行為,即在漲停價或跌停價掛單,等待錯單上鉤。她表示,想要避免這樣的風險,交易者應當謹慎交易,避免在下單時出現錯誤。

呼籲放開股指

對於如何減少「烏龍指」的出現,王紅英呼籲監管部門放下包袱,股災已過去了兩年,考慮到要維持市場的正常交易功能,股指期貨的正常流動性是需要保障的。此外,目前市場大盤處於低位,金融去杠桿進行了兩年多,市場的穩定性也得到了體現,王紅英認為,現在是放開股指期貨的最佳時機。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3月的兩次「烏龍指」出現後,中金所隨即調整了三大股指期貨合約的最大單次下單數量,從100手下調到了20手,市價指令每次最大下單數量調整為10手。中金所在當時的公告中稱,此次交易機制的調整,旨在減少不活躍合約的交易中,因大單量造成的價格瞬間大幅波動情形。下一步將在有效防控風險、維護平穩運行的前提下,持續跟蹤監測市場運行情況,不斷完善交易機制,繼續改善市場流動性,促進金融期貨市場功能更好發揮。

對此,石敏認為,盡管這次同樣出現了「烏龍指」問題,但鑒於目前的上限已經較低了,監管層應該不會繼續調整下單數量。

在政策方面,王紅英表示,核心的問題就在於股指期貨已經失去了預測的功能,那麼在投資者看來,股指期貨也就不存在投資、套期保值的功能了,這會使投資者遠離這個市場,而調整下單數量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王紅英直言,「正如國家金融工作會議上所提出的,風險控制與開放是同步發展的,在審慎的控制風險的同時,也應當積極的推進開放,不能為了控制市場而放棄了流動性」,他說,「這並不是股指期貨或者股票市場本身的問題,而是經濟結構導致的問題」。石敏則表示,目前股指期貨還是有在慢慢開放的趨勢,但需要一定的時間。

『叄』 大家覺得國內期貨這個行業怎麼樣

朝陽行業,但是行業目前的收入太單一化,純經濟費用,導致所在行業的整體薪水不高。

『肆』 重磅消息!股指期貨即將恢復常態化 密切關注時間表

股指期貨即將恢復常態?沒錯,這是個真實消息!

券商中國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監管部門領導今日上午在2018年第一期期貨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培訓班上透露,股指期貨交易即將恢復常態化,各家期貨公司可以進行相關准備工作。不過,該知情人士稱,監管部門並未提及明確時間表。

股指期貨受限影響功能發揮

股指期貨交易受限,還要回溯到2015年年中的股市異常波動時期。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宣布了一系列的收緊舉措。

2015年9月2日晚間,中金所宣布,自2015年9月7日起,將期指非套保持倉保證金提高至40%,平倉手續費提高至萬分之23,也就是整整上調了20倍。同時,非套期保值客戶的單個產品單日開倉交易量超過10手,就認定為異常交易行為。

在這樣的限制下,股指期貨市場流動性驟然下跌,也因此出現了多起因流動性匱乏導致的「烏龍指」事件。

例如,2016年5月31日上午10點42分左右,滬深30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IF1606突然暴跌至2732.4,在近700張空單的重壓之下觸及跌停,隨後快速補漲。當日晚間,中金所發布調查結果稱,是某套保客戶以398手市價賣出委託連續成交,觸發了市場技術性賣盤所致。

2017年3月14日下午,走勢一直風平浪靜的上證5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IH1703盤中突然出現直線下挫,價格從2348左右跌至2128.6,逼近跌停位。隨後迅速回到正常價位,並平穩收盤,收盤時報2349.0,收跌0.05%。

2017年7月19日,類似情況再次發生,某資管客戶下了區區18手滬深300股指期貨IF1708合約買單,就將該合約的價格瞬間打至漲停。

2017年已兩次松綁

在市場人士的多番呼籲下,股指期貨終於在2017年迎來了兩次松綁。

第一次松綁是在2017年2月16日,中金所宣布,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中金所在綜合評估市場風險、積極完善監管安排的基礎上,按照「發揮功能、動態調整、加強監管、防範風險」的原則,決定穩妥有序地調整有關交易安排:

一是自2017年2月17日起,將股指期貨日內過度交易行為的監管標准從原先的10手調整為20手,套期保值交易開倉數量不受此限;

二是自2017年2月17日結算時起,滬深300、上證50股指期貨非套期保值交易保證金調整為20%,中證500股指期貨非套期保值交易保證金調整為30%(三個產品套保持倉交易保證金維持20%不變);

三是自2017年2月17日起,將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平今倉交易手續費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九點二。

第二次松綁則發生在2017年9月15日。在連續發布的兩則通知中,中金所宣布,自2017年9月18日(星期一)起,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各合約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准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6.9。此前,手續費標準是成交金額的萬分之9.2,也就是說,交易手續費這次被下調了25%。

此外,滬深300和上證50股指期貨各合約交易保證金標准,由目前合約價值的20%調整為15%,同樣是自2017年9月18日起實施。保證金的下調幅度,同樣是25%。

監管部門今年多次吹風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來,監管層也曾公開提到股指期貨交易。

6月14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2018陸家嘴論壇」期間提到,將創造條件允許境外投資者參與股指期貨。

而在此前的5月30日上午,中金所董事長胡政在第十五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也介紹了股指期貨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計劃。

胡政當時指出,中金所持續完善市場交易規則,優化參與者結構,促進股指期貨市場功能的發揮。近年來,股指期貨市場成交持倉比保持穩定,投資者結構日趨合理,以證券自營、私募基金、QFII、RQFII為代表的金融持牌機構已經成為市場最主要的參與者,日均持倉量占市場比重接近70%。

他表示,目前境內股指期貨交易成本依然較高,市場流動性有待進一步提升,市場功能發揮受到一定限制,難以充分滿足投資者風險管理的需求。從世界各國資本市場發展經驗來看,股指期貨是最基礎、最成熟、交易最活躍的金融衍生品,是任何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都不可缺少的風險管理工具。

業內專家:股指期貨交易限制進一步「松綁」可期

今年上半年,在國內持續去杠桿和國際市場復雜形勢的影響下,市場負面情緒高漲,A股不斷振盪探底,與其相關的資管類產品表現普遍不如人意。究其原因,曾參與滬深300股指期貨設計的上海北外灘絕對收益投資學會常務理事、上海財經大學客座教授劉文財認為,這與股指期貨臨時性交易限制措施有一定關系。

雖然去年以來中金所對股指期貨臨時性交易限制措施進行了兩次「松綁」,股指期貨市場成交量、持倉量有所放大,期指貼水現指的情況有所轉好,但股指期貨市場仍然不能滿足資產管理機構正常的風險管理和居民對財富保值增值的需要。也正是因為股指期貨難以有效發揮其「泄洪渠」的功能,投資者無法有效對沖風險而不斷「割肉減壓」,使得A股一再下行探底,股指期貨更是出現貼水進一步擴大的情況。

在劉文財看來,期貨和期權是最好的風險管理工具,就像日常生活中的保險一樣,在市場有足夠活躍度和投資者的情況下,可以有效對沖市場風險。「股指期貨貼水的進一步擴大,意味著市場流動性不足,就像保險市場中的保費較高一樣,意味著風險的提升。想要降低『保費』,就需要市場有足夠的流動性,這就需要有更多的可以提供流動性的交易者參與進來。」劉文財說。

鑒於此,他呼籲進一步「松綁」股指期貨臨時性交易限制措施,提高市場的流動性,使股指期貨市場功能得以有效發揮,進而使資本市場運行更為平穩。

對於未來股指期貨臨時性交易限制措施進一步「松綁」甚至全面「解禁」,劉文財始終堅信不疑。特別是在我國資本市場逐步對外開放的今天,他更是認為,股指期貨臨時性交易限制措施全面「退出」可期。

「A股納入MSCI指數不僅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一個里程碑事件,更將逐步提升境外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配置比例。鑒於境外投資者習慣通過股指期貨等衍生工具管理投資風險,未來股指期貨臨時性交易限制措施會進一步『松綁』。」劉文財認為,不僅如此,還會增加新的交易品種和工具,以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和吸引力。

據了解,目前中金所正在推動股指期權產品研發和上市。對此,劉文財表示,資管行業對股指期權期盼已久。

「如果說股指期貨是『提取黃金的溶液』,可以分離股票中的alpha與beta,那麼股指期權更像是『光刻機』,可以把風險進一步分割、細化,其衍生出的策略相對更多,在此基礎上,相關機構可以創新出不同風險與收益的產品,以滿足投資者更多元化的需求。」劉文財說。(來源:期貨日報)

熱點內容
有哪些理科生金融專業的一本大學 發布:2025-08-27 19:34:14 瀏覽:966
貨幣化分房怎麼解決 發布:2025-08-27 18:45:41 瀏覽:85
中原證券如何交易期貨 發布:2025-08-27 18:44:41 瀏覽:635
2020年底哪些基金限購 發布:2025-08-27 18:43:49 瀏覽:495
農行理財客戶的等級如何查詢 發布:2025-08-27 18:22:36 瀏覽:922
什麼是後市值得買入 發布:2025-08-27 18:09:54 瀏覽:970
股票退市對於公司有啥影響 發布:2025-08-27 17:52:28 瀏覽:230
北京愛情故事大德公司市值多少 發布:2025-08-27 17:30:17 瀏覽:742
股市一千點多少億 發布:2025-08-27 17:29:21 瀏覽:7
2008金融危機炒股死了多少人 發布:2025-08-27 17:26:05 瀏覽: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