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激勵股價下跌怎麼辦
A. 為什麼股權激勵後股價一直跌
不會的。
股權激勵,是指企業經營者和職工通過持有企業股權的形式,來分享企業剩餘索取權的一種激勵行為,使股權持有者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的一種激勵方法。
激勵員工,提高業績:
實施股權激勵使員工擁有公司部分股份(或股權),具有分享企業利潤的權力。股權作為紐帶將員工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緊緊綁在一起,這樣大大提高了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員工成為公司股東後能夠積極、自覺地按照實現公司既定目標的要求,為了實現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工作,釋放出其人力資本的潛在價值,促使員工大膽創新,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業績和核心競爭能力。
股權激勵主要是通過附條件給予員工部分股東權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識,從而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穩定發展的長期目標。
B. 股權激勵會計處理及其經濟後果分析
股權激勵會計處理及其經濟後果分析
摘要:股權激勵是一種源於西方的先進的企業管理方式,為了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他們管理運營企業的責任意識,通過給予其一定的股權的方式來達到激勵效果,股權激勵由此產生。本文主要介紹股權激勵的會計處理以及由此產生的經濟後果,幫助財會人員更好地了解股權激勵這種先進的管理方法。
關鍵詞:股權激勵;會計處理;經濟後果
一、 股權激勵的幾種主要模式
分析我國的股權激勵方式種類很多,主要有員工持股、管理層持股、管理層收購和管理層員工融資收購,其中,管理層員工融資收購是我國獨有的創新。以下列出了股權激勵的幾種主要模式。
(1) 股票期權。這是公司給予經理人的一種選擇人,讓其在特定日期可以以特定價格購買一定數量的公司股份。並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適合應用股票期權,對於處於起步階段的公司,初始資本比較少,而且資本的增值速度比較快,人力資本增值也比較顯著,這時候可以考慮股票期權。
(2) 虛擬股票。這種模式適合現金流比較充裕的公司。之所以叫虛擬股票,是指這種激勵模式不是以真實的股票作為依據,而是一種約定,表示如果公司業績良好,實現預期目標,擁有虛擬股票的員工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虛擬股票擁有者沒有股票所有權和表決權,也不能轉讓和出售股票,在員工離開公司時就不再擁有。公司應用虛擬股票需要具備一定量的現金,因此壓力比較大。
(3) 股票增值權。股票增值權模式要求公司有一定的現金流量,因此這種模式對於沒有較大現金流量的公司並不適合,因為股票增值權是公司授予經營者一種權利,它的主要收益來源於公司提取的獎勵基金。
(4) 業績股票。這種模式比較適合經營業績穩定的公司。這種模式主要考核公司的經營業績,並不要求公司股票的上漲,如果公司在年初的時候制定一個全年的業績目標,在年末的時候進行考核,如果在年末實現了年初的目標,則給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或者給予現金來購買公司股票。
二、股權激勵的會計處理
(1)授予日的會計處理企業在授予日做會計處理,只能是可行權的股份支付,而對於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和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企業則不能做會計處理。
(2)等待期內資產負債表日的會計處理在等待期內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確認計入成本費用的包括取得職工或其他方式提供的服務、附有市場條件的股份支付和職工滿足所有非市場條件的服務,同時確認所有者權益或負債。對於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企業要做出最佳估計,依據最新的可行權數量變動等信息,同時按照權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確定成本費用和相應的資本公積,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對於權益工具後續公允價值變動,則不必確認。對於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最新的可行權情況做出估計,依據當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重新計量當期取得的成本費用和相應的負債,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股份支付”科目。
三、股權激勵會計處理導致的經濟後果分析
1.股價下跌股權激勵的模式使得新股票的發行增加,在股權激勵的會計處理中增加了企業的'凈資產,企業現金凈流入增加,從而增加了企業的總股本和資本公積。而在股權激勵模式行使之前,股票期權對每股收益產生的影響並不能在會計處理中反映出來,因此使得股價高估。當在股權激勵行使之後,每股收益降低,企業凈利潤和市盈率不變,從而使股價下跌。
2.股權激勵費用過大股份支付的費用關繫到股權激勵的行權情況。如何確認巨額股票期權激勵費用,將決定股票期權能否順利行權。對於股權激勵費用的確認,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方法,要與公司的具體情況相聯系。對於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等待期內必須把股權激勵費用分攤完畢,這樣,等待期越短,分攤到每期的股權激勵費用就越高,公司利潤減少,如此短的時間內分攤巨額期權激勵費用對於公司是一個不小的壓力,甚至有可能影響公司業績。
3.股權激勵當中可行權數量最佳估計數的確定有很強的隨意性股權激勵費用與期權數和可行權數量最佳估計數成正比,用公式表示,即是股權激勵費用等於期權授予日的公允價值與可行權數量最佳估計數的乘積。因此,當確定了授予日股票期權的公允價值時,可行權數量最佳估計數的調整可以影響到股權激勵費用,從而影響利潤。
四、結論
股權激勵作為現代企業提高公司經營業績的一種激勵模式,在不斷發展中產生了很多的激勵方式,這些方式適應企業管理的需要,降低經營成本,增加利潤。股權激勵的會計處理也會產生一些經濟後果,只有運用好股權激勵機制,最小化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斷激勵企業提高管理和經營效率,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羅慧敏.淺談企業股權激勵的現狀及會計處理[J].中國證券期貨,2013.3.
[2]李淑霞.上市公司股權
;C. 為什麼股權激勵後股價一直跌
現在的股權激勵本質就是變相向管理層低價甚至免費配發股票,然後管理層拿到獎勵的股票,立馬就去2級市場減持。能漲才叫奇怪呢。
D. 股權激勵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根據您的提問,華一中創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股權激勵方案對公司股價的影響存在著以下邏輯關系:股權激勵方案-激勵管理層提升工作效率-公司業績上升-股價上漲。經邦研究中心通過對A股實行過股權激勵計劃的公司研究分析發現,股權激勵方案對公司股價存著明顯的階段性影響並且發現相關影響因素。
(1)股權激勵草案出爐後,公司股價的超額收益會有所提升。但因存在著激勵方案終止的風險,股價提升並不會特別明顯。
(2)股權激勵方案授權,授權後3個月公司股價超額收益相對前3個月提升非常明顯。
(3)股權激勵方案出爐的當年(業績考核的基數年)公司業績會有所保留,部分公司年報業績增幅相對上一年會出現下降,公司股價超額收益在年報公布後會有所降低。
(4)激勵方案獲授權後的第一個考核年,激勵的效應會明顯反應到公司業績上,公司業績開始釋放,會有較大增幅。公司股價在該年年報發布前3個月會迎來較大的超額增幅。
(5)在公司第一個考核年年報過後,激勵效應會開始遞減,公司股價超額收益走勢會相對平坦。
(6)行權條件相對嚴格的激勵計劃,其股價平均漲幅高於行權條件。
(7)激勵股票數量占公司流通股股本比例越高,股價在預案公告後上漲的幅度越大。
E. 為什麼股權激勵前股票會下跌
股權激勵前股票價格下跌並不是一件壞事,至於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股權激勵的價格是按照股權激勵方案實施前一個交易日、股權激勵草案公布前30個交易日、60個交易日的平均價格來定股權激勵的價格的,這時候股權激勵價格越高對於被獎勵股權的公司高管來說潛在利益就越小,這就喪失了股權激勵方案本來存在的意義,公司很多時候都不希望實施股權激勵的時候價格過高的。
綜合以上種種,股權激勵前股票價格會降低,主要是因為有著公司和股民的合力,如果不是這兩者在其中周旋,這種底子比較好公司的股票價格也不會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