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股權的九條生命線是什麼
① 創業公司怎麼分配股權五種股權結構模型,做股權設計須知!
很多創業者問:初創公司怎麼做股權設計?如何分配股權?
下面將從兩人合夥創業、三人合夥創業、五人合夥創業、給員工預留股權池、找投資人融資採用什麼樣的股權結構等等,來分析五種股權結構模型。
兩人合夥創業怎麼分配股權?
大師們都說5:5是最差股權結構,容易導致僵局;應該用7:3才是最優股權結構。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股權道」工號就有騰訊早年的股權結構分析,當年在獲得南非MIH的融資之後,創始團隊和投資人之間多年都保持5:5的結構。
用了大師說的最差股權結構,並沒有像大師說的走向僵局,騰訊現在的成就大家都已知道。
不只是騰訊了,還有多家知名公司,比如豐田與比亞迪的合作,長城汽車與寶馬的合作,順豐與UPS的合作等都採用5:5的股權結構,難道這些知名公司都是傻子嗎?還是誰是傻子呢?
我們還發現一家採用7:3股權結構的公司,他們後來鬧到僵局無法解決,被法院判決解散公司了。
大師們說7:3最優股權結構,為什麼會變成僵局?可以在「股權道」公眾號查看哦。
三人合夥創業怎麼分配股權?
大師們說3:3:4是最差股權結構,比如西少爺採用了3:3:4的股權結構,就鬧到僵局了。
但「股權道」也有阿里巴巴早年的股權結構分析,當年獲得雅虎融資後其他投資人全都退出,只剩下馬雲團隊、雅虎、軟銀三家股東,他們的股權結構就是3:3:4,而且持股40%的是雅虎公司、並不是馬雲團隊。
現在阿里巴巴的成就大家都已知道,他們用大師們說的最差股權結構,卻做成了行業第一。
大師們還說,三人合夥創業採用7:2:1或5:3:2的股權結構最優,這樣能避免僵局。
可我們研究了10成功企業創業早期的股權結構,這些多是行業第一的公司,但沒有一家符合大師們說的這種股權結構。
倒是有一家鬧翻了的公司採用了7:2:1,因為股東鬧到僵局無法解決,大股東只好去工商局舉報自己的公司。
為什麼真實案例和大師們說的相反呢?
因為有一個詞叫「智商稅」,可以靠高明的營銷手段收取。
五人一起創業用什麼股權結構?
有大師說平均分的股權結構最差,比如五人各持股20%、四人名持股25%都是最差的股權結構。
但是,「股權道」工號也介紹視源股份的案例,他們已做成全球行業第一,佔1/3的市場份額,現在市值超過600億元。
但視源股份在創業前4年都採用了平均分的股權結構,五位創始人各持股20%,維持了長達4年之久,他們並沒有走向仇人式散夥。
連李國慶也說,一定要有一個人持股超過51%、最好是60%,保證在第一輪融資稀釋股權之後,創始人的持股仍在51%以上,對公司有絕對的控制力。
可如果看「股權道」介紹的法院判決的案例就知道,這只是非常初級的操作,遇到個有水平的小股東就完全沒用了,能讓你持股90%都沒有控制權,更不要說持股51%了。
名人名企說的就一定是真理嗎?
如果是的話,比特大陸作為礦機行業排名第一的公司,也不至於兩個創始人鬧翻了吧?而萬科這么出名,也不會發生轟動全國的萬科之爭了吧?
給員工預留股權池用什麼樣的股權結構?
有大師提供了三種模型:
第一種是創始人持股67%,聯合創始人合夥人持股18%,員工持股15%。
第二種是創始人持股51%,聯合創始人合夥人持股32%,員工持股17%。
第三種是創始人持股34% ,聯合創始人合夥人持股51%,員工持股15%。
大師們提供的這種模式,總原則是創始人持股67%或51%或34%,這樣能掌握絕對控制權或相對控制權或否決權。
但「股權道」介紹過九條股權生命線,而這些所謂的股權生命線,就是收智商稅而已。
我們介紹過法院判決的案例,有人持股90%都沒有控制權,更不要說持股67%或51%了。
融資後採用什麼樣的股權結構?
有大師說:
【1】老闆自己必須持股51%以上。
【2】內部高管持股10%-15%。
【3】風投持股10%-15%。
【4】預留10%-15%作為員工的股權池。
創始人的持股51%都還不夠,一定要注意企業內部總共要佔股超過67%。
因為不合理的股權架構下,只要出現問題一定是毀滅性的,一定有合夥人被踢出局。
股權結構出問題可能是毀滅性的,這個說法是沒錯。
但是持股67%有絕對控制權卻是錯了,只在遇到低水平的股東才有用,如果遇到有水平的股東就是沒用了哦。
② 九條生命線
重溫下劉潤老師在5分鍾商學院中提出的九條生命線。
《公司法》規定公司的「重大事項」決定,必須得到2/3以上票數支持。這里67%超過2/3即相當於擁有100%的權力。「重大事項」是指合並/分立、解散,增資/減資,變更主營業務,重大決策,甚至修改公司章程等。
除了《公司法》規定的重大事項,其他公司的治理事項,半數以上同意即可通過。意味著擁有51%的股權就可以任命高管團隊,管理團隊年度指標,CEO薪酬等。
讓我想起同學在某三線城市創辦連鎖超市企業的故事,三個股東是關系十分要好的同學,三人本來准備按照5:3:2占股,為防今後因為公司發展問題鬧僵,最後決定股比為5.5:2.5:2,實際這里就是考慮到相對控制線,最低達到51%就可以實現相對控制。
跟「2/3同意,才可以通過」相對應的就是「1/3不同意,就無法通過」,即34%具有一票否決權,是安全控制線。
平時我們買股票可以想買就買,但是如果你突然像王多魚一樣「一夜暴富」,看上一家公司,想買買買,那麼等到買到發行股份30%以上時,就不能想買就買,而是必須向所有股東發出收購要約。上市公司要關注是否有人逼近「要約收購線」。
比如上月15日晚間中關村發布的國美電器要約收購中關村13.36%股權引發了多方關注。資料顯示,截至8月15日,國美電器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中關村29.999999%,正是達到了要約收購線。收購13.36%以後將達到43.3599%,超過1/3,具有一票否決權。
如果你的股東持有20%以上股份,他和你做類似的事情,對你是有重大影響的,甚至會影響你掛牌上市等資本市場道路。
比如某電力企業A下屬子公司B想要IPO上市,那麼為了避免同業競爭,A作為大股東(A擁有子公司B超過20%的股份)必須將其他子公司同類業務予以剝離。
10%是守住小股東利益的重要生命線。
如果你持股10%,可以在董事會、監事會都不召集的情況下,自行召集臨時股東大會,提出質詢、調查、起訴、清算,甚至解散公司。10%的股東申請解散公司,法院應依法受理,若法院審查後,符合條件的,可以解散公司,
持有公司5%的股份代表你是重要人物,對於公司已經舉足輕重了,必須披露自己的持股信息以及股權變動信息。
只要持股3%,就算不在董事會、監事會,都可以在股東大會召開10日前,提交議案。
如果你覺得公司的董事、高管違法違章,損害公司利益,只要持股1%,就可以「代表公司」向法院起訴他們。
注意:30%要約收購線和5%的重大股權變動警示線是針對上市公司
編個順口溜:
一三五十,帶題便會(代位)(提案)(變動)(會議);
二三三四,統收安全(同業)(收購)(安全控制);
五一六七,相對絕對(相對控制)(絕對控制)
③ 股市裡的九號線和生命線,工作線都是什麼意思
第一條線:工作線
所謂【工作線】,顧名思義,就是工作線上【上班工作】,
工作線下就【下班休息】。雖然簡單,但它非常之絕妙管用,
可以說它是掌控股市操作的一個【司令官】,
它能讓你在第一時間進入股市和退出股市,避開風險,盡享贏利之快樂。
什麼是工作線?我們選定14日或者18日均線作為工作線。
基本上目前所有券商提供的網上交易軟體都可以自己設定工作線,
常用的軟體提供的是5、10、30、60天均線。
為什麼不用軟體提供的5、10、30、60天線作為工作線呢?
因為它是莊家打敗散戶的工具。對於選用14天,還是18天線作為工作線的區別是:
如果你是做短線,14日線作為生命線最有效,因為它提供的買進機會更多;
如果是做中長線,則18日線作為買進的機會最為安全,
但是相對來說買進的機會卻很少。
第二條線:生命線
這是確保趨勢向上的一條線。生命線是一條保命線,
如果你選用14日線作為工作線,那麼你把25日作為生命線;
如果你採用18日線作為工作線,你可以設定56日線作為生命線。
它的意義在於告訴你不是所有的在工作線上的股票都可以買,
只有工作線在生命線以上的股票才適合你操作。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
沒有了生命當然不能工作!而且你可以把生命線當做線上陰線買的止損線。
(二)如何設置工作線和生命線
把你的股票交易軟體輕松的改變為價值幾千元的看盤軟體。
我們這里把14日線設定為工作線,25日線設定為生命線。
我們以中信證券提供的股票交易軟體改造成看盤軟體作為例子,進行改造說明。
一般的股票交易軟體提供的是5、10、30、60天均線:
把你的滑鼠選中30日線後單擊滑鼠右鍵選擇編輯,出現一個菜單,
單擊選擇最後一項:【修改指標公式】。這時將出現一個表格,
表格中有一列出現的預設數字為:5、10、30、60。
我們直接把預設數字5、10、30、60直接改為7、14、25、120;
好了,單擊【確認】,恭喜你,價值幾千元的看盤軟體您免費得到了!
*天緣*線(b)為工作線,紫色線(c)為生命線。
④ 股權設計與股權法律陷阱(第一課:一致行動人協議)
一、常見的不合理股權結構
1、某公司51%和49%的股權架構,看起來是很好的股權結構,實際上是最差的股權結構。若有一投資人進入該公司,增資擴股5%,則A為48%,B為47%,C為5%,可能會造成C說了算的情況。
2、A15%,B17%,C23%,D35%,看起來D說了算,實際ABC聯合起來就會幹掉D。
二、股權九條生命線
1、絕對控制權67%,相當於100%的權力,修改公司章程/分立、合並、變更主營項目、重大決策。
2、相對控制權51%,控制線,絕對控制公司。
3、安全控制權34%,一票否決權。
4、30%上市公司要約收購線。
5、20%重大同業競爭警示線。
6、臨時會議權10%,可提出質詢/調查/起訴/清算/解散公司。
7、5%重大股權變動警示線。
8、臨時提案權3%,提前開小會。
9、代位訴訟權1%,亦稱派生訴訟權,可以間接的調查和起訴權(提起監事會或董事會調查)
備註:出席股東會,有限責任公司1/2多數就可以,1/2指的並不是人數,而是持股比例。
三、一致行動人協議
1、案例:真功夫(蔡達標)
股權糾紛引發的「血案」——趣談真功夫股權糾紛(網文)
2011年,蔡達標等人因涉嫌挪用資金、職務侵佔等被警方逮捕,潘宇海接管真功夫。2014年,廣州中院作出終審判決,蔡達標獲刑14年。圍繞真功夫的控制權,蔡、潘兩股勢力展開了激烈爭斗。期間不顧大局拆台、「脫殼計劃」暗戰、股權轉讓騙局……明槍暗箭,步步驚心,與現在的宮廷劇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引起這一切的最初的原因只有簡單的兩個字——股權。
可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在中國式商業土壤上,真功夫的禍根其實從開始即已種下。公司設立初始階段,股權分配不合理,未簽訂權利義務明確的《合夥協議》,沒有考慮到後期公司因發展壯大而產生的種種矛盾,使得各方在面對巨大利益誘惑時,誰也不肯讓步,最後本應是一個成功企業家的勵志故事,卻因一步錯而步步錯,最後鋃鐺入獄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
雖然最後潘宇海大權獨攬,看似勝負已定,實則兩敗俱傷——內斗讓真功夫發展降速,融資不暢,上市遇挫,估值縮水,痛失好局,險些被後來崛起的小企業「連根拔掉」。部分對真功夫熟悉的吃客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菜式幾乎沒有更新。本是夫妻,親戚,最後不得不歡而散甚至入獄。說到最後,這場股權戰爭,沒有贏家,彼此都輸掉了家庭,輸掉了聲譽,輸掉了金錢,甚至輸掉了自由,真所謂賠了夫人又折兵呀!
大家一定很好奇這是什麼樣的故事。
Long long ago......
故事要從1994年說起…
1994年,東莞街邊有一家甜品店。創始人為潘宇海、蔡達標、潘敏峰三人,潘敏峰是潘宇海的姐姐,是蔡達標的妻子。股權結構為潘宇海佔50%,蔡達標、潘敏峰夫妻二人佔50%。甜品店發展到一定階段「電腦程式控制蒸汽櫃」引入中式快餐烹飪,實現了中式快餐的標准化、規模化加工,原來的甜品店也因此得以蛻變為標准化的中式快餐連鎖店,並改組為「東莞市雙種子飲食有限公司」開始在東莞迅速擴張。潘宇海擔任雙種子公司董事長、總裁,股權結構不變。
在初創階段,大廚出身的潘宇海始終掌握著餐廳的主導權 ,大家開過飯店的都知道,廚師是一個餐廳的靈魂。但在「電腦程式控制蒸汽櫃」實現了中式快餐的標准化之後,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對潘宇海的依賴卻越來越弱。反之,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蔡達標在謀篇布局、制定戰略、策劃及經營方面的才能得以體現,並逐步強化了其在公司的地位。
2003年,雙種子公司的總裁改由蔡達標擔任。
兩人口頭協議,5年換屆一次,輪流「坐莊」,其實大家都知道蔡是在說「善意的謊言」。次年,雙種子公司走出東莞,進入廣州和深圳開店。在遭遇了開局不利之後,啟用「真功夫」新品牌取代 「雙種子」,以打開一線城市市場。往後數年,「真功夫」在全國一線城市攻城略地,並迅速躥升為中式快餐連鎖的一線品牌。而在公眾的視野中,蔡達標也因真功夫品牌的成功得以躋身於知名企業家行列,並被外界視為真功夫的真正代言人。
這讓潘宇海脆弱的小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傷害,潘宇海想:我現在雖然不蒸饅頭了,但我一定要爭口氣!
最讓潘宇海感到不滿的是,蔡達標的親屬逐漸地控制了真功夫的「重要部門」:弟弟蔡亮標壟斷了真功夫的電腦供應、大妹妹蔡春媚掌控了真功夫的采購業務、大妹夫李躍義壟斷了全國門店的專修及廚具業務、小妹夫王志斌壟斷了真功夫的家禽供應。
雙方權力的失衡令昔日的合作夥伴嫌隙漸生。 隨後蔡達標與潘敏峰婚姻的解體則令蔡、潘兩家的關系雪上加霜。
2006年,蔡達標與妻子潘敏峰協議離婚。 兩人關於財產及撫養權所作的安排是:潘敏峰所持有的25%公司股權轉歸蔡達標所有,其他的房屋、現金以及一對兒女的撫養權則歸潘敏峰。財產分割之後的蔡達標獲得了與潘宇海同等的股權比例。潘敏峰因為「母性」的光輝,要了撫養權,放棄了企業的股權,這看似何等的偉大,但正是因為這份偉大,造成了最後「悲劇」。爸爸與媽媽家爭權奪利,最後爸爸入獄。如果孩子長大後知道了真相,孩子又會受到多大的傷害,而這一切本可以避免。
2007年開始,蔡達標開始為上市做准備。 一方面從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連鎖店引進一批高管,此舉使真功夫早期創業的一些元老先後離去,這也被外界解讀為「去潘化」策略;另一方面,蔡達標在同一年引入了今日資本和中山聯動兩家風投。真功夫的股權結構變為蔡達標、潘宇海各佔41.74%,雙種子公司佔10.52%(其中蔡、潘各佔5.26%),今日資本和中山聯動各佔3%。後來,蔡達標通過控股中山聯動,股權比例反超潘宇海。
2008年,蔡達標未兌現5年前的「口頭」承諾讓潘宇海做總裁,潘宇海希望參與真功夫管理而不得,致使兩人的矛盾和爭斗公開化。
而 在前妻潘敏峰的眼中,蔡達標也逐漸變成了侵奪潘家財產的掠奪者。 她告訴媒體,蔡達標以「為了真功夫,為了孩子」為由,在離婚財產分割時騙取了她25%的股權,她要奪回來。按照潘宇海的說法,姐姐潘敏峰「受到欺負或者得到不公正的待遇,我一定會去幫她討回一個公道」。
蔡、潘兩家由此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家族內斗。
而時間卻定格在2014年,蔡達標獲刑14年。妻離子散,身陷囹圄。
我們回過頭來,如果在最初「潘、蔡」夫妻二人所掌握的股權為51%,三者簽訂了控制權明晰的《一致行動人協議》。那現在的蔡達標,是不是正享受著事業帶來成功,家庭帶來溫暖,朋友和親人帶來的尊敬?然而事實是我們並沒有「月光寶盒」,不會一喊「波若波籮蜜」就回到過去。我們能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重視股權的分配,把相關的協議、合同明確化具體化,這樣企業才會向著一個健康的方向發展,不會再次出現類似真功夫因股權而產生的悲劇。
▌ 大狀批註:
從中國傳統觀念來說,「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讓時光倒流,如果假設真功夫的創業夫妻沒有離婚,那麼真功夫的股東之間是否需要兵戎相見?這真的不可而知。一方面,我們不了解幾位當事人的個性;另一方面,我們也不知道其中發生了哪些關鍵性事件。但總的來說,創業的結局是牢獄,這是所有創業者都沒有期待過的。
面對企業內部的奪權,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採用刑事手段。這是中國企業家的一個硬傷,因為中國企業避稅的手段相對單一,所以總有一些缺陷會被人詬病。這也是很多傳統企業家不願意上市的原因,上市之後面對各種合規是企業家很難適應的。這似乎是個笑話,但卻很符合中國的現狀。所以我們通常將走創業、融資、上市路線的企業與傳統企業區別開來,因為兩者對企業的管理思路是不同的,大家各有各的活法,也各有各的精彩。
真功夫之所以會發生奪權事件,是因為雙巨頭不相上下,當一個股東想把控企業的時候,遭到了另一個股東的絕地反擊。當初有很多種辦法其實可以避免這種結局的,比如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或者將股權設置得略有傾斜,或者設置一個退出機制:允許一個股東退出並給予大量的期權。這實際上都會實現雙贏。但企業管理參與了感情因素,事情就變更分外復雜,非大狀一兩句所能評說。
2、一致行動人協議知識點
(1)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時既可以約定小股東服從大股東,又可以約定大股東服從小股東。
(2)一致行動人協議可以約定部分事項一致,只針對某些事情簽訂。
(3)非上市公司一致行動人協議簽訂後不需要披露。
⑤ 股權分配常見的幾種模型有哪些
米小粒認為股權眾籌與傳統的股權投資最大的不同在於參與投資人數眾多,投資資金比較分散。實踐中一般採取代合投模式,即領投跟投模式,一般要求項目融資人必須參與領投且在投資份額和持投鎖定期上有一定要求。
一般有如下四種模式:
一是有限合夥模式。根據投資人人數決定設立合夥體的個數,由50個人為一組設立一個合夥體,然後由有限合夥體作為投資主體直接投資於融資的項目公司,成為其股東。富有經驗的投資者成為普通合夥人,其他投資者成為有限合夥人。目前股權眾籌多數採用此模式。
二是代持模式。在眾多投資人中選取少數投資人與其他投資人簽訂股權代持協議,由這些少數投資人成為被股項目公司的登記股東。此模式不用設立有限全伙實體,但涉及人數眾多時股權代持易產生糾紛。
三是契約型基金模式。與有限合夥式相比,契約型基金模式不是設立有限合夥實體,而是由基金管理公司發起設立契約型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作為管理人與其他投資人簽訂契約型投資合同,然後由該管理公司直接作為投資主體投資於項目公司成為其股東。此模式相比有限合夥,操作更為簡便。
四是公司模式。由投資人設立公司再由公司作為投資主體投資於融資公司成為融資公司登記股東。此種類型由於成本高操作不便,且涉及雙重征稅,比較少採用。
⑥ 公司股權怎麼設計
我覺得對於公司而言,無論是正處於籌備階段、初創階段還是發展階段,股權結構的設計都非常重要,科學合理的股權分配是公司穩定和健康良性發展的基石。
我根據不同的股權架構,給出股權設計的一些建議。
(一)一元股權架構
一元股權架構,即股東按照所持有的股權比例行使表決權和分紅權,股東股權比例、表決權(投票權)、分紅權是一一對應的。這種股權架構是最普遍的類型,很多企業都是採用一元股權架構,在這種股權架構下,股權結構的安排應當牢記公司股權的九條生命線。
(二)二元股權架構
即同股不同權,股東股權比例、表決權、分紅權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股東權利分離。《公司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公司股權的設計我們可以到明德來咨詢了解一下。北京明德天盛投資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明德天盛」)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股權投資管理機構,注冊地在北京,專注於通過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收購兼並等方式幫助處於不同成長周期的優秀企業實現長足發展。
【如果你還有有關公司股權的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的在線咨詢按鈕,直接跟老師對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