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期貨頂部反轉
1. 技術貼:峰谷雙雙背離法則——期貨反轉判斷絕技
由於期貨投機者的觀念與炒作手法上的不同,從而出現使用不同時空框架下的K線圖。例如,對於炒即時交易的投機者,可直接應用1分鍾、3分鍾、5分鍾等的時空框架(即K線圖)。對於炒波段的可用15分鍾、30分鍾K線圖;對於運行長期性的投機,可使用日K線圖。不論它們如何選用K線圖,但對於K線圖中的規律卻是相同的。即相同的規律,在不同時空的K線圖中所代表的循環周期的大小不同罷了,也就是常說的波動級別不同。
准確判斷的運動方向及其規律,是運行准確投機的前提條件。在經歷大量的研究與實踐基礎上,我建立了一套准確的判斷方法,即波峰谷雙背離判斷法則。其內容如下:
峰谷雙雙背離法則
1、趨勢行情判斷:
當K線近期峰、谷值連線與MACD的近期峰、谷值連在方向(指上升或下降)一致時,代表市場正處於趨勢行情之中。——峰谷同步,市場繼續。
簡言之:峰谷雙雙同向,市場為趨,市場仍將按原有方向運行運動,如上圖中右側所示情況。
2、頂部反轉判斷:
當K線近期谷值連線與MACD的谷值連線方向相反,而且以後再出現峰值相反,則證明市場頂部形成反轉,後勢下跌。——先谷後峰,見頂回落。
簡言之:上升途中,只要谷值先背離,後再出現峰值背離,則市場見頂,後勢下跌,如上圖中中間結構。
註:當僅出現谷背離,或僅出現峰背離,均不能視為市場見頂。因為,僅出現谷背離,代表市場多頭主力成本上升,並不能肯定市場不再創新高!而僅出現峰背離,也只能說明市場多頭獲利能力降低,但不能排除後期出現暴漲!
3、底部反轉判斷:
當K線近期谷值連線與MACD的峰值連線方向相反,而且以後再出現谷值相反,則證明市場底部形成反轉,後勢上漲。——先峰後谷,觸底回升。
簡言之:下跌途中,只要峰值先背離,後再出現谷值背離,則市場見底,後勢上漲,如上圖中左側結構。
註:當僅出現峰背離,或僅出現谷背離,均不能視為市場見底。因為,僅出現峰背離,代表市場空頭主力成本上升,並不能肯定市場不再創新低!而僅出現谷背離,也只能說明市場空頭獲利能力降低,但不能排除後期出現暴跌!
峰谷突變後反轉行情判斷
主力中途誘騙法——
註:另一種反轉標准——MACD與力道背離
以上討論了最重要的行情反轉法則,下面再討論另一種經典反轉結構。即:市場反轉=MACD指標與K線形成同步+(KDJ指標/力道線)與K線形成背離
當以前面的雙背離運行判斷時,則發現該反轉形態並不充分,因此,難以開倉下手。如果以KDJ與K線背離,再外加力道線與K線背離,形成合力時,則可以看出它必然要產生反轉。
結論:
通過以上的討論,可以得出市場反轉的標准結構如下:
標准1:雙背離結構=MACD指標與K線形態中出現波峰、谷值雙背離條件時,行情反轉;
特性:後勢漲跌幅度大,一般是行情繼續前之2倍。
標准2:同步型結構=MACD指標與K線形態形成同步,但力道線、KDJ指標形態卻出現背離條件時,行情反轉。
特性:後勢漲跌幅度小,一般是前期變動幅度之1倍。
單向背離的繼續運動
行情強行延長式——
一般而言,當MACD與K線形態形成單一結構的背離(即峰背離或谷背離時),一般趨勢行情會沿其繼續產生雙背離的結構運行運行,從而完成市場的自然反轉。
然而,由於市場主力的強力控盤行為,有時則不但不會繼續形成市場反轉,而是繼續強勢拉抬或殺跌,從而出現強行延長行情的走勢結構。如下圖中所示的走勢,市場基本形成的雙重背離,本應自然形成向上反轉,恰好受到主力的強力控盤,市場反手繼續快速下行,從而形成了強行延長下跌行情。
在強行延長市場趨勢行情的情況下,一般它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在15分鍾K線上,與以前的規律相符合,並存在相應的「多餘能量」(力道線不趨於零);
2、市場在繼續自然趨勢中將會遇到重大的阻力壓迫,從而形成多重市場阻力。
3、在長期而言,具有趨勢統一性、一致性特徵。
2. 期貨如何判斷趨勢
1、要判定期貨的上升、下降和盤整的趨勢,掌控期貨趨勢的實時動態;
2、要分清楚長期趨勢、中期趨勢還有短期趨勢,不能盲目地跟風購買;
3、時刻保持一種動態的評估態度,順勢而為;
4、判斷期貨趨勢要多元化,不要單純利用K線去判斷趨勢。
以上就是期貨的趨勢判斷方法。
期貨交易注意事項
作為 投資者 應該知道的是做交易要順勢而為 ,但很多 時候投資人 根本不清楚趨勢是什麼,更不 知道怎麼去 判斷趨勢,最後 導致 期貨趨勢在 上漲途中的調整變成了反轉,以為 是 空頭行情來了。對於期貨投資,能正確判斷趨勢 是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因為期貨 交易 是雙向交易且帶有杠桿,一旦買錯 了 方向,損失就比 炒股被套的損失要大很多 。 期貨因為是高風險,所以投資者們在交易過程中一定要進行風險控制和倉位管理。
3. 期貨指標判斷頂和底
技術分析研判頂底的主要方法:
一、形態理論
經典的價格形態,有雙頂、雙底、三重頂、三重底、圓頂、圓底、頭肩頂、頭肩底及V型、倒V形態。在形態的運用交易者總覺得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經常出現不少紕漏或錯誤判斷。其主要原因是教科書的經典形態和實際行情走勢有太多的偏差,體現在形態的時間跨度和形態構造力度這兩個方面。
時間跨度:過小或過短的時間跨度形成的形態作用不大,時間跨度在4個月左右的形態產生的行情,屬於中等偏上級別,其可信度高、有效性也強一些。
構造力度:是多空力量博易展示的一系列K線的表現形態。底部形態構造的重要位置最好有縮量的陽線線,這是多頭在謹慎的孕育中;頂部形態構造的重要位置最好有大量的陰線,甚至是跳空向下的大陰線,一般頂部形態的構成中蘊涵著較大能量的空頭持倉,後期該形態所產生的力量會更大。
二、指標研判
技術分析的指標眾多,不勝枚舉。我們通過MACD的背離能夠判斷一個中等級別以上的頂底部行情。MACD的指標背離分兩種情形:一種是同一周期趨勢內的背離;另一種是跨周期趨勢間的背離。
同一周期趨勢內的背離,是指兩個相鄰MACD指標的紅柱波峰處於背離狀態,也就是最近的一個紅柱波峰較前一個紅柱波峰的峰值低些。這表明,當前的上漲趨勢,多頭能量被逐漸消耗並處於衰竭中,且空頭能量有滋滋長跡象。一般而言,在這個「內部背離」出現時,隨時可能發生空頭行情,即頂部隨時可能到來。
跨周期趨勢間背離,是指兩個相鄰的趨勢行情的價格波峰出現時,這兩個位置的MACD指標紅柱值出現背離,即最近一個紅柱波峰較前一個紅柱波峰的峰值低。這種情況說明市場對於前一個價格波峰的壓力反應較敏感。當前市場多頭能量無法有效突破前期價格波峰,此時易出現「假突破」行情,即容易出現雙頂情況。
三、K線理論
K線多空爭奪的表現形式又分為多種情況。主要分為:多空蓄勢、多空搏殺和多空加速。K線中的陰陽線的密度以及K線本身的長度是一個衡量多空能量的指標。根據這些不同特徵的K線,投資者可以初步的判斷多空所處的形勢,更好地了解期價所面臨的境況並做出更好的投資判斷。
如果期價屬於相對低位, K線一般波動幅度很小,表現為短陰線、短陽線和十字星。特殊情況下在暴跌形成的見底行情,這個階段的K線可能是連續加速的長陰線。期貨價格屬於相對階段性高位時,K線一般波動幅度很大,表現為長陰線或長陽線,並伴隨著可能出現漲跌停板。當期貨價格屬於上升或下跌中繼階段,或可上可下的橫盤,K線一般呈陰陽K線相間,波動幅度適中。這一點交易者在盤面很容易直觀的歸納總結出來。
技術分析研判頂底的方法很多,有浪型分析、神奇數字、技術圖形、形態的單日反轉等等,但是技術分析作為輔助方法,只有結合了日常生活邏輯分析和宏觀基本面分析才會變得更為可靠。
4. 在期貨中,趨勢走出來後,如何判斷中途的回調或反轉
判斷回調是忽略回調,判斷反轉就是抓住反轉。一個是無視一個是控制自己不做,一個是驅動自己,畢竟,一切行為都是有動力的。 我不知道這個動機,它符合我的想法嗎? 也就是說判斷回調就是忽略回調; 判斷反轉就是抓住反轉,一個是無視一個去追,一個是控制自己不做,一個是自己去做,做的時候就做,不說怎麼判斷,畢竟,你根本就無法判斷,這其實就涉及到對市場的認知。
有些人認為可以提前判斷,但我傾向於知道它,不能提前判斷,原因包括:趨勢不說頂部和底部,市場價格是一個生成的過程,所有參與者一步一步,一步一看,沒有預設的結局,市場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可預測性很低,基於這種理解,專注於如何判斷,我認為這是錯誤的方向,我們都知道,投資市場非黑即白,不升不降的道理。
以上的問題,是我個人的想法,如果各位還有其他的想法,都可以在下方評論或者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