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均線和什麼指標配合
Ⅰ 做期貨最好用的技術指標是什麼
最廣泛使用的期貨技術指標:移動平均線、隨機指數KD線、相對強弱指數、保利加通道、移動平均值背馳指標、黃金分割。
移動平均線是將過去若干時段的收市價格進行平均,所畫出的線。和蠟燭圖不同的在於,它更可靠地反映了價格的趨勢。
隨機指數也稱為KD線,它衡量收盤價在最高價,最低價區間所佔的位置,以判斷趨勢,及進出市場點。隨機指數坐標在0-100比例范圍內。K線表示收盤價與一定時間內最高價,最低價的百分比,例如,20表明價格在最近一段時間內的20%位置。D軸則平均了K軸。
不同的期貨品種波動規律是不一樣的,專心研究把握走勢規律,做好幾個品種就夠了!想做好期貨:要學會等待機會,不能頻繁操作,手勤的人肯定虧錢!
不需要看太多復雜的指標,大繁至簡,順勢而為。
只需看日線定趨勢,利用分時線區間突破,再結合一分鍾K線里的布林帶進行短線操作,等待機會再出手,止損點要嚴格設置在支撐和阻力位,止盈可以先不設:這樣就可以鎖定風險,讓利潤奔跑!止損點一定要設好:他可以克服人性的弱點,你捨不得止損,讓系統來幫你。
在想到利潤之前首先要想到的是風險!期貨里爆賺爆虧的人太多,比爆賺爆虧更重要的是長久而穩定的盈利。
期貨(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Ⅱ 期貨里VOL指標是什麼
期貨指標中VOL是成交量指標,成交量是指期貨合約的成交總手,在形態上用一根立式的柱子來表示。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相關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
應答時間:2021-08-0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Ⅲ 期貨看什麼指標最好
一般來說看均線和MACD,也只使用這兩個指標。均線指標的使用,其核心是放棄頭尾,抓住中間。MACD指標的使用,其核心是抓住頭尾。均線指標的使用,其核心是放棄頭尾,抓住中間。MACD的作用范圍更大,但實際上並非如此,MACD有其本身的弊端所在。
拓展資料:
期貨中套期保值的基本特徵有: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對同一種類的商品同時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買賣活動,即在買進或賣出實貨的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經過一段時間,當價格變動使現貨買賣上出現的盈虧時,可由期貨交易上的虧盈得到抵消或彌補。從而在"現"與"期"之間、近和遠之間建立一種對沖機制,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現貨和期貨市場的走勢趨同(在正常市場條件下),由於這兩個市場受同一供求關系的影響,所以二者價格同漲同跌;但是由於在這兩個市場上操作相反,所以盈虧相反,期貨市場的盈利可以彌補現貨市場的虧損。
信息披露制度,也稱公示制度、公開披露制度,為保障投資者利益、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而依照法律規定必須將其自身的財務變化、經營狀況等信息和資料向監管部門和交易所報告,並向社會公開或公告,以便使投資者充分了解情況的制度。它既包括發行前的披露,也包括上市後的持續信息公開,它主要由招股說明書制度、定期報告制度和臨時報告制度組成。風險准備金制度是指期貨交易所從自己收取的會員交易手續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確保交易所擔保履約的備付金的制度。交易所風險准備金的設立,是為維護期貨市場正常運轉而提供財務擔保和彌補因不可預見的風險帶來的虧損。交易所不但要從交易手續費中提取風險准備金,而且要針對股指期貨的特殊風險建立由會員繳納的股指期貨特別風險准備金。股指期貨特別風險准備金只能用於為維護股指期貨市場正常運轉提供財務擔保和彌補因交易所不可預見風險帶來的虧損。
Ⅳ 期貨均線使用技巧
對於期貨均線的使用技巧,最基本的就是,當一條均線從一個下降的狀態開始慢慢趨於走平的時候,並且還有點向上抬頭的趨勢時,如果出現均線向上進行突破的話就是表明市場看漲 。
拓展資料:
均線是投資者經常用的一種關鍵的技術指標,它是將某一段時間的收盤價之和除以該周期所得到的一根平均線。打比如一周內5天都是交易日,拿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加起來再除於5所得到的平均數,10日、20日等也是一樣的方法。
均線所使用的參數不同,其作用和反應情況也是不相同的。常用的參數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常用的顏色有白色(5日線)、黃色(10日線)、紫色(20日線)、綠色(30日線)、灰色(60日線)、藍色(120日線)、橙色(250日),顏色並不是一一對應的,股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顏色隨意設定。
期貨均線其他使用技巧:
1、當一隻期貨在某一交易日的價格處在均線之上時,分為幾種情況:一是進行回檔的時候沒有穿過均線又在度上升就是表明市場看漲;二是進行回檔的時候穿過均線,但均線還是繼續保持上升趨勢的話也是市場看漲的表現。三是期貨已經經過幾日連續的上漲,但是里均線越來越遠也是一種會跌的情形;
2、當一隻期貨在某一交易日的價格處在均線之下時,分為幾種情況:期價開始快速下跌,距離均線很遠,但是這時更加容易向移動平均線靠近表現為看漲;反彈時未突破移動平均線,且移動平均線跌勢減緩,趨於水平後又出現下跌趨勢也就是表示看跌的情形 。
Ⅳ 做期貨該看什麼均線,指標
MACD指標 DEA>DIF DEA<0
TRIX<0
黑三兵,連續三個陰線,代表股價將下跌,要是第三根陰線出現長的影線,代表股價將反轉!紅三兵,連續三個陽線,代表股價將上漲,要是第三根陽線出現長的影線,股價一般將反轉!結合另四個指標和均線多空頭排列看價格走勢!極准,每次都准,包你賺錢!
MACD的紅綠柱代表MACD在0上還是0下運行,紅綠柱的增長變短和KDJ線的J線的轉折方向一致!
MACD和TRIX一般不會一起粘著,連在一起看可以看出RSI和KDJ連續幾個小周期的走勢變化讓股價起更大變化!
然而,MACD TRIX向上股價一般上走向下股價一般下跌。
再給你說說,RSI極大的主宰價格,RSI50+漲勢區,在這個區間往上拉力量極大,往下拉的力量不大,在80+往上拉同樣點數力量是20-的10倍;同樣RSI50-為跌勢區,在這個區間往下拉下跌力量極大,往上漲的力量不大,在20-往下跌同樣的指數是80+的力量的10倍。
KDJ線能反映RSI的大概走勢,D線反映了RSI的大概走勢,K線的轉折代表J線的轉折,J線上走往前下方轉折時,RSI下落,前上方轉折,RSI上提,平走同一個方向,RSI上提;J線往下走往前上方轉折時RSI上提,往前下方轉折時RSI下走,平走RSI下走;KDJ極小的主宰價格走勢變化!你觀察一下,一眼就能看出來看懂!
至於均線,則是空頭排列多頭排列你應該懂的,傻子都看得懂!
RSI,可以調成10 10 10
看這個,這個有效100倍!
看MACD和TRIX選出來的股,找漲了金叉角度又大的,然後介入,看5分鍾線,選中一隻處於MACD TRIX5分鍾線低點的股介入,然後用5分鍾線4指標共振高拋低吸,數天之後,MACD TRIX處於幾個周期以來的最高點出貨走人換股!觀察5分鍾線MACD TRIX數十個周期一般最高點是在多少附近,然後在那個位置換股!
要觀察MACD上漲時DIF的最高點與MACD柱體的最高點,下跌時DIF的最低點MACD柱體的最低點,TRIX下跌時的最低點!找到了就可以買賣了!看5分鍾線和日線!
看MACD和TRIX可以反映出KDJ和RSI連續幾個小周期的走勢變動,買入賣出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金叉角度大和死叉角度大的時候,另一種是達到MACD和TRIX一段時間的絕對最高最低點附近介入,在白線快要轉折的時候,在藍紅柱差不多達到絕對最長的時候介入!賣出買入找個相對點就行,結合KDJ和RSI判斷,主要看RSI!高的時候在74+低的時候在26-,已經發生數次頂背離或者底背離最可靠!
Ⅵ 期貨中什麼指標最好用
我非常喜歡兩個指標——均線和MACD,也只使用這兩個指標。在此說說它們的區別。
從它們的使用功能上看。均線指標的使用,其核心是放棄頭尾,抓住中間。MACD指標的使用,其核心是抓住頭尾(也有人把它看成趨勢指標,但我認為它是一個趨勢與擺動結合的指標)。這樣,乍一看,MACD的作用范圍更大,但實際上並非如此!MACD有其本身的弊端所在。
從順勢方面來說。可以這么說,如果要抓頭尾,那麼在抓的過程中,你的交易必然是逆勢的。逆勢的交易是很容易虧損,或說是得不償失的,這就是MACD的弊端所在。而均線就不同了,由於抓得是中間部分,所以一般來講都是順勢的。僅從順勢交易與逆勢交易上來看,MACD就失去了正統的使用意義了,比均線就差了。
但如果拋開具體的行情來說,誰是逆勢的誰是順勢的,那麼就是瞎談。一般來說,對均線來說,越大的行情就越好,但MACD就比較適合於中短期的行情了。如果MACD碰到大級別的行情,往往很容易使自己在抓頭部的時候,抓的恰恰是半山腰而套牢(當然如果你止損快的話,就不會被套牢了,但這很難做到)。均線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但是反過來,如果行情不大,由於均線抓的中間部分,去頭去尾,就沒有了(往往還要虧損)!而MACD則對這樣的行情剛剛好,抓了一個頭部,又抓了一個底部(能不能抓到還要看交易者的能力)。當然也有兩個指標都不適應的行情,這里就不談了。
而我認為使用這兩個指標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均線指標信號的明確性,和MACD指標的模糊性。均線指標發出信號後,很明確,做多就是做多,做空就是做空,不會說很快就讓你轉變做單方向了(有時候也有發生,但極少)。而MACD就不同了,可能昨天還是讓你做多,今天價格來了一個下跌,就讓你反手了;然後幾天後,又來了個上漲,又要你做多了。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另外關於MACD的背離,也是很難判斷辨識的。很多的時候,你既可以看成是頂背離要形成了,又可以看成是底背離要形成了,有一種模稜兩可的感覺。出現兩個指標的這種區別的根源在於,MACD比起均線來說,更容易受到價格變化的影響。
當然,如果交易者有能力克服掉MACD指標變化的模糊性的缺陷,那麼我認為,使用均線還不如使用MACD的好,這樣你就可能獲取更多的利潤;但如果交易者沒有這個能力,那麼我認為,還是老老實實的使用均線好了,要不然真的會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沒有最好的指標,沒有適合任何行情的指標,關鍵在於你自己使用的順不順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