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私募炒股為什麼不虧損

私募炒股為什麼不虧損

發布時間: 2023-05-16 17:27:21

㈠ 私募股票能買嗎有什麼壞處

我只能說,現在的人,大部分都是騙子,即使是大公司也騙人,即使是大型基金公司也是拿著你的錢去投資,最後分個比銀行利息多丁點,有的甚至說虧損了捏。特別是以公司名義開展業務的騙子之多啊,因為公司騙人連良心也不會受到譴責。騙人的轉來轉去都是那部分人,這兒搞一下,那搞一下。(金融業是騙子最多的)

現在投資機會太多了,實業可以,只要找到幾個得力助手,完全可以當甩手掌櫃,金融更方便,如果覺得股票不過癮可以玩期貨,現在期貨才是主角,如果還不過癮,那麼玩外匯吧,更有意思

其實博弈游戲搞清楚了那就是坐著數錢啊

㈡ 炒股的時候,有沒有可能保證不虧損呢

在股市上,有些人可能賺的非常多,也有些人賠錢也很多,但是對於保證在股市不虧損的辦法相信誰也沒有。因為很多時候是憑著自己的運氣,即便是有一定的規律可以分析,但是也不能保證100%的不虧損,包括一些股票投資的機構也不會給用戶做出太多的保證。畢竟如果能保證百分百的盈利的話,相信很多人就對股市產生了依賴性,不再去想其他的渠道進行經營了。

三、做投資的人,他們的心態相對都是比較想的開。

因為做投資,他們也看到了賺錢和虧錢的時候,所以有一定的耐心能夠在賺錢的時候保持平靜,也能夠在虧錢的時候保持淡定,畢竟虧損不是永久的,盈利也不能保持一直盈利,只有保持理智的頭腦,才能面對不同程度的虧損和盈利。

㈢ 為什麼選擇做私募而不是自己炒股

國內活躍在國內私募基金領域的力量很多,而且很復雜,魚龍混雜。

主要是由券商系,公轉私以及民間草根等組成。這些力量進入私募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為了證明自己,有的是趁著行情好乾一票,還有的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等等。

為什麼不炒股而做私募?顯然原因就各不相同。

1、對於券商系出身的私募:這部分人在券商大多屬於中下層,上有總部壓榨,下有營業部抱怨,但是他們卻是最直接面對客戶的一線人員。與客戶聯系緊密,比如券商的投顧,券商的行研人員。他們在券商待到一定年限,晉升無望,空有抱負無法施展,於是離開券商單干。

這部分的做私募的原因:一是實現財務自由,因為這部分人很尷尬,餓不死也肥不了;二是從券商帶來資源很快就會耗盡,他們得為未來做准備;三是他們知道自己的能力圈,也知道團隊的重要性。所以他們選擇做私募。

2、對於公轉私畜生的私募:主要指從公募基金離職單干者,稍微知名一點、經歷過一波小行情的公募基金經理,幾乎都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他們選擇做私募完全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賺錢只是做對事情後理所當然的獎勵。他們專做投資本質,回歸初心,極少追漲殺跌。例如國內的朱雀、武當、重陽等等知名私募。

3、草根出身的私募:這類私募絕大多就是投機者,他們狂妄自大,在各種炒股大賽中牛的一撇,但是也就上百萬資金,很少運作上億資金,幾乎所有的這類私募結果都輸鎩羽而歸。他們做私募給客戶賺錢是其次的,主要是懷著一些其他目的而存在。這點我不就展開。

4、做私募於個人炒股最大的好處就是:個人的隨意性太強,紀律性太差,且一個人的能力始終的有邊界的,不能、也不可能大概率的考慮分析市場。而私募是一個團隊,有交易員、研究員、基金經理,投委會以及風控,整個體系是比較科學和嚴謹的,更有利取得較好的投資業績。

綜上:不同的出身懷著不同的目的,從而來到這個市場,賺錢是最終的結果,但是不可否認私募的團隊運作肯定強於個人單打獨斗。所以很多人做私募而不個人炒股!

選擇做私募還是自己炒股,這個因人而異,每個人可投資資金、時間、出發點都有所不同,大致的搞清楚私募和個人在操作上的一些區別:

1、資金優勢,私募每發行一個品種都是募集在千萬、億級以上,有足夠的資金才能充分發揮資產配置的水平;

2、光有資金也是不行的,我們很多普通投資者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的資金也是有的,但是苦於自己的專業性不夠、過於追求高收益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相比而言,私募公司配置有專業的團隊,尤其一些基金經理在國內投行圈也是小有名氣,為什麼炒股的時候經常有強者恆強?還不是市場對它有足夠高的關注度;

3、受限於我們說的專業性,絕大多數投資者對於投資市場的品種了解較為單一,比如只會做做銀行理財、股票,在A股現有的交易機制下,很難做到風險對沖;

4、執行力上的差別,私募在操作的時候有比較詳細的計劃、過程中有完善的風控體系、做止盈止損這種時候能嚴格執行。相對而言,個人投資過程中,往往心態受到價格波動影響較大,各種貪婪、迷信、恐慌等心理就會放大,從而導致操作失敗;

5、時間上,現在市場上投資者在偏年輕化,很多也都是事業上奮斗的年紀,能夠抽出多少時間來研究股票,很難講,所以,與其到頭來兩邊耽誤,還不如把資金交由專業的團隊來打理,能夠有穩定的收益就可以了。

當然了,筆者認為,也是有人把做股票作為一種 娛樂 ,就好像沒事的時候去澳門的賭場放縱一把。還有就是上了年紀的,已經沒有什麼事業上包袱,閑暇時間較多,研究研究股票,也有助於活動大腦。

為什麼選擇做私募而不是自己炒股。

這個其實並不矛盾。

很多做私募的其實自己都有很豐富的操作經驗。並且相對散戶來說很厲害。

像高毅資產的馮柳,散戶出身,靠著做茅台使自己的資金量做大,算是一位非常全面的牛散了,擅長抄底,你去看他現在的基金持倉,你會發現經常是逆向交易。

自己炒股和做私募有兩個方面有最大的不同,也考驗了一位真正操盤者的水平。

1.資金體量。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炒股的話用幾十億的體量去做這幾乎是沒有的。而且不能做短線。所以大體量的資金一定打的是打的戰役,以價值投資和成長性投資為主,短線為輔。不然你進場出場都會有很多的細節需要考慮,像不能一次大舉買入,因為不可能一次吸收那麼多的籌碼。同樣不能一次大量賣出。

自己炒股的話,就沒有那麼多的限制,整體來說很靈活,想做下短線就可以做短線,快進快出,講究資金迅速積累。

想做長線,更是可以用短線保護長線,長線保護短線的做法來做。如果是小資金,建議這么做,但是你一定要有強悍的技術。

2.選股涉及面多少。

如果有大量的資金,很顯然做起組合來更加得心應手。既能在熊市中抗風險,又能在牛市中做到放大盈利。可謂漂亮的戰役。

而資金量少,那麼只能在幾個方面來回的做,有時候會存在踏空的操作。也有缺點。

3.心態的不同和領袖的氣質。

大體量的資金需要領袖的氣質和大的格局。因為大資金代表大的收益也代表大的風險。所以這個還真不是一般人做的。而小的資金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

當然有的人會說,做私募是拿別人的錢在做,其實我是不同意的。人家完全可以自己炒股小富即安。幹嘛要坑你呢?

因為做私募其實就是要做更大的生意。

具體你的水平到了一定的高度,那麼做私募還是自己炒股,取決於自己,而不是一定要如何。

評論員張張:

1、資金量: 一般的私募公司資金量比較大,有了充足的資金量,對於買進小體量的上市公司,容易拉盤;

2、組合投資: 組合投資是規避風險的主要措施之一,有了一定的資金量,可以以組合投資的形式分散風險,一般私募公司在牛市的時候會賺的滿缽體漫,在熊市的時候也會緩解風險壓力。

3 、專業性: 做私募需要很全面的知識體系,如果沒有對所選股的基本面的認識,及操盤的經驗不豐富的話,是不行的。所以,做私募對操盤的專業性比較高。

4、周期性比較強: 一般私募公司主要以中長期為主。

5、不夠靈活,不容易做短線

對於 私募 公司的 客戶 ,有一定的資金要求, 不能低於100萬 ,對於一些有資金、沒有經驗的或者有經驗沒有時間的人來說,選擇私募是很好的一種投資方式。

也有一些人選擇自己炒股,有的是自己資金不達標私募公司要求,另外有一些人更傾向享受炒股的過程,但是也需要自己花費大量的時間盯盤,學習。 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有充足資金的人願意找私募而不是自己炒股。

自己炒股是依靠自有資金投資獲利,一個是資金有限,盈利不能有效放大,收益不能無限制增長,另一個是依靠自有資金投資,股票市場是有風險的,也就是說會有虧有賺。

私募資金則不同,主要依靠收取管理費和盈利提成來實現盈利,私募基金盈利多管理規模大,私募獲得的傭金和提成也就越多,另外是旱澇保收的,不管私募基金投資虧賺,收取的管理費是不會少的。三是私募基金規模可以做的很大,尤其是知名的公募基金經理轉行私募,券商大佬和知名游資大佬轉行做私募,得益於明星效應,規模可以做的很大,動輒都是百億元級別,少的也是幾十億元級別,管理費年度都是億元計算的,盈利是非常豐厚的。

因此很多私募都在利用各種渠道宣傳自己,擴大私募基金的規模,目的就是增加管理費收益。

像徐翔成名以後,也在上海成立私募機構,成立私募以後,徐翔獲得了多少財富,恐怕很難說得清楚,

下面我給大家詳解下我現在正在使用,並且對短線牛股有著不錯捕獲率的指標,指標是經驗總結之物,在選股和買賣的提示下,確實讓我容易了不少,下面大家可以看看:

主圖指標:底部即買入,引爆即加倉


㈣ 我有200萬現金交給私募機構炒股賺錢的概率有多大一年20%有沒有

自己的錢千萬中間不要隔著人,這樣你控制不了你的資金,是風險很大的事情。其實一年之要20%其實很容易的,你稍微了解一些金融投資都可以實現

㈤ 都知道私募在一支股票里,私募怎麼操作賺錢的

方法2點:

第一、公募基金的主要贏利點是管理費用,但是私募基金由於基金團隊和投資人利益捆綁,因此私募基金的主要贏利點在於基金的本身正收益,因此對於私募而言,有絕對正收益的說法。

第二、基金公司就是拿著你的錢和別人的錢,去炒股,去買債券,去投資,去干那些在金融界能賺錢的事,還包括一部分存銀行。

㈥ 同樣是私募基金,為什麼股權投資很少虧錢而股票基金經常賠錢

股票基金的不確定性

今天,我把我的觀點和大家分享一下。股權投資的盈利模式優於股票投資,這是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股權投資的盈利模式是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價差,乘以企業凈利潤增長。在股權投資中,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價差目前基本上在2-5倍左右的水平,而股票投資的盈利模式主要是賣出時的價格減去買入時的價格乘以企業凈利潤增長水平,但就是這個賣出時的價格和買入時價格是極其不確定的。就是這個不確定的要素導致了股票基金經常虧損。

股權基金保障完善

市場規則更有利於股權基金,股權基金所投資的企業普遍存在一個保本保息的回購條款,或者是業績對賭的協議,即使所投向的企業業績下滑,股權基金也可以通過現金補償或分得更多的股份來確保自身的利益不受到損失,股票基金基本上是盈虧自負,無人負責。

投資就像一場戀愛

股權投資市場地位、信息透明程度更高。有人把股權投資比喻成談戀愛結婚,把股票投資比喻成一夜情。其實不無道理,PE機構入股企業之前,都要經過詳盡而深入的盡職調查,對企業的情況了解得更深刻。同時還要幫助企業成長,能夠得到企業的尊重,能獲取到更多的信息,而股票投資者往往很難對上市公司有深入的調研,一個董秘或者一個證券事務代表都可以打發所有的調研者。因為在上市公司眼裡,這些股票投資者隨時可能會賣出股票,就像一個過客,也就像一夜情,能有多深的感情呢?所以很難得到股東應有的地位和尊重。

團結一心,其利斷金

股權基金和企業的戰略目標更為接近,股權基金和企業的管理團隊的利益是一致的。往往把公司上市當成終點,或者是階段性的奮斗目標。因此,PE機構入股後,將會和管理團隊一道,齊心協力把公司推向上市當成奮斗的目標。而股票基金在二級市場買入時,往往還要遭遇上市公司管理團隊和股權基金減持套現的壓力,因為他們階段性的戰略目標已經實現了。騰訊眾創空間,一個去創業的平台

陪伴是最長情的投資

股權投資更能夠克服人性的弱點,股權投資一旦投入,不能馬上退出,也不會因為企業有一點利潤增長就賣出,這就使得股權投資真正變成一種長期投資,就能夠充分的分享企業成長帶來的利潤增長。股票投資容易受市場情緒波動帶來的影響。比如2016年年初,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但是很多上市公司的股價卻跌了20%以上,就是因為受市場熔斷機制推出帶來的影響。另外,私募股票基金還有強制止損的緊箍咒。凈值一旦跌破0.8,就是跌到20% 就要面臨強制清盤的壓力。這也使得很多私募股票基金不能堅持自己的投資理念。

㈦ 私募靠什麼賺錢

問題一:私募基金靠什麼賺錢? 私募基金在投資企業完成後,可以通過幾種渠道來實現利潤,也就是基金的退出方式,主要有:IPO上市、並購、大股東回購和股權掛牌轉讓。
IPO也是現在最理想的退出方式,但並不是每個項目目的都是上市;並購是同行業之間的收購行為,是產業鏈的整合的過程,也是一種常用的大規模資本常用的退出渠道;大股東回購相當於只賺取高於同期儲蓄率的固化收益;股權掛牌轉讓是在產權交易中心進行。這四種是目前的私募的安全退出方式,也就是私募基金賺錢的方式。

問題二:私募基金公司是靠什麼賺錢的????? 20分 公募基金的主要贏利點是管理費用,但是私募基金由於基金團隊和投資人利益捆綁,因此私募基金的主要贏利點在於基金的本身正收益,因此對於私募而言,有絕對正收益的說法

問題三:私募騙子好多,如何跟私募打褲敏閉交道,炒股才會賺錢?? 如果你真的這么想 說明你還是容易上當!只不過你現在還有選擇的餘地 等你股票跌的信心全無 然後想賭一胡裂把運氣 信一回私募 那個時候就容易被騙子有機可乘了!
話丁不是圈裡的人 一般誰會免費給你消息 免費給的都是些啥?多了!
有些是證券公司里的人根據大資金賬戶的操作給出的
有些是民間的高手想賺外快 給出的
還有些不靠譜的 就是每天在交易大廳門口 天天打聽消息的。
比較靠譜的有哪些 5000塊錢一隻 收盤後找那些紅馬甲買只第二天要漲停的票(只有收盤後人家才賣你)。這種票我們叫包子股 就是第二天一開盤就漲停 然後就往下跌 或者封一天漲停 反正就是你買不進 買進就套的那種。為什麼這種票還有人買 呵呵 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還有些是比如說杭州啊 蘇州啊 這種地方上的私募 叫你買進抬價錢 分批的輪流抬 當中有些是賺錢的半途跑了 有些是抬到底 最後套牢的。
還有些電話里的私募拿余怎麼玩,不同客戶給不同的票 總有一隻是漲的 然後看到漲的客戶就上當了 這個在數學里叫做大數法則 和博概率是一碼事。
最後回樓主 與其把命運交給別人 不如把命運放在自己手裡。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 真正的私募100W 200W的客戶抬眼看都不看。手裡簽合同的大老闆只有幾個(保底合同),但給的錢都是幾千萬的,這種是可以賺錢的。其他的要麼是叫你去抬轎子 要麼就不是私募 純屬騙人的。
他們的圈子很小 運氣好有朋友混裡面的(指真正圈裡的,不是給那些什麼投資咨詢公司打工的) 也用不著扒拉著人家靠別人替你發財。給面子人家帶你發發財就夠了!找什麼機構合作呀真是的。

問題四:跟著私募機構炒股靠譜嗎,能賺到錢嗎? 10分 如果你不會的話,我的建議就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處理,總比你像沒頭的蒼蠅一樣要好

問題五:私募與風投的區別是什麼 上面說的都很專業。剛好我也是做投資的。用土話說一下。方便樓主理解。
私募:
去上海的時候,我見過幾個私募,他們的運作方式大概是這樣。假設自己有2000萬,於是就去找大的閑置資金,通過各種途徑找到8000萬。這樣就湊上了一個1億的資金。然後成立一個投資公司。各個投資人在這個公司佔有各自的比例。然後去投資好的項目,包括投資工廠,投資高新技術企業,投資互聯網公司等等。投資之後有分紅,盈利。當然了。更多的私募賺錢並不是指望所投資的企業分紅的。經常是投資一個企業之後,再把這個企業搞上市。比方說開始投資2000萬進去。上市就不一樣了。這2000萬原始股票市值一下子就變成了2億。就賺錢了哦。
上面說的是私募股權投資
還有一種說的是私募基金,就是把老白姓的錢搞過來,成立一個基金,去投資股票。類似於一般的基金的公司。這類公司目前也不少。
風投,通常是巨大的資金。成立的專業的投資公司,風險投資,這個風投有國際的,也有國內的。但是一般都是某個大機構拿出一大筆錢去投資某個有前景的企業。跟私募股權投資做的事情差不多少。區別就在於私募股權投資更多是民間形勢來操作。
目前私募股權投資,並沒有明確的合法身份。這也是很多私募都以項目公司的形式存在。不太符合國際上標准私募的募集形勢。
說起來比較復雜。簡單說幾句。如果哪裡不懂。咱們再探討。

問題六:私募是做什麼的? 我國資本市場中私募基金的規模巨大,發展迅猛,在各種投資領域中發揮著應有作用,但一直以來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政策「待遇」。對它的認識,應當重新梳理。
第一,私募基金操作風險大的誤區。私募基金操作的高度靈活性和持倉品種的多樣化,往往能搶得市場先機,贏得主動,使創造高額收益成為可能。
第二,私募基金的風控能力弱、盈利低的誤區。因私募基金的信息透明度不高,其資金運作和收益狀況,不能被社會所認知,從而造成私募基金運作風險大於收益的認識誤區。實際上,私募基金靈活的操作風格,極易調動市場的投資熱情,更易產生賺錢效應。
第三,私募基金股東不穩定的誤區。私募基金成立時,都會選擇穩定可靠、信譽好的合夥人。但因沒有管理層的監管,也就迫使了私募基金在成立和運作中的謹慎行為。這種自律性和內壓式的自我管理模式,也有利於迴避風險,減少外界監管的成本。
第四,法律環境限制的誤區。由於私募基金從成立、管理、到運作,都在地下進行。易讓人忽略其有利的一面。但從海外成熟證券市場私募基金的發展來看,私募基金的發展規模遠大於公募基金,足以說明私募基金發展的前景和潛力。
第五,管理滯後的誤區。由於私募基金的管理方式和運作組織結構表現得相對較簡單,經營機制也會更加靈活,日常管理和投資決策的自由度也相對較高。從這個方面來講,私募基金相對於公募基金管理基金的做法更值得肯定。

問題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怎樣賺錢 這裡面道道太多,大概就是,用大家湊起來的錢,去買一個東西,再以高價格賣出去。

問題八:私募股票先賺錢後分成可靠嗎? 可靠與否要看信譽,一般的都不會去騙人,但是要看公司的實力

問題九:私募操盤高手投資實戰技巧,能賺錢嗎 老麻雀k線說,這個名字就是忽悠,應當幹活不多,真多秘籍上面不寫秘籍

問題十:我想了解一下私募基金投資是怎麼一回事?怎麼投資?投資以後是怎麼賺錢的?謝謝大家 在我國,通常而言,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是指一種針對少數投資者而私下(非公開)地募集資金並成立運作的投資基金。
私募(Private Placement)就是私下募集或私人配售。私下的意思如上:第一,不可以做廣告。第二,只能向特定的對象募集。所謂特定的對象又有兩個意思,一是指對方比較有錢具有一定的風險控制能力,二是指對方是特定行業或者特定類別的機構或者人。第三,私募的募集對象數量一般比較少,比如200人以下。
與封閉基金、開放式基金等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十分鮮明的特點,也正是這些特點使其具有公募基金無法比擬的優勢。
首先,私募基金通過非公開方式募集資金。在美國,共同基金和退休金基金等公募基金,一般通過公開媒體做廣告來招徠客戶,而按有關規定,私募基金則不得利用任何傳播媒體做廣告宣傳,其參加者主要通過獲得的所謂「投資可靠消息」,或者直接認識基金管理者的形式加入。
其次,在募集對象上,私募基金的對象只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圈子雖小門檻卻不低。如在美國,對沖基金對參與者有非常嚴格的規定:若以個人名義參加,最近兩年個人年收入至少在20萬美元以上;若以家庭名義參加,家庭近兩年的收入至少在30萬美元以上;若以機構名義參加,其凈資產至少在100萬美元以上,而且對參與人數也有相應的限制。因此,私募基金具有針對性較強的投資目標,它更像為中產階級投資者量身定做的投資服務產品。
第三,和公募基金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同,私募基金這方面的要求低得多,加之 *** 監管也相應比較寬松,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資更具隱蔽性,運作也更為靈活,相應獲得高收益回報的機會也更大。
此外,私募基金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基金發起人、管理人必須以自有資金投入基金管理公司,基金運作的成功與否與他們的自身利益緊密相關。從國際目前通行的做法來看,基金管理者一般要持有基金3%―
5%的股份,一旦發生虧損,管理者擁有的股份將首先被用來支付參與者,因此,私募基金的發起人、管理人與基金是一個唇齒相依、榮辱與共的利益共同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較好地解決了公募基金與生俱來的經理人利益約束弱化、激 私募基金的組織形式
1、公司式
公司式私募基金有完整的公司架構,運作比較正式和規范。目前公司式私募基金(如某某投資公司)在中國能夠比較方便地成立。半開放式私募基金也能夠以某種變通的方式,比較方便地進行運作,不必接受嚴格的審批和監管,投資策略也就可以更加靈活。
比如:
(1)設立某投資公司,該投資公司的業務范圍包括有價證券投資;
(2)投資公司的股東數目不要多,出資額都要比較大,既保證私募性質,又要有較大的資金規模;
(3)投資公司的資金交由資金管理人管理,按國際慣例,管理人收取資金管理費與效益激勵費,並打入投資公司的運營成本;
(4)投資公司的注冊資本每年在某個特定的時點重新登記一次,進行名義上的增資擴股或減資縮股,如有需要,出資人每年可在某一特定的時點將其出資贖回一次,在其他時間投資者之間可以進行股權協議轉讓或上櫃交易。該投資公司實質上就是一種隨時擴募,但每年只贖回一次的公司式私募基金。
不過,公司式私募基金有一個缺點,即存在雙重征稅。克服缺點的方法有:
(1)將私募基金注冊於避稅的天堂,如開曼、百慕大等地;
......>>

㈧ 私募基金是不是都會虧損啊

私募基金和銀行理洞戚襲財產品的投資方式和風險收益特徵有所不同,其投資標的、投資策仔拿略、風險管理、費用結構等方面也有較大的差異。
對於私募基金而言,其投資策略可能相對更為靈活,也可能涉及到更高的風險,同時也存在較高的管理費用和績效報酬等因素。由於私募基金的交易市場相對較小,且投資人群通常是機構和高凈值人士,因此也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對稱和風險。在該基金虧損的情況下,投資人可能會面臨虧損的風險。

至於銀行理財產品,其投資標的相對較為穩健,可能涉及到較少的風險,但也可能收益較低。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通常是廣大的普通投資者,銀行通過提供相對較穩定的收益來獲得一定的利潤,同時也為納兄客戶提供相對安全的投資渠道。如果銀行理財產品發生虧損,可能會對廣大投資者造成影響。

總之,對於投資者而言,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和平台,同時也要注意風險和收益之間的平衡,理性投資。至於虧損的錢被誰賺走了,這個問題可能比較復雜,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㈨ 散戶虧74%,私募虧30%,為什麼都大虧

股市就是財富再生分配的市場,股市的資金是零和博弈,你虧的錢被別人賺走了,你賺得就是別人虧的,這些困察禪錢始終都是落在不同人的口袋裡,股市的錢並不會憑空消失的。

類似散戶虧74%,私募也虧30%,為什麼散戶和私募都成了受害者,出現大幅虧損呢?遇到這種情況的話,只有發生在兩種情況之下,才會都大虧。

那問題來了,散戶和私募都出現大虧,大虧的錢到底去哪裡了呢?其實這些大虧的錢並非是憑空消失或者被蒸發了,而且被其他的人賺走了,這就是最真實的情況。

當大部分投資者和機構都大虧的時候,真正大虧的錢要麼被反做空的人賺走了,就是被國家隊資金轉走了,比如中金和匯金,以及養老金和社保金之類的賺走了,大家是否認同呢?

㈩ 散戶,私募,基金這三者都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股市中虧損的總是散戶,私募會虧嗎

這個市場最大的群體就是散戶,某種意義上說是莊家亦可,日久了,你就會明白,這個市場上本來就沒什麼莊家,市場合力才是莊家!

散戶,就是股市中的百姓,他們是大海一粟;散而無力,無組織;然而在某種勢態的影響下會形成合力,如同洶涌的大水,摧枯拉朽;沒有什麼力量(人們常幻想的莊家)可以左右或者阻擋的。

私募,是一個有組織的資金,靠某種契約來操作一筆較大的資金(由眾多小規模資金和來),一般由較有市場經驗的人士來操作;相對一般散戶來說,他們的專業素質高一些,信息能多一些,畢竟是有組織的,但同樣有可能像散戶一樣虧損!
私募內部人員可以炒股!

基金,一般指的是公募基金,性質其實和私募一樣,由眾多小資金合成而來,不同的是他的契約就是國家規定的基金形式而已;不負責盈虧,只收取管理費,所以造成基金經理較私募沒有責任心和壓力,屬於金領打工者但卻不對老闆(基金持有者)負責,只拿工資,哈哈。

在熊市的時候,80%的人虧損,也就是散戶虧損,因為這市場80%的人就是散戶,大多數人虧損給人的印象就是散戶都在虧,一般想像的是都虧給了莊家,其實這個莊家是不存在的!在目前,公募基金100%地虧損,私募估計也是多數虧的!注意,這個是紙面上的虧損,在牛市的時候就截然相反了!

要說A股市場上,最大的賺錢的就是上市公司了,還有券商和稅務局。

順便說一句,某一個私募是可以做莊一隻股票的,短期上可以操作它,但同樣受制於大勢(也常有私募逆勢而為而慘遭破產命運,多的是,莊家賠起錢來要比散戶要命的多)。而大勢卻不受任何單獨勢力的左右!

熱點內容
大宗商品主動型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8-11 10:10:03 瀏覽:468
股市玩策略怎麼玩 發布:2025-08-11 10:08:57 瀏覽:840
微信里的哪個基金收益高 發布:2025-08-11 10:08:11 瀏覽:627
濟南平安金融中心什麼時候交付 發布:2025-08-11 10:07:31 瀏覽:349
中國電信市值多少合適 發布:2025-08-11 10:06:17 瀏覽:14
手上股票退市了 發布:2025-08-11 09:21:45 瀏覽:788
理財隨用隨取哪個銀行利率高 發布:2025-08-11 09:07:57 瀏覽:564
如何提高理財專業素質 發布:2025-08-11 08:40:07 瀏覽:476
貨幣政策措施包括什麼 發布:2025-08-11 08:38:22 瀏覽:457
流動性如何劃分貨幣層次 發布:2025-08-11 08:38:17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