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標股票會退市嗎
1. 股票會不會突然退市
股票不會突然退市,退市前會有預警
退市是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並有復雜的退市的程序。
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
A股公司因業績因素的退市標準是連續3年虧損就要暫停上市(暫時保留代碼和資格),如果之後6個月內仍繼續虧損就要面臨退市處理。退市的另一種情況發生在公司實施私有化時,在大股東或戰略投資者回購全部流通股後即可宣布公司由公眾上市公司重新變為私有公司,如中石化(600028)對旗下多家上市子公司實施私有化後這些子公司就將一一退市。
2. 股票什麼情況下會退市
一:主動性退市
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並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
二:被動性退市
是指上市公司連續3年經營不善、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股票價格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等原因。
3. 股票會不會退市
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
一:主動性退市
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並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
二:被動性退市
是指期貨機構被監管部門強行吊銷《許可證》,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
資料拓展:
股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
但凡退市就要有一個退市標准問題,目前上市公司退市採用單一標准:三年連續虧損即退市。
上市公司退市是由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該公司仍然存在,仍可經營。而期貨機構退市則由存在變成消亡,這也是退市制度遲遲不能出台的重要原因。
4. 新的退市規則出來,說很嚴,清倉了ST捨得,捨得會在今年退市嗎
脫胎於1994年公司法和1999年證券法的2001年退市制度,經歷2012年退市制度初完善,2014年「主動退市」和「強制退市」兩大體系,2018年重大違法退市等歷次改革後,在全面推行注冊制的2020年,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
首先是退市標准,精準打擊「僵屍」上市企業。
在原有的退市制度下,上市公司最容易觸發的是連續虧損退市,新規下,單一的連續虧損退市指標被取代,引入「扣非凈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一個億」的退市指標,更精準的刻畫出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主業「空心化」企業;同時,注冊制下,「盈利」都不再是上市的硬性指標,「無法盈利」也不應該成為退市的觸發條件。
此外,那些調節非經常性損益並操縱審計意見的,那些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1元以下(不再是面值以下)的,那些連續20個交易日市值3億以下的,那些連續三年造假超過凈利潤100%且合計達到10億元的,那些半數董事無法對年報半年報發表意見的,那些信息披露、規范運作存在重大缺陷的,那些董事長失聯公司有都被監管雷達納入了退市高危的隊伍。
但需要看到的是,連續三年財務造假,且每年造假都超過當年披露利潤的100%(或各科目虛假記載超過凈資產的50%),且三年合計超過10億元,可能是一條過於容易規避的財務造假退市標准,在A股動輒虛增利潤200%、300%,同時虛增收入和費用的「國際領先水平」面前,很容易被「真一年假兩年」或者「控制在當年凈利潤90%以下」等手段繞開退市紅線。
其次是退市程序,充分實現「高效」退市。
取消了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的緩刑期,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的上市公司從原有的「三連虧暫停、四連虧退市」變成了「一年警示兩年退」,杜絕了「久拖不退」。同時,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面值、市值)不設退市整理期,其他類型退市整理期從原來的30個交易日縮短到15個交易日,大大縮短退市交易時間。
最後是交易制度,強化「買者自負」的風險意識。
新增了四種風險警示類型,最近一年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三年扣非凈利潤為負且持續經營存在不確定性;違規擔保余額超過1千萬或達凈資產5%以上;無實控人並向第一大股東提供較大關聯資金的,都將被納入風險警示板。
普通投資者首次買入風險警示股票需簽署風險揭示書,並滿足「50萬元資產+2年投資經驗」的適當性門檻;風險警示股票設置單日50萬股交易量上限;退市整理期首日無漲跌幅限制,充分市場化定價避免投資者因流動性不足擴大虧損。
原有的核准制下,上市公司是稀缺的殼資源,是合法的一二級套利工具,是具備一定直接融資功能的牌照,甚至於是地方政府的KPI指標,當地GDP、稅收和就業的大戶,也正因為以上種種,上市公司股東、地方政府都有極強的「保殼」動機,通過玩弄財技、調節報表、操縱審計意見甚至不惜財務造假來維持上市地位。
炒殼股、炒小盤股,炒垃圾股,也是那個時代背景下,伴隨著並購重組大爆發,伴隨著題材炒作講故事,伴隨著內幕消息橫行的必然產物。
游戲規則一夜顛覆,對於那些已經完全空心化的上市公司來說,不務正業必累於正業,迷戀資本必死於資本。
全面注冊制時代來臨,IPO盛宴開啟,機構在白馬藍籌龍頭股里抱團,行情兩極分化出局部牛市和局部熊市,殼資源已經隨著「IPO不審行不行」的改革探索,漸漸失去往日的光環。
A股的生態也將在制度的不斷打磨刻畫下發生深刻的變革。只有那些真正優秀的,偉大的,長期的商業模式,才能持續搶占市場的傾斜,獲得豐沛的流動性溢價,一批平庸的,僵化的,衰退的公司,則將在市場的洪流中逐步邊緣化。
5. 哪些情況股票會退市
2、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主動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並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被動性退市是指期貨機構被監管部門強行吊銷《許可證》,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
3、但凡退市就要有一個退市標准問題,目前上市公司退市採用單一標准:三年連續虧損即退市。上市公司退市是由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該公司仍然存在,仍可經營。而期貨機構退市則由存在變成消亡,這也是退市制度遲遲不能出台的重要原因。我們考慮採用多標准比較妥當一些,如有下列行為之一且經整頓不合格的期貨機構將被進入退市程序:
(1)未通過年檢;
(2)未達到開業時監管部門制訂的標准;
(3)未嚴格執行「四統一」且情況嚴重者;
(4)承包、出租、合資、聯營經營;
(5)客戶不能正常出入資金的;
(6)有透支行為並出現穿倉的。
如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期貨機構應立即退市:
(1)挪用客戶保證金;
(2)設立非法網點;
(3)穿倉金額巨大;
(4)對機構高管人員一年內談話提醒三次、警告兩次或在約定期限內兩次拒絕談話的;
(5)期貨機構出現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重大風險隱患的;
(6)期貨公司被中國證監會吊銷《期貨經紀業務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