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調查對股票影響
『壹』 美國宣布正式對中國發起"301調查股市有影響嗎
近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美國正式對中國發起「301調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18日宣布,美國正式對中國發起「301調查」,此舉已引發各界對美國採取單邊行動損害中美經貿關系的擔憂。特朗普簽署行政備忘錄授權審查「中國貿易行為」美國總統特朗普14日簽署一份行政備忘錄,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審查所謂的「中國貿易行為」,包括中國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做法。這一舉動引發各界對美國採取單邊行動損害中美經貿關系的擔憂。特朗普授權審查美「301調查」傷害到底有多大專家解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曾頻繁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貿易夥伴發起「301調查」。時移世易,在中美利益交融日深的今天,雙方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合作格局,經貿關系韌性也越來越強。「301調查」這種過時的單邊主義舉措對雙方無益,不會撼動雙邊合作大局。
『貳』 分析美國301調查對中國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
當地時間8月12日,美國白宮貿易和製造業政策辦公室、白宮國際經濟咨詢委員會、美國貿易政策代表辦公室等美方政府人員宣布,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8月14日簽署行政備忘錄,責成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決定是否對所謂的「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調查。這意味著,美國貿易代表可能援引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對中國發起「301調查」。此舉引發各界對美國採取單邊行動損害中美經貿關系的擔憂。
而此次爭端肇端於知識產權糾紛,8月初,美國政府就曾放出消息稱,特朗普有意啟動301條款對中國知識產權問題發起貿易調查,主要針對微型晶元和電動汽車領域。
『叄』 美國對中國已發起的前幾次"301調查"結果如何
1、1991年4月,美國政府以中國專利法缺陷,美國作品著作權、商標秘密和商標權保護的缺乏對中國發起了第一次「301調查」,在經歷9個月的商討後,中美雙方達成妥協,中美簽訂有關知識產權保護協議,中國對改進知識產權法律作出承諾。
2、1991年10月,美國再對中國發起了市場准入的「301調查」,為期12個月。中美進行了9輪談判後,1992年10月簽署《中美市場准入諒解備忘錄》。
3、1994年6月,美國對中國發起了第三次「301調查」,要求中國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對美國知識產權產品開放,歷時8個月。1995年2月,中美達成了第二個知識產權保護協議。
4、1996年4月,美國以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為由,對中方發起第四次「301調查」。2月後,1996年6月,中美達成第三個知識產權保護協議。
5、2010年10月,美國再次對中國進行第五次「301調查」,2010年12月,中美雙方中國與美國在WTO爭端解決機制項下進行磋商得以解決。
6、2017年8月,美國貿易代表署發布公告,以「中國對美國知識產權存在侵犯行為」為由正式對中國發起第六次301調查,根據法律程序,在正式發起調查後,美國將首先與中國政府進行磋商,調查程序可能長達一年。
『肆』 美國公布對印度等國數字稅「301調查」結果,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
近日美國宣布對徵收數字稅的國家展開301調查,其中包括巴西,義大利等國家。這次貿易調查,主要針對徵收數字稅的國家,調查將主要關注於這些國家對美國的互聯網科技企業是否存在歧視,包括其他不合理行為。媒體報道,目前該貿易辦公室已經在和這些國家進行接洽。美國貿易代表也表示,很多國家採用新的稅收制度,這很可能對美國的互聯網公司造成不利影響,所以我們必須要採取一些措施,避免歧視行為發生。
目前雖然該調查已經開始,但現在還不知道相關的調查會走到那一步,該貿易辦公室目前也在和各國政府進行溝通,預計未來數字稅的徵收會面臨挑戰,因為一旦美國報復,相關關稅可能大幅增加。
『伍』 美國啟動"301調查" 對中美經貿有哪些影響
「301」制度自面世以來,就具有濃厚的單邊主義色彩,一直為其他國家所反對。美方已經向國際社會作過承諾,以符合世貿規則的方式執行該制度。
業內人士分析,美國內政治因素是推動特朗普此次行動的主要原因。特朗普欲藉此兌現「美國優先」的競選承諾,安撫國內情緒,解決所謂的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也有觀點認為,這是美國利用調查長達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作為緩沖,為自己增加談判的籌碼。
如果美國對調查繼續進行下去,一方面,中國會訴諸WTO規則解決問題;另一方面,也可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
專家還提醒,對於涉及調查的中國企業,應該及時做好應對准備,盡快完成貿易訂單,對於正在進行的或今後要做的訂單,要採取多種方式規避風險。
『陸』 301調查引了什麼
當地時間3月22日至23日,美國道瓊斯、標准普爾500、納斯達克綜合三大指數連續兩個交易日大幅下跌。美國輿論分析認為,股市震盪反映了市場對美中貿易戰的深切擔憂。
美國各界紛紛表示,特朗普政府挑起貿易戰,不是保護美國,而是在坑美國。
『柒』 美國對中國301貿易調查 哪些股票
1、作用對象不同 「特別301條款」是要求外國政府對美國的知識產權提供有效保護,防止侵犯行為的發生,該條款的作用對象是改善外國的知識產權體制。337調查是在美國進口與過境貿易中,對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私人廠商及其產品實施制裁,是直接針對外國生產商的制裁措施,以此阻止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產品進入美國市場。 2、判斷依據不同 「特別301條款」要求美國貿易代表提交一份報告確認有下列行為的國家(1)對知識產權不進行公平和有效的保護,或(2)對依賴知識產權保護的美國人不給予公平和恰當的市場准入。這類國家被列入「重點觀察國家」名單。337調查則只需要證明進口產品的侵權事實和美國存在或在建相關產業即可。 3、實現途徑不同 「特別301條款」主要由政府通過國家間的雙邊或多邊談判磋商來進行,以協議、條約和公約的形式推動其他國家的知識產權體制的改善。337調查則由ITC啟動訴訟程序來阻止外同生產商對美國知識產權的侵害,這彌補了國內司法管轄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