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對股票的影響
Ⅰ 蘇伊士運河危機帶來了什麼影響
1956年,埃及總統納賽爾宣布,把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英國、法國兩國勾結以色列對埃及發動戰爭,造成蘇伊士運河關閉。這就是蘇伊士運河危機。蘇伊士運河的國有化刺痛了英國和法國。它們不僅失去了運河的殖民利益,而且失去了對這條黃金通道的控制權。20世紀50年代的英國和法國,石油消費量迅速上升,而其國內基本上不生產石油。它們所需要的石油主要來自中東,而且主要依靠蘇伊士運河運輸。英國石油公司和法國石油公司這兩家大石油公司的原油幾乎全部產自中東,全部要通過蘇伊士運河運到英國、法國兩國去。
運河堵塞了,這條石油的黃金通道中斷了,西歐的石油要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航程要增加5500海里(1海里=1852米)。為此,需要巨大的油輪,而後來日本製造出了30萬噸的油輪。這無疑是蘇伊士運河事件意外催生出來的。敘利亞切斷了伊拉克石油公司輸往地中海的管道;沙烏地阿拉伯對英國、法國兩國實行了石油禁運;科威特的供油系統停止了運行。西歐其他國家對此表示強烈不滿。這是阿拉伯國家第一次動用石油武器,也是西方國家第一次嘗到石油禁運的滋味。這次石油危機使得歐洲國家認識到石油儲備的重要性,特別是受到重創的日本,加快了本國石油儲備的建設;同時也使歐洲國家認識到石油對自身的制約性,它們開始開源節流,積極開發本國石油資源和新能源,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這種意識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Ⅱ 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對洋流的影響
這個太牽強了吧?這兩條運河分別是多寬?有多深?流速是多少?溫差是多少?這些數的乘積可以算出所攜帶的熱量了。對比太平洋和大西洋,這個熱量真的是微乎其微,單獨這兩條運河就算改變全球變溫的話,這是不科學的說法。
Ⅲ 蘇伊士運河對中國的影響
好處是不可估量的,但也有不利的一面。開通運河可以優化運輸資源的配置,可以降低運輸成本,可以使當地水資源更加充足,改善農業環境,當然也會有不利的影響。除了關注 amanbo 網站,上面有關於國外環境的詳細信息,和你一起更好地證實你的問題。
Ⅳ 蘇伊士運河堵了4天對中國股市有什麼連鎖反應
航運股上漲,比如中海遠控。
蘇伊士運河堵了之後,推高航運費用,因此航運過獲得利好。
其他的影響還是比較微小,畢竟只讀了四天,能損失多少?
其他國際上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更多。
Ⅳ 蘇伊士運河股票每年能分多少錢
股票要看市場價值的,不一定能分多少錢,只要是上市的股份都要看它的市值。也就是股票升了就賺了,跌了就可能就少賺了。
Ⅵ 蘇伊士運河危機對英國有什麼影響
1,英法兩國最後在美蘇的壓力下撤出運河區,可以說這兩個老牌的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國家不僅丟盡了臉,而且從此他們再也不能憑自己的力量在國際上有所作為了。從此英國只要沒有美國的背書,就無法在國際舞台上做任何事情了,只能在英美特殊關系中屈居第二小提琴手了。
2,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英國能夠在財力上撐下來,完全得益於英帝國廣大的海外殖民地的支持,特別是在印度的財政收益。二戰後,隨著印度的獨立,英國已經無法再財力上繼續維持一個龐大的帝國。而蘇伊士運河戰爭的失敗,標志著英國不能再掌握這一個咽喉要道,運河以東的殘存的殖民地也將無法維持。從蘇伊士運河戰爭後,英國大局收縮運河以東軍力,開始逐漸有計劃地實施非殖民化,大量英屬殖民地開始獨立。
Ⅶ 蘇伊士運河對埃及的影響和意義
蘇伊士運河在埃及本國經濟發展上具有極大的價值。蘇伊士運河是埃及經濟的「生命線」和「搖錢樹」。過往船隻通行費,多年來一直與僑匯、旅遊、石油一道成為埃及外匯收入的四大支柱;位於埃及東北部,扼歐亞非三洲交通要沖,溝通紅海和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蘇伊士運河通過船舶數及其貨運量在各國際運河中均居首位,貨運以北上的石油和南下的金屬及其製品最重要。向北方運主要貨物有原油和石油產品、煤炭、礦石和金屬、木材、油籽和油籽餅以及穀物。南運貨物有水泥、化肥、金屬制材和穀物,世界海運貿易額7%是通過蘇伊士運河。
(7)蘇伊士運河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蘇伊士運河的水域參數
蘇伊士運河水面寬度(北/南)345-280米;浮標之間的寬度(北/南)215-195米; 運河深度22.5米;最大船舶吃水允許值18.8976米;交叉區域4800-4350平米;最大噸位21萬噸;滿載油輪的限速13千米/小時; 貨艙船限速14千米/小時。
從地形上說,蘇伊士的地形並不相同,有三個是淺而充滿水的凹窪:曼札拉湖和提姆薩赫湖、苦湖,兩端分別連接北部地中海畔的塞得港和南部紅海邊的蘇伊士城。
Ⅷ 蘇伊士運河的價值何在
蘇伊士運河對世界貿易的影響
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港和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間繞好望角的距離是11771英里,而經蘇伊士運河的距離僅1698英里,節約86%的距離。
荷蘭鹿特丹和日本東京之間的距離經蘇伊士運河,也可比經好望角節約23%。
世界海運貿易額的7%都是通過蘇伊士運河,其中35%的份額是紅海和波斯灣沿岸港口,20%是印度和東南亞港口,39%是遠東地區。
蘇伊士運河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運河是埃及人民血汗和生命築成的,但卻為英、法的運河公司把持。蘇伊士運河公司每年攫取巨額利潤,成為埃及的「國中之國」。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勝利後,埃及人民掀起反對英軍佔領運河區,要求收回運河主權的斗爭。1 954年10月,英國被迫同意於1956年6月13日前將佔領軍撤出運河區。埃及為發展民族經濟和抵禦以色列的侵略,在向西方尋求軍事援助遭到刁難與拒絕後,於1955年9月與蘇聯、民主德國、波蘭簽訂貿易協定,購買蘇聯等國的武器裝備。這引起英、法、美西方國家的強烈不滿。為迫使埃及政府放棄獨立自主的政策,1956年7月,英、美發表聲明,撤回1952年允諾的就埃及建造阿斯旺大壩工程提供的7000萬美元援助。接著,世界銀行也停止貸款2億美元給埃及的計劃,埃及不屈服於西方壓力,同年7月26日納賽爾頒布「關於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國有化的命令」,以便用運河航運的收入作為建造阿斯旺大壩的款項。英、法擔心運河關閉,海灣與西歐之間的石油運輸線被切斷,對埃及進行威脅制裁。首先凍結埃及在英、法的存款及運河公司的基金。8月2日,英、法、美三國政府發表聯合公報,主張蘇伊士運河「國際化」,並提出召開24國參加的倫敦會議,遭埃及拒絕。隨後,美國、澳大利亞、衣索比亞、伊朗和瑞典組成的「五國委員會」對埃及施加壓力。英、法還煽動幾百名外籍職員離職,但埃及領航員成功保證了航運暢通。9月,英、法、美再次召開倫敦會議,決定將蘇伊士運河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
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10個旅分四路入侵西奈半島,向運河逼進,埃及軍隊進行頑強反擊。10月30日,英、法要求以埃雙方軍隊在12小時內從運河區撤出,否則將派兵干涉,遭到拒絕。10月31日,英、法軍隊對埃及進行武裝干涉。11月5日,英、法海軍陸戰隊在塞得港附近登陸,但在當地軍民的英勇抵抗下,侵略軍受阻。埃及宣布與英、法斷交,埃軍主力撤出西奈,集中保衛運河區。世界各國人民支持埃及反抗侵略的正義斗爭,一些阿拉伯國家與英、法斷交,對英、法實行石油禁運。11月1日,美國在聯大緊急大會上提出立即停戰的提案。2日,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票通過這個提案。11月5日,蘇聯建議與美國共同出兵「制止」 侵略,並向英、法發出最後通牒,聲稱「決心使用武力」恢復和平。英、法政府內外交困,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3日,英、法宣布從埃及撤軍,22日全部撤走。1957年3月8日,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出,埃及取得收回蘇伊士運河主權斗爭的勝利。
Ⅸ 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堵船」,是否對中國經濟構成影響
蘇伊士運河堵塞以來,帶來的各種影響是無法詳細統計的,因為蘇伊士運河作為全球最繁忙的海運路線之一,在其來往的亞洲、中東和歐洲的船,只都因此受到了嚴重影響。根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約12%的貿易量都是由此通過,這其中就包含了液化天然氣、原油、成品油等等國際能源。那麼,說道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當然是逃不開消極的影響的,蘇伊士運河堵塞對中國,或者歐洲進出口貿易的企業,都是帶來了很大影響。需要從歐洲進口過來的貨物,都會因此被迫延誤,造成的成本負擔只會會越來越重。
Ⅹ 蘇伊士運河被堵塞7天,每小時損失4億美金,損失誰來負責
中國船隻為何被困蘇伊士運河?造成巨大影響後,損失費用誰來承擔呢?
有的朋友可能會想,埃及就不能把這運河再拓寬一下嗎?他們倒是想,可是內部不允許,一面是新的首都要往沙漠中遷,一面是一億多人的糧食問題需要解決,而運河擴建就只能往後放一放了,畢竟現在的蘇伊士運河已經是2014年擴建過一次的模樣了,話說上埃及政府也難,不過埃及現在也在積極地解決長賜號擱淺的問題,畢竟通過的船隻少了,政府所收到的通行費也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