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對中國人壽股票影響
❶ 員工實名舉報保險公司大量造假,中國人壽是否會因此一落千丈
員工實名舉報保險公司大量造假,中國人壽是否會因此一落千丈?
我認為不會,只要中國人壽盡快處理,把害群之馬進行處分,停職。加大管理力度。
最後希望中國人壽給出個交代,對這種事情要怎麼處理?什麼解決方法。
❷ 中國人壽股票為什麼這么爛
人家都正增長,它負增長,爛有爛的理由:
其他綜合收益為負,投資業績低於預期.一季度股市總體上漲,債券收益率較年初
略有下降,債券賬面價值也應該有所上升,但公司除盈利外的其他綜合收益為-31. 61
億,意味著一季度的投資並未取得理想回報. 今年一季度綜合收益為48.61億元,低於
去年的63.90億.
保費收入1230億,增長11.51%.一季度全行業保費增速均出現下滑,國壽保費增速
仍然較低,但相對去年一季度12. 41%,去年全年12.88%的增速而言,下降幅度並不大,
預期今年國壽保費增速在10%-15%,仍將落後於行業增速.
❸ 實名舉報中國人壽當事人再發聲,事件有什麼最新進展
中國人壽被員工實名舉報之後,在網上就引起了很大的關注。中國人壽作為保險行業的龍頭老大,有很多的客戶,知名度也是相當高,卻沒想到中國人壽嫩支公司一直大量造假,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本以為作為一家大型的國有企業,是一個講信用有良心的企業,沒想到卻做了這么多侵犯消費者利益的事情,是在讓人嘩然。
此事對中國人壽有什麼影響?
雖然這件事情出來之後,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股票並沒有因此而發生波動,但是在消費者心中,中國人壽的口碑和聲譽多多少少都是會收到一些影響。再加上這一次銀保監會大力調查,有可能會波及到很多的人,影響中國人壽公司的人員穩定,甚至會造成中國人壽銷售業績的下滑。
❹ 阿里股票大跌影響中國人壽A股嗎
阿里股票大跌不會影響中國人壽a股。
因為中國人壽個股的話不太會受到阿里股票大跌的影響,並不是阿里巴巴概念股票。
其次來講。彼此之間並沒有相關聯的關系但是阿里股票大跌會影響。其相關概念的股票的走勢的下降因為受到利好上市刺激前段時間這類股票都漲幅比較高一點。
所以中國人壽a股的下跌是其自身的調整因素與阿里股票的大跌沒有關系,就目前來講阿里股票暫停上市對a股是一個利好消息。
❺ 中國人壽股票的確是垃圾股,跌個不停,每天跌幾個點
中國人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成立於1949年10月20日的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所經
辦的人身保險業務。新中國建立剛剛20天,為迅速發展經濟,經中央人民政府批
准,成立了全國統一的保險機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下設人身保險室。
建國初期的人身保險業務有強制保險和自願保險兩大類,強制保險主要是鐵路、輪
船、飛機旅客意外傷害保險,自願保險則分為職工團體人身保險和簡易人身保險兩
類。到1958年,共實現人身險保費收入1.41億元,參加職工團體人身保險者達到
300萬人,參加簡易人身保險者發展到180萬人,對安定群眾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
1958年10月,國務院召開的西安財貿工作會議提出:「人民公社化後,保險工作自
作用已經消失,國內保險業務應立即停辦」。1959年,人身保險業務和其他國內保
險業務一道進入全面停辦狀態。
恢復發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1979年4月,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會議紀要》,
作出了「逐步恢復國內保險業務」的重大決定。11月,全國保險工作會議在北京隆
重召開,中斷了20年的國內保險業務正式宣告恢復,中國保險業迎來了一個嶄新
的發展時期。
在財產保險業務率先恢復的基礎上,1982年,開始恢復辦理人身保險業務。中國改
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健全,為保險業發展提供了強大
動力。1982年至1995年的13年間,人身保險業務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遞增。
專業化經營
1995年,中國第一部《保險法》誕生。1996年,根據《保險法》關於財產保險和
人身保險分業經營的要求,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承繼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全部
人身保險業務和重組17家地方壽險公司的基礎上組建成立,進入了專業化經營時
代。
❻ 被實名舉報,中國人壽大量造假,對其公司本身有何影響
保險行業在眾人的口碑一直不是很好,甚至不少人認為保險行業其實就是打著幌子來騙錢。雖然經過多年的整治,但是還是無法挽回群眾對保險的印象。這一次一名微博名為@兔寶寶1988z的用戶實名舉報,讓中國人壽這家大哥級別的壽險公司陷入輿論風波中,中國人壽也迅速登上熱搜榜。
對其公司本身有何影響?
這次的舉報對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也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甚至對整個保險行業的影響也會比較大。這些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如果內容屬實,中國人壽相關工作人員將會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甚至會被罰款。當然不管是真是假,這種行為在保險行業都是很普遍存在,雖然短期內給公司帶來了大規模的發展,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會給公司以後的發展帶來隱患。另外這對中國人壽公司的聲譽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也會影響公司的業績,導致流失不少的客戶。而消費者也會對保險更加沒有信心,甚至可能會對保險產生抵抗,這些會限制了公司的發展,也會影響公司的穩健率。
❼ 中國人壽被員工實名舉報造假,這次的事件對中國人壽造成的負面影響大嗎
中國人壽被員工實名舉報造假,這件事情我認為對人壽造成的負面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這件事情發生的原因是因為在中國人壽上班的一名女子,發現中國人壽的賬單有造假,也有假貪污的現象,於是就將這件事情進行了舉報,在這件事情上傳到網路平台後,所造成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大的。在中國人壽進行投保的人也有很多,那麼這些投保人的權益到底可不可以得到保障呢,這些問題也讓我們產生了很深的思考。在我們進行日常的投保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分辨這些公司的真實性,千萬不要覺得這些保險公司都是大公司,就沒有任何的風險措施,而且這次事件對中國人壽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作為公民,我們選擇保險公司是為了保障自己合法權益,如果一旦我們的權益被損害,那麼我們一定要確保自己的權益,及時向相關的管理部門進行投訴舉報,盡最大程度的去挽回自己的損失,減少自己的損失。
❽ 中國人壽股票為什麼會跌
業績下滑顯然不是保費收入下降的原因。中國人壽的保費收入在17年是5123億元,18年增長至5326億元,雖然增長不多,但好歹是漲的。根據中國人壽自己的解釋,業績下滑這么多是因為18年股市不好投資失利,凈利潤就只有去年的三到五成了?!小組的第一反應是,中國人壽的小夥伴們,年終獎是不是也只有去年的三到五成?
對於中國人壽這樣動輒千億的投資規模而言,在權益市場通常配的都是些大藍籌和基金,靠選股、賺個股的超額收益是不存在的,只能跟著市場走。17年市場大藍籌漲勢喜人,重倉的保險機構自然也跟著賺得盆滿缽滿;18年大盤不好看,保險也嗷嗷虧錢。保險機構收了一大把保費,總歸要做點權益投資,和市場行情共生共榮本身是正常的。所以以前一直把保險股當作強周期股看待。
問題在於,中國人壽的權益投資虧得也太多了吧!況且2017年監管還很有先見地調低了險資投資股市的比例,上限從40%重新下調至30%,股票持倉最多從4成變成3成,等於變相幫你減倉了。
中國人壽這把估計是卡著紅線,滿倉幹了。
小組特地去翻了一下中國人壽的三季報,凈利潤還有198.69億,才比去年同期下降25.9%。這才一個季度過去,凈利潤下降幅度就變成了50%-70%了。根據17年的凈利潤倒算,中國人壽四季度凈虧損高達32.42億-101.93億!這拍的到底是恐怖片還是紀實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