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晶元缺貨對股票影響
Ⅰ 汽車晶元的短缺讓汽車工廠減產,對車價有什麼影響呢
汽車晶元的短缺讓汽車工廠減產,對車價有什麼影響呢?全球「晶元短缺」製造了許多涉及的美國日本汽車對於強化全球「晶元短缺」,除了德國品牌的溫暖,還有日本品牌和美國品牌。豐田美國商業發言人表示,該公司預計將其在Janzu削減40%。本田還表示,計劃將其在日本的汽車生產降低到4,000個單位,主要涉及鈴鹿廠生產的飛行模型。已經分析了本田的收益率或因此在3月之前的一十萬個收益率。
半導體製造商已經開始擴大應對供應需求突然增加的能力,但考慮到半導體行業的正常交貨時間,目前供應短缺將在6-9個月內提高。有經銷商可以反映汽車的價格可能上漲。該晶元已引起車輛工廠的生產和停葯,這也會影響消費者是否會按計劃拿起汽車。那麼,我可以看到各種品牌市場經銷商?東風本田有一個經銷商,他們的一些型號已被缺貨股票,而製造商已經減少。
Ⅱ 汽車晶元短缺利好哪些概念股
利好晶元類股票,比亞迪可以製造全系列汽車晶元
Ⅲ 汽車晶元短缺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2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達150.3萬輛和145.5萬輛,環比下降37.1%和41.9%。汽車產銷環比下降,晶元短缺是其中原因之一。近期,吉利、豐田、大眾等多家車企也都因缺少晶元導致產能降低。
專家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所需晶元大量依賴進口,晶元短缺對國內電子企業將帶來不利影響。
晶元短缺還暴露了我國汽車製造領域的短板。當前汽車晶元絕大多數依靠進口,越是技術難度高、工藝復雜的晶元,越依賴進口。專家表示,當前,我國汽車半導體產業發展挑戰依然嚴峻,標准體系和驗證手段缺失,尤其在車規級晶元上更加明顯;
國內汽車行業缺少綜合性原始創新能力,其中包括對整車和晶元行業起到紐帶作用的關鍵零部件企業。在晶元行業,國內仍需要具有垂直整合能力的晶元企業,來破解汽車和晶元兩個行業之間不銜接的局面。
工信部「牽線」汽車晶元供需對接:
針對汽車晶元供應緊張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舉辦汽車半導體供需對接專題研討會,並發布了《汽車半導體供需對接手冊》,支持企業持續提升晶元供給能力,加強供應鏈建設。
為「牽線」汽車晶元供需對接,工信部於2020年6月啟動《汽車半導體供需對接手冊》的編制工作,廣泛徵求了汽車產業和半導體產業的意見和建議,共徵集到85家企業的汽車半導體供需信息,其中包括26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的1000條產品需求信息;
以及59家半導體企業568款產品供給信息,覆蓋10大類、53小類產品,占汽車半導體66個小類的80%。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汽車生產受限 晶元不夠用了?
人民網-工信部「牽線」汽車晶元供需對接
Ⅳ 晶元行業的缺貨潮造成了什麼影響
2020年以來,疫情加上產能不足等諸多因素導致的晶元缺貨漲價潮此起彼伏,進入2021年,仍沒有減緩跡象。就像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樣,晶元漲價搶購已波及到上游的晶圓製造。
一家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生產的攝影機需要主控制晶元、儲存晶元、WiFi晶元等零件,目前除了訂貨難以外,不少晶元價格還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由於難以訂到貨,今年的擴產計劃也大幅縮水。
報道指出,在缺貨潮中,不少終端企業甚至按以往幾倍的采購量恐慌性下單,而在終端企業搶晶元的同時,晶元製造企業也忙著從他們的上游搶購用於製造晶元的原材料晶圓。
深圳市一家晶圓製造業負責人說,在疫情期間,來自消費電子、工業市場和汽車需求猛增,這些大多需要用到8英寸晶圓。需求激增導致市場上的8英寸晶圓產能持續緊張。
大陸多家知名的車規級IGBT晶元設計企業表示,由於8英寸晶圓供應緊張,導致目前IGBT晶元供應也非常緊張,甚至部分產品處於缺貨狀態,只要一有貨就會被相關下游企業搶購一空,過去幾乎沒有發生過這樣的現象。
受汽車晶元缺貨影響,目前已有多家汽車生產商發出減產停產通知。中國汽車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近日坦言,晶元短缺從去年12月下旬開始,對今年第一季的生產造成很大影響,有可能會對第二季產生影響。
(4)汽車晶元缺貨對股票影響擴展閱讀
晶元缺貨和漲價的原因
總的來說,缺貨和漲價的最主要原因,即是大幅增長的訂單需求和晶元產能無法快速提升之間的矛盾。
從供給端來看,8英寸晶圓晶元為當前最緊俏產品。這種晶元廣泛應用在消費類電子、汽車等終端上,原本產能並不緊張,包括台積電聯電、格芯、中芯國際等都有8英寸晶圓產線,但正是由於產能夠用,擴產的成本效益相對較低,近期產能擴充有限。
疫情突襲後,包括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居家辦公設備出貨量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呈顯著增長,造成產能進一步吃緊。
此外,華為遭美國制裁,讓前者在9月15日禁令生效前,在晶元市場上大量掃貨。在華為生產受限後,小米、OV等國內廠商為爭奪華為空出的市場份額,亦開始大量囤貨。
在嗅到產能緊缺的味道後,大大小小的廠商也不得不加大囤貨量,向晶圓廠追加訂單以「鎖住產能」。相比「擠兌」帶來的需求劇烈增長,晶元尤其是晶圓擴產需要漫長的周期,產線從投入到建成再到形成量產能力,周期往往要三年以上。
最終產能緊缺的影響從晶圓代工傳導至封測、模組供應商、下游終端廠商等。整個產業鏈集體漲價。
Ⅳ 晶元缺貨,車廠停產!事實可能比這更嚴重……
由於晶元缺貨,導致車廠停產。
在號稱魔幻元年的2020發生這樣的事,大家似乎也見慣不怪了。
具體事情是這樣子的,在12月初的時候,開始有媒體傳出,受到上游企業減產影響,車規級晶元產量開始減少,在最後一個月,國內部分車廠將會面臨產量下降,甚至是停工停產的風險。
首先被爆出有停產可能的是南北大眾,晶元斷供,像ESP和ECU這類車載電腦模塊將無法生產,意味著含這些模塊的車型都不能生產。這挺好理解的,產量大,車還高級的南北大眾自然比較容易受到此類事件的沖擊。
就在這時,缺芯風波就如一盆冷水澆到大夥頭上,回頭看看,我們在許多新能源汽車製造的許多環節上與國際領先部隊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如果真因缺芯而停產了,咱也認了,誰叫咱們造不出。
但風波過後,國產汽車半導體事業也該想想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晶元缺貨導致漲價潮持續上漲,晶元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空缺
晶元缺貨導致半導體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晶元突然出現了這么大的缺口,因為生產這些晶元或者半導體材料的廠商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製造能力大大衰落,因為手機和汽車製造這兩個行業現在都需要更多的半導體材料,需要更多的晶元來管控機器的運行,但是現在晶元的供應卻沒有以前那麼多了。
關於半導體材料晶元這方面的東西應該是一個熱點,是一個很好的投資的風口,但是說有投資風口不意味著就能賺錢,去年醫療行業那麼大的熱度,也不是所有的醫療股都能賺錢啊,還是得看個人的眼光,半導體材料,晶元等行業的缺貨會導致這些有關的產業,股票大可能性上漲,但是不是所有。
Ⅶ 汽車晶元短缺,除了導致車企停產 還有哪些嚴重的後果
總結:
在智能汽車時代,對汽車晶元的需求之多不少。如今核心晶元的產能告急卻成為懸在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這不得不讓人深思。與此同時,國內車企也意識到,只有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才不被別人「卡脖子」。
在經歷此次危機後,國內車企更應該重視自主汽車晶元的研發,畢竟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並不是說說而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晶元缺貨波及汽車行業,多家車企巨頭宣布停工,會造成多大的損失
晶元缺貨對於汽車行業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會讓很多汽車企業減少他們的產量,對於整個汽車市場而言產量的減少肯定非常多,所以說晶元缺貨的影響還是非常厲害的。
Ⅸ 晶元缺貨潮無緩解跡象,對於相關股票有沒有影響
晶元的短缺對於整個行業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在手機行業,甚至在汽車製造行業都造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這也導致了在相關行業它們的售價正在不斷的提升。甚至有人預測,如果晶元不能給我恢復生產的話,可能會導致出現貨物短缺的現象。所以現在很多的跟晶元有關的行業都在制定新的生產計劃,希望能夠在未來晶元短缺的情況下保證一定的產量。畢竟如果晶元短缺的情況持續時間是很長的話。也就意味著他們的產量是不能夠被恢復的,這個時候生產的產品規格就成為了一個重點考慮的地方。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件事情會不會對其相關股票造成影響。
第三,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
在我看來,晶元短缺只能是一個暫時性的影響,隨著疫情的解決,晶元的產量肯定是會逐漸恢復的。所以現在來看的話,如果市面上出現價格比較昂貴的同類型產品,可以觀望一段時間再選擇購買。畢竟這些產品對於我們本身來說其實並不是必需品。不過目前來看的話,科技行業或者說晶元行業的股票飛速增長。可能會導致這個行業存在著很多的泡沫,一旦疫情結束,那麼這些泡沫將會破滅。
Ⅹ 電子晶元的短缺,會對哪些行業產生影響
全球半導體短缺並未突然出現,此前受到美國制裁的華為公司進行了大規模搶購。目前,全球電子產品因傳染病暢銷,下半年日本主要半導體工廠火災、東南亞工廠因傳染病關閉、法國工廠接連罷工等原因,加劇了全球半導體短缺狀況。美國科學技術網站Extremetech21日表示,文章中「晶元不足」的關鍵之一是生產者對晶元原材料產品缺乏200毫米的晶圓投資。在過去的幾十年裡,製造商們一次性推出了更大的晶圓尺寸,因為更大的晶圓尺寸減少了材料的浪費,增加了工廠每天生產的晶元產量。本來,200mm晶片被認為隨著300mm晶片上線而消失,但這種趨勢最終沒有發生,顧客仍然喜歡在200mm晶片生產線上生產,這種生產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成本也比較低。
由於修訂院大工程剛剛提到供應方的增產,它的彈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認為晶元不足的情況在今年全年短時間內是無法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