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量化寬松對中國股票的影響
㈠ 無限量貨幣寬松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樓上兩位說的都不錯,下面我來說說具體一點的
先說說貨幣的本質: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發產物,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商品所有者以貨幣作為媒介進行交換,也就是說貨幣的本質也是一種商品。
關於貨幣的本質,在西方貨幣學說史上曾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是貨幣金屬論,二是貨幣名目論。
貨幣金屬論者從貨幣的價值尺度、儲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出發,認為貨幣與貴金屬等同,貨幣必須具有金屬內容和實質價值,貨幣的價值取決於貴金屬的價值。
貨幣名目論者從貨幣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職能出發,否定貨幣的實質價值,認為貨幣只是一種符號,一種名目上的存在。貨幣金屬論是貨幣金、銀本位制的產物,隨著20世紀初金本位制度的崩潰,其影響力正日益減弱。
貨幣目前在西方貨幣學說中,占統治地位的是貨幣名目論,這從西方經濟學教科書對貨幣的定義中可見一斑。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什金的《貨幣金融學》將貨幣定義為:「貨幣或貨幣供給是任何在商品或勞務的支付或在償還債務時被普遍接受的東西。」
㈡ 量化寬松對股市的影響實是什麼
量化寬松(QE:Quantitative Easing)主要是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干預方式,以鼓勵開支和借貸,也被簡化地形容為間接增印鈔票。量化指的是擴大一定數量的貨幣發行,寬松即減少銀行的資金壓力。
由於資金大量湧入市場,在中國表現為股市大漲,資金效應首先表現在股市,股市優先於實體經濟體現。(因為中國股市不太和實體經濟掛鉤,所以表現為中國特色)在外國則表現為多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如果量化寬松政策能成功生效,增加信貸供應,避免通貨緊縮,經濟恢復健康增長,那麼一般而言股票將跑贏債券。
第二種情況,假如量化寬松政策施行過當,導致貨幣供應過多,通貨膨脹重現,那麼黃金、商品及房地產等實質資產可能將表現較佳。
第三種情況,如果量化寬松政策未能產生效果,經濟陷入通縮,那麼傳統式的政府債券以及其他固定收益類工具將較為吸引。
不管是什麼市場,量化寬松都是國家對市場的直接干預,提振市場信心,短期表現都是利好,股市表現為大漲。
參考量化寬松:http://ke..com/link?url=5sr_wf-P9kfhgl3K
㈢ 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股市有何影響
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說白了就是美國繼續實行美元泛濫的舉措,為的就是稀釋各國對美債權。也可以這么理解,在未來的一段時期里,美元貶值預期將繼續持續或者加速。從這點看,那麼就是針對中國、印度等國近期加息的舉措而做出的反應,目的很明顯:「人民幣被低估,其升值的幅度還很大」。說到底,實際上就是要加速稀釋中國等國所持有的龐大美元債權,以便在匯率反差上吃掉中國等國擁有的美國債。
那麼,回頭看下,A股自國慶後至此的這波行情,根源上可以理解為受貨幣政策上的預期變動而推動。其表現是熱錢大量涌進A股,促使煤炭、有色等具保值性投資的資源類股票大幅暴漲,當然這也是因為全球通脹預期及國際商品價格大幅上揚所造成的。資源股的暴漲帶動了金融、地產等藍籌股上漲,指數也快速反彈到接近今年4月份頂部的高度。但其他大部分中小盤股等卻表現為回調走勢,市場表現為個股兩端分歧走。而至近期大盤指數盤整時,個股才開始實現整體相對協調的走勢。
11月4日,在獲悉美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後,各國股市表現整體上漲。5日,A股跳空高開小幅低走,量能也有所放出,而前期4月19日的缺口已然毫無懸念的被突破。
對於這一美政策,從短期看,我的覺得只能算是帶給A股一個小小的震盪,而A股目前的指數也需要一個平台去消化早前的套牢盤。但是從中長期看,我們應該看到該政策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推動作用,而只要人民幣升值且是大幅升值的預期還在,那麼國際上的熱錢,主要是歐美的熱錢就會繼續涌進中國資本市場,而股市作為一種虛擬的投資市場,其套利與投機是必然存在的,那麼從這點看,A股的中長期上揚空間依然還在。
另,鄙人認為,如果中長期行情是真,那麼在指數有陡然向上走跡象的時候,煤炭、有色等資源股及藍籌股還是可以積極參與,而在指數盤整與穩態的時候,消費與新興產業依然還是主流,這是我國十二五發展規劃所使然的。
㈣ 美聯儲的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將對中國的資本市場帶來什麼影響
應該說是利好。
可以把美國的量化寬松定義為美國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可以加速美國的經濟增長,擴大需求。
美國是中國的重要貿易對象,美國的需求擴大對中國的出口有積極影響。
對股市應該是個利好消息吧。
但是也不好說,股市是個投機的地方,將預期也比較厲害,如果多數人認為金融刺激政策是經濟不行的表現,可能反對經濟持悲觀看法,導致股市下跌。
㈤ 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美聯儲一定程度上扮演著世界央行的角色,它的量化寬松政策給世界注入了充足的流動性,對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經濟的恢復和企穩起到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它的量化寬松政策導致了世界流動性泛濫,資產價格泡沫飆升,互聯網泡沫膨脹。當美國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趨緊之後,容易給世界經濟帶來震盪。我國目前面臨的房地產以及互聯網泡沫,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壓力,以及外匯儲備縮減,都是美國量化寬松以及之後的退出導致的後遺症。
㈥ 量化寬松帶來的後果是什麼
就像洪水來了,會沖擊其他國家的發展成果 。林毅夫即將出版的新書《從西潮到東風》,這里你能深刻理解全球經濟的現狀格局,量化寬松只是冰山一角,值得關注。
㈦ 量化寬松對股市有什麼好處
量化寬松(QE:Quantitative Easing)主要是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干預方式,以鼓勵開支和借貸,也被簡化地形容為間接增印鈔票。量化指的是擴大一定數量的貨幣發行,寬松即減少銀行的資金壓力。對股市主要表現為利好。主要有以下方面:
1、量化寬松表現為政府對拯救市場的積極態度,對未來經濟形式利好,也同時利好股市。
2、大量現金,資本的流入,利好股市。特別是券商和房地產板塊。
3、銀行貸款利率下降,上市公司能借到更多的資金,緩解資金壓力,利於公司發展,利好公司股票。
中國暫時還沒有遇到需要採取量化寬松政策的局面,中國也就是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但是其效應對股市是一樣的。量化寬松極有可能帶來惡性通貨膨脹的後果,所以政府都應該謹慎實施。
㈧ 貨幣量化寬松對股市漲跌
你想問的是歐洲貨幣量化寬松政策對我國股市影響吧?
股市的運行自有其內在規律,一旦走勢形成共識(震盪或趨勢),外國的政策對國內股市影響甚小。就算國內的政策,也只會影響近期的行情,對股市大形勢來說,還是沒怎麼變。
對歐洲股市來說,貨幣量化寬松是刺激經濟的手段之一,由於增量的貨幣,會造成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上市公司的標的價格會上漲。至於是否能刺激股市產生變盤作用,就看歐洲各國自身對貨幣量化寬松的評估。
股市漲跌如果用各類知識綜合來判斷後市方向是一個危險的動作,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規避風險策略,否則一旦猜錯,會導致巨大虧損,個人意見是根據自己對風險的厭惡程度,設定止損後,隨行就市,順勢而為。
㈨ 美國結束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股市影響幾何
我國股市還是受到國內的種種因素影響大一些!你看,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實施以來,我國股市走勢均如同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直到今年才跌幅收窄;而美國道指、納指年年大幅上漲,近兩年還年年創出新高;而我國滬指目前卻反復上下,還徘徊在2000點上方的狹窄空間,要做楔形整理的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