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出現對中國的影響嗎
① 中國股票近幾年出現過什麼大行情,又帶動了怎麼樣的一個經濟影響
最近的一次大幅度反彈是2008年10月到2009年7月的一段階段性牛市行情,上漲的主要推動力是國家推出的4萬億投資,在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爆發了一次較大的反彈行情。再次導致了投資過度,使得許多產業產能過剩。
再一個就是2012年底開始的創業板行情。主要是炒作新興產業,同時,由於資金面較為緊張,主力資金只能將有限的資金轉移到小盤股炒作上。對經濟的影響暫時不明顯。
② 股價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中國和美國有區別嗎中國的股市是不是就是個坑
二級市場定價對上市公司經營無影響。中國股市和美國不同,前者是新興股市,後者是成熟市場。中國股市不是坑,只是彎路走多了。
③ 什麼因素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最大
影響中國股市的因素如下:
1,流入股市的居民儲蓄、房地產業新基金、大宗商品新基金和信託市場新基金。
2,來自銀行的過橋貸款,這些資金來自於那些由於監管壓力、被迫從影子銀行流出的資金。
3,央行針對流動性狀況而採取各種「定向寬松」工具——如:MSL(貨幣調節工具,主要是向特定領域提供貸款)、PSL等。
4,正式推出的「滬港通」,香港和上海交易所之間的相互市場准入( MMA )。
5,針對國有企業改革的長期預期和明年6月A股進入MSCI指數。
6,吸引散戶投資者,大量使用融資融券等杠桿工具。
7,市場情緒受到進一步寬松政策的刺激。
④ 股票下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股票下跌,股民手中資金就減少,對股市來說,就如樓上。
對實體經濟來說,用來消費的錢就減少了,與國家拉到內需的要求就背道而馳,國家經濟發展放緩。居民收入減少,又是個惡性循環。
⑤ 美國股票對中國股票有影響嗎
從去年開始美股概念成為中國股市的熱炒對象,比如頁岩氣概念,特斯拉概念,至於美國股票指數對中國有否影響,肯定有,美國跌,中國跌,美國漲,中國跌。
⑥ 股市持續下跌對中國經濟和人民生活會產生什麼影響嗎
股市持續下跌對中國經濟和人民生活會產生嚴重後果及影響:
第一,國民資產非正常大規模縮水。
股市市值、企業市值、股民資產以非正常形式迅速地大規模縮水。
第二,股民財產巨大損失造成人心不安定,沖擊實體企業,造成銀行壞帳。
有不少家庭通過基金、信託和銀行等理財方式參與了股市。
上市公司已涵蓋了金融、地產、能源、石化、鋼鐵、電力、通信等各行業的骨幹企業。股價一旦出現大幅波動,勢必對經濟運行和居民財產產生不利影響。銀行也會因為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被平倉而出現大量的壞賬。
第三,股票市場融資功能逐漸失去,阻礙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股市大跌,收盤價出現低於首發價格的現象,融資功能逐漸失去。
⑦ 股市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股指下跌時財富效應超過了替代效應,目前銀行仍有「惜貸」傾向,與資產價格下跌引起的企業凈值下降不無關系。隨著股市整體價格水平的回落,消費者信心指數趨於下降,消費更加謹慎,企業投資收縮。
證券市場對經濟增長的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證券業創造的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上。所謂證券業增加值是證券中介機構為證券交易活動及密切相關的金融活動提供服務和進行投資所創造的價值。
據國家統計局專家測算,2000年證券市場對GDP的直接貢獻達837億元,占同期GDP的0.9%。除1998年外,證券業對經濟增長是正向拉動,且對經濟增長的直接拉力越來越大。證券業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率由1.9%上升到5.4%。
證券市場對實體經濟的間接影響體現在三方面。
首先,股票價格變動通過財富效應和替代效應影響消費。
財富效應是指金融財富的變化及預期的變化對推動消費支出的影響;替代效應是指股市的上揚對吸引投資者壓縮開支以投資於股市的影響程度。統計分析顯示,中國股票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要大於財富效應。
而股票價格與消費之間的財富效應不一定是線性關系,股票價格緩慢下跌與急劇下挫對消費支出影響不同,後者不確定性增加會提高居民邊際儲蓄傾向。從儲蓄資金增長情況看,股市下跌並沒有吸引相應資金進場,反而導致資金從股市的凈流出,這說明在股指下跌時財富效應超過了替代效應。
其次,股票價格影響投資。
股票價格通過以下渠道間接作用於投資:一是改變資金成本。股票價格上揚,新資金成本比原有資本低廉,企業市價高於設備的重置成本,企業可以通過發行新股籌資購買相對便宜的生產設備,投資支出增加;股價下跌,企業市價低於設備的重置成本,投資支出減少,這就是托賓的q理論,q就是企業的市場價值除以資本的重置價值。我國股票市場發展不規范,企業在市價與設備的重置成本比率增加的情況下,仍不願進行實體經濟的投資,而是重新投入股市,阻礙或延緩了股市對實體經濟的促進作用。三季度以來,由於投資於股市的收益減少,投資者將目光轉向房地產業而使房地產業投資有所上升,前段時間的上市公司房地產投資熱就是佐證。
二是影響信貸渠道。股票價格上漲,企業與銀行的凈值(或資產負債表結構)獲得改善,銀行能夠降低貸款利率風險溢價,進而降低資金成本。在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銀行仍有「惜貸」傾向,與資產價格下跌引起的企業凈值下降不無關系。
三是影響固定投資。股票價格包含未來產出增長率的信息,因此可以影響目前投資水平。不同股票之間市盈率的差別是投資者價值取向的結果,如成熟股市上朝陽行業一般具有較高市盈率,而鋼鐵等夕陽行業市盈率一般較低。因而股票價格具有指導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轉向的作用。
再次,股票價格影響工業增加值和國企效益。
股市價格變動影響消費和投資的過程最終將傳導到生產,隨著股市整體價格水平的回落,消費者信心指數趨於下降,消費更加謹慎,托賓q比率下降,企業投資收縮。消費的收縮使工業品庫存增加,產銷率下降,工業經濟效益指數下降,這些使企業的信貸成本增加,投資能力下降;如此循環下去,會加劇通貨緊縮的局面。今年以來,工業經濟效益繼續保持增長,但增幅繼續回落,且企業扭虧出現由降轉升跡象,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虧損額591.9億元,由1-8月份下降2.7%轉為上升3.4%。這和出口增速下降引起的外部需求減弱有直接關系,上半年,凈出口的減少使得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速放慢了近1個百分點,同時出口的萎縮使得企業生產受阻。
縱觀股市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可以得出結論,股市價格上揚時替代效用大於財富效用,但股市的大幅下挫使居民的儲蓄傾向加大,財富效應又在發揮主導作用進一步抑制消費。但是此次股指的下跌有利於滯留於股市的逐利資金進入實業界。
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需要一個健康穩定發展的股市,股市不僅是融資和實現資本有效配置的場所,更是當前形勢下穩定居民的心理預期的指示燈,是國民經濟的睛雨表,有效的監管和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可以實現股市和國民經濟良性互動的雙贏格局。
⑧ 股票對中國經濟的消極影響
股票對中國經濟的消極影響————這種提法不好,因為資本市場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是世界公認的,股票對中國經濟沒有任何消極影響,但是如果抄作過度,社會資金流入太多也會有消極一面,中國經濟目前最大的問題是2007年的過度抄作沒有及時制止,2008年又人為打壓,認為製造股災是中國中產層的消費停頓,信心不足,內需急劇下降而影響到中國經濟。
股市是一柄雙刃劍,全看管理層的智慧和是否處以公心。
⑨ 股票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如果股市的市值上去了(指的是內在價值),證明上市公司的業績上升,他的市值上升。眾多的公司都是這樣的話,說明這個國家的經濟是在發展的(拋出通貨膨脹因素)!有此你可以想像一下股市對中國的影響!
⑩ 股票發行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影響
可以廣泛地動員,積聚和集中社會的閑散資金,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服務,擴大生產建設規模,推動經濟的發展,並收到「利用內資不借內債」的效果。 (2)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閉,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系,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3)可以為我國改革完善企業的組織形式探索一條新路子,有利於不斷完善我國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個人企業,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組織形式,更好地發揮股份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4)可以促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特別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有利於理順產權關系,使政府和企業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用其權,各得其利。 (5)可以擴大我國利用外資的渠道和方式,增強對外的吸納能力,有利於更多地利用外資和提高利用外資的經濟效益,收到「用外資而不借外債」的效果。 (6)作為普通散戶炒股風險是大於收益的,因為漲跌是非常不可控,相對於機構或資金大的莊家來說,散戶風險比他們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