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通貨膨脹次貸危機對股票的影響

通貨膨脹次貸危機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8-13 07:15:00

⑴ 金融危機為什麼會對股市造成影響

1、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是針對嚴重依賴出口的實體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資的金融機構。這部分損失還無法完全預計,最終的損失數字也將是個天文數字。

2、銀行業雖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但由於中國金融管制較嚴,致使損失相對較小,涉水不深。中長期看中國有持續降息的預期,但是由於消費者的心理預期變更,將在短期內有更多的資金暫時迴流到銀行,後續就看各家銀行如何應對了。

3、房地產業的冬天開始,房地產業在過去的幾年中由於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通貨膨脹、中國貨幣升值的影響產生了大量泡沫。

4、鋼鐵行業受危機的影響開始顯現,表現在鋼鐵價格持續下跌,產能縮減。但是,就中國鋼鐵業來說,由於中國拉動內需的預期,勢必將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時冒著再次陷入通脹的危險。

5、石油、煤炭等能源業的影響將是長期的,表現在能源價格將持續走低(由於需求降低),未來風險處於中等水平。

6、黃金等貴金屬、奢侈品行業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黃金價格已經在過去持續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對於黃金及其奢侈品行業來說冬天即將到來。

(1)通貨膨脹次貸危機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是金融領域的危機。由於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強,因此,金融的國際性非常強。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可以是任何國家的金融產品、市場和機構等。

金融危機的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減,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的現象,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⑵ 通貨膨脹對股市有和影響具體點.謝謝.

通貨膨脹越快則股市收益越高,因為通貨膨脹代表貨幣貶值,而股票確是代表表你擁有的的實物!

在通膨脹情況下,政府一般會採取諸如控制和減少財政支出,實行緊縮貨幣政策,這就會提高市場利率水平,從而使股票價格下降。另外,在通貨膨脹情況下,企業經理和投資者不能明確地知道眼前盈利究竟是多少,更難預料將來盈利水平。他們無法判斷與物價有關的設備、原材料、工資等各項成本的上漲情況。而且,企業利潤也會因為通貨膨脹下按名義收入征稅的制度而極大減少甚至消失殆盡。因此,通貨膨脹引起的企業利潤的不穩定,會使新投資裹足不前。

需要指出的是,分析通貨膨脹對股票行市的影響,應該區分不同的通貨膨脹水平。

一般認為,通貨膨脹率很低(如5%以內)時,危害並不大且對股票價格還有推動作用。因為,通貨膨脹主要是因為貨幣供應量增多造成的。貨幣供應量增多,開始時一般能刺激生產,增加公司利潤,從而增加可分派股息。股息的增加會使股票更具吸引力,於是股票價格將上漲。當通貨膨脹率較高且持續到一定階段時,經濟發展和物價的前景就不可捉摸,整個經濟形勢會變得很不穩定。這時,一方面企業的發展會變得飄忽不定,企業利潤前景不明,影響新投資注入。另一方面,政府會提高利率水平,從而使股價下降。這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股價水平將顯著下降。

通脹過高並不直接打擊股市。理論上通脹越高,放在銀行的錢貶值越快,人們會把更多錢拿出來買房、買股,股、房都會越高。

舉例,對一間酒店集團來說,當通脹極高、百物騰貴之時,他的主要資產(地皮和建築物)價值也一定跟著上升,假設其他條件(如盈利因素)等不變,直接對應資產價值的股價焉有不升之理?事實上盈利數字也會上升,辜無論上升後的盈利數字所對應的購買力是否下降。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從去年到今年首季度,通脹一直在上升,為何股市大跌?答案很簡單,就是人們對股價的預期迫使股價的上升速度在07下半年遠超通脹的速度。

當上證到達6000點,平均市盈率上百倍的時候,莊家就要做空了,這才導致股價與通脹背馳。所以並不是說通脹過高就直接傷害股市,而是股市本身的估值過高要調整。

⑶ 次貸危機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包括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是什麼

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的間接影響主要表現在心理因素、熱錢流向、管理層的判斷、國內企業的效益和加息等方面。 1、打擊市場投資者信心推薦閱讀左圖:凱渥名模宅女私生活 子怡代言地產 雪兒性感寫真 十一樓市仍陷深度觀望 「肉搏」樓市 房價10年內將跌50% 二手萎縮比一手晚 降價比一手慢 高盛:房地產不良貸款風險將顯現 14號線二手房分析 適時擇機購房 廣州郊區房物美價廉 「送面積」 武漢跌破5000 消費者平靜得可怕 比如,國際對沖基金大規模減持銀行股的報道就動搖了銀行股的持股信心。前期中行、工行本身沒有技術性下跌整理的要求,但受銀行股持股信心動搖的影響,明顯有資金主動性殺跌。雖然中國股市相對獨立,但經過今年幾次「事件」的關聯,已經在很多投資者心中建立起了比較強的聯系。 次貸危機會引發市場投資者信心低落,對風險類資產的偏好度降低。歐美股市大跌就是這種悲觀情緒的集中體現。同時,次貸危機會使人們對未來經濟增長信心下滑、減息預期增加,導致美元匯率可能受到打擊。因為市場預期美聯儲很有可能再度降低利率,減輕次級債各方壓力,緩解危機升級。 我國境內證券市場尚未全面對外開放,人民幣也沒有實現自由兌換,這使中國境內股市擁有一道與外界相對隔絕的「屏障」。但是,如果全球性金融事件使周邊市場繼續深度下跌,中國的投資者心態也會受到一定的沖擊。 2、對海外「熱錢」的存量、增量、流向產生影響 國際金融市場流動性的收緊,會對股市中的海外「熱錢」的存量、增量、流向產生影響,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中國股市的走向。在國際范圍內出現持續信貸收縮的條件下,部分「熱錢」可能被迫退出中國市場,從而對資本市場構成資金面的壓力。 至於這方面的情況有多嚴重,目前仍然不是很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資產重估的主要支持力量來自於貿易項下的順差和國內銀行的信貸創造,「熱錢」退出的影響不會是方向性的。再加上資本項目並未完全開放,游資的流入流出受到嚴格的限制,國內金融市場相對比較封閉,內地主要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與外匯市場並未與國際同步,國內衍生品市場也未建立。 此次次貸危機的直接沖擊可能主要通過地下錢庄等非法金融渠道影響中國股市,但是考慮到地下金融畢竟不是市場的主流,其產生的沖擊也相當有限。 3、出口企業受美國經濟衰退的影響 對於外貿依存度非常高的中國經濟來說,在內需的替代作用還沒有完全展開的情況下,如果有美國經濟衰退導致的世界經濟危機發生,中國很難獨善其身。但是,就當前而言,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依然明顯,從出口產品結構與國際競爭力看,我國具有絕對比較優勢的低端產品其出口彈性受出口對象國經濟周期的影響不大。 中國所保持的巨額貿易順差,使人民幣仍然具有一定的升值潛力。特別是,中國實行相對嚴格的資本管制政策,也使國內經濟受到國際金融事件沖擊的影響大為減弱。當然,國際短期融資市場中仍然存在大量不確定性因素,市場貸款利率的高企可能導致違約率的進一步上升,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跡象在加大,對此我們需密切關注。 在最壞的情況下,次貸危機可能引發主要金融市場的崩潰和全球經濟的嚴重衰退,從而導致中國出口增長的停滯和貿易順差的消失,這將大幅度降低中國經濟的增長率,從而迫使中國的中央銀行轉向降息和放鬆信貸控制的政策。 在此背景下,由貿易順差擴大推動的中國的資產重估過程將逐步結束,並轉換到由銀行主動創造信貸所驅動的資產重估過程。從現在的情況看,發生這種前景的可能性仍然相當小。

⑷ 中國的通貨膨脹,股票下滑與2009年美國次貸危機是否有關系請經濟學高手賜教!

中國的通貨膨脹的根結在於市場經濟的私有化,中國的經濟已經到了一個畸形的邊緣;直接原因在於寬松的貨幣政策及內外熱錢的涌動,熱錢打到哪裡,哪裡就會出現泡沫;至於股票這個賭場,在金融監管不力的情況下,只能淪為內外資本與權貴的吸錢機器,股票的漲跌與否,要配合國際和國內各種「環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再次次貸危機是美國將全世界財富進行近乎無償佔有的一種賴賬行為,次貸危機不管是美國有心的也好,無心的也好,其實實質是美國貨幣霸權的一個工具,只要美國掌握憑借超強軍事政治實力而建立起來的貨幣霸權和資源霸權,更要命的是再加上中國放任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策,中國的通貨膨脹,股市奇景,以及中國存了一丟「美元白紙」(只能在借給美國投資美國,而缺乏在世界購買實物的渠道和能力,致使投資美國房貸而蒙受巨額外匯損失)也就不足為怪了

⑸ 通貨膨脹對股市影響

通貨膨脹分兩種類型:貨幣拉動型和需求拉動型
很顯然,貨幣拉動的情況下,通脹的成因是銀行系統提供了過多的貨幣(或稱為流通性),這樣,市場的投機成分就增加,由於這是貨幣過多引起的通脹,在前期多那個板塊有影響是不確定的,誰拿到的錢多誰就能在市場上颳起風。而隨著通脹的繼續,由於收價格因素的影響,製造業開始表現疲軟,而房產業卻不同,雖然通脹使人們會再三考慮是否買房,但是,當人們預測到房產會升值時,他們還是會毫不猶豫的拿出幾十年的積蓄來買房的,所謂買漲不買跌。金融業這是借著貨幣過多形成的泡沫會快速增長,就像幾年前的美國一樣,美國人當年就是因為借世界太多錢了,導致國內流通性大大超出了市場需求,於是,他們發明了眾多的金融衍生品來吸收這些過多的流通性,而美國人最後沉浸在這個巨大的騙局裡不能自拔,最終導致這次金融危機。

再有就是需求拉動型,也就是如人口增加而對糧食的需求暴漲而引起的糧食產品價格上升。很明顯,在這樣的通脹的初期,零售業是最大的受惠者,因為在通脹之前他們就已經拿好貨品,而這時他們可以賣的更好的價錢。隨著通脹繼續,零售業上游的製造業也開始受惠於這樣的通脹,只是這有個時間差,而到這時,零售業受惠的程度開始下降,利潤空間開始轉移到上游的製造業。由於通脹的存在,市場容量將變大,於是金融業也將開始從通脹里得到新的利潤。這一切都是在通脹的初、中期發生,而到通脹中、後期,國民會感到生活的壓力,政府也從民眾那得到壓力,於是會動用宏觀調控工具。

⑹ 通貨膨脹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通貨膨脹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較復雜,它既有刺激股票市場的作用,又有抵制股票市場的作用。通貨膨脹是國貨幣供應過多造成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經濟現象。在通貨膨脹之初,公司會因產品價格的提升和存貨的增值而增加利潤,從而增加可以分派有股息,並使股票價格上漲。在物價上漲時,股東實際股息收入下降,股份公司為股東利益著想,會增加股息派發,使股息名義收入有所增加,也會促使股價上漲。通貨膨脹給其他收益固定的證券帶來了不可迴避的通貨膨脹風險,投資者為了保值,增加購買收益不固定的股票,對股票的需求增加,股價也會上漲。但是,當通貨膨脹嚴重、物價居高不下時,企業因原材料、工資、費用、利息等各項支出增加,使得利潤減少,引起股價下降。嚴重的通貨膨脹會使社會經濟秩序紊亂,使企業無法正常地開展經營活動,同時政府也會採取治理通貨膨脹的緊縮政策和相應的措施,此時對股票價格的負面影響更大。
希望採納

⑺ 次貸危機對股市的威脅

次貸危機的影響
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范圍將有多廣?這是目前世界經濟界和金融界密切關注的問題。
從其直接影響來看:
首先,受到沖擊的是眾多收入不高的購房者。由於無力償還貸款,他們將面臨住房被銀行收回的困難局面。
其次,今後會有更多的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由於收不回貸款遭受嚴重損失,甚至被迫申請破產保護。
最後,由於美國和歐洲的許多投資基金買入了大量由次級抵押貸款衍生出來的證券投資產品,它們也將受到重創。
這場危機無疑給國內金融業帶來了不少啟示。在金融創新、房貸市場發展和金融監管等方面———美國次貸風波爆發以來,無論從全球資本市場的波動還是美國實體經濟的變化來看,次貸之殤在美國乃至全球范圍內都不容小覷。對於中國來說,這場風波為我們敲響了居安思危的警鍾。
美國次貸風波中首當其沖遭遇打擊的就是銀行業,重視住房抵押貸款背後隱藏的風險是當前中國商業銀行特別應該關注的問題。在房地產市場整體上升的時期,住房抵押貸款對商業銀行而言是優質資產,貸款收益率相對較高、違約率較低、一旦出現違約還可以通過拍賣抵押房地產獲得補償。目前房地產抵押貸款在中國商業銀行的資產中佔有相當大比重,也是貸款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根據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商業銀行為房地產抵押貸款計提的風險撥備是較低的。然而一旦房地產市場價格普遍下降和抵押貸款利率上升的局面同時出現,購房者還款違約率將會大幅上升,拍賣後的房地產價值可能低於抵押貸款的本息總額甚至本金,這將導致商業銀行的壞賬比率顯著上升,對商業銀行的盈利性和資本充足率造成沖擊。然而中國房地產市場近期內出現價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從長遠看銀行系統抵押貸款發放風險亦不可忽視,必須在現階段實施嚴格的貸款條件和貸款審核制度。
事實上,本次美國次貸危機的源頭就是美國房地產金融機構在市場繁榮時期放鬆了貸款條件,推出了前松後緊的貸款產品。中國商業銀行應該充分重視美國次貸危機的教訓,第一應該嚴格保證首付政策的執行,適度提高貸款首付的比率,杜絕出現零首付的現象;第二應該採取嚴格的貸前信用審核,避免出現虛假按揭的現象。
在次貸風波爆發之前,美國經濟已經在高增長率、低通脹率和低失業率的平台上運行了5年多,有關美國房市「高燒不退」的話題更是持續數年。中國與美國房市降溫前的經濟圖景存在一定相似性。
本次美國次貸危機的最大警示在於,要警惕為應對經濟周期而制訂的宏觀調控政策對某個特定市場造成的沖擊。導致美國次貸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美聯儲加息導致房地產市場下滑。當前中國面臨著通貨膨脹加速的情況,如果央行為了遏制通脹壓力而採取大幅提高人民幣貸款利率的對策,那麼就應該警惕兩方面影響:第一是貸款收緊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影響,這可能造成開發商資金斷裂;第二是還款壓力提高對抵押貸款申請者的影響,可能造成抵押貸款違約率上升。而這兩方面的影響都最終會匯集到商業銀行系統,造成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作為抵押品的房地產價值下降,最終影響到商業銀行的盈利性甚至生存能力。
人們需要認識中國和美國經濟周期以及房市周期的差異性。美國是一個處於全球體系之下的有著悠久市場經濟歷史的國家,周期性很強,目前正處於本輪經濟周期的繁榮後期。
中國則還沒有經歷過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即使從改革開放算起到現在也只有30年的歷程,從1992、1993年提出市場經濟到現在更是只有15年歷史。處於這一階段,中國經濟的關鍵詞是供需不平衡,固定投資需求大。這是區別於美國經濟接近10年一個周期的重點所在;此外,中美房市的周期也有所不同。中國實施房改後,結束了此前多年無住房市場的局面,需求大幅飆升。雖然中國房市也存在投機因素的推動,但需求大而供給有限是促使房價走高的最重要原因。而且,對於中國房市,政府有調控餘地。
本次美國次貸危機也給中國宏觀調控(Macro-economic Control)提出了啟示。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有必要把資產價格納入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時的監測對象。因為一旦資產價格通過財富效應或者其他渠道最終影響到總需求或總供給,就會對通貨膨脹率產生影響。即使是實施通貨膨脹目標制的中央銀行,也很有必要把資產價格的漲落作為制訂貨幣政策的重要參考;
第二,進行宏觀調控時必須綜合考慮調控政策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例如美聯儲連續加息時,可能對房地產市場因此而承擔的壓力重視不夠;
第三,政府不要輕易對危機提供救援。危機是對盲目投資和盲目多元化行為的懲罰,如果政府對這種行為提供救援,將會導致道德風險的滋生。本次發達國家中央銀行在市場上聯手注資,可能會催生下一個泡沫。

次貸危機能傳染給中國嗎?
美國的次級貸款業務本身是一件挺好的事,其出發點是為那些信用等級較低或收入不高的人提供貸款,讓他們可以實現擁有自己住房的夢想。在1994年~2006年間,超過900萬戶美國家庭購買了新住房,其中大約20%的家庭藉助於次級貸款。但是,就在這個過程中,一些負面因素逐漸浮現,最終導致危機爆發。
其一,是過度證券化。幾乎與次級貸款業務並行發展的,就是美國經濟的證券化,比如,人們把一些一時還不清的債務,轉化為證券後再賣給投資者。換句話說,凡是有風險的,都可以搖身一變為證券。所以,次級貸款的放貸機構也不閑著,他們把手中超過六千億美元的次級貸款債權轉化為證券後,賣給各國的投資者。那麼,富有投資經驗的銀行看不出這其中的高風險?次級貸款的放貸機構花錢供養了許多信用評定機構,從而可以輕松地拿到最高為「AAA」的信用評級,泛濫成災的「AAA」證書使銀行失去了對風險的敏感性。
其二,是通貨膨脹。隨著這張「大餅」越做越大,富人們因為手裡擁有越來越多的紙面資產,而放肆地揮霍;窮人們因看到自己的房子每天都在升值,也開始購買平時捨不得買的東西。最後,美聯儲不得不提高利率,藉以壓抑通貨膨脹。可是,利率提高後,那些本來就缺錢的窮人就變得還不起貸款了,這導致次貸市場還貸拖欠比例迅速上升。至此,美國經濟一下子墜落入貨幣流動性很低的狀態。經濟發展進入低速徘徊狀態,窮人就更難還清那些堆積如山的次級貸款債務。
我們能從美國次級貸款危機中得到什麼啟示呢?可能有人會說,根本學不到什麼,因為中國根本就沒有次級貸款市場。但是,仔細看看,我們會發現,中國經濟中也有類似於美國次級貸款的成分,如果我們不加以注意,中國經濟也有被拖入惡性循環的可能性。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房地產的金融創新項目。許多中國人希望通過投資房地產去獲得財富,所以,銀行幫助人們去實現這個願望是一件好事。全國各地的銀行都想出各種吸引人們借貸款買房的「高招」。比如,深圳的銀行在2006年就推出了「雙周供」業務,它允許以「雙周」而不是以「月」為單位進行還款。這樣,借貸人不僅能縮短還款期,而且還能少交利息,所以特別受「炒房戶」歡迎。再比如,「循環貸」業務,它允許人們將商品住房抵押給銀行而獲得一定的貸款額度。這樣,借貸人買越多的房產,就能獲得越多的貸款額度,所以更受「炒房戶」的追捧。在這些金融創新項目的幫助下,深圳的房地產價格在去年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攀升。據國家發改委統計,深圳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月均漲幅高達13.5%,其中60%以上的借貸買房人的目的不是自住需求,而是投資需求。到去年年底,深圳銀行房貸規模已達到700億元。雖說目前還未出現大規模的貸款違約現象,但是,不斷上揚的通貨膨脹率就有可能迫使央行提高利率;不斷提高利率,又會導致許多「炒房戶」因交不起利息而違約。那時候,在沒有次級貸款市場的深圳市,會不會重蹈美國式的次級貸款危機——銀行不敢再做房地產貸款;也沒有留下多少錢借貸給其它的產業;一切經濟活動因為缺少現金而停滯了。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下半年,中央政府果斷實施「房貸新政」,其目的就在於打壓房地產投機需求,遏制房價上升勢頭,保障中國的金融安全。然而,「新政」剛推行不久,各種反對的聲音便開始出現,這些人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希望「房貸新政」再次成為「空調」,以便自己能在最後的房地產瘋狂中再大撈一把。實際上,中國經濟穩步發展,才是每個中國人最大的福祉,為什麼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熱點內容
引進資本如何保障股權 發布:2025-07-17 21:15:04 瀏覽:583
本科生怎麼做基金 發布:2025-07-17 21:14:23 瀏覽:613
螺紋期貨漲跌幅度多少 發布:2025-07-17 21:04:53 瀏覽:908
創業者如何選擇合夥人股權 發布:2025-07-17 20:50:34 瀏覽:692
理財產品為什麼無法贖回 發布:2025-07-17 20:50:31 瀏覽:438
股權結構為什麼最重要 發布:2025-07-17 20:47:04 瀏覽:310
中盤成長風格的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7-17 20:37:48 瀏覽:672
什麼是基指數基金 發布:2025-07-17 20:34:35 瀏覽:380
炒期貨本金跌多少虧完 發布:2025-07-17 20:34:31 瀏覽:618
除權增資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7-17 20:24:22 瀏覽: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