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對中國化學股票的影響
Ⅰ 石油價格上漲對股市的哪些版塊會造成影響
1、由於石油剛性很強,且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面極其廣泛,油價持續上漲將使石化、製造等很多行業面臨成本加大、利潤減少的局面,上市公司業績有可能受到明顯影響。
2、油價上漲對下游企業將會帶來沉重的成本壓力,而對上游企業來講將會獲得溢價收益。具體而言,天然氣、煤炭、石化類能源公司,特別是新能源類上市公司可以從中受益,而相關資源類個股也將出現溢價可能。
3、最顯而易見的影響,當然仍然是航空、交通運輸和物流等板塊,油價的上漲將對這類企業帶來更大的成本壓力,從而影響其利潤率,形成實質性利空。
4、對投資者而言利空影響用戶不具備可操作性,一方面是中國股市很難也不主張做空,更重要的是股價中期的漲跌並不只與這一個因素有關,如果有其他方面利好的中和,這些板塊的股票也可能繼續上漲。
(1)油價對中國化學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股票操作注意事項:
1、股票市場操作有順勢而為:股票市場下跌的時候,我們要立即將資金撤出,避免出現大幅度的下跌。股票市場上漲開始以後,我們要及時的進場買入股票。中國股票市場下跌時間是上漲時間的三倍以上,因此必須股市一跌立即撤資,股市上漲不超過十個交易日千萬別買股票。
2、股票市場交易量縮水立即改變操作方向:股票市場的交易量十分敏感,可是很多散戶並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記住只要看到股票市場交易減少,那麼要立即改變操作,也就是立即開始撤資立場,這樣就不會有損失。
3、股票操作中回檔縮量可以投資,回檔量添加必須出貨:那就是當股票回檔縮量的時候反而可以買入,回檔加量的是絕對是下跌的前兆。
4、股市出現W底部形態操作方面要開始買入:W底部形態一旦形成,那麼股票市場至少要持續兩月的上漲階段,因此在看到W底部形成的時候,應該開始不斷的買入股票,這樣就會得到一次賺錢的機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石油價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板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市場
Ⅱ 油價上漲對中國企業的影響(是企業)請知道的給解答一下吧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擴張期,近兩年石油消費增長速度超過10%以上,能源消費彈性系數明顯上升,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達到40%,國際油價大幅攀升必將給國民經濟各行業帶來較大的沖擊。當然,各行業苦樂不均,像石油天然氣開采業自然會隨油價飆升而盈利豐厚;石油加工業成本壓力較大;化工等行業成本雖然大幅上升,但行業景氣使得大部分成本可轉移出去而減輕油價沖擊;農業、交通運輸以及生活消費等方面則深受高油價之苦。
1、對農業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據統計分析,上世紀90年代以來,農、林、牧、漁、水利業石油消費占石油總消費量的比重在6.67%-9%之間,而且,1998-2002年該行業石油消費年均增長5.9%,僅次於交通業和建築業的增速。農、林、牧、漁業主要以消費柴油為主,其柴油消費占柴油消費總量的1/5左右。石油價格上漲直接影響到農用化肥、農葯、塑料薄膜等農資的漲價以及灌溉、耕田、運輸等農機具用油的成本。
盡管政府採取措施控制農資的漲價,延緩或小幅調高柴油價格,但化肥、農葯等農資存在變相漲價的情況,特別是近兩年來,由於糧食價格的普遍回升以及減免農業稅、種糧直補等支農政策,農民種糧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業播種面積出現多年來少有的大幅增加的局面,因此對化肥、農葯等農資以及農機具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此,石油價格的上漲給農業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加重了農民生產和生活負擔。
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景氣與油價同步。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與原油的關聯最為密切,因而從油價的上漲中受益最為直接。目前,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對石油需求非常旺盛,國際油價持續高位徘徊,而國內原油價格基本同國際接軌,因而對於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來說,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對企業經營能力產生積極和正面的影響,油價上漲將使石油開采類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處於較為主動的地位,行業盈利能力及資金收益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2004年,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總額高達1777.2億元,高居各行業之首,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3.9%,高出全部工業企業5.8個百分點。該行業資金收益率空前上升,2004年,資金利潤率高達37.1%,成本費用利潤率更是高達79.8%,產值利稅率也達到了52.3%。
3、石油加工及煉焦業成本壓力較大。
原油成本通常占煉油企業主營業務成本的80%以上,該行業消耗了原油消費總量的72%左右,原油價格上漲,將直接增加煉油企業的成本;而且根據目前我國石油定價機制,成品油價格漲幅滯後並小於原油價格漲幅,因此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的利潤空間應該明顯縮小。該行業資金回報率均處於較低水平,2004年,資金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產值利稅率分別僅為6.6%、3.3%和9.4%。
但是,2004年畢竟成品油出廠價格經歷了四次上調,而且我國石油行業主要由少數幾家企業壟斷經營,企業內部上下游之間結算價格低於市場原油價格。因此,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利潤總額保持了快速增長,2004年,該行業利潤總額高達267.4億元。當然,對於那些單純經營煉油業務並非上下游一體化的公司而言,形勢沒那麼樂觀,在當前的國內市場上所面臨的不只是原油高成本壓力,而且還存在沒油可煉的風險。
4、化工行業具有較強轉移成本能力。
目前我國正進入重化工業化階段,而重化工產業的發展對於原油價格的波動非常敏感。近年來,化學原料及製品製造業消耗原油占原油消費總量的8.5%左右,1996-2002年該行業原油消費年均增長8.2%,增速比同期整個製造業高出2.7個百分點。原油作為化學原料及製品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等石化行業重要原材料,其價格上升將直接帶來石化行業成本上升。
但是,考察數據我們發現,高油價並未給化學原料及製品製造業帶來多大的沖擊,這是因為化工行業的景氣度同油價具有高度正相關性,近年來化工行業處於景氣周期,由於化工產品需求旺盛,甚至化工產品的價格漲幅遠高於原油價格的漲幅,化工行業盈利能力明顯提高。2004年,化學原料及製品製造業利潤總額856.3億元,同比增長86.4%,其中,基礎化學原料、合成材料、肥料以及農葯製造業的利潤增幅均在100%以上。當然,相當部分化工產品仍是中間產品,這就意味著以化工產品為原料的下遊行業面臨著高成本壓力。
此外,化學纖維製造業消耗原油占原油總消費量的2.8%左右, 1996-2002年該行業原油消費年均增長4.4%,增速略低於同期整個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比較接近產業鏈末端,受原油價格波動的影響較為顯著,原油價格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該行業的利潤空間。2004年,化學纖維製造業利潤總額63億元,同比僅增長16.1%,遠低於全部工業企業利潤的平均增速。
5、交通運輸業受到的沖擊最大。
交通運輸業是耗油大戶,其石油消費量僅次於工業,而且交通運輸業石油消費占石油消費總量的比重在穩步上升,這一比重由1980年的10.4%上升至1990年的14.7%、2000年的24.6%,近年來保持在25%左右。其中,交通運輸業汽油、柴油消費占汽、柴油總消費量的40%和38%左右。90年代以來,交通運輸業石油消費明顯快於其他行業,1991-2002年石油消費年均增長10.5%,大大超出整個石油消費總量年均4.7%的增速。石油是交通運輸業最主要的原料,油價的大幅上漲,導致交通運輸業單位運輸成本大幅增加,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營效益。面對高油價,航空、航運、公路運輸等領域的企業日子比較難過。
從我國民航的成本構成來看,航空油料消耗占總成本的比重在20%左右,是民航運輸成本中最大的一塊。航油的漲價明顯加大民航運輸成本,而目前各航空公司競爭異常激烈,機票競相打折,上升的成本難以轉嫁出去。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預計,由於原油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全球航空業在2005年將損失550億美元。
油價上漲對公路運輸業的影響較為明顯。目前,我國運輸汽車總量已超過1000萬輛,因長途貨運、客運對汽油、柴油依賴性較大,石油價格連續多次上調明顯加大了運輸公司的營運成本。同時,目前我國物流業發展緩慢,運營車輛空載率較高,地區分割導致路橋等各種收費過高。因此盡管運費有所上升,但仍面臨較大的油價上漲壓力。對於公共交通而言,由於公交票價執行的是政府指令性價格,所以汽油、柴油的漲價不會很快反應到公交票價上面,自行消化一部分運營成本再所難免,油價的上升使原本已比較困難的城市公交企業負擔進一步加重。
出租行業損失巨大。目前,我國成品油價格是由政府確定指導價格,而計程車的價格也是由政府確定的。2004年以來,成品油價格已經連續6次上調,而計程車並未提價,同時由於計程車普遍實行單車承包制,這樣一來,漲價所增加的成本開支,完全落在了司機身上。目前出租司機的收入已經攤薄,每次汽油提價都會增加他們的開支。不過,部分城市出台了出租補貼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油價上漲的損失,但大部分情況下,補貼由出租公司來負擔。
油價上漲對於海運行業的影響相對來說要小一些。由於國際干散貨運價指數和我國沿海乾散貨運價指數在高位徘徊,給航運創造了良好的盈利空間。目前國際干散貨運價指數在4600點左右,由於貨源充足、需求旺盛,2005年貨運價格快速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油價雖然有所上漲,但海運企業受影響比較小。
6、高油價沖擊汽車產業發展格局。
汽車製造業本身石油需求量並不大,但是,使用汽車將大量消耗石油。目前,我國正處於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經濟發展階段,汽車消費將呈現出快速上升的趨勢。2003年,中國汽車消耗汽柴油量大約7600萬噸,相當於全年成品油消費量的28%。隨著汽車大量進入家庭,石油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沿用高油耗模式將造成我國石油供應難以為繼,我國必須推廣使用節油型汽車。同時,高油價必然影響消費者的購車選擇,進而對汽車製造業產生較大影響,節油型汽車將成為未來汽車市場上的新寵。
7、對生活消費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從石油平衡表來看,生活消費石油占石油消費總量的比重僅為6%左右,而且生活消費主要以液化石油氣為主,2002年,生活消費中液化石油氣佔79.1%,汽油、柴油、煤油分別佔11.1%、5.7%和4.1%。近年來我國液化石油氣並未緊跟大幅上漲的原油價格上調,汽油、柴油價格的漲幅也明顯小於原油,因此總的來看,國際油價上漲對生活消費的直接影響並不太大。但是,必須注意的是,隨著住宅、轎車以及高檔家電等為主的消費結構升級,生活消費石油的增長速度非常快。1998-2002年,生活消費石油年均增長9.5%,增速僅次於交通運輸業。
特別是能源消耗巨大的耐用消費品----汽車,近幾年加速進入城市居民家庭。調查資料顯示,1995年以前,我國城鎮居民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汽車還不到1輛,1999年僅為0.34輛,到2004年已達到2.2輛。一些大城市的汽車銷售量以年均30%以上速度遞增,其速度不亞於一些家用電器的普及速度。目前,全國家用轎車保有量已達到780萬輛,按照年均行使1.5萬公里,百公里平均耗油9升估算,一年就要燒掉上千萬噸汽油。因此,未來石油與生活消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對居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
機械製造業受到的影響和沖擊會比較大。「我市這類企業往往都擁有自己的運輸車輛,而且在生產過程中大多使用油做熱處理燃料。這兩部分成本疊加增長,無論從近期還是長遠來看,對企業的利潤影響都應該是比較明顯的。」
除了運輸成本,其實影響更大的是油價上漲帶來的企業生產原料成本上升。高先生說,凡是原材料與石油行業相關的,都會受到較大影響。比如,自己公司用到的原料有甲苯,這是從原油中提煉出來的,不止是甲苯,還有二甲苯,以及芳香烴類,像這些通過原油提煉出來、用於生產製造業的產品很多,所以,只要原油一漲價,這些貝形機原料就會跟著漲價。本來,行業內預測春節後甲苯的出廠價會下降,但是,油價上漲後,不但沒下降,現在反而企穩了,而且還有上漲態勢。
不止是化工類生產企業,只要用到石油提煉產品的,都會有影響。像紡織服裝類企業,一般人覺得可能跟石油扯不上什麼關系,實際上,化纖類面料全部由石油提煉,另外,紡織染整中也要用到石油類相關產品,包括助劑,而且在生產成本中佔有很大比重。油價上漲,影響的真的是衣食住行的每一個方面。
Ⅲ 油價上漲對石油業有何影響
油價上漲對哪些行業有好處?
Ⅳ 油價漲跌對中國化學的影響
對國內化工行業來說,近幾年原油對其直接影響力已經變小,但油價下行造成的成本坍塌加上目前產能過剩的現狀,還是會讓化工品承受比較大的下行壓力。而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整對A股里的化工化纖股影響不大。一般大型企業都有固定的原材料供應渠道,甚至直接進口國外原油,成本一般在一段時間內比較固定,國內的調價基本對其無影響。就對化工期貨的影響來說,原油價格對國內化工期貨影響力在逐年減弱,由於國內市場的逐步成熟以及中國影響力的上升,雙方短期走勢經常會出現背離,但同漲同跌的大方向不會變。去年原油與化工品價格相關性在0.7左右,每個品種略有差異。
Ⅳ 油價上漲將影響哪些板塊(附股)
油價的上漲,不僅影響石油石化行業、交通運輸行業(含航空業和物流業)、汽車製造業、化肥化纖和塑料行業,火電、農業、漁業等其他行業,也都將受到影響。 利好石油石化及新能源板塊 長城證券石油化工行業分析師王剛認為,因為中國國內原油價格目前基本與國際市場接軌,在成本基本不變的情況下,中資石油公司的產品價格上漲,直接帶來的就是利潤。而中石油、中石化是壟斷國內成品油冶煉市場的兩大集團之一,油價的上漲對企業的業績及股價表現,都有著絕對的支撐作用。 油價上漲還包括對煤炭、焦炭等傳統型能源的開采,甚至對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研發等產生影響。因為國際油價的上漲將使它們的價值獲得了重估的機會。 利空交通運輸及汽車板塊 成品油漲價將利空航空、物流、公共交通、計程車行業;對汽車製造、高速公路行業來說,則中性偏空。 中投證券一位行業分析師稱,油價上調後,對航空業肯定是有影響的,但影響程度究竟有多大,則要取決於以下因素:一方面是油價的上漲幅度;另一方面,交通運輸業的成本轉嫁能力。由於航空業競爭激烈,希望將油價上漲而增加的成本全部轉嫁出去較困難。 油價上漲將顯著提高擁有汽車的成本,所以當油價上漲或被預期上漲時,油價成了消費者購買汽車所考慮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中國競爭極為激烈的汽車市場上,高油價將成為汽車需求的重大阻礙因素。 化肥化纖塑料:成本將提升 我國生產化肥所用原料主要是煤、重油、天然氣,其原料費用、能源費用占成本比重很大;化學纖維以合成纖維單體(聚合物)為原料,原料價格對原油價格非常敏感;塑料製品業以基本石化產品,比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為原料,而且原料成本占生產成本比重很大,原油價格變化對其影響亦較大。因此從整體而言,化肥化纖和塑料行業的成本,也將因為油價的上漲而提高。 受影響個股:遼通化工,公司是國內大型尿素生產商之一;新鄉化纖,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粘膠長絲生產企業。 其他行業:油價上漲將產生間接影響 油價的上漲還將促成火電、農業、漁業等其他行業成本的提高。 就火電行業來說,由於煤炭對原油的替代效應,油價的上漲往往會引起煤炭價格的上漲,從而使得發電企業的發電成本提高。對於農業、漁業等其他行業,由於身處用油產業鏈的中下游,此次油價的上漲亦可能引發整體行業成本的上漲。 以下是受影響板塊個股一覽:石油板塊個股行情 更多>>新能源板塊個股行情 更多>>汽車製造業板塊受影響個股 更多>>交通運輸板塊受影響個股 更多>>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
Ⅵ 油價下跌受益股有哪些
詳解4大受益板塊及個股
交通運輸:景氣度與油價負相關
交通運輸行業的景氣度與油價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系。比如前期國際油價的反復上漲,對該行業(例如航空、航運、公路運輸、物流等)的絕大多數股票的股價均構成了嚴重的壓力,特別是航空業,燃油成本已經佔到航空公司成本的30%左右。如果油價大落,交通運輸行業的成本將存在大幅下降的空間,被壓抑多時、超跌幅度過大的交通運輸股,自然也將迎來短線大漲的好時機。
航空公司:南方航空(行情,問診)、中國國航(行情,問診)、海南航空(行情,問診)、東方航空(行情,問診)等。
海運公司:中海集運(行情,問診)、中國遠洋(行情,問診)、中遠航運(行情,問診)、中海發展(行情,問診)等。
物流公司:恆基達鑫(行情,問診)、飛力達(行情,問診)、怡亞通(行情,問診)等
汽車:消費意願可望提升
對於汽車業,主要是因為汽車供求與消費意願息息相關。在中國競爭極為激烈的汽車市場上,高油價將成為汽車需求的重大阻礙因素。在前期油價高企的過程中,消費者購買汽車的意願明顯下降。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該細分市場的消費群體屬於第一次購車的新增需求,這部分人群對於燃油價格上漲的敏感性相對較大。如油價大降,國內成品油價必然存在下調的預期,對汽車業有利。
汽車公司:上汽集團(行情,問診)、長安汽車(行情,問診)、一汽轎車(行情,問診)、一汽夏利(行情,問診)、江淮汽車(行情,問診)、宇通客車(行情,問診)等。
化肥化纖塑料:成本將下降
我國生產化肥所用原料主要是煤、重油、天然氣,其原料費用、能源費用占成本比重很大;化學纖維以合成纖維單體(聚合物)為原料,原料價格對原油價格非常敏感;塑料製品業以基本石化產品,比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為原料,而且原料成本占生產成本比重很大,原油價格變化對其影響亦較大。因此從整體而言,化肥化纖和塑料行業的高高在上的成本,也將因為油價的大落而明顯受益。
化工股:遼通化工、新鄉化纖(行情,問診)、武漢塑料
其他行業:間接受益油價跌
油價的下行還將促成火電、農業、漁業等其他行業成本的下降。
就火電行業來說,由於煤炭對原油的替代效應,油價的下行往往會引起煤炭價格的下跌,從而使得發電企業的發電成本下降,建議關註:申能股份(行情,問診)。
Ⅶ 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對中國石化是利好還是利空為什麼
Ⅷ 厲害了word油,油價上漲利好哪些板塊與個股
主要影響板塊:
利好:煉油板塊、新能源、煤炭、交通運輸、汽車等
利空:化肥化纖、塑料製品、火電、農業、漁業等
具體影響原因如下:
利好煉油板塊
汽柴油價格上調後,在成本基本不變的情況下,中資石油公司的產品價格上漲,直接帶來的就是利潤。壟斷國內成品油冶煉市場的兩大巨頭中石油和中石化迎實質利好。
利好新能源、煤炭等替代板塊
油價上漲對煤炭、焦炭等傳統型能源的開采,甚至對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研發等產生影響。油價上調後,替代需求量增加,對於價格將形成支撐。
利空交通運輸、汽車板塊
成品油漲價將利空航空、物流、公共交通、計程車行業;對汽車製造、高速公路行業來說,則中性偏空。
高油價對包括航空、航運、公路運輸、物流等多個細分行業帶來壓力,其中航空業受燃油成本影響最大。油價上調,交通運輸行業成本隨之上升,相關板塊股票迎利空。
油價上漲將顯著提高擁有汽車的成本,所以當油價上漲或被預期上漲時,油價成了消費者購買汽車所考慮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中國競爭極為激烈的汽車市場上,高油價將成為汽車需求的重大阻礙因素。
利空化肥化纖、塑料製品板塊
我國生產化肥所用原料主要是煤、重油、天然氣,其原料費用、能源費用占成本比重很大;化學纖維以合成纖維單體(聚合物)為原料,原料價格對原油價格非常敏感;塑料製品業以基本石化產品,比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為原料,而且原料成本占生產成本比重很大,原油價格變化對其影響亦較大。因此從整體而言,化肥化纖和塑料行業的成本,也將因為油價的上漲而提高。
利空火電、農業、漁業等板塊
油價的上漲將使火電、農業、漁業等其他行業成本的提高。就火電行業來說,由於煤炭對原油的替代效應,油價的上漲往往會引起煤炭價格的上漲,從而使得發電企業的發電成本提高。對於農業、漁業等其他行業,由於身處用油產業鏈的中下游,此次油價的上漲亦可能引發整體行業成本的上漲。
Ⅸ 國際油價下跌受益股有哪些
詳解4大受益板塊及個股
交通運輸:景氣度與油價負相關
交通運輸行業的景氣度與油價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系。比如前期國際油價的反復上漲,對該行業(例如航空、航運、公路運輸、物流等)的絕大多數股票的股價均構成了嚴重的壓力,特別是航空業,燃油成本已經佔到航空公司成本的30%左右。如果油價大落,交通運輸行業的成本將存在大幅下降的空間,被壓抑多時、超跌幅度過大的交通運輸股,自然也將迎來短線大漲的好時機。
航空公司:南方航空(行情,問診)、中國國航(行情,問診)、海南航空(行情,問診)、東方航空(行情,問診)等。
海運公司:中海集運(行情,問診)、中國遠洋(行情,問診)、中遠航運(行情,問診)、中海發展(行情,問診)等。
物流公司:恆基達鑫(行情,問診)、飛力達(行情,問診)、怡亞通(行情,問診)等
汽車:消費意願可望提升
對於汽車業,主要是因為汽車供求與消費意願息息相關。在中國競爭極為激烈的汽車市場上,高油價將成為汽車需求的重大阻礙因素。在前期油價高企的過程中,消費者購買汽車的意願明顯下降。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該細分市場的消費群體屬於第一次購車的新增需求,這部分人群對於燃油價格上漲的敏感性相對較大。如油價大降,國內成品油價必然存在下調的預期,對汽車業有利。
汽車公司:上汽集團(行情,問診)、長安汽車(行情,問診)、一汽轎車(行情,問診)、一汽夏利(行情,問診)、江淮汽車(行情,問診)、宇通客車(行情,問診)等。
化肥化纖塑料:成本將下降
我國生產化肥所用原料主要是煤、重油、天然氣,其原料費用、能源費用占成本比重很大;化學纖維以合成纖維單體(聚合物)為原料,原料價格對原油價格非常敏感;塑料製品業以基本石化產品,比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為原料,而且原料成本占生產成本比重很大,原油價格變化對其影響亦較大。因此從整體而言,化肥化纖和塑料行業的高高在上的成本,也將因為油價的大落而明顯受益。
化工股:遼通化工、新鄉化纖(行情,問診)、武漢塑料
其他行業:間接受益油價跌
油價的下行還將促成火電、農業、漁業等其他行業成本的下降。
Ⅹ 油價上升對國民經濟及股市有什麼影響
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有關負責人對我國1993年至2000年的GDP、石油進口量和價格波動進行了綜合分析,結果顯示:油價每上漲1%並持續一年時間,就會使我國的GDP增幅平均降低0.01個百分點。其中,1999年國際油價上漲10.38%,影響我國GDP增幅約為0.07個百分點;2000年國際油價上漲64%,影響我國GDP增幅0.7個百分點,相當於損失了600億元人民幣左右。
高油價影響
對我國滯後一個月
馮飛等專家認為,由於沒有期貨、戰略儲備等可以用來平抑油價的措施,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或者下降,一個月後就會傳導、反映到我國的石油價格上。
「油價上升將對水、陸、空運輸,燃油發電等行業造成不利影響。尤其石油漲價還會造成大量工業品的成本上升。」中國石化石油經濟專家朱和說:「石油和石油產品已成為眾多行業和產品的原材料,如房地產中需要的玻璃、窗框,家用電器的主要器件、電線,甚至衣服、工藝品等等。」
專家同時認為,從總體上講,這輪油價上漲對中國經濟影響不大,還看不出會造成衰退。
應對措施
短期與長期手段結合
中國應該如何應對國際油價持續上漲,確保國民經濟平穩發展和百姓生活盡量少受影響呢?
在短期對策方面,周大地表示,要重視油價上漲會不會推動通貨膨脹。「現在原材料、煤、電和農產品價格都處於高位,油價的進一步上漲,是否會推動新一輪價格輪番上升,要密切關注。」
「國內油價也應隨著國際油價上漲而適度上漲。」馮飛認為,讓消費者感受到油價上漲的影響,對培養老百姓的節油節能意識,引導消費者選擇節能型產品,建立節能型社會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但馮飛、趙英和從事期貨研究的羅旭輝等專家關注更多的,是我們應當採取的中長期對策:應該盡快建立石油戰略儲備制度;建立能源的多元化格局,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度;繼續推行石油進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建立石油期貨市場;建立靈活的國內石油價格形成機制;提高燃油效率;探討與國際上主要石油消費國的合作機制,提升在國際油價形成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