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資本對股票的影響
Ⅰ 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如何在中國股市成功轉換
⊙潘正彥 近年來,每當中國股市出現大幅下探時,就會不時出現「大股東增持」現象。與此同時,「大小非減持」也是股市常見現象。「大小非減持」和「大股東增持」現象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資本市場上的托賓Q機制的作用,即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角色轉換。 所謂托賓Q機制是詹姆斯·托賓(James Tobin)在1997年所著的《貨幣、信貸與資本》一書中提出的,反映的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之間在資本市場相互轉換的機制。當股票價值被高估,就會有產業資本從金融資本退出的套利空間,逐利性會驅使股東拋售股票,資金將從金融市場流向產業市場;當股票價值被低估,就會有產業資本進入金融資本的套利空間,股東將繼續持有股票甚至增持股票,產業資本也將更願意投資金融產品。 托賓Q理論肯定了資本市場在不同資本轉化、提高資本效率方面的作用機制。不過,從中國的情況看,托賓Q機制在中國資本市場的可行性仍然不足,要真正實現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成功轉換還需要市場制度與公司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股改使得托賓Q機制的作用在中國股市逐步顯現 在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前,股權分置這一制度性缺陷對托賓Q機制的實現造成了人為限制和異化:一是由於割裂了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之間的流動,也就基本阻斷了托賓Q機制所要求的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間存在套利機會和空間;二是由於占總股本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不具備流動性而使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機制幾乎喪失,不僅降低了資本市場效率,而且人為形成市場投機和高股價、高市盈率(股權分割導致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價格懸殊,及高市盈率)、及高Q值。 這意味著企業的市場價值大於其重置成本,大股東一直有單向的、強烈的從資本市場變現套利動機和減持股份的要求。但在股權分置情況下這種單向的托賓Q機制也難以實現。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和2006年開始的非流通股解禁不僅是解決國內A股市場中股權分置制度性難題的創新,而且也為托賓Q機制的實現和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流動創造了條件和可能。 換句話說,股改後托賓Q機制實現的基本條件顯現。 第一,股權分置改革產生了A股市場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之間的套利機制。原來不能在二級市場流通的非流通股法人股可以公開在二級市場減持與流通,實際上就打通了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之間相互轉換的渠道,為資本在金融資產和產業資產之間進行套利創造了機會和條件。這也成為托賓Q機制實現成為可能。 第二,股權分置改革為產業資本實現托賓Q機制提供了利益動力。股權分置改革後全體股東的投資者的利益本性更加「一致」,而不再有流通股東與非流通股東的本質的不同。不管是掌握公司經營大權的大股東、還是具有專業水平和判斷能力的專業投資者、以及跟著感覺走的大眾投資者,在利益面前「人人平等」。 而最直接的、最大的利益就是在資本市場的機會與市場利益。而股東的平等、資本市場的機會與市場利益恰恰是產業資本進出資本市場的基本條件(股權分置改革前大股東在這方面的權利受到限制),也成為托賓Q機制實現的利益動力。 第三,股票的供求關系趨向真實,降低了過高的托賓Q值。在市場中,股票的供應和(真實性)需求是影響股價和股市穩定的重要因素。股權分置導致股市供求關系虛實差異,及激烈的市場波動和巨大的市場風險,也是形成高投機、高股價、高市盈率及高Q值的原因之一。 隨著非流通股的解禁和在全流通的預期下,過高的Q值和過高的市盈率將在托賓Q機製作用下大股東可能會減持股票或者發行更多的股票,降低Q值,股票供應與(真實性)需求的不斷走向平衡,在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套利機制的存在前提下,Q值將會圍繞均衡狀態上下浮動,托賓Q機制在理論上應該可以發揮作用。 托賓Q機制實現的市場條件還不是很充分 股權分置改革使金融資本和實業資本之間的套利機制可以在資本市場上實現,但全流通是托賓Q機制實現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托賓Q機制所需要的完善的市場條件很不完善。 第一,雖然A股市場的有效性在增強,但A股市場尚未達到有效市場、甚至弱式有效市場的條件。一方面,股價無法達到在有效市場中圍繞價值波動的、真實反映價值的程度。另一方面,信息不對稱及股價難以完全反映信息等有效市場的基本條件都不存在。 第二,企業購並的市場條件不完善。按照一般企業購並理論,企業購並、特別是大企業的購並行為,主要目的是追求更大的市場勢力。通過企業購並後的壟斷市場,提高價格,以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即企業購並的目的是集中和壟斷。但實際上目前國內企業購並仍然存在政策壁壘、行業壁壘等問題。到目前為止。真正通過市場購並、包括資本市場的購並行為達到市場目的的很少。 第三,當前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之間更多的是單向套利。從目前市場上實際發生的所謂「大小非減持」和「大股東增持」看,托賓Q機制在當前A股市場上更多的是出現了單向套利機會,即出現了產業資本從金融資本撤出(即減持)的單向套利機制。而「增持」(產業資本進入金融資本)主要發生在一些大股東、甚至是絕對控股的大股東方面(特別是國有大股東),並不足以反映完整的托賓Q機制套利作用。 托賓Q機制的實現是投資成本、投資機會、投資風險的綜合反映。而當前的Q值無法左右前期投資成本,也難以決定托賓Q機制的實現。 例如,部分股東前期的投資(持股)成本很低,導致了所謂的「大小非問題」。Q值不僅不能影響這部分股東的成本,而且反而要受到其制約(即由於這部分股東的投資成本過低而「毫無道理地」拉低股價和Q值)。再如,由於存在限售股流通的不同時間問題,托賓Q機制本身存在投資風險。因此,在中國資本市場中Q值的高低並非可以完全決定托賓Q機制的實現。 托賓Q機制實現還需要完善市場制度和公司制度 第一,完善市場競爭、消除企業購並壁壘,為產業資本進入投資領域創造完善的市場條件。「大小非」減持和產業資本從金融資本撤出的單向套利機制的形成,除了成本因素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產業資本無法真正進入某些行業甚至公司,客觀上存在有形和無形的市場進入壁壘。 例如,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特別是所謂的壟斷行業公司的股本結構——大股東的絕對控股地位事實上「拒絕了」其他產業資本的「參與」。企業購並最終目的是控制公司並獲取更大的市場利潤。因此,應該消除企業購並壁壘,包括逐步改善股本結構和企業購並的市場條件方面創造條件,真正形成產業資本從金融資本雙向套利機制。 第二,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為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有效轉化提供完善的公司制度。一方面,股權分置改革並沒有根本改變中國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存在的重大缺陷,股權分置改革後大股東、內部人的利益外化、直接顯現,意味他們有可能從內外「合謀」、信息披露上從市場上直接獲利。有些上市公司的業績「難以置信」、有的上市公司在產業資本參與聲中股價此起彼伏。公司治理結構必須為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有效轉化創造條件。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也需要更加市場化。過度集中的股權結構不利於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轉換,及托賓Q機制有效實現。股權分置改革及全流通正在為原有的過度集中的股本結構的「稀釋」創造條件,但同時現存的公司治理結構又非常容易為原來的大股東「尋租」。因此,必須逐步改變這種狀況,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有利於市場化的購並、有利於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有效轉換。 最後,托賓Q機制的有效實現還必須使資本市場更有效,雖然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努力。有效的資本市場不僅可以逐步使股價真實反映價值,而且在信息對稱的條件下資本市場將降低投機和保持市場穩定。 (作者繫上海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Ⅱ 宏觀經濟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GDP對於股市的影響是長期性的,GDP的增長長期來看當然可以帶動股市的上漲。但往往每期真實GDP數據的出爐,如果未達到市場的預期,也會造成市場相應的反應。
財政政策對於股市的影響在於政策所作用的行業,另外,積極地財政政策會增大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促進股市的上漲。
貨幣政策會影響到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利率升高,准備金上調等手段都會造成貨幣供應量的減少,企業融資成本的上升,反映在股市上就是股市下跌。反之則上升。
例如09年的積極地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就造成了股市的大漲。另外像美國實行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就類似於財政政策,是定向、定量的開閘放水,不像中國09年的流動性,泛濫到股市、樓市泡沫一片。
Ⅲ 宏觀經濟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是什麼
宏觀經濟因素對證劵市場價格的影響有6個方面:
一,國內生產總值與經濟增長率。
二,經濟周期對股市的影響。經濟周期的變動對企業營運及股價的影響極大,例如經濟衰退期,股票價格會逐漸下跌,經濟復甦期股票價格又會逐步上升。危機,繁榮。
三,物價變動對股市的影響。普通商品價格變動對股票市場有重要影響,一般五家上漲,股價上漲,物價下跌,股票也下跌。
四,通貨膨脹對股市的雙重作用,它對股市既有刺激作用又有抑製作用。適度的通貨使得貨幣供應量增加,多餘的社會購買力就會進入股市。
(3)產業資本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結構問題嚴重,三個過剩加劇:相對過剩;暫時過剩;局部過剩。
自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所實施的漸進式轉型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人民生活水平、綜合國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經濟社會發展中也逐漸積累了多種新的矛盾,這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也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面對的和解決的主要挑戰。
收入差距不斷拉大;需求結構嚴重失衡;產業結構發展滯後;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加大;金融發展相對滯後;政府間財政關系失衡。
由於中國經濟轉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而且在中國經濟型轉型期,各種基本經濟關系也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宏觀經濟運行中也會呈現出許多新問題、新特徵。
因此,經濟轉型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們只有不斷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各種新問題、新挑戰,穩步實現中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才能夠最終實現中國經濟轉型的成功。
Ⅳ 股市中的產業資本是什麼意思
產業資本是相對於金融資本來說的
產業資本是指以實業投資賺取利潤的資本
Ⅳ 為什麼資本結構會影響投資者對股票的供求關系呢
很簡單,因為假如一個企業的資本結構不合理、不恰當、不能做到最佳的資本結構。就會對企業的財務結構造成不穩定,那直接就影響到企業的價值。比如資產負債比率是不是很高啊,如果是企業的償還能力就有問題。所以企業一個合理有效的資本結構是很重要的。通過合理的資本結構使企業成本最小化,價值最大話。如上所述,簡而言之就是資本結構的好與壞直接影響企業的價值。所以當然會影響投資者對企業股票的供求關系。價值高投資者就願意買,反之買的投資者就相對不多。
全手打,採納吧!!!
Ⅵ 融資為什麼會對股票的漲跌有影響
因為融資融券有明顯的活躍交易的作用,以及完善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融資交易者是市場上最活躍的、最能發掘市場機會的部分,對市場合理定價、對信息的快速反應將起促進作用。
融資融券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深圳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本所上市證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證券並賣出的行為。包括券商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
股價是買賣雙方博弈的結果,融資實際是借證券公司的錢買入股票,融券實際是向證券公司借股票賣出。按照常規的說法,融資融券有價格發現的功能,實際是讓買賣的市場行為更徹底。
從另一方面看,對於某隻股票,一般來講,如果融資余額高體現看多的力量較大,融券余額(或餘量)高體現看空的力量較大。
Ⅶ 股市中的產業資本是什麼
產業資金就是跟金融資本區分開來,產業資本是公司用這些錢來開展公司業務,發展和壯大公司業務,金融資本就是在資本市場(股票,期貨)用來交易的這部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