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爭會影響油價股票
① 如果美國和敘利亞發生中東戰爭 中國石油會不會漲價對股票中國石油股價有什麼影響 會暴跌么
那是肯定的,現在已經有影響了,如果開戰的話國內石油最少也得漲一塊左右。
股票要看很多因素,單純是石油價格還不能造成股票暴跌
② 歷史上美國每次對外發動戰爭對中國股市的影響如何
1、由於戰爭的原因,上市公司的資源不再是可用的或孤立的
目前,許多上市公司都是國際化的。例如,某公司在伊拉克擁有油田,占很大比例。如果伊拉克開戰,這些油田無法開采,勢必會影響公司的原油產量。
對財政收入的直接影響是微不足道的,最大的擔憂是對油田的破壞或戰爭的無限期延長。如果油田長時間無法開采,這對公司來說是致命的,那麼公司的股價顯然會下跌。
2、戰爭關閉了市場
一些交易或零售企業,戰爭在該國的業務將受到影響,如國際零售巨頭,如果在阿富汗開設超市,超市擁有一切在正常操作中,一旦戰爭,即使超市不關門,當地購買力會下降,因為戰爭,全國軍工下降甚至是負面的。
3、戰爭導致外匯交易失信
當一個國家被消滅時,其原有貨幣將不再被承認,銀行、金融等從事外匯的行業以及相關行業的股票必然會受到影響。
4、相關軍工類股上揚
這里所說的有關軍事工業一般是指第三方國家的軍事工業,是指與交戰國進行軍事交易的企業。當然,當一個不在國內作戰的超級大國欺負一個小國時,這個超級大國輸掉戰爭的風險很小,其國防儲備也會上升。
5、其他與戰爭有關的產業
如新材料、新能源、原油和提供相關資源戰爭,戰爭的一些消費品,服裝,甚至紡織行業也可能由於軍事采購大訂單,這些都是一些相關的行業,但往往是第三國家股票的機會,戰爭國家企業經常受到失敗的風險,通常沒有炒作。
(2)美國戰爭會影響油價股票擴展閱讀:
事實上,股票市場主要受公司盈利和估值水平的影響。前者與經濟增長密切相關,而後者主要依賴於利率、資金寬松、經濟增長預期等。
股市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地方,雖然故事平淡,但人們的情緒可能起伏不定,走出了「世界大戰」的局面——黃金安全繁榮,石油繁榮,軍工准備動動,新能源消音豐富。
這樣的機會很難把握,因為你不僅需要預測結果,還需要預測市場的反應,否則你可能會看對了車,錯過了停車點。
③ 美國伊朗戰爭會對哪些股票有影響
黃金和原油會有直接影響,於是乎相關的個股會有短期影響。至於軍工會小幅走強。為了打仗,美元要升值,於是乎外匯占款流入趨向嚴重,房地產會下跌,房地產下跌之後,金融板塊會遭殃,權重下跌了,指數因為下跌,會造成整個市場的下跌。
當然前提是戰爭要打響,美元要大幅升值,不要沒看前提就批評我的結論,謝謝。
④ 美國打敘利亞會對中國股市有什麼影響
1.敘利亞地處地中海沿岸與伊拉克相鄰,已發現的石油儲量並不多,每日產量36.1萬桶有逐漸減少的趨勢,而伊拉克原油儲量世界第三(屌絲和高富帥)。所以美國打敘利亞不會太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未知因素:伊朗的動作)。
2.我國股市受國外地區事件影響不大(不能是個國家就能影響我國)
3.習 總的經濟政策是穩中改革,所以股市不會有太大波動。
4.有影響的產業就是石油產業及其附屬產業(如石油化工)啦
5.我國股市現在最不缺資金,缺的是優勝劣汰法則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這跟伊拉克戰爭沒法比 因此我斷定敘利亞事件不會影響我國股市。
⑤ 美國發動戰爭前後股市和原油市場的反應為什麼迥然不同
我們比較了1991 年海灣戰爭、1998 年美、英轟炸伊拉克、2003 年美英發動伊拉克戰爭和2011 年美英法空襲利比亞,得出以下結論。
從歷次戰爭前後美股的表現來看,美股在開戰前明顯下跌,開戰後迅速反彈。以標普500 指數為例來看歷次戰爭前後的美股表現。先看兩次戰爭:(1)1991 年海灣戰爭前1 個月下跌6%,開戰後三個月反而上漲了近25%;(2)2003 年伊拉克戰爭前兩個月下跌14%,而開戰前反而反彈9%,開戰後繼續反彈15%。再來看兩次空襲:(1)1998 年空襲伊拉克前2 個月,美股上漲21%,空襲後三個月,繼續反彈13%;(2)2011 年,空襲敘利亞前1 個月,美股下跌80 個點,跌幅達到6%,而空襲前幾天,美股就反彈40點或3%,收復了一半失地,空襲後一個半月繼續反彈5%。目前的形勢和2011 年最接近,而今年8 月初至今,美股也下跌了70 個點,跌幅接近2011 年空襲利比亞前的跌幅,市場已經消耗了一部分空襲的預期,下跌空間不大,未來即使空襲,上漲的概率反而更大。
而原油價格在空襲和入侵表現不一,空襲時上漲,而入侵時大跌。以布倫特原油為例,油價在空襲時均出現上漲,1998 年、2011 年兩次空襲的漲幅10%和20%;而在入侵時出現下跌,1991 年、2003 年兩次入侵的跌幅分別為27%和37%,可見從過去四次戰事來看,空襲的平均漲幅15%低於入侵的平均跌幅32%。
⑥ 戰爭打仗對原油有什麼影響
石油是大國爭奪的資源也是現代兵器的動力能源,石油給20世紀的世界和戰爭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可以說,沒有石油就沒有現代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交戰國軍共消耗油料1300多萬噸。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交戰國投人戰爭的人力物力數量更大,軍用油料消耗達3億多噸,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20多倍。而戰後的高技術戰爭如英阿馬島戰爭, 海灣戰爭和現在正在進行的科索沃戰爭,耗費的油料更是驚人。
⑦ 為什麼戰爭會引起原油價格上漲呀
戰爭要看發生在哪,如果是中東,那的時候主要以海運為主,如伊朗已宣布只要收到美國攻擊將封閉海灣,炸毀石油管道,而那的原油生產佔全球供應的50%以上。勢必對原油運輸和生產都造成影響。若戰爭在俄羅斯其原油出口也佔全球石油生產比例很高,也會影響油價。同時對沖以及眾多基金都會認為其為一機會多以會抬高油價。而石油自身是有剛性需求的,所以價格很容易就被抬高。
⑧ 中東發生戰爭,對中國的影響,對中國油價及中石油股票的影響
如果中東發生戰爭,全世界經濟遭殃,獲利的只有美國,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國人一旦遇上問題就大印鈔票,這次的Qe3就是這樣,全世界買單,尤其是大量持有美元資產的國家,更會深受其害,比如中國。到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唯一的辦法就是快速逃離股市,等環境好轉再回來,911事件發生後的走勢就是前車之鑒。還有兩桶油根本就沒有參與價值,股市都跌成那樣了,中石化的股價還是遠遠高於2004,2005年的價格,再者流通盤那麼大,要大幅上漲談何容易。就是有利好一說,你說國家會讓兩桶油隨便漲價嗎?
⑨ 利比亞戰爭對國際油價的影響及對中國石油股價的影響
最近一個月以來,隨著中東、北非動盪局勢持續升級,國際油價再次在三年後突破100美元。對於對外石油依存度已高達56%的中國來說,能否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成為關注的焦點。
我國的石油儲備進展如何?國際油價走向如何?國際油價上漲對中國的影響如何?「兩會」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國家能源局的第一任「主帥」張國寶和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物資儲備局局長王慶雲。兩位權威人士均表示,目前中東、北非的局勢對中國石油[11.84-0.67%]進口影響不大。王慶雲則透露,目前我國石油儲備量大體可用1個月,將來會擴建到國際准則的90天要求。
國家物資儲備局局長王慶雲:我國原油與成品油儲備比為3:1
每經記者宛霞發自北京
3月7日下午,在政協分組討論會召開之前,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物資儲備局局長王慶雲抽空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的專訪。
NBD:作為物資儲備局局長,能簡單為我們介紹下國家物資儲備的功能嗎?
王慶雲:國家儲備分十三類,國家物資儲備是戰略儲備,服務於國防需求,主要包括石油、稀貴金屬等產品的儲備,是間接地服務於生產的。
NBD:我國石油儲備進展如何?
王慶雲:按照國際能源署的標准,石油儲備應達到90天的標准。我國目前的石油儲備(量)大體是一個月,也就是說一期已經基本儲備完畢。這裡面的儲備主要包括兩塊,一塊是原油儲備,另一塊是成品油儲備,基本上原油和成品油儲備的比例是三比一。
NBD:石油儲備二期進展情況如何?
王慶雲:二期儲備目前只是提出來了,還在選址並沒有開建,這主要是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在做的工作,但將來要建二期、三期,以便我國能夠達到90天的要求。
NBD:據說我國進行一期儲備的時候,國際油價還比較低,您怎麼看待儲備和價格的關系?
王慶雲:儲備和價格沒有太大關系。只要國家需要就要儲備。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60美元/桶的時候,我說要趕緊進」
每經記者宛霞發自北京
最近十年,中國先後從石油、煤炭凈出口國變為凈進口國,能源安全已成為日益緊迫的問題。
昨日(3月8日)中午,全國政協常委、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的專訪。張國寶分管能源工作11年,對於中國能源問題如數家珍。
從利比亞進口原油僅占我國進口量的3%
NBD:利比亞內部軍事沖突又加劇了。石油蘊藏豐富的利比亞一旦中斷石油供應,對中國有何影響?
張國寶:我認為,即使沒有這次利比亞或者中東的亂局出現,石油價格的趨勢實際上也是會往上漲的。
但中東、北非目前的局勢對於我們中國實際進口原油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因為中國從利比亞進口的油很少,只佔我們進口量的3%。即使沒有這3%,我們還可以通過其他渠道解決。進一步說,即使蘇伊士運河不能通航了,對我們的影響也不大,因為中國的油通過蘇伊士進來的很少。
但是,我國一半以上的原油是從國際市場上進口的,所以國際油價上漲對我國輸入型通脹的壓力會比較大,主要問題在這個地方。
建議「十二五」增加石油代替品研究
NBD: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近年來逐漸加大,甚至已經超過一半,對於居高不下的油價,我國有何應對措施?
張國寶:去年年中,(國際油價)每桶大約在60美元的時候,我就把三大石油公司找到我的辦公室,我講60美元,你們趕緊進。(這是因為)我預計將來肯定比60美元要高,突破100美元完全是有可能的,即使沒有利比亞這個事情出現。
我國能源安全最大的問題是石油安全。因此我建議「十二五」規劃中應增加石油代替品的研究。
應該說,我國的能源需求在「十一五」期間增長很快,但總體我國能源的對外依存度只有10%,90%還是國內的能源,這看起來跟媒體講的好像有點不一樣,我給你解釋一下。
實際上我們對外依存度高的只有石油,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經達到56%,而且這個趨勢還在增長。
我國(每年)自己產(石油)兩億噸,(石油)進口已經到了兩億四千萬噸,從國內目前掌握的石油儲備資源來看,(年產)超過兩億噸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去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1800多萬輛,這個剛性增長很厲害,以後石油的對外依存度還會增加。
油價波動中上漲這是一個趨勢
NBD:國際油價走勢現在各方爭論不休,石油似乎最受國際炒家青睞?
張國寶:國際油價到底會漲多少?任何人任何時候也不能預測准確,因為這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但存在幾個漲的因素。
最主要的是,利比亞局勢會不會蔓延到其他國家,例如沙特。如果不影響,沙特的(石油出口)增長潛力還是有的,但如果影響了,那這個影響就大了。中東局勢進一步加劇,那肯定會推高油價。
但總的來講,石油價格盡管有波動,但在波動中是一個上漲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