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退市後一直不上三板
① 股票退市後多久進三板
當股票被交易所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之後,一般會有為期30天的退市整理期,在這段期間,退市的股票就會進入風險警示板交易。而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的次日,股票終止上市,交易所會進行摘牌。股票在摘牌之後,就會在45個交易日內進入三板市場,掛牌交易。
② 公司退市之後會被轉到新三板,那麼新三板不就是另一個股票市場嗎也並不是說這樣就完了呀!
如果你的股票上了三板就可以去三板市交易,每周交易三次(一、三、五)還有的是一周交易一次(每周五)根據業績決定。如果還沒有上三板你要耐心等待。有三種可能,一種是重組後再重新回到主板,另一種就是將來上三板,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破產,徹底沒有了。
應答時間:2021-03-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③ 我有股票退市並進入三板市場,兩周前在國泰君安的營業廳開通了三板交易,為什麼到今天還不能交易呢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給予如下解答
去開戶營業部查詢一下是否開通了三板市場的許可權。
有開通許可權才能賣出
希望我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的回答可以讓您滿意!
回答人員:國泰君安證券客戶經理屠經理
國泰君安證券——網路知道企業平台樂意為您服務!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官網或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官網或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④ 股票退市後沒辦手續,怎麼查詢三板股份呢
通過交易軟體開通三板交易許可權即可查詢交易。
三板市場的股票代碼一般是4字開頭的,老三板(A股)股票是400開頭的,B股股票是420開頭的(B股統一用美元作交易貨幣),新三板股票是430開頭的。
三板市場的全稱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於2001年7月16日正式開辦,是在主板退市後,集中在一起進行交易的股票簡稱三板股票·
⑤ 退市後是不是一定要進三板呢
幾個定義給你講清楚:
三板市場:
全稱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於2001年7月16日正式開辦。三板市場一方面為退市後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繼續流通的場所,另一方面解決原STAQ、NET系統歷史遺留的數家公司法人股流通問題。
退市:
目前A股公司因業績因素的退市標準是連續3年虧損就要暫停上市(暫時保留代碼和資格),如果之後6個月內仍繼續虧損就要面臨退市處理。
退市的另一種情況發生在公司實施私有化時,在大股東或戰略投資者回購全部流通股後即可宣布公司由公眾上市公司重新變為私有公司,如中石化(600028)對旗下多家上市子公司實施私有化後這些子公司就將一一退市。
也就是說退市不一定都是玩完,目前東方鍋爐就是屬於後者。
退市的類型
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
主動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並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
被動性退市是指期貨機構被監管部門強行吊銷《許可證》,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
如果是由於業績的原因,那麼也不一定上三板,三板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需要具有代辦股份轉讓的證券公司(承銷機構)進行推介。所以如果沒有人願意接收的話,那麼也是沒辦法上三板的。
⑥ 為啥股票退市了,在三板上也看不到
1、退市股票後,有三種可能:一種是重組後再重新回到主板(如濟南輕汽);另一種就是將來上三板交易;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破產了,該股票徹底沒有了。所以當股票退市後,在三板上也無法看到,那很有可能是另外兩種可能,那就是該公司已經宣告破產,或者重組成功回到了A股交易系統中。
2、股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如果你的股票上了三板就可以去三板市交易,每周交易三次(一、三、五),還有的是一周交易一次(每周五),根據業績決定。之前你首先要去證券營業部開立一個三板市場的股東帳戶。需要你本人帶身份證,股東帳戶卡,還有你的股票交易卡。先辦理一下三板股東開戶,然後辦理一下股票過戶。如果還沒有上三板你要耐心等待.。
⑦ 有誰知道股票退市後三板市場的一些情況
證券市場按證券進入市場的順序可以分為發行市場和交易市場。發行市場又稱一級市場,交易市場也稱為二級市場。這同主板市場、二板市場,以及三板市場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三板市場的全稱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於2001年7月16日正式開辦。目前在三板市場由指定券商代辦轉讓的股票有61隻,其中包括水仙、粵金曼和中浩等退市股票。作為我國多層次證券市場體系的一部分,三板市場一方面為退市後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繼續流通的場所,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原STAQ、NET系統歷史遺留的數家公司法人股流通問題。
三板市場於2001年7月16日正式開辦。首批掛牌交易的公司包括大自然、長白、清遠建北、海國實、京中興和華凱,全部是原NET、STAQ 市場的掛牌企業。STAQ和NET是兩個法人股流通市場,1992年到1993年為解決股份公司法人股的轉讓問題,在國務院體改委領導下,由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聯辦)和中國人民銀行牽頭分別成立的。
但由於監管力度不足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上市交易的企業只有17家。而原本面向法人投資者的市場,流通股份90%被自然人所持有。1999年9 月9日在國家治理整頓場外交易的背景下STAQ和NET市場被停止交易,大量資金被套其中。直到2001年三板開設,這些股份才重新得以交易。可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是三板市場創建伊始所承擔的重要任務。
而三板開設的另一個目的是承接主板的退市股票,在特定的時期起到化解退市風險的作用,並禰補證券市場的結構性缺陷。
2006年1月,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報價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正式推出,是國內證交所主板、中小板及創業板市場的補充。
2006年10月25日,中科軟和北京時代正式公告定向增資,這標志著新三板融資大門正式打開。之後,新三板的定向增發大約每年放行1-2家。
2009年底,管理層總結了試點期間的做法,確定三項定向增發原則:新老股東雙贏、增資數額根據公司發展需要確定和券商把關,宣告新三板定向增資制度日漸明朗。
同時,創業板的推出也催生了新三板企業的上市預期。隨後,2010年,與創業板發行「三高」的火爆局面相呼應的是,新三板定向增發迎來井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