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股票大漲的原因
⑴ 為什麼ST的股票還會漲
ST類股票並非是專指業績虧損的股票,而是指被「特別處理」的股票。滬深交易所規定,對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Special treatment),並在其股票簡稱前冠以「ST」,這類股票就被稱之為ST股票。
ST類股票上漲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其財務狀況有所好轉,有望或已基本扭虧;有的是因消息面有資產重組、政府扶持等實質性利好的預期;但也有不少時候,ST類股票的整體上漲往往發生在大盤快速下跌、績優股和藍籌股整體大幅回落的時候。
⑵ 請教大神,發布退市警告的股票為什麼還能漲停
退市並不代表這公司就玩完了。退市後還可通過其他手段比如借殼,然後繼續上市,那接下來拉十幾個漲停板也很正常。一般退市前買入該股的都是看好該公司的潛力的,覺得這公司游戲還沒結束,而這些都是以機構買入為主,散戶是沒有實力去分析公司內部情況的。而就是因為有這么一些機構大量低價收購股票,才會使將退市股票收漲停板。
⑶ 為什麼很多st虧損股還能大漲呢
你好,上市公司出現虧損並不妨礙該上市公司股票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如果業績虧損的股票被市場資金炒作,會由於市場資金買入炒作的影響導致股票價格上漲。因此,虧損的上市公司股票也是可以買入投資的。但是,由於上市公司處於虧損狀態,股票的基本面較差,這有可能會導致股票支撐性較弱,加大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通常情況下,如果市場處於「牛市」上漲行情中時,業績虧損的股票也會受到市場和板塊的帶動出現上漲。但是,如果市場處於「熊市」下跌行情中時,業績虧損的股票很難會受到市場投資者的關注購買,從而有可能導致股票價格出現持續的下跌行情。而且,如果上市公司經營連續兩年虧損,會被冠上「ST」標示,視為有退市風險警示的股票,這樣很有可能會使股票價格出現大幅度的跌幅。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⑷ 為什麼股票兩網上,退市的股票大部分都漲停
主力們掩護資金撤退以及公司估值過低都會造成這家公司出現漲停近日,關於退市股票的議論很多,很多人對於退市股票都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但是一些新人們對於退市股票為什麼會出現多日漲停表示非常不能理解。股票退市的定義是指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由於主力們掩護資金撤退或者部分投資者對於這家公司重新上市充滿信心選擇購入這只股票等多方面原因,退市股票很有可能在最後出現一定的程度漲停現象。
三:一部分投資者對這家公司重新上市充滿信心
一隻股票在退市之後,經過調整以及多方面努力後,這家公司還是可以重新上市的。一些投資者們對這家公司能夠重新上市充滿信心,他們就會在股票在退市之前強行買入這只股票。也正因如此,這只股票才會出現漲停現象。
⑸ 股票為什麼有退市整理期,對投資者有什麼好處
7月7日晚間,退市海潤(600401.SH)、華澤退(000693.SZ)和眾和退(002070.SZ)均發布公告稱,7月8日為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交易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這也意味著,7月8日之後,又有3家公司將正式告別A股。
截至7月8日收盤,退市海潤、華澤退分別下跌6.25%和7.50%,收於0.15元、0.37元。而眾和退則大漲9.23%,收於0.71元。實際上,這種臨退市卻大漲的現象並不罕見,業內人士認為,在已經明確退市的前提下,一些資金還參與「撬板」,是試圖最後「賭一把」。
40萬股東踩雷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即將退市的股票,為何還有投資者「博傻」買入?
7月8日,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退市整理期的股票打開跌停甚至漲停,一般都是游資在「擊鼓傳花」,是一種短線投機行為,目的是短線獲利。當然也有一些是投資者是豪賭這些股票能夠「咸魚翻身」,以後可以重新上市,但這樣的風險巨大,「隨著退市新規的嚴格實施,未來會有更多績差股和問題股退市,投資者對此應保持謹慎,不要火中取栗、盲目炒作垃圾股,否則有可能血本無歸。」
退市常態化
事實上,隨著退市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近年來,A股退市公司逐漸增多。
2018年11月16日,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了新修訂後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傳遞了三大監管信號:一是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出一家,退一家」;二是退市制度改革仍將隨著市場發展持續完善;三是退市常態化將成為大趨勢。
5月11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公開指出,要探索創新退市方式,實現多種形式的退市渠道。對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觸及退市標準的企業堅決退市、一退到底,促進「僵屍企業」「空殼公司」及時出清。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認為,A股今年同時迎來「退市大年」與「IPO大年」,這一現象非常正常,符合當前資本市場重要任務在於不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邏輯。「IPO大年」是要服務資本市場正常的融資功能,讓更多優質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退市大年」的出現,則保證了我國資本市場的「新陳代謝」,清理那些不規范、存在經營問題、已不符合上市要求的公司。未來,A股「退市大年」與「IPO大年」並存的現象將會延續,國內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的流動性將不斷加強。
中銀國際證券在研報中表示,未來隨著監管趨嚴,退市機制逐漸完善,績差股的投資風險將大大增加,市場投資風格將逐步回歸價值投資。
7月8日,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嘉寧告訴財聯社記者,從長期來看,加強退市監管,讓資本市場有進有出,新陳代謝,有利於一個更高質量的資本市場的形成,利大於弊。
在陳嘉寧看來,退市監管趨嚴對於投資者是有積極的意義的,不僅提升了違規成本,對於問題企業能夠起到有效的震懾作用,而且能使得不良企業和問題企業被出清,資源更多的向有競爭力的優質公司聚集,對於提升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存在積極的意義。此外問題企業被打上「*ST」的標記、市場優勝劣汰、市場環境日益優化,對於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保護也有著積極的意義。原標題:3家公司告別A股時異動,哪些人還在「刀口嗜血」。
⑹ 為什麼越虧損的公司股票漲得越瘋狂
在平時我們會經常發現業績虧損特別嚴重的股票還有面臨退市的股票往往上漲瘋狂,而且還有概率出現連續漲停的走勢,比如前段時間的樂視網,反而業績較好的白馬股好像不受到市場資金的青睞上漲幅度也相對較小,那為什麼越虧的公司股票上漲的越瘋狂呢,主要存在下面幾點原因,我給大家細說下。
大股東減持公司虧損後,如果上市公司也不看好公司的發展,往往想要賣出股票,但是如果在低位賣出股票相對較虧,這個時候上市公司股東會聯合場外資金,想相互的配合下,把股票快速拉升引起市場散戶資金的關注後,自己在高位開始大幅度的減持甚至出局。我們的上面三點理由是虧損公司股價瘋狂上漲的原因,可能還存在其他的次要因素比如游資的炒作,莊家的急於出貨等。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點評關注。
⑺ 被ST的股票反而上漲更加犀利,為什麼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除未上市但包含待退市的個股一共3844支,其中ST的個股暫為139支,佔A股比重的3.6%左右。但是從整體的市場去看,整個ST板塊是集中活躍度比較高的唯一一個板塊,時不時就能爆發出漲停潮!很少能有其他的板塊會像ST板塊一樣上漲如此之集中。那我們現在就來聊聊這其中的邏輯。
其次了解市場的節奏、分清市場環境:我們要了解到ST個股的炒作原因,絕大部分是因為其有摘帽重組的預期。所以對於ST的個股接下來到底是繼續帶帽、還是摘帽那都取決於年報業績,所以大部分ST的個股在三季度報公布後就會有所准備,而機構以及游資資金也會有所動作,作為一般的投資者這個時段是最佳的介入時機。
另外,ST個股除了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外,其短期的走勢一般都與市場的走勢往往相反,若是短期大盤一路上揚、走的上升趨勢,則短期來說ST個股其走勢是比較疲軟的。只有當大盤疲軟的時候,大部分資金才會選擇超跌且低價的ST個股,所以短期來說只有當市場整體低迷時ST的個股才會比較活躍。短線操作也才具有一定機會!
總結:對於ST個股的操作,本來ST意式的就是一種市場謹慎風險。對於這一類的股票投資需要抱有一定的謹慎心理。但是該類股票雖說風險大的同時也伴隨著著一定的高收益,所以對於這一類的股票,操作上要以客官的狀態,理性地投資。一定要注意投入資金比例不可過高,否則投資風險將過於集中,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重大損失。
⑻ 股票為什麼會漲跟那些因素有關還有為什麼上市公司的業績好股票就會漲
第一個問題如果沒人買一定不會漲,因為股票的一大作用就是發現價值。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買業績好的股票,因為業績好的公司效益一定好,分紅配股都多,價值可提升的空間更大。好比「商場」和「路邊攤」同時上市,你去做投資,你說你會選擇誰?
第三個問題,業績差的是會漲,可是沒有業績支撐,股票會退市,這些都是基本的常識。
⑼ 股權轉讓股票為什麼會大漲
對於股權轉讓概念走強的邏輯,主要原因是今年以來,重組監管趨嚴,通過協議轉讓股權的上市公司數量明顯增多,從嚴監管背景下股權轉讓成為「曲線救國」的「第三條道路」;證監會發布重大資產重組新規後,進一步抬高了借殼的門檻和「殼費」,使得產業資本需要支付更高的溢價,因此催生了二級市場潛在的優質類「殼」股的投資機會。
市場人士認為,證監會發布重組新規,對借殼上市行為予以嚴格劃定界限,重組借殼行為開始進入新一輪的博弈,目前市場仍處於存量資金博弈階段,市場缺乏明確的方向性,而股權轉讓主題有望持續發酵。
投資者參與的途徑有兩條,一個就是緊跟市場龍頭,在龍頭利好沒有出盡之前積極參與。隨著這個熱點的發酵,股權轉讓的公司會越來越多,在公告後第一時間介入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根據股本機構,流通市值來尋找一些沒有連續兩年虧損,不會有退市風險警示的股票,將這些股票做成組合,打包買入,一旦其中的一隻或者幾只出現重組,組合就有機會獲取較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