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國家財政收入對股票的影響

國家財政收入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8-26 17:21:45

㈠ 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財政赤字具有擴張社會總需求的功能,可以讓證券市場的資金供給相對充裕從而促進證券市場的繁榮發展。

但是,如果過度使用財政赤字政策,在財政支出出現巨額赤字時,雖然進一步擴大了需求,但卻進而增加了經濟的不穩定因素,通貨膨脹加劇,物價上漲,有可能使得投資者對經濟的預期不樂觀反而造成股價下跌。

(2)稅收主通過企業和消費者這兩方面影響證券市場。

1、如果一國的稅負增加,將會影響企業經營的積極性,影響居民的投資熱情,進而影響證券市場的發展。

2、如果一國的稅負減少,直接引起證券市場價格上漲增加投資需求和消費支出又會拉動社會總需求,而總需求增加又反過來刺激投資需求,從而使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增加企業利潤;利潤增加,又將刺激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加利潤總額,從而促進股票價格上漲。

因此,稅收政策的制定需要在這些影響之間尋求平衡。政府應該充分衡量財政收入與企業消費者積極性之間的關系。

(3)國債可以調節國民收入的使用結構和產業結構,用於農業、能源、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國民經濟的薄弱部門和瓶頸產業的發展,調整固定資產投資結構,促進經濟結構的合理化。政府還可以通過發行國債調節資金供求和貨幣流通量。

另外,國債的發行對證券市場資金的流向格局也有較大的影響。國債是證券市場上重要的交易券種,國債發行規模的縮減使市場供給量減少,從而對證券市場原有的供求平衡發生影響,導致更多的資金轉向股票,推動證券市場上揚。

(4)轉變企業財務管理方式。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要創新企業籌資方式,重視吸收知識資本,以提高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競爭力。

分配過程中充分考慮知識資本所佔的份額,對收益進行合理分配,設置有關知識資本的財務管理決策支持系統與資本評價指標體系,對財務管理的知識資本績效進行准確評價。

加大對財務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發支持投入,實現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加快企業財務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轉變。

在分析政策措施將會產生的影響時,不能一味的按照理論闡述,而是要在理論的基礎上加入中國證券市場的特性,才能更加准確的把握證券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的特徵。

(1)國家財政收入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1)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

國家預算是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可以對社會供求的總量平衡產生影響,財政的投資力度和投資方向直接影響和制約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

財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國家預算、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財政管理體制和轉移支付制度等。其種類包括擴張性財政政策、緊縮性財政政策和中性財政政策。

(2)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對於上市公司的影響:

1,減少稅收,降低稅率,擴大減免稅范圍。

這將會直接增加微觀經濟主體的收入,促進消費和投資需求,從而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改善公司的經營業績,進而推動股價的上漲。

2,擴大財政支出,加大財政赤字。

這將會直接擴大對商品和勞務的總需求,刺激企業增加投資,提高產出水平,改善經營業績;同時還可以增加居民收入,使其投資和消費能力增強,進一步促進國內經濟發展,此時上市公司的股價也趨於上漲。

3,減少國債發行(或回購部分短期國債)。

國債發行規模縮減,使市場供給量減少,將導致更多的資金轉向股票,推動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

4,增加財政補貼。

財政補貼往往使財政支出擴大,擴大社會總需求、刺激供給增加,從而改善企業經營業績,推動股價上揚。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有利於擴大社會的總需求,將刺激經濟發展,而實施緊縮性財政政策則在於調控經濟過熱,對上市公司及其股價的影響與擴張性財政政策所產生的效果相反。

(3)宏觀調控是政府實施的政策措施以調節市場經濟的運行。

證券市場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息息相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調控經濟,或抑制經濟過熱,或促進經濟增長。

中國的證券市場是新興加轉軌的市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國有成分比重較大、行政干預相對較多、階段性波動較大、投機性偏高、機構投資者力量不夠強大等,由此導致證券市場對宏觀經濟的反應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宏觀經濟政策分析

㈡ 國家經濟政策以及財政政策對於股市的影響

政策面的變化往往對股市的影響時間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政策利好時,進入股市的資金就會源源不斷;政策面利空時,就會使很多資金止路不前。現在我來簡單分析下,政策面怎樣影響股市?當前的政策是利好還是利空?
目前比較倡導的經濟模式主要有三種。
一,純粹的市場經濟,這種模式下,一切商業活動,一切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由市場的供求關系來決定。但如果存在市場不靈,比如壟斷、傾銷、金融危機等情況,市場的靈活性就會失去效益。
二,計劃經濟。這種模式一個國家所有的需求和供給都由政府來決定,並按份額分配。缺陷是指令太多,經濟難以創造效率。
三,混合經濟模式。就以市場經濟為主,當市場出現不靈的情況下,政府通過改變政策來調控經濟的變化。

當前多數國家都是採用混合經濟模式,於是就有了國家政策,國家政策的作用是維持經濟發展並保持通貨膨脹低水平(也就是穩定價格)。一個國家能用的對經濟可以直接調控的政策工具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A,財政政策,主要就是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收入上,大部分來源於稅收,加上少量的自營項目。支出,主要是對各行業的投資,對有潛力項目的開發,公共設施的建設(修路、建學校等),社會保障的轉移支付等。
當價格水平上漲過快,增加稅收可以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一定的CPI。這對股市而言就是利空,稅收增多,人們的可支配性收入就減少了,從而投資於股市的資金就減少。反之減稅,則是利好。
而政府的支出上,支出越大,代表某個項目、行業獲的資金越多,這是促進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對股市而言,大資金主力也就有了方向,對股市是利好。反之,支出減少是利空。
政府支出和收入之間如果出現差額,會對國債產聲影響。當出現赤字,也就是支出大於收入,政府就發國債來平衡資產負債表。這時候國債就會上升。反之,有盈餘,會下降。
B,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影響利率、貨幣供應量、匯率。
當經濟出現相對衰退時,或物價大幅下跌時,利潤降低,企業生產較少的產品,從而投資減少,國內產出降低。這時降低利率,可以使企業貸款後的還貸壓力減小;人們買房積極;利率降低,匯率也降低,凈出口也會增多。國內投資增多,從而使刺激經濟高速發展,對股市是較大的利好。
如利率上升,匯率也上升,是政府覺得經濟過熱,短期的緊縮措施。對股市是利空。但在國際市場上,本國利率上升,那其他國家的貨幣相對貶值,就會有很多國際熱錢投入中國,往往金融地產受益,但這樣就會不斷產生較大的泡沫,泡沫越大,引發的風險就越大。
看到此,很多人肯定心有疑問,06、07年的牛市,人民幣多次升值,利率多次上調,股市還不斷上漲。後有印花稅增收,但過後漲勢繼續持續。中國的股市很多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出現這樣情況的時候,在分析股市的時候就要分析資金流向,以及分析政策面的拳頭重不重,輕拳往往只是毛毛雨,在不同的時期要辨證的分析,才是立根之本。

㈢ 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有哪些

財政政策的運作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財政政策的種類與經濟效應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總的來說,緊的財政政策將使得過熱的經濟受到控制,證券市場也將走弱,而松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發展,證券市場走強。

2、實現短期財政政策目標的運作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為了實現短期財政政策目標,財政政策的運作主要是發揮"相機抉擇"作用,即政府根據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來選擇相應的財政政策,調節和控制社會總供求的均衡。

3、實現中長期財政目標的運作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為了達到中長期財政政策目標,財政政策的運作主要是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和改革、調整稅制。

(3)國家財政收入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財政政策降低稅率:

1、供給學派斷言,在經濟增長的自然動力被窒息的地方用財政支出刺激需求的增長,只能帶來通貨膨脹,而累進的高所得稅率則是窒息經濟增長和抑制生產發展的主要障礙。

2、供給學派認為減稅,特別是降低邊際稅率,可以對經濟產生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如鼓勵人們加班加點,積極經營,推遲退休,縮短待業期,從而提高收入。這樣人們就可以有更多的錢用於支出,特別是有更多的錢用於儲蓄,而儲蓄與收入刺激相結合,又可以鼓勵投資。

3、在這一點上,正好體現出它與凱恩斯學派認為減稅的作用只在於增加總需求的不同著眼點。供給學派主張,減稅必須按照激勵儲蓄和工作並給投資者以鼓舞的方向去設計,主張實行累進稅和公司稅的削減。

4、它與主張對高收入階層增稅而僅僅對低收入階層減稅的自由主義者完全對立。供給學派認為,當高額累進稅率阻止企業家積累財富時,社會遭受的損失遠較稅收為多,它喪失的是企業家發展自己事業時所具有的發明革新、敢冒風險和創新的精神(見供給學派稅收思想)。

㈣ 稅收收入同比增長對股市的影響

稅收收入對股市的影響是比較復雜的,不能單純地理解為利空或者利多。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在經濟上升階段,稅收收入增加說明宏觀經濟進一步向好,經濟繁榮即將到來。這樣上市公司利潤增多,反映上資本市場上就是股市向上。

2.國家財政收入不足,加稅。這種情況下稅收也會增加,但經濟基本面沒有發生改變,而加稅必然影響上市公司利潤,從而對股市靠成壓力。

3.經濟結構調整下的稅收政策。因為國家會利用稅收政策對經濟結構進行調整,譬如為了抑制某些行業(如高能源產業)的發展,會對這些業課以重稅,又如房產稅等等。這種情況下稅收也會增加,但對股市影響復雜。一方面相應的行業肯定會受到影響,股價下跌;但另一方面,國家增加的稅用來扶持新興行業(如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這樣新型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從而股價上升。

以上所述只是一個初步的論述,要詳細研究稅收對股市的影響,可以做一個模型,進行數量分析。
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不同的經濟周期下對股市的影響是不相同的。

㈤ 財政政策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根據其對經濟運行的作用分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財政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主要有:國家預算、稅收、國債等。
(1)國家預算
作為政府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國家預算能夠全面反映國家財力規模和平衡狀態,並且是各種財政政策手段綜合運用結果的反映。擴大財政支出是擴張性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其結果往往促使股價上揚,近兩年,我國實行積極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使基礎設施建設類上市公司及相關行業的企業不同程度地受益。
(2)稅收
通過稅收政策,能夠調節企業利潤水平和居民收入。減稅將增加居民的收入,擴大了股市的潛在資金供應量,減輕上市公司的費用負擔,增加企業的利潤,股價趨於上升。如我國的高科技企業享受所得稅的減免優惠,股價理應看到一線。對股市影響最直接的稅種主要是印花稅和證券交易所得稅。我國開征股票交易印花稅以來,根據股市的實際情況對印花稅加以調整,對股市進行調控,以刺激或抑制股市。
(3)國債
國債作為國家有償信用原則籌集財政資金的一種形式,可以調節資金供求和貨幣流通量。在不帶來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緩解了建設資金的需求,有利於總體經濟向好,有利於股價上揚。同時,國家採用上網發行方式有從股市中分流資金的作用。1998年8月,財政部向國有商業銀行增發1000億長期國債,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對股市構成較大的利好。

㈥ 全國財政收入增長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GDP是一個大的宏觀經濟指標,一般GDP增長說明宏觀經濟向好,那麼宏觀經濟下的企業效益也向好,所以GDP增長股市也向好。
就像你買股票要看大盤一樣,如果大盤要回調那麼股票很難走出相反的行情!

㈦ 財政政策對股票價格有什麼影響呀

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 / 'fiskl 'pɒləsi/ AmE 'pɑ:ləsi/ )經濟學詞彙.財政政策的概述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
而股市的經濟的晴雨表,如果整個社會的貨幣量增多,則會流入股市,導致股價上漲。反之,股價下跌。

㈧ 中國財政政策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影響很多 這次下調准備金率 是放鬆政策的一個轉向吧 未來還有一系列的動作, 股市應該有一波 我是比較看好的

㈨ 國家財政政策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那你也把分數加點撒。 .太少了啊
暈 答案補充 (1)國家的財政政策中,擴大財政赤字:既可以理解為國家把財政收入的支出量增加--但不可單純的理解為投入到與股市的利好方面去了
首先.可以認為增加了在教育放面的投入或者醫療改革的成本支出--亦可以認為是國家為了刺激經濟增長而採取的財政手段--宏觀經濟上漲的信號--股指的反映(拉動)
(2)增加國債的發行量:國債可以理解為國家為了獲得資金採取發行債券的方式回籠資金的一種方法--市場流動資金趨緊--股市的存量資金部分轉移到國債市場上--股市資金供應不足--股指的下跌
(3)增加財政支出:可以理解為與擴大財政赤字相類似的財政手段..不過就程度而言..較財政赤字為重
增加財政支出--彌補某些行業投資的不足--可引起某個行業的階段性上漲
例:3G的推行..國家預計會在電子設備投資方面進行2W億的投資--導致通信設備股的階段性投資機會
所以第一種和第三種可以理解為財政手段
第二種可以理解為貨幣手段
在影響方面--二者對於股市的影響不可以輕易推斷誰孰誰輕

熱點內容
中國金融投資管理股票行情分析 發布:2025-08-05 04:33:46 瀏覽:795
什麼是股權的基本概念 發布:2025-08-05 04:12:04 瀏覽:580
退市的股票都會跌停 發布:2025-08-05 03:50:40 瀏覽:535
消費金融如何破局 發布:2025-08-05 03:31:35 瀏覽:271
工行股票交易傭金 發布:2025-08-05 03:28:51 瀏覽:87
股權抵押後顯示無效是什麼情況 發布:2025-08-05 03:05:37 瀏覽:456
什麼時候可以申購新股市值 發布:2025-08-05 02:59:59 瀏覽:268
貨幣怎麼流進口袋 發布:2025-08-05 02:40:18 瀏覽:551
司法拍賣股權價為什麼高於現價 發布:2025-08-05 02:33:59 瀏覽:728
變更法人為什麼還要簽股權 發布:2025-08-05 02:15:29 瀏覽: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