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全球晶元缺貨對股票的影響

全球晶元缺貨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4-17 17:32:23

A. 晶元缺貨導致漲價潮持續上漲,晶元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空缺

晶元缺貨導致半導體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晶元突然出現了這么大的缺口,因為生產這些晶元或者半導體材料的廠商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製造能力大大衰落,因為手機和汽車製造這兩個行業現在都需要更多的半導體材料,需要更多的晶元來管控機器的運行,但是現在晶元的供應卻沒有以前那麼多了。

關於半導體材料晶元這方面的東西應該是一個熱點,是一個很好的投資的風口,但是說有投資風口不意味著就能賺錢,去年醫療行業那麼大的熱度,也不是所有的醫療股都能賺錢啊,還是得看個人的眼光,半導體材料,晶元等行業的缺貨會導致這些有關的產業,股票大可能性上漲,但是不是所有。

B. 晶元缺貨潮無緩解跡象,對於相關股票有沒有影響

晶元的短缺對於整個行業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不管是在手機行業,甚至在汽車製造行業都造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這也導致了在相關行業它們的售價正在不斷的提升。甚至有人預測,如果晶元不能給我恢復生產的話,可能會導致出現貨物短缺的現象。所以現在很多的跟晶元有關的行業都在制定新的生產計劃,希望能夠在未來晶元短缺的情況下保證一定的產量。畢竟如果晶元短缺的情況持續時間是很長的話。也就意味著他們的產量是不能夠被恢復的,這個時候生產的產品規格就成為了一個重點考慮的地方。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件事情會不會對其相關股票造成影響。

第三,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

在我看來,晶元短缺只能是一個暫時性的影響,隨著疫情的解決,晶元的產量肯定是會逐漸恢復的。所以現在來看的話,如果市面上出現價格比較昂貴的同類型產品,可以觀望一段時間再選擇購買。畢竟這些產品對於我們本身來說其實並不是必需品。不過目前來看的話,科技行業或者說晶元行業的股票飛速增長。可能會導致這個行業存在著很多的泡沫,一旦疫情結束,那麼這些泡沫將會破滅。

C. 晶元行業的缺貨潮造成了什麼影響

2020年以來,疫情加上產能不足等諸多因素導致的晶元缺貨漲價潮此起彼伏,進入2021年,仍沒有減緩跡象。就像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樣,晶元漲價搶購已波及到上游的晶圓製造。

一家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生產的攝影機需要主控制晶元、儲存晶元、WiFi晶元等零件,目前除了訂貨難以外,不少晶元價格還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由於難以訂到貨,今年的擴產計劃也大幅縮水。

報道指出,在缺貨潮中,不少終端企業甚至按以往幾倍的采購量恐慌性下單,而在終端企業搶晶元的同時,晶元製造企業也忙著從他們的上游搶購用於製造晶元的原材料晶圓。

深圳市一家晶圓製造業負責人說,在疫情期間,來自消費電子、工業市場和汽車需求猛增,這些大多需要用到8英寸晶圓。需求激增導致市場上的8英寸晶圓產能持續緊張。

大陸多家知名的車規級IGBT晶元設計企業表示,由於8英寸晶圓供應緊張,導致目前IGBT晶元供應也非常緊張,甚至部分產品處於缺貨狀態,只要一有貨就會被相關下游企業搶購一空,過去幾乎沒有發生過這樣的現象。

受汽車晶元缺貨影響,目前已有多家汽車生產商發出減產停產通知。中國汽車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近日坦言,晶元短缺從去年12月下旬開始,對今年第一季的生產造成很大影響,有可能會對第二季產生影響。

(3)全球晶元缺貨對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晶元缺貨和漲價的原因

總的來說,缺貨和漲價的最主要原因,即是大幅增長的訂單需求和晶元產能無法快速提升之間的矛盾。

從供給端來看,8英寸晶圓晶元為當前最緊俏產品。這種晶元廣泛應用在消費類電子、汽車等終端上,原本產能並不緊張,包括台積電聯電、格芯、中芯國際等都有8英寸晶圓產線,但正是由於產能夠用,擴產的成本效益相對較低,近期產能擴充有限。

疫情突襲後,包括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居家辦公設備出貨量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呈顯著增長,造成產能進一步吃緊。

此外,華為遭美國制裁,讓前者在9月15日禁令生效前,在晶元市場上大量掃貨。在華為生產受限後,小米、OV等國內廠商為爭奪華為空出的市場份額,亦開始大量囤貨。

在嗅到產能緊缺的味道後,大大小小的廠商也不得不加大囤貨量,向晶圓廠追加訂單以「鎖住產能」。相比「擠兌」帶來的需求劇烈增長,晶元尤其是晶圓擴產需要漫長的周期,產線從投入到建成再到形成量產能力,周期往往要三年以上。

最終產能緊缺的影響從晶圓代工傳導至封測、模組供應商、下游終端廠商等。整個產業鏈集體漲價。

D. 缺貨和股價有什麼關系

缺貨就是你有錢也不一定買到,就比誰錢多了,然後商品漲價了,企業賺錢了,股票當然跟著漲

E. 工信部回應晶元行業缺貨潮,缺貨的原因是什麼

科技進步的時候,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漸的發生變化。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方面,會出現短板。

我們所處的時代,科技變化的速度還是異常迅速的。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智能產品的需求增多以及疫情的影響,導致智能設備不可缺少的晶元,出現了全球范圍內的缺貨潮。對此工信部也是做出了積極的回應。同時國內也是實施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積極的提高集成電路的生產供給能力。

不過是無接觸辦公,還是無接觸社交,都需要更多的智能設備。而晶元就是智能設備的“心臟”。在智能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時候,晶元的供應能力就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就集成電路行業而言,本身的技術水平就很高,在短期內產能的提升有限。這樣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才導致晶元缺貨潮的發生。

各位,對於晶元行業缺貨潮的發生,您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F. 全球多家行業發出警告晶元嚴重短缺,這會對哪些行業造成影響

晶元短缺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則更為明顯,這種短缺也導致當前半導體行業的劇變,英特爾在產品延期後解僱了首席執行官鮑勃·斯萬,而手機晶元巨頭高通也加入了並購的熱潮。動力半導體及智能感測器製造商華潤微發郵件稱,為爭取生產線資源,盡量滿足供應需求,華潤微對產品價格進行相應調整,調整幅度視品種而定。

受新冠名風波影響,5G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需求猛增,汽車銷售反彈進一步擠壓了半導體廠商的產能。產業分析公司VLSIresearch的總裁RistoPuhakka表示:“在整個半導體行業,閑置產能很少,而且需求持續增長。

台積電表示,由於需求激增,其今年的投資至少增加了47%,並表示,將把解決汽車晶元短缺作為“首要任務”。

ElsieNeoh是FusionWorldwide電子元器件分銷商的商品經理,他說,整個行業的交付時間已經從新冠名爆發之前的8-10周增加到6個月。

這種短缺也導致當前半導體行業BA033SFP-E2的劇變,英特爾在產品延期後解僱了首席執行官鮑勃·斯萬,而手機晶元巨頭高通也加入了並購的熱潮。

那麼,造成全球電子行業晶元荒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疫情影響,全球晶元產能下降。

疫情是最直接的原因,由於國際疫情遲遲無法徹底控制,病毒傳播風險一直存在,防控力度小,防控措施滯後,導致晶元生產廠商無法全負荷生產,生產效率下降。再者,由於晶元本身製造工藝流程復雜,高端晶元不同生產環節更是由全球不同廠商來完成,只要其中某一個環節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運作,整個晶元製造流程便會陷入停滯,造成整體的產能下降,晶元源頭供應量減少,但市場需求量依舊在遞增,此消彼長,自然就造成了全球電子行業晶元短缺。

二、美國斷供,加劇了晶元短缺狀況。

美國將華為、中芯國際列入實體名單,禁止向其供應半導體元件與材料,意圖通過徹底斷供來遏制頭部企業發展,進一步擴大自身對市場的掌控力,本就短缺晶元的年景加上刻意的針對,加劇了國內晶元短缺的狀況。作為科技領域新興的人工智慧行業,在晶元短缺的情況下,又會面臨怎樣的影響?未來又將朝什麼方向發展?

總的來說,可以用“短期無虞,長期影響較大”來說明晶元荒對人工智慧行業的影響。

首先,人工智慧產品的核心是智能演算法,演算法是決定產品“智能化”的內核因素,而演算法要落地到實際應用中,依舊需要晶元來承載;國內人工智慧行業依舊處於展露頭角的階段,許多基礎的智能演算法對晶元性能並沒有過於極端的要求,而28nm製程的晶元足以滿足多數智能產品需求,目前在28nm製程的晶元上,我國是有一定生產能力的,國內晶元廠商目前的能力可以保證這個水準的晶元供應。

對於斷供的尖端7nm以及5nm製程的高端晶元,除了高端智能手機應用外,其他智能產品短時間內不會應用如此尖端的晶元。其次,尖端晶元供應是整個行業都在短缺,供不應求是行業常態。我國人工智慧企業通常會選擇在核心演算法上進行優化以匹配現有的硬體水平,且人工智慧產品的商業化應用程度對硬體需求也不高,市場處於培養成長階段,從成本方面來看,高端晶元也並非主流配置。

最後,晶元短缺對人工智慧行業長期影響是比較大的,因為主流市場可能需求不大,但尖端的人工智慧技術與演算法實驗依舊需要尖端晶元進行落地應用,尖端晶元如果長期斷供,對核心演算法的升級會造成影像,也一定程度上阻礙著尖端技術的進步。

G.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全球晶元短缺的困境

一、疫情影響,全球晶元產能下降。

疫情是最直接的原因,由於國際疫情遲遲無法徹底控制,病毒傳播風險一直存在,防控力度小,防控措施滯後,導致晶元生產廠商無法全負荷生產,生產效率下降。

再者,由於晶元本身製造工藝流程復雜,高端晶元不同生產環節更是由全球不同廠商來完成,只要其中某一個環節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運作,整個晶元製造流程便會陷入停滯,造成整體的產能下降,晶元源頭供應量減少,但市場需求量依舊在遞增,此消彼長,自然就造成了全球電子行業晶元短缺。

二、美國斷供,加劇了晶元短缺狀況。

美國將華為、中芯國際列入實體名單,禁止向其供應半導體元件與材料,意圖通過徹底斷供來遏制頭部企業發展,進一步擴大自身對市場的掌控力,本就短缺晶元的年景加上刻意的針對,加劇了國內晶元短缺的狀況。

作為科技領域新興的人工智慧行業,在晶元短缺的情況下,又會面臨怎樣的影響?未來又將朝什麼方向發展?

總的來說,可以用「短期無虞,長期影響較大」來說明晶元荒對人工智慧行業的影響。

首先,人工智慧產品的核心是智能演算法,演算法是決定產品「智能化」的內核因素,而演算法要落地到實際應用中,依舊需要晶元來承載;國內人工智慧行業依舊處於展露頭角的階段,許多基礎的智能演算法對晶元性能並沒有過於極端的要求,而28nm製程的晶元足以滿足多數智能產品需求,目前在28nm製程的晶元上,我國是有一定生產能力的,國內晶元廠商目前的能力可以保證這個水準的晶元供應。

對於斷供的尖端7nm以及5nm製程的高端晶元,除了高端智能手機應用外,其他智能產品短時間內不會應用如此尖端的晶元。

其次,尖端晶元供應是整個行業都在短缺,供不應求是行業常態。我國人工智慧企業通常會選擇在核心演算法上進行優化以匹配現有的硬體水平,且人工智慧產品的商業化應用程度對硬體需求也不高,市場處於培養成長階段,從成本方面來看,高端晶元也並非主流配置。

最後,晶元短缺對人工智慧行業長期影響是比較大的,因為主流市場可能需求不大,但尖端的人工智慧技術與演算法實驗依舊需要尖端晶元進行落地應用,尖端晶元如果長期斷供,對核心演算法的升級會造成影像,也一定程度上阻礙著尖端技術的進步。

H. 晶元缺貨漲價大潮仍在持續,導致缺貨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從MCU、PMIC(電源管理晶元)、顯示驅動IC到MOSFET,從車用晶元、家電晶元到可穿戴設備所需的藍牙、觸控晶元……今年下半年以來,產能吃緊逐漸從晶圓端傳導到下游晶元廠商,多種晶元品類面臨供貨壓力。本輪供應吃緊的主要原因是什麼?設計、晶圓代工及IDM廠商如何看待本次“缺貨潮”,又將採取何種對策?

晶元供應全線告急

“從半導體產業宏觀結構上看,中國大陸產業的供應鏈依然是以國際為主。目前全球性的疫情還在發酵,產業鏈的物流依然處於不通暢狀態,這加劇了供應的不足。”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向記者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輪供應吃緊中最為短缺的PMIC和MCU,普遍採用8英寸晶圓代工。但是,成本效益和缺乏設備等原因,導致8英寸產能逐漸落後於下游需求。當下游市場急劇反彈,8英寸代工產能緊缺的問題也更加凸顯。

“由於半導體設備廠家主要生產12英寸的設備,導致8英寸缺乏新設備,擴產主要靠舊設備或者翻新設備,所以產能擴展比較受限。”顧文軍指出。

廠商積極化解供應壓力

在市場反彈、恐慌性備貨、代工產能緊張等多重因素疊加下,Fabless、Foundry和IDM等主流模式的半導體廠商,都在採取相應對策,提升對下遊客戶的供應能力。

收購、擴產、加強上下游合作……作為IDM廠商,安森美採取多種措施應對產能壓力,包括購買了日本富士通位於會津若松的8英寸晶圓廠的大部分股權,以及收購了美國紐約州東菲什基爾12英寸晶圓廠。目前,兩個工廠都在擴大產能,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我們有80%的元器件是由我們的工廠生產,如果用ATO(面向訂單裝配)角度來看,比例佔70%。我們正在與製造以及封測合作夥伴協作,不斷增加產能,提升供應能力。”Somo指出。

與此同時,主要Foundry廠商也在通過擴充產能和優化產能利用效率,為下遊客戶紓壓。

“台積電將持續優化現存產能利用率,以積極應對客戶需求。”台積電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指出。

被問及“缺芯”問題時,中芯國際也在上證e互動回答中表示,會根據市場和客戶需求進行產能擴充和平台拓展,持續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

對於銜接晶圓代工和終端客戶的Fabless廠商,與上游渠道供應鏈形成長期合作關系並增強對下游市場的調研能力,成為越來越多廠商的選擇。

“我們會加強與下遊客戶和上游供應商的溝通交流,發揮本土供應鏈優勢,與合作夥伴共渡難關。”黃繼頗指出。

顧文軍也表示,Fabless廠商要從供、需兩端著手,應對產能危機。

“在需求端,認真做好市場預測、客戶需求分析;從供應端,要加強供應鏈管理,可以通過主動給上游加價、鎖定產能等多種方式,增強供應穩定性。”顧文軍表示。

I. 晶元全線缺貨,為何晶元如此缺貨

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晶元已無貨,到2021年,它變得越來越嚴重。不僅汽車晶元缺貨,而且所有晶元都開始缺貨,並且整個半導體行業都受到了影響。實際上,自從晶元被發明以來,整個半導體行業已經運作了超過半個世紀,並且運作良好已經超過了半個世紀。尚未出現如此嚴重的貨物短缺。那是什麼原因呢?使半導體行業變得脆弱,導致2021年晶元嚴重短缺。

在這兩件事的背後,還有另一個因素,那就是鑄造廠已將其生產能力從8英寸晶圓緩慢地調整為12英寸晶圓,因為8英寸晶圓主要用於28nm及以上工藝。英寸主要用於14nm及以下工藝。對於鑄造廠而言,12英寸晶圓具有更高的產量和更先進的技術。但這導致8英寸晶圓生產能力趨緊,許多汽車晶元和消費電子產品都基於8英寸晶圓。將這三個關鍵因素放在一起後,從汽車晶元到整個生產鏈的全球晶元都缺貨了。這種情況將需要大約一年的時間才能緩解。畢竟,晶元的工藝非常嚴格。製造商不允許隨意調整,而安全性和穩定性是首要要求。

熱點內容
天齊鋰業股票歷史最高股價是多少 發布:2025-05-14 20:40:40 瀏覽:559
港交所股票交易開戶 發布:2025-05-14 20:40:05 瀏覽:60
理財負收益如何解決 發布:2025-05-14 20:27:55 瀏覽:715
在哪裡查所有基金 發布:2025-05-14 20:18:22 瀏覽:957
股票交易怎麼設置自動止損點 發布:2025-05-14 20:08:22 瀏覽:413
基金三買三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4 20:01:55 瀏覽:929
股票多少個交易日無買賣退市 發布:2025-05-14 19:40:40 瀏覽:669
退市股票不確權重新上市能交易嗎 發布:2025-05-14 19:40:34 瀏覽:918
如果退市持有股票怎麼辦 發布:2025-05-14 19:30:44 瀏覽:668
一般至少多少億市值沒有莊家 發布:2025-05-14 19:24:04 瀏覽:907